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民族,它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群体,这种群体是由物质基础,加上精神结构的总和所构成。自从民族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最晚在西周,就已有了“四夷”的概念。“四夷”,指的就是四方之夷人。《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是中原诸夏以夷、蛮、戎、狄配东、南、西、北四方,而与华夏居中构成五方,共称“天下”和“四海之内”的一种按地理方位的分类方法。此处的“东夷”,分布在长白山地区到淮河流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结成许多不同的语族部落集团。阿尔泰语系的肃慎族系、濊貊族系居住在长白山地区北部和中部;东胡族系居住在长白山地区的北部和西部;汉藏语系的华夏族系主要居住在长白山地区的南部和渤海沿岸地区,构成了长白山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的生态结构。
冯家升的《肃慎系之民族》《述东胡系之民族》;卞鸿儒的《历史上东北民族之研究》《东北之史的认识》;金毓黻的《东北通史》等,开始将白山黑水间的古民族按一定的特点分类,依类研究。卞氏划分成三个类系:东胡、濊貊、肃慎。金氏划分成肃慎、夫余、东胡。自此之后,这种分类方法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只不过经过调整,现在已固定成肃慎系、濊貊系、东胡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这一地区古民族研究的不断深入,华夏—汉民族开发白山黑水巨大的历史作用已完全被人们所认识。这样,在原来的三大族系基础上,又增加了华夏—汉族系。白山黑水间东北地区的四大族系说也就正式形成了。
把东北地区的民族分成四大族系,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它们的居住地不同。汉族主要活动在东北的南部地区;肃慎系主要活动在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濊貊系主要活动在东北的中部及朝鲜半岛;东胡系主要活动在东北的西部地区。
第二,它们的经济类型不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肃慎系以渔猎为主业;濊貊系是以农业为主,兼事渔猎;东胡系则以游牧为主业。
此外,将这一地区的众多民族分门别类,各有所系,也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除了以上所述,这样的划分,现在看来并不能说明其他问题。可以肯定地说,肃慎系、濊貊系、东胡系之间绝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甚至于不乏同源同族的关系。只是因为居住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相互之间才产生了一定的差别,各具“异态文化”。
所以,我们在依据长白山地区东北民族的起源、发展、演变诸问题时,既要看到不同族系间的差别,更要看到不同族系间的诸多一致之处,不要简单地陷入族系的窠臼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有全面地占有材料,深入地对比考证,才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1.华夏族系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汉族则是华夏族的直接延续,是中国主体民族在先秦及秦汉以后形成的不同名称。先秦时期,华夏族系的核心、主干是夏族和周族等诸夏民族。至于商族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秦、齐、燕、楚、箕等源出东夷的诸民族,因为它们在文化上与诸夏已没有区别,故一并以华夏视之。这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华夏族进入东北,是确定无疑的历史事实。
在华夏族系中,首先进入东北的应该是箕族。《尚书大传》记载:“箕子不忍为周族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1]《海东绎史》亦载:“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药卜筮,皆从而往。”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可知在周灭商(约公元前11世纪)后,商纣王之诸父,官至太师的箕族首领箕子(名胥余)率5000人避入东北(今东北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箕子及箕族进入东北后,建立了东北古朝鲜地方民族政权,使当地的社会发展大大加快。后世研究者根据古朝鲜统治者的不同,将商末周初以后的古朝鲜,分称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
箕氏朝鲜的第一位统治者是箕子,《史记》:“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2]箕子是在故国商王朝灭亡后出走东北的,辗转进入了古朝鲜。当时古朝鲜在长白山以南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则靠近今西朝鲜湾。箕子入居此地后,周武王封其为侯,使古朝鲜正式成为周的东北藩国。自受封之日起的十三年后,箕子开始朝周,以尽诸侯之职责。从此就有了定制,古朝鲜侯每十二年到中原朝见周天子一次。
箕子到朝鲜半岛后,便将中原地区先进文明输入古朝鲜族中,《汉书》谓:“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3]《后汉书·东夷传》载:“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著名的“八条之教”为:
(1)禁杀之约:“相杀者以当时偿杀”,“杀人者偿死”;
(2)禁伤之约:“相伤者以谷偿”;
(3)禁盗之约:“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
(4)禁犯界之约:“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加干涉”;
(5)禁邑落相侵之约:“邑落有相侵犯者,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
(6)禁同姓结婚之约:“同姓不婚”;
(7)禁淫之约:“妇人贞信不淫辟”;
(8)禁忌之约:“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4]
