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各民族的居室文化
一、汉族居室
(一)城镇住房
旧中国居住长白山城镇的汉族富裕人家有住四合院式的砖瓦平房,前后各四五间,两侧各两三间。房屋屋顶一般是起脊两坡式,间有平顶房。前屋一般用于商号门市部,后屋为主人一家的居室,两厢用作书房、会客房或作管家的卧室。人口少的人家也用作仓库。前屋通往后屋的过道上立一影壁,正面书写一个大“福”或“寿”字。院墙多用砖、石砌成。也有一个四合院内,合住数家,或一家一室,或一家两室,名谓“大杂院”。
(二)农村乡绅之家住房
农村乡绅之家住房多为砖瓦结构,并筑高墙大院。正房五间或七间,厢房三间。正房住家人,厢房住仆人或作仓库。个别豪富人家,大院四角有炮台,院内分前后庭或东西庭。门前和城里官宦人家一样有石狮、拴马桩等。
(三)房屋样式
1.平房 平房又分砖平房、土平房和砖土混合平房(亦称一面青或一面红)等。
(1)砖平房 系指四围皆用砖砌者,解放前皆为青砖(旧时俗称为“海青房”,以其砖色命名),房顶为柁、檩、椽构成骨架,上敷木板或秫秸或芒苇或木,以其质料分别称为“板巴”“苇巴”“秫秸巴”等。再上铺麦秸,然后踩土,土上抹碱土泥,中间略高,前后略低,俗称“滚水”。前后出一到二尺房檐,钉在檐板;左右有出檩梢头者,钉窝风板,亦有左右和前后不出檐者,称“四不露”式。烟囱出在屋顶。一般房屋前后长(俗称房身)七八米,每间宽约四米。以正房为主,两厢分别盖有仓房或居室的,房顶多为向前“一坡水”式,称“下屋”,组成院落,前有院门,过去有钱人家进门处常修有影壁。也有的在门两侧修有同正房相对的门房,亦可做居室或当仓库。
(2)土平房 样式大体与砖平房同,只是四壁皆为土筑(也有用土坯垒成或用柴草拌泥“插”成者)。一面青(红)平房样式与砖平房同,只是左右及后墙为土筑。
旧式平房风门多为对开式,木门扇有户枢支撑(俗谓“哈巴轴”),无合页,内有门栓(俗称“插关儿”)。窗为上下合扇式,上扇花格窗棂,糊窗纸(一种土纸),可向内支起,下扇镶玻璃。新式平房门多改单开式,用合页,窗皆为立开式,亦用合页,门窗皆镶满玻璃。
2.起脊房 山区内起脊房多为草房,瓦房解放后渐多,但式样均有改变。草房多见于长白山地区,墙壁大体与平房同(有砖、土之分),房顶一般用二层柁(后有改用“人”字架者),上覆柴草(芦苇或糜秸,也有木瓦的),烟囱一般在房山头另垒,通炕、灶。
旧式瓦房结构大体同草房,只是屋顶覆小青瓦,为庙宇式,人字顶略向内凹,有飞檐。新式瓦房多取“人”字架结构,斜面平直。门窗与平房同。
3.马架子、窝棚和地窨子 此三种房屋皆属简易住房,农村过去较多,系极贫苦人家的房屋,现已极为少见。后两种作为居室已绝迹。
马架子造型类马鞍,多为一间,是入山木把、采参人较好的临时居所。外形像一间小型草房,一般不开窗户或只留一个小窗洞以通风排烟。入门一侧有土炕,炕侧有锅灶。因系贫苦人家居住,故无家具摆放之处,只遮风雨而已。房盖用草铺成。
窝棚比马架子更小,一般室内高度不超过人体,一门、一窗洞、一炕、一简易锅灶。房顶有尖脊、平顶两种,分别覆草或抹碱土。
贫苦农民多住草房。有的还住窝棚,即半地穴式的土房,上盖树枝茅草,俗称“地窨子”。
(四)室内结构
屋内都有火炕,或砖砌或铺石,也有泥坯的,上置炕席。富裕人家一屋一炕,一般人家也有一屋南北对炕。富家在炕席上铺厚毡毯,用绸缎被褥,一般人家在苇席上铺麻花被褥。有的穷人连破棉褥也没有。富家屋内有组合箱柜(即上箱下橱,又称“疙疽柜”)、大立柜、八仙桌、穿衣镜、对花瓶、大座钟等。一般平民只有躺箱柜,对木箱,碗橱柜。
农民的房子一般是正房三间,中间为厨房,称为堂屋,两边的房子住人,屋里一般有对面炕。正房外常带一偏厦作仓房,或有独立的仓房。近年来农村的砖瓦房也大为增加,一些地方也盖起楼房。农村的砖瓦房都比较宽敞,式样也日趋多样。不少人家建起了土暖气,室内有炕也有床,一般是冬睡炕,夏睡床,或老年人睡炕,年轻人睡床,城里流行的现代化家具与电器早已在农村普及。
