领路人 李泰增
现在美斯乐的华人主要是孤军二代和三代。1981年考牙战役之后,我们就每年一批接一批从军人转为农民,接下来,又从农民变成商人。我们大多祖籍为云南,随军流落到泰北的13个山村后,开始了艰难的自力更生。有些人做小买卖,还有很多人开荒种地。
过去军队为了生存会种植罂粟,全面禁种后,美斯乐把茶叶、蔬菜和旅游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方向。我们种茶是从泰国佛历2516年(1973年)开始的。当时我们的部队放下武器,然后政府人员进驻辅导种植茶叶。
现在,整座美斯乐山上共有茶园5000多莱(注:1莱等于1600平方米),年产茶量可达50000多公斤,茶叶收入占全乡农业收入的40%还多。此外,还有10余家旅馆及几支搞旅行观光的马队。它们的管理者都是50多岁,吃过苦也见过世面的孤军第二代。
美斯乐的茶叶一年六采,品质非常上乘,不受污染。这里还有个村子专种咖啡豆,因为气候非常适合,加上烘焙技术的提升,他们的咖啡很受欢迎。我们第二代人已经不愿意像原来那样只做原料供应商,而是想打出自己的品牌,目前遇到的发展瓶颈就是如何进一步打响美斯乐的牌子,让更多人知道和认可我们的品质。
由于我们心里依旧把自己当作中国人,因此大家对中华文化,包括学习华语的热情非常高。这里有2所中学、6所小学教授华文课,尽管都是夜课,却每天都被热爱学习的村里人挤爆。在华兴小学,小孩子们可以系统学习6年华文。这些孩子读书很辛苦,早上5点起床学华语,6点赶到泰语学校上学,下午4点放学后,再回来学一小时华语。好在清莱国际大学开设了中文系,美斯乐唯一的泰文中学在初中和高中部也开设了中文班,这样,学习华语就比以前方便好多。随着对华文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清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美斯乐华人的生活状况也会越来越好,我们唱《美斯乐》这首歌的感觉也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李泰增
原93师后裔第二代、泰国增福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美斯乐乡原副乡长、美斯乐乡原议会主席
李泰增的父母都是孤军军人,父母的军队败走缅甸的藏身地孟撒时,他和孪生哥哥李泰福恰好呱呱落地。孤军一路打一路跑,直到在美斯乐找到落脚点后,被母亲一路背在身上的兄弟俩才有了定居生活。他们在山上一待就是11年,直到16岁,他们决定下山闯世界。
山下的一切截然不同,繁华曼谷的璀璨霓虹对于初来乍到的哥俩儿丝毫没有亲和力——人生地又不熟,更要命的是,由于从小在山上说云南话,他们其实连一句泰语都不会。“再难也得活下去,开弓没有回头路”,倔强的两兄弟决定勇敢面对陌生和委屈。“我们扛过包、洗过碗,在纺织厂打过零工,在机械厂当过安装工,更受到过无数次的羞辱……”李泰增说。
时光如梭,回到家乡时,年历已翻到1977年。李泰增用8年打工攒下的钱买了辆车,在美斯乐搞起了运输。不料,“前三次赚的钱,竟然在第四次生意中被骗光,结婚不久的我莫名其妙就欠下了10万泰铢的债”。这样,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去打工。在美斯乐当时最有名的樱花丽所餐厅打工时,他凭借爽朗的性格和利落的办事作风获得了一些人脉,如今经营的风雅轩酒家就是由当年常来店里的警察投资开办的。后来,乡里选举时,李泰增因为人缘好、能干,被推选为副乡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干了10多年。退下来后,政府不忍老李闲着,就不时拉他出去推广乡里的宝贝——高山茶叶。
李太太阿明是缅甸华侨的女儿,为了爱情嫁到美斯乐山上。看到自己的四个儿女都到曼谷或清莱谋发展,夫妻俩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孩子们终于独立了,担忧的则是:到时候,哪个孩子愿意回来继承家业?
