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咸阳邮政是什么样儿的?今年82岁的刘高厚老人亲历了这一变化。1948 年4月参军,1952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他从部队来到位于咸阳市中山街的邮电局从事邮政投递工作,1988年从咸阳市邮电局离休。离休的刘高厚老人依然牵挂着邮政,邮政每前进一步,他都激动不已。
平时,除了偶尔到单位走走,身体硬朗的他整天都离不开单位给征订的报刊杂志,《中国邮政报》就是其中的一种。说起邮政60年的变化,刘高厚老人感慨万千。他放下手中的《中国邮政报》,感叹地说:“建国以来,邮政的变化太大了。拿咸阳邮政来说,那个时候,所到之处都是灰的、旧的和破的。”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咸阳市邮电局不过也就是两处鱼鳞状的瓦片房和四间毫不起眼的两层木质结构临街房,加上后院一块狭长的空地,合起来还没有现在的一个支局所大。“上班第一天,老同事跟我介绍说这可是个大局,其实,整个单位的职工也就36名。先是跟着师傅做记录,不久就被分到了投递班,当时的投递班就八个人,八辆自行车,负责市区八个投递段道的邮件投递。后来,又去了分拣组。”那时候的分拣班组,也不过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没有红外线扫描枪,没有信函分拣机,更没有包裹分拣机。邮政内部作业依靠的全是手工方式,基本上是‘包裹堆如山,分拣摆地摊’,全是力气活。“不说别的,单就这办公环境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分拣组那常年堆积如山的邮件,动不动就会从分拣组一直蔓延伸至院子,工作起来经常要加班至深夜,那时候感觉邮政职工除了一双手外,能用的工具就是那‘二八’的自行车了。”刘老深有感触地说。
随后,从相册中挑了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刘老指着上面身着中山装的年轻人说:“看看,那时候多年轻,现在都老了。后面这个是搬到电影院什字后的办公室,临街还盖了一幢十多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很威风的;你们现在又迁到了玉泉西路,我前阵子去邮局,邮政大楼宽敞明亮,院子邮车都停满了,再坐电梯上到七楼,每个办公桌几乎都蹲着个电脑,大不一样了啊!”
“那时咋能跟现在比呢!你那时候一切凭手,现在靠机器;送邮件,过去用自行车,现在用汽车;过去包裹都是靠肩扛,现在安装有货梯,不需要背着邮袋爬上爬下;分拣用上了分拣系统和红外线扫描枪等现代化生产设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缩短了邮件处理时限,不用再加班至深夜了;解放初期,邮政业务种类单一,仅有函件、包件和汇票等几种。经过多年发展,现在有金融、邮务和速递物流三大类几十种,真正实现了邮政服务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刘老的小女儿刘丽霞忍不住接过父亲的话茬儿,一口气说了大半天。
在刘老离休4年后的1992年6月份,小女儿刘丽霞也走进了邮局,目前是咸阳市邮政局的一名营销员,按工作年头算,她也是个老邮政人了。
时光荏苒,不觉已是建国六十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刘老家的变化,也是整个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从女儿的降生,刘老的家庭也同中国许许多多的家庭一样,从一居室到两居室、三居室,最小的女儿现在也拥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小家庭。
不久前,刘丽霞被调整到咸阳市邮政局西区营业部任专职营销员,她又添置了一部称心如意的私家车。现在,她的工作比过去更忙了。“父亲那时的条件没法与现在比。”刘丽霞感慨地说。“那时已成为一段历史,仅用一个“苦”字就概括完了……父亲用自行车跑邮路,我用私家车跑营销。作为营销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想在别人前面,跑在别人前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才能有效提高成功概率,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有了私家车,联系起业务,真的很方便。”话语间,她除了自信,还透着自豪。
围绕着办公环境、代步工具引发的话题,父女俩的家常唠嗑折射出建国六十年来邮政的巨大变化。过去,人们在简陋的办公场所凭手工处理邮件,骑着“二轮”的自行车跑投递,如今,除了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生产设备也是更新了又更新,更大的变化还是职工越来越多地拥有了“四轮”的私家车。“现在嘛,跑业务,都开上私家车了!谁能想得到呢……”刘老憨笑着说。
2009年8月23日于古都咸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