在箕子的教化下,古朝鲜族的文化风俗有了很大的变化,人民“无门户之闭,而民不以为盗”[5],故其深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李朝仁祖实录》曰:“我太师箕子,尹兹东土,教以八条,彝伦攸叙,免于夷狄之乡,得为礼仪之邦。其功其德,极天罔坠,而至治之泽,尤在此地。”[6]箕子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十分深远,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行数百年而不衰。”箕子入居古朝鲜,使古朝鲜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跃而与燕、齐共同进入奴隶制社会。
秦朝统一中国后,古朝鲜如《史记》所言:“属辽东外徼”,为秦王朝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秦汉相交之际,天下战乱,燕(今河北)人卫满“聚党千余人”,“而东走出塞”[7],至古朝鲜,夺取了箕氏朝鲜最后一位统治者箕准的权力,都王险(今平壤)。自此,箕氏朝鲜灭亡,卫氏朝鲜代之而立。
卫满统治古朝鲜后,其本人是辽东太守治下的外臣,对此,《史记·朝鲜列传》有明确的记载:“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8]显然卫满的身份是双重的:首先他是中央王朝任命的地方官员,其次则是古朝鲜的“王”。
传至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时,因为右渠诱捕汉人过多,阻挡周边的其他民族首领朝见汉皇,并斩杀中央的使者,遂于元封三年(前108)被汉武帝所灭,并于其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将这一地区直接划归中央政权管辖。古朝鲜的族民大部分加入到高句丽和汉族中,小部分迁入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与百济、新罗融合。古朝鲜人应是有史记载以来最早进入东北长白山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华夏族人。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之一的燕国在大将秦开攻破东胡后,有效地控制了今辽宁全境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根据《史记》的记载,燕国于公元前284年前后,“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9]。五郡中的辽西、辽东和右北平三郡,管辖的范围大半部在东北,三郡中有众多的燕人居住生活。
作为汉民族的先人之一,古朝鲜人和燕人与当时长白山地区其他民族一道,为开发和建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秦朝统一中国的基础上,汉代华夏族正式形成汉族。在以后的历史时期里,汉族源源不断地进入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迁入,大约有如下几次:
第一次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末汉初,东北地区未受战争的影响,所以如《后汉书·东夷传》所言:“燕、齐、赵人往避者数万口。”据统计,西汉末东北地区汉族人口总数约有百万人。[10]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为避战乱,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汉族人口再次大规模迁入东北,《三国史记》记载:建安十二年(207)“秋八月,汉平州(今山东莱芜)人夏瑶以百姓一千余家来投,王纳之,安置栅城(今吉林珲春)”。[11]当时刘虞为幽州牧,管辖的地区为今辽宁大部和朝鲜大同江流域,“青、[12]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万余口”。由此可见,东汉末到三国初,迁入东北的汉族数量已超过了西汉。
第二次是宋辽金时期。宋辽对峙,辽朝从中原等地掠获了大批汉人,并将其迁入东北。见于记载的,如《辽史·太祖本纪》:唐末天复二年(902),“秋七月,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13];同书:天祐二年(905)“进兵击仁恭,拔数州,尽徙其民以归”;同书:神册六年(921),“十一月,……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东北)”。诸如此类的虏获,一直到“澶渊之盟”后,辽宋间的战争减少,掠夺才逐步停止。根据《辽史·地理志》的记载,辽朝有40个州县居住的都是汉族,每个州县的人数从500户到数千户不等,总人口大约达到了20万。金朝建立后,掠夺汉族人口仍是它进攻中原的主要目的之一,被虏获的汉族安置在上京、咸平、东京、北京四路。在女真人的202个猛安中,汉人奴婢的数量就有数十万。据考证,有金一代东北地区汉族的人口数量大约达到了200多万。[14]可以说,此时的东北全境都有了汉族人的足迹,分布得非常广泛。
第三次是明清时期。明初于东北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下设二十五卫、二州,足额应有汉族将士14万。根据《明会典》的记载,实际为9.5万人,与家属合计约有30万。[15]这仅仅是文献记载中的数字,实际数量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这些新来的汉人,显然进一步充实和补给了白山黑水间汉族人口的数量,为汉族上升到人口第一的民族,奠定了基础。满族兴起后,辽东等地的汉族数量一度减少。不过,自1636年至1642年,后金三次攻入关内,每次都掠回大批人口,累计超过100万。清朝建立后,长白山一带成为“封禁区”。自咸丰年间开始,清朝实行“开禁放垦,移民实边”政策,大规模的汉族东北移民垦殖由此展开。据统计,到清朝末年,迁入今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的汉族(含后裔)人口达到1400万,占当地人口总数2100万的66.7%。自此,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正式超过了这一地区其他民族的总和,成为本地区第一大民族。
在不同历史时期陆续迁居长白山地区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携手并肩,对东北地区疆域的确立与巩固,黑土地的多业开发,各种农作物的引进与栽培,以及区域文明的文化建设,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后来东北地区的再建设和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清代末期始,作为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汉族为维护这一地区的民族团结同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汉族为主的长白山地区各个民族,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已发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增强了这一地区所有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