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Dhara Dhevi,Chiang Mai)是泰国最奢华的酒店及“世界百大最佳酒店”。其建筑设计融汇了13世纪的经典兰纳风格及掸族风情,兼古朴雅致与流光溢彩于一身。图为在葱翠稻田映衬下的豪华别墅。
上多统山,可以将金三角之旅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一来登上1800米的山顶可以尽情饱览泰缅两边的山谷美景及湄公河冲积平原的风光,二来可以前往山腰的皇太后行宫,像泰国人一样虔诚地表达对王室的敬意。
黎敦山(Doi Tung,意为“幡旗高耸的山峰”)曾是鸦片种植场,一到3~4月,白色和红色的罂粟花就开得漫山遍野。30多年前,泰国政府推出“以农替毒”政策,对当地武装进行“招安”的同时,积极鼓励部落村民提高谷物种植面积,取代鸦片种植,迄今已取得积极成效。
行驶在通向山顶的盘山公路上,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旖旎的风光美不胜收。经过掸族、阿卡族和拉祜族等几个村寨后,就到达黎敦舍利塔寺(Wat Phra That Doi Tung),这座建于10世纪(后于20世纪初重修)的寺院内收藏着佛祖的一片肩骨舍利。泰国人喜欢的王太后行宫(Doi Tung Royal Villa)位于寺院的不远处,这是一座融兰纳和欧洲元素于一体的典雅建筑,材料均选用旧木,兴建过程中未砍伐当地的一草一木。宫殿旁围绕着迷人的花园,园内开满了芬芳的花卉,还有天鹅和鸳鸯栖息于其间,充满了浪漫气息。泰国王太后于1988年建造的这座夏日行宫,旨在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业及替代鸦片种植的再造林计划。泰国人至今记得王太后积极推动当地发展以造福子孙之恩,结束参观前,会向行宫合十致敬。
湄赛(Mae Sai),位于清莱以北60公里处,是泰国最北的小镇,镇北立有“最北之点”的牌子,过了边境桥——缅泰友谊大桥,就是缅甸的大其力(Tachilek)。
随着各种泰国特产向北运输,缅甸的各种产品,诸如真假古董、真假宝石玉器、孔雀长尾毛、犰狳标本、甜橙酒、曼德勒方头雪茄烟等,也源源不断地从大桥的另一头输入泰国。由于很多价廉物美的缅甸红蓝宝石、玉器、翡翠是经这里交易后,才转往清迈、曼谷等地进行深加工的,湄赛自然成了泰北知名的宝石交易中心。
湄赛河两岸的景色相当宜人,但在毒品泛滥的年代,桥下的两岸边是毒品交易的常规地点。登上湄赛中心大街西侧小山上的沃山舍利寺(Wat Phra That Doi Wao),可将两岸美景尽览。
对岸的大其力属于缅甸的中型城市,也是缅南经济最繁荣之地,这得益于两国稳定的贸易往来。前往体验一下缅甸风情很有必要,大其力可以参观的有:达洛商业街、大金塔、缅王塑像等,在金三角宾馆还能俯瞰“一城两国”的美景。无论是湄赛还是大其力,所有的店铺都使用泰铢交易。
泰缅两国国民在6:00~18:00可互进对方境内5公里,无须签证。如局势稳定,游客可凭护照和泰国有效签证,落地申请缅甸签证(申请费为25美元),进入缅甸游览。为安全起见,最好跟随湄赛当地可靠的旅行团过境游览。
湄赛村子里,闲来无事做着鬼脸玩儿的孩子。
索洛(Sop Ruak,意为“洛河的河口”),位于清盛以北9公里处。这个小镇被称为“金三角的心脏”,在镇头(洛河与湄公河相交处的岸边)伫立着的“金三角”(Golden Triangle)字样的指示牌,清晰明了地表明了索洛在金三角的“正牌”地位。借地利之便,当地近年来成功发展起了旅游业,商业街两旁充斥着餐馆和商店,店里摆满了琳琅的纺织品及带有地域标识的纪念品。
当地最吸引人的活动莫过于泛舟湄公河和洛河之上,一路欣赏泰、缅、老三国沿岸的迷人风光。若是赶上晨曦和落日时分,景致中绘入上下移动的太阳,则更富诗情画意。在缅甸、老挝一侧出现的方形和圆形的建筑多为面向泰国和中国游客及赌客的赌场酒店。这些大型酒店集博彩、表演、餐饮、住宿为一体,正如你所了解的,它们不仅是娱乐之所,也是鱼龙混杂之地,据说许多犯事之人终日混迹、掩藏于豪赌的人流之中。