2.肃慎族系
肃慎族系是长白山地区的世居民族之一。肃慎族系又称满—通古斯族系。族系内的各族,一般包括肃慎、真番、挹娄、勿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女真、满洲等民族。长白山南北两侧,以及牡丹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游是它们的起源、发展、演变之区。在将近4000年的漫长岁月里,肃慎族系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族系中,曾一次又一次地分化出先进的部分,如粟末靺鞨、女真完颜部和满洲等,或以牡丹江流域为中心建立东北地方民族政权和边疆政权——渤海国;或占据中国半壁河山统治中国北部——金王朝;或统一中国——清朝。所以,肃慎族系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肃慎族是肃慎族系的源头民族,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古民族之一。《古本竹书纪年》谓:“帝舜二十五年(约相当于公元前22世纪),息慎(即肃慎)氏来朝,贡弓矢。”[16]《史记》载:“(虞舜时)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北山戎、发、息慎,[17]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载帝舜之功。”《大戴礼记》说:“昔虞舜以天德嗣尧,……[18]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此类记载史不绝书,证明早在夏代之前的尧舜时代,肃慎族就已和中原民族及其政权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夏商周三代,这种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周代,肃慎族屡次朝周,如《古本竹书纪年》载:“(周武十五年)肃慎氏来宾。”《大戴礼记·少闲篇》亦云:“文[19]王受天命,……民明教,通于四海。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周代,a文献中已明确记载肃慎族向周天子所贡献的方物是“楛矢石砮”[20],此外还有一种似鹿[21]非鹿的动物“大麈”。周天子之所以十分重视长度仅有“尺有咫”的楛矢石砮,其原因并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实用性,而是其所代表的政治与精神意义。其时的中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种用楛木做箭杆、用青石做箭头的楛矢石砮,作为狩猎的工具或战争武器已式微,作为中原王朝臣属关系的贡物,它的政治价值在历史中得到凸显,成为肃慎与中原王朝政治与精神联系的标志与象征,周朝将其纳入属部,如《左传》载:“肃慎、燕、亳,吾北土也。”[22]
两汉时期,肃慎人中的大部分被转称为挹娄,《后汉书·东夷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两晋时期,亦复称其为肃慎。挹娄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养猪。其特产为“挹娄貂”,两汉魏晋时期深得中原人民的喜爱。
南北朝至隋代,史书中又分别以勿吉和靺鞨称呼肃慎和挹娄人的后代。“其部类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高丽;其二伯咄部,在粟末北,胜兵七千;其三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其四拂涅部,在伯咄东;其五号室部,在拂涅东;其六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其七白山部,在粟末东南,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东夷中为强国。”[23]他们分布于东临大海(今日本海),西至嫩江,南抵今吉林市,北达黑龙江以北的广阔地区。其社会发展尚处于部落阶段,“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24]。证明各部之间没有统属关系。经济方面,《魏书·勿吉传》记载:“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有粟及麦穄。”说明这时的勿吉族,仍是畜牧、狩猎、农业并重的民族。其政治、经济等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进入唐代,已由勿吉转写成了靺鞨。在其七部当中,白山部依附于高句丽,总章元年(668)高句丽灭亡后,白山部“多入中国”,与汉民族融合。而伯咄、安车骨、号室诸部,“亦因高句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其间,唯有黑水部逐渐强大起来,《新唐书》云其“唯黑完强,分十六落,以南北称,盖其居最北方者也”[25]。黑水靺鞨的十六部,可知的有虞娄、铁利、莫曳皆、窟说、郡利、思慕、勃利、越喜等。自开元十年(722)始,黑水靺鞨的首领相继被朝廷封为刺史、都督、黑水经略使等,成为唐王朝的地方官员,并被赐姓李氏。
作为勿吉七部之一的粟末靺鞨,也在隋唐之际发展壮大起来。“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高丽既灭,祚荣率家属徙居营州。”[26]“渤海靺鞨”亦即粟末靺鞨。唐圣历元年(698),大祚荣在今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了震国(一作“振”)政权,《新唐书》:“武后封乞四比羽许国公,乞乞仲象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仲象已死,子祚荣引残夷遁去……,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27]所记就是粟末靺鞨建国的经过。开元元年(713),玄宗皇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之地置忽汗州,加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既是国王,又成为唐王朝的地方官员。从此,震国改称“渤海国”。
渤海国的国都上京龙泉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东京城。城内的格局,全仿唐都长安。中唐以后,渤海国国势强盛,有户十多万。辖境所及,囊括了长白山大部分地区,南达朝鲜半岛的北部,东抵日本海,北至松花江下游,西南方以今辽宁省开原市至丹东市的斜线为界。渤海王国的政治、文化高度发达,经济支柱是农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手工业等,出产的水稻、马、猪、鲫鱼、虎皮、貂鼠皮和海东青,闻名于中原。文化领域,国内设文籍院用以收藏国书,又设国子监(国立大学)以教诸子弟,并多次派学生到京师长安学习。正因为如此,被褒称为“海东盛国”。
渤海在建国200余年后,为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所灭。渤海的遗民绝大部分南迁至辽河流域,由辽朝所建的东丹国管理。后来,与汉族、契丹族、奚族等杂居,并逐渐同化于汉族之中。
早在唐代初年,靺鞨有时又被称为“女真”,如《宋会要辑稿》所谓:“唐贞观中,靺鞨来朝,中国始闻‘女真’之名。契丹谓之‘虑真’。”[28]除女真、虑真外,有的文献还将其写作女贞、卢真、朱理真、朱里真、主儿扯、主儿扯替、朱里先、彻儿赤、朱先、珠申、诸申等。渤海灭亡后,黑水靺鞨再度兴起,《松漠纪闻》记载:“女真即古肃慎国也,东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其属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29]大约自五代时期开始,人们改称其为女真,而不再使用靺鞨一称了。
辽朝把女真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分,《宋史纪事本末·女真》记载:“其族分六部,有黑水部,其民在南者系籍于辽,号熟女真;在北者不系籍于辽,号生女真。已而避辽主宗真讳,改曰‘女直’,又曰‘黄头女直’。”“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30]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可见,区别生、熟女真的标准有二:一是未入辽籍的,即不在辽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是生女真;反之,是熟女真。二是居住于北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是生女真;反之,是熟女真。更由于避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名讳,而又被写作“女直”,或者音同字异的“女质”“卢直”等。
生女真分布在“白山黑水”间,具体位置大约相当于今松花江北岸、黑龙江中下游地区,东部已达鄂霍次克海沿岸。社会发展尚处于比较落后的原始阶段。生女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长白山女真和生女真。长白山女真共有30部,生女真的主体则由完颜12部所组成。
熟女真中,比较著名的部落有8个,分别是曷苏馆女真、南女真、北女真、奥衍女真、乙典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国女真、鸭绿江女真等。
公元10世纪,生女真中的完颜部在吞并长白山女真后,逐渐迁至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阿什河流域)。在此后的近百年间,生产力迅速提高,经过频繁的兼并战争后,完颜部最终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工作,因此斗争的矛头便直指辽王朝。在女真族的打击下,辽王朝终于灭亡,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金史》谓:“收国元年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号。是日,即皇帝位。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取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31]收国元年即辽天庆五年,即公元1115年。
金朝建立后,都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后迁都于燕京(今北京市),大部分女真人亦随之迁入华北地区定居。相反,则有大批的汉族人或迁徙,或被虏获,而定居东北长白山等地区。金天兴三年,即南宋端平元年(1234),存在了120年的金王朝为蒙古和南宋联军所灭亡。华北地区的女真人,则在长期的发展中与汉族融合。留居东北的女真人,仍保存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除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外,大部分仍以渔猎、畜牧和采集为主要生计。
元朝时,东北女真民族中的先进部分,多数归辽阳路管辖,并逐渐汉化。其余部分归合兰府水达达等路管辖,分布于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东至于海。元朝置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5个万户府,后又设征东元帅府(今黑龙江入海处)、阿速古儿千户所(今乌苏里江流域)、鲸海千户所(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等进行管辖。
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东海(野人)女真三大部。明廷设辽东、奴儿干等指挥使司及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管理女真地区。明中叶,建州、海西女真从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等地南迁到松花江上游及辉发河流域定居,其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各部中居于先进水平。
16世纪下半叶,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用“八旗制度”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以此为核心吸收其他族众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并称“汗”。崇祯八年(1635),皇太极定本民族族称为“满洲”,简称满族。九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不久清军入主中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满族入关后,清朝统治中国260余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后,满族就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而当时还有部分没有被纳入满族共同体的女真人,以及位处边远地区的女真部落,便发展演变成了中国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俄罗斯的埃文基人、那乃人、涅基达尔人、乌德赫人、果尔特人、奥罗奇人等,也是由女真人发展演变而成的。