鸦片博物馆(House of Opium),距湄公河和洛河交汇处约1.5公里。这是一家可以帮助深入了解鸦片历史及罂粟种植和贸易的小型博物馆,展览中的一部分详细描绘了原国民党93师残部“孤军”与大毒枭坤沙之间的战争。
索洛的边缘地带掩藏着几家不见门面的国际奢华酒店,譬如设在大象营内的安纳塔拉酒店(Anantara Golden Triangle),以及三角洲丛林里的四季帐篷酒店(Four Seasons Tented Camp)等。这些酒店奢华至极,堪称“天边的遁世之地”,是商贾富豪钟情的休闲度假隐秘之地,也是旅行者在旅途中不应错失的体验之所。
参加当地旅行社安排的湄公河游船之旅,途中还可登上老挝的木棉岛特区购买特产及游览(凭护照即可,无须申请老挝签证,登岛费包括在游船费中);当地有发往清盛和清莱,甚至云南(属特殊的班次,不常有)的渡船。
索洛镇镇头的彩船。
清盛的大妈正在快乐地纺线织布。
有人说,不到清盛(Chiang Saen)是件令人遗憾的事——即便此话见仁见智,不过坚持的人认为,作为泰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清盛有些与泰国历史密不可分的渊源,不来一趟,就无法现场体味那些峥嵘岁月。
清盛的建立要比传说中孟格莱王的孙子于1328年建城的时间更早。1588年,缅甸人占领了清盛。1804年,拉玛一世光复清盛后,为免于城池再度落入敌手,便将它付之一炬。如今我们看到的城市建于19世纪80年代,这里绿树成荫,天气凉爽,平和与宁静的环境为时间充裕的游人提供了闲游的理由,市区至今留存的66处(城墙外还有75处)废墟依旧在诉说着城市当年的辉煌。
清盛博物馆(Chiang Saen National Museum,周日和周一闭馆)内有标注当地古迹的地图供检索。参观这座博物馆时,你还能惊喜地找到兰纳时期的石雕和青铜器、佛寺废墟中发掘的经文、展示当地工匠技艺的大石佛像,以及山地部落的手工艺品。
当地的佛寺值得驻足。让人印象深刻的非大佛塔寺(Wat Chedi Luang)莫属,寺内58米高的清盛风格的佛塔和旁边的佛殿已经部分倒塌,而且杂草丛生,却依旧顽强地展示着当年的权力和傲气;城墙外的柚木林寺(Wat Pa Sak)是古老的清盛辉煌的代表作,建于1295年的佛塔是全城最古老的建筑物,佛塔上雕刻着花朵和神兽,佛寺内发现的多座小佛像被送至当地及曼谷的国家博物馆展出;宗其舍利寺(Wat Phra That Chom Kitti)坐落于城西北的小山丘上,从这座历史可追溯至10世纪的寺庙望出去,清盛及湄公河的风光一览无余。
清孔(Chiang Khong)位置偏僻,却因是前往老挝的出发点而被旅行者关注。当地的居民多为源自老挝的傣族人,他们被称为“泰洛人”(Thai Lue)。当地的商店里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出售。为了换取泰国的精致消费品,对岸老挝人会输出各种农贸产品,大部分交易在5号巷(Soi 5)及鲁帕码头(Tha Rua Bak)进行。
清孔过去属于清盛和清莱帝国,后来被缅甸人统治了300余年,1880年回归暹罗,不过13年后又沦为法国殖民地。当地的景点为数不多,其中皇家寺(Wat Luang)值得一游。这座兰纳风格的佛寺建于13世纪,传说原来佛塔内供奉过佛祖的两束头发。小镇西北方向的山坡上还有一座公墓,其中埋葬着200多名国民党阵亡士兵的遗骨。
清孔的知名特产是湄公河鲇鱼,这种又大又肥的湄公河“怪物”味道非常鲜美。在清孔以南克拉滩(Hat Krai)的河水深处可以捕到全球最大的鲇鱼,据说当地捕获的最大鲇鱼长约1.8米、重达218公斤。
旅行者可以经清孔的会晒大桥前往对岸的老挝会晒(Huay Xai)游览(落地申请有效期为一个月的老挝签证费为20美元)。会晒是老挝对泰的贸易口岸,市内最有特点的景点是建于19世纪的掸拷曼尼兰寺(Wat Chan Khao Manirat)。
渔夫驾着小船游弋在湄公河支流的弯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