肃慎族系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从大的方面看,其一,奠定并巩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和疆域。其二,将先进的中华文化较早地传播到了长白山等东北地区。其三,进一步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其四,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融合。
3.貊族系
濊貊族系亦是长白山地区的世居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长白山的腹地松花江、嫩江流域。
濊貊族系又称濊貊—夫余族系,或古亚细亚族系。族系内的各族,一般包括濊、貊、古朝鲜、高夷、发族、良夷、橐离、白民、夫余、高句丽、沃沮、梁貊、盖马、豆莫娄等民族。先秦、两汉至隋唐,濊貊族系分布在东北大平原和长白山脉。其历史与肃慎族系一样的古老,文明程度也相对较高。从这个族系中分化出的先进民族,如夫余和高句丽,或者建立了东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奴隶制政权夫余国,或者建立了时间跨度长达700余年的边疆民族政权高句丽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濊族是濊貊族系的源头民族,《逸周书》曰:“周公旦主东方……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濊人前儿——前儿若猕猴,立行,声似小儿。”[32]可知早在周初,濊族就与中原有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交往,它献给周天子的“前儿”,是一种类似于海狗、海豹的海生动物。《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曾记载夫余所居住的地区为“濊地”,并有“濊王之印”流传。由此可证,汉代之前濊族似乎已进入阶级社会。到了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汉书》记“濊君南闾率二十八万人降”[33],武帝为其置苍海郡。这28万濊人,最后都融合于汉族之中了。
汉代濊人的社会发展,“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同姓不婚,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知种麻,养蚕,作棉布,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又祠虎以为神。邑落有相侵犯者,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杀人者偿死”[34]。可见这是一个农业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手工业也有一定的规模。各种社会规范和禁忌亦较多。濊族人的特产有乐浪檀弓、文豹、果下马和斑鱼。
三国魏正始七年(246),濊族仍然存在。《三国志》载:正始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毌丘俭讨高句丽;夏五月,讨濊貊,皆破之”。[35]自此以后,文献中便不见有关濊族的记载了,大部分应融入高句丽族中。
貊族也是濊貊族系中的源头民族之一。《周礼·秋官·序官》言:“貉隶百有二十人。”郑玄注:“征东北夷所获。”可见早在周代,貊族就与中央王朝有交往。只不过对貊族来说,这种交往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部分貊族人遭掳而做了周天子的奴隶。
自周至隋唐,东北地区的貊族有二:
一即《山海经·海内西经》所记载的“貊国”,其文说:“夷人在东胡东。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郭璞注:“今夫余国即濊貊故地,在长城北,去玄菟千里。出名马、赤玉、貂皮、大珠如酸枣也。”根据研究,此貊国定居在东北平原南部的浑河流域,被燕征服后,大约变成了燕的属国。燕为秦所灭后,又成为秦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秦末汉初,曾帮助高祖刘邦平定辽东,《汉书·高祖本纪》说:“北貉、北人来致枭骑助汉。”颜师古注:“北貉,国也。……貉在东北方。”这是公元前203年左右的事。汉代以后,此貊国消亡,族民或入夫余,或入高句丽,或入汉族中。
二就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记载的“小水貊”。小水貊定居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以北的叆河流域。“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使相主领,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貊布、鱼、盐、海中食物,千里担负致之。”[36]小水貊受高句丽的控制,并要按时上缴租税。小水貊的特产是貊弓和貊布,以及各种海产品。这部分貊人直到隋代还见于记载,《隋书》言:“百济自西行三日,至貊国云。”[37]当时百济在今朝鲜半岛南部,西行三日,正达今丹东附近。自此之后,貊族便不再见史载,族众大都入高句丽族中。
发族,其同音异写的族称还有“亳”,有时还称“北发”。《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发人,麈。麈者,若鹿迅走。”孔晁注:“发,……亦东北夷。”“发,……朝鲜不朝,[38]请文皮毤服而以为币乎?一豹之皮,容金而金也,然后八千里之发、朝鲜可得而朝也。”《汉书·武帝本纪》记:元光元年(前134)五月,诏贤良曰:“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眘、北发、渠搜、氐羌来服。”由此可见,自先秦到汉代,发族一直生活于东北地区。其中心区域,大约在今吉林省南部的辉发河流域。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它的商业也有一定的规模,根据前引《管子》的记载,可知其经常与古朝鲜一起与齐国等进行贸易和通商。发族灭亡后,其族众大都入夫余族中。
橐离是秦汉之际居处于今嫩江下游地区的一个民族。族名又作“索离”等。《论衡》和《后汉书》等都记载了其著名的一则族源神话。《论衡·吉验篇》说:“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溷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之,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王疑以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东明,令牧牛马。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掩淲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余,故北夷有夫余国焉。”[39]
这则神话传说故事所反映的史实是,当时的橐离族进入了阶级社会,已有了国王,大约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王位继承已经有了定制,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私生子是不能继承王位的。同时,还透露出当时后宫制度尚不完备。总之,从有关文献的记载看,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于当时的东北地区,必定以发达著称,且已远播中原,王充于《论衡》中特收录此族之传说,即是一证。
汉代以后,橐离族消亡,有可能尽入于夫余国中。
汉代,濊貊族系中最为强大的民族是夫余,并建立了奴隶制的夫余王国。夫余王国的奴隶主统治阶级由国君、诸加、豪民三个阶层所组成。国君,亦即王,为最高统治者,并实行嫡长子世袭制。诸加为国中的高级官吏,其俗如《三国志》所言:“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40]另外还设有大使、使者等低级官吏。国中大的行政区是“道”,道之下为“邑落”,各邑落都划归诸加管理。大的诸加管理数千家,小的也有几百家。各邑落中的“豪民”,是对广大奴隶的直接占有者和剥削者,即奴隶主。夫余社会中的第二等级为“国人”,亦即自由民,是组成军队的主要成员。夫余社会中的第三等级为“下户”,亦即广大的奴隶。
夫余王国位居东北大平原的吉林、长春地区,前期王城一般认为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则在辽宁省昌图地区。《三国志》说:“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土地宜五谷。出名马、赤玉、貂狖,美珠大者如酸枣。”“其民土著,有宫室、仓库”,“在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袴、履革踏。出国则尚缯绣锦罽,大人加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银饰帽”。[41]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夫余国的物质文明是异常发达的。在生产中,是以农业为主,同时又多业并举,既有发达的畜牧业和狩猎业,也有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和金银制造业更闻名于当时。
夫余族的民族性格,《三国志》说:“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不寇钞。……行[42]道昼夜无老幼皆歌,通日声不绝。”《后汉书》说:“其人粗大强勇而谨厚,不为寇钞。……[43]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亦说:[44]“其人强勇,会同作揖让之仪有似中国。”说明夫余族人身体健硕,并且都彬彬有礼、好让不争和乐观向上,颇有君子国的风度。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中华。
西汉时,夫余王国由玄菟郡管辖,汉王朝授赐其国王以印绶。东汉时,应夫余之请,改其国为辽东郡管辖。西晋时,受平州护东夷校尉管辖。刘宋泰始六年(470),高句丽好太王亲征夫余,据《好太王碑》记载:“凡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南齐郁林王萧昭业隆昌元年(494),勿吉对夫余大举进攻,夫余王遂率妻子儿女投降于高句丽。自此,经历了汉、魏、两晋、北魏等朝代,存在时间长达700年之久的夫余王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夫余》记载夫余大约有户8万多,以平均每户6人计,大约举国有50多万人口。国灭后,这些人口的去向是:
第一,据《晋书》所记,鲜卑慕容廆与慕容皝父子多次虏获夫余人口,大约有7万多人。其中的大部分卖予汉族为奴,少数依附于鲜卑慕容氏。最后,大都加入汉族之中。
第二,融入于高句丽族中,根据研究,夫余人口入高句丽者先后有五批,总数则“有数万人甚或更多”。[45]
第三,国灭后,还有一部分族民北迁,加入豆莫娄族中。
第四,融入于靺鞨族中,与靺鞨族中的一部,共同组成了粟末靺鞨。
濊貊族系中另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是高句丽。高句丽,不同的文献中还将其写成音同字异的高句骊,以及句骊、高骊和高丽等。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和国势强盛而著称。
秦汉之际,高句丽就已发展成了一个民族,共由五部组成,“本有五部,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46]。此时,他们尚居住在西汉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内,为秦汉之际中国的诸多古民族之一。
大约自西汉中叶开始,高句丽族向东迁移,定居于浑江流域的辽宁省桓仁县境。高句丽约在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建国,第一代王朱蒙(亦作邹牟)系夫余贵族出身,在夫余王室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迫离别故土,如《魏书》所记载:“乃与乌引、乌违等二人,弃夫余,东南走。中道遇一大水,欲济无梁,夫余人追之甚急。朱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孙,今日逃走,追兵垂急,如何得济?’于是鱼鳖并浮,为之成桥,朱蒙得渡,鱼鳖乃解,追骑不得渡。朱蒙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其一著麻衣,一人着纳衣,一人着水藻衣,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因以为氏焉。”[47]“普述水”即今浑江,“纥升骨城”即今桓仁五女山城。
建国之初,高句丽即奉行扩张政策,对周边的各族或部落,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活动。先后被其兼并和消灭的民族或部落,主要有沸流部、沃沮和北沃沮族、朱那部、曷思部、梁貊族、盖马族、句荼部、荇人部、藻那部、真番族、肃慎族一部分等。经过不断的掠夺和兼并,三国时,国内的户数已达到3万多,总人口大约有20多万。
高句丽自琉璃王即位后,迁都于国内城,即今吉林省集安市古城。山上王时,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再迁都于丸都城,即今吉林省集安市山城子。长寿王时,于北魏始光四年(427)最后迁都于朝鲜半岛的平壤。
两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王国的奴隶制政权已相当完备。王位为嫡长子世袭制,国王以下,官分十二级,《北史》记载:“官有大对卢、太大兄、大兄、小兄、竟侯奢、乌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凡十二等,分掌内外事。其‘大对卢’则以强弱相凌夺而为之,不由王置署。复有内评、五部褥萨。”[48]王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五区,每个区由一个部族为核心所组成:桂娄部是内部,亦称黄部;涓奴部是西部,亦称右部;绝奴部是北部,又称后部;顺奴部是东部,又称左部;灌奴部是南部,又称前部。其中桂娄部由国王直接管辖,余下的四部各由“大加”自行辖理。高句丽的社会,从总体上看就是由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阶级构成的。
高句丽族以农业为根本生计,同时,还发展了渔业、狩猎业、采集业、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其手工业也十分发达,门类齐全,纺织、制革、陶瓷诸项尤其著名。
高句丽人性格刚烈,喜搏击,喜清洁,善歌舞,好蹲踞,饮食讲究礼仪。婚姻较自由,男女相悦,即可婚配,且女家不收聘礼。好祠鬼神、社稷、零(灵)星,敬“夫余神”和“高登神”,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后期始尊奉佛教和道教。使用十月历。语言大同于夫余,奴隶主统治阶层能够十分熟练地使用汉语、汉文。
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国民中几乎涵括了濊貊族系中的各个民族的部落,将濊貊族系的文化等发展到了顶点。高句丽民族和高句丽王国,是濊貊族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集大成者。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高句丽灭国,《新唐书》记其有户“六十九万”[49],每户6人计,共有人口400多万。这400多万人口的去向,大部分(包括王族)被迁至中原内地,后与汉族融合。还有一部分加入突厥和靺鞨等族中。另有小部分逃入新罗,与新罗、百济融合。
高句丽王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705年,其国祚之长十分罕见。自夫余和高句丽灭亡后,濊貊族系中的孑遗已渐式微,辽金时期不见有关此族系的记载了。
总体上看,濊貊族系发展演变的轨迹是,其中的绝大多数民族都加入到汉族之中,只有很少数的部分与当时的其他民族融合。
4.东胡族系
有人亦称此族系为东胡—蒙古族系,这是东北地区距离长白山最远的一个族系,但与世居长白山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族系内的各族,一般包括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室韦、奚、契丹、乌洛浑、蒙古等民族。他们分布在东北西部的沙漠、林地中,其历史与肃慎和濊貊族系一样古老。从这个族系中分化出来的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或者占据了祖国的半壁江山,与南方的汉族王朝对峙并立;或者进兵中亚、东欧,并一举统一中国,不仅在中国史上,而且在世界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山戎和东胡是此族系中的源头民族。先秦以前的山戎,史载简略,《史记》记其在“燕北”,即在今河北北部及辽西地区。又言其“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50]。大约还处于家长奴隶制阶段。战国以后,史籍中已不见山戎之活动,继之而起的是东胡。
东胡族于秦汉之际崛起,在当时东北的诸戎、诸胡中,大约在秦代就已建立了政权。《史记·匈奴列传》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行千余里。”“东胡王愈益骄,西侵”。有了“王”,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当然,这可能是一个还不太成熟的奴隶制社会。
东胡族的居地,《山海经》说:“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51]这个“大泽”,应该就是辽东湾。所以,今辽东湾以北以东长白山区域诸地,便是东胡族的游牧之处。西汉初年,东胡为匈奴所灭,其族民一分为三:一入匈奴,二被转称为鲜卑,三被转称为乌桓。
两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乌桓和鲜卑相继而起。乌桓亦作“乌丸”,活动在今大兴安岭南端地区。“常臣伏匈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52]此时的乌桓还受匈奴的节制。他们以游牧狩猎为业,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母权尚重,邑落首领称小帅,部落首领称大人,并以大人名为姓。
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乌桓摆脱匈奴的控制。二十五年(49),被东汉置于东起辽东、西至朔方的沿边十郡。东汉末年,辽西乌桓首领踏顿统一辽东、右北平、上谷诸郡的乌桓人,组成联盟。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征乌桓,大破其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并斩杀踏顿,迁其余众万余落于中原,编为骑兵,号称“天下名骑”,最后皆融于汉族之中。留居东北的部众,一部分加入到鲜卑、室韦、奚、乌洛浑等民族中。另有一部,聚族而居,“乌罗护之东北二百余里,那河以北,有古乌丸之遗人,今亦自称乌丸国。武德、贞观中,亦遣使来朝贡”。[53]可见直到唐初,东北仍有乌桓人。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鲜卑族的早期居地,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其势力的急剧扩大,始于和帝永元年间,“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自此渐盛”。据统计,此时鲜卑族民总数大约有100万之多。西晋末年,东部鲜卑分为慕容、宇文、段部三大集团。宇文部分为十二部,最初居住于阴山一带,后迁居辽西、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以及今长白山地区辽阳市以北,段部形成较晚,是由生活在辽西地区的乌桓、鲜卑和汉人等民族共同组成的。鲜卑人居多,汉人也不少,其首领姓段,故以此为部名,足见汉族对其的影响之大。段部的领地,“西界幽州,东界辽水”,其势力范围大体在今河北省抚宁、迁安和辽宁省的建昌、朝阳一带。慕容部是东部鲜卑中强盛者,建立了诸燕政权。慕容廆是鲜卑部的杰出首领,他打着尊晋的旗号,逐步吞并了周围诸鲜卑小部落,其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过了段部和宇文部。慕容鲜卑在原始社会晚期,仿照魏晋封建制,变本族邑落制为郡县制,变部落军事组织为诸军营户制,实行魏晋屯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使慕容部很快发展起来。
337年,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定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得到东晋的承认。352年慕容儁称帝,国号称大燕,史称前燕,定都蓟城(今北京市),五年后迁都于邺(今河南省临漳县)。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前燕开始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340年,慕容皝亲征高句丽,摧毁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346年慕容鲜卑大败夫余,至此,慕容皝成为东北的霸主。370年,前秦军攻入前燕,皇帝慕容被俘,前燕灭亡。
384年,慕容皝之子慕容垂兴复燕国,称帝定都于中山(今河北定县)建元建兴,史称后燕,共传四世五主历25年,后又有冯跋于409年建立的北燕,仅传二主,历27年。
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政权,宇文鲜卑建立了北周政权,东北民族开始冲破长城的束缚,问鼎中原了。
享国140余年的北魏王朝的建立,对鲜卑族本身的发展和对中国北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促进作用。其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农业经济已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化改革,使鲜卑人改穿汉服,提倡与汉人通婚,推行汉语,迁族民入居洛阳并改用汉族姓氏。诸如此类的举措,加速了鲜卑族和北魏社会的汉化和向封建制的转化,进入封建社会。
北魏灭亡后,北方地区的鲜卑人加入汉族之中。留居东北的除了发展成汉族外,还有一部分分别加入了蒙古、契丹等民族中。另外还有一部分,发展演变成了生活于长白山北部的锡伯族。
隋唐五代时期,东胡族系中的奚、契丹、室韦又继之而起。
《北史·奚传》说:“奚本曰库莫奚,其先东部胡,宇文之别种也。”[54]于此可见奚族的历史古老而悠久。隋至中唐时期,奚族的社会发展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周书·库莫奚传》记载:族分五部,“每部置俟斤一人,有阿会氏者,最为豪帅,五部皆受其节制”[55]。俟斤是部落首长,阿会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长。中唐以后,奚族役使于契丹。
金代,奚族13部分别被编入各猛安谋克,金代灭亡后,奚族也不存在了。其去向,一是加入汉族,二是加入蒙古族,三是加入女真族。
契丹族立国前主要活动在湟河(今西拉木伦河)以南、土河(今老哈河)以北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
传说契丹族系由白马和青牛两个氏族发展而来,到奇首可汗时期,转入父系氏族社会。北魏时,发展为八部。隋代,八部结成联盟。唐代,联盟巩固下来。联盟首领成为唐中央王朝的地方官员,有的还被赐姓“李”。
唐末五代,出身于迭剌部世里氏(耶律氏)家族的耶律阿保机代替痕德堇为可汗,在取得军政大权后,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市)筑坛即位,国号“契丹”,建元“神册”。此时的契丹还是一个奴隶制王朝。
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继承了阿保机的做法,继续南侵,在灭亡后晋之后,我国北方、东北已俱属契丹。会同十年(947),辽太宗正式改国号为“辽”,迁都幽州(今北京)为燕京。而留居东北地区的契丹人,除加入汉族外,还有很大的部分演变成了女真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回纥族等。另外,现在的锡伯族等,也有部分契丹人的血统。
室韦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北史》谓:“室韦国在勿吉北千里,去洛阳六千里。……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56]可知室韦与契丹本为一族的两部。它最初活动于今长白山地区的嫩江、黑龙江流域。自北齐到隋,族分五部,即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唐代,发展到十九部,分别为乌素固、移塞没、塞曷支、和解、乌罗护、那礼、岭西、山北、黄头、大如者、婆莴、讷北支、骆驼、东室韦、西室韦、大室韦、蒙兀室韦、落俎室韦等。其中的蒙兀室韦,后来发展成为蒙古民族。
蒙古族原来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唐至北宋,开始逐步出现了阶级分化。南宋时,蒙古社会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建立起蒙古汗国时,它已经是一个封建制国家了。但其经济结构中领主经济仍是经济的主要形态。
南宋咸淳七年(1271)忽必烈建立元王朝,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统一了中国。在此之后,它迅速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其经济、文化都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
元代灭亡后,蒙古皇族退回蒙古草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当今的蒙古民族。
不难看出,长白山地区的古民族发展演变的趋势就其数量而言,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越来越少,由古代的数十个演变成了现在的几个。就其归属来说,加入汉族中的最多,其次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一点,与中国其他地区古民族的发展演变规律是完全一致的。
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消失,并不是它的后裔无嗣,而是它融入于一个更为强大的民族共同体之中,为这个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成为这个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这个共同体的文化更为提高,社会更为发展了,这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长白山地区各古代民族的发展与演变,就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轨迹进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