延边地区的不少汉族居室吸收了朝鲜族房屋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新样式,从外表看,为一般的汉族房屋,里面却基本是朝鲜族式的,木拉门代替了砖坯的隔壁墙,安上了朝鲜族式的炉灶、铁锅,这种房子炕大、宽绰、暖和。
(五)居俗
建房上梁时要放鞭炮志喜,有的地方要唱《上梁歌》,歌词多是向房主祝贺。建房一般是连排式,房脊高度不能超过左邻右舍,院墙不能超高越远。不能对准大路或小路开门,遇有这种情况,要修一座影壁墙,或者在大门上挂一面返照的镜子“避邪”。解放后,这种风俗逐渐消失。《吉林汇征》载:“居民有室无堂,寝食、起居、待客均于土炕。炕高尺有咫,阔长五六尺,男女各盘膝坐,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夜卧则头临炕边,脚抵窗,无论男女,尊卑毕并头,如足向人,则谓之不敬。”这种居俗新中国成立后仍保留。
二、满族居室
(一)斗室
清初满族的居室,一般是坐北朝南,凡客舍,无论三楹五楹,均在东边开门,形如口袋,故称口袋房,又因形似斗形,又称为斗室。房内布局:进门是伙房,又称外屋,从伙房西墙开门则为卧室,又称里屋,大小或一楹、二楹、三楹不等,有的伙房东西墙都开门,成对称布局,称“对面屋”。
(二)四合院
清中叶以后的满族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其中坐北向南的房子多为正房,通常为三间或五间,每间长四米左右,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内置锅、灶、饮食用具。西间为大,称上屋,一般由家中长辈居住,东屋多晚辈人居住。院子的左右筑有东西厢房,西厢房多为碾磨房和放零杂物品的仓库;东厢房一般为仓房。人口多的也住人。有东西厢房的人家,再砌墙修大院,前有门楼,则为四合院。在农村,这种院子多用柞木细杆围成,俗称“障子”。农家的大门,一般只有两根竖柱、两道横梁、两扇大门,俗称门楼子。近世满族普通人家除了正房,一般只有一个仓房。
(三)影壁和神杆
清末民初,一般的满族人家,一进大门,横筑一段墙叫影壁。富贵人家,在影壁上塑有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传统图案。
在影壁后,竖一根长至九尺,碗口粗细的木杆子。杆上端贯一锡斗或木斗,或草把。此杆称为“索罗杆”,俗称“千年棍”。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年轻时,手持索罗棍,头顶北头星,在长白山挖参,艰苦创业,后来打下江山。索罗杆即努尔哈赤挖参时的索罗棍。杆上的斗和草把,是放五谷杂粮和猪杂碎的,以供奉乌鸦、喜鹊,因为这些乌鸦曾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实际上满族立杆是为了祭天,是古代祭神树的一种演化。影壁和神杆成了昔日满族住宅的独特标记。古籍中也有北方先民立杆祭天的记载。建国后,影壁和神杆逐步绝迹,过春节尚有竖灯笼杆的。
清代满族贵族的住宅富丽堂皇,其宅院基本结构如一般满族,只是院内有第二花墙把院子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东西厢房,东厢房为杂役住房,西厢房为磨碾房,食品库,东西厢房和院内花墙之间有小仓房,也称耳房,满语叫“哈次”。整体是二进六合院。门楼前西侧有下马石,东侧有上马石,门楼中间为大门,两侧为耳房,内设炕,并设有刀枪架子和弓箭挂。内院中有如一般满族四合院,只是东西厢房有带雕花楼盖式扶走游廊有前廊后厦之说。现乌拉街满族镇保留的清代宅第,就是这种建筑。
(四)火炕、烟道
满族的火炕由来已久,早在金代初期即有记载,女真人“穿土为床,温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清代满族(包括汉族)火炕继承了金代女真人的居住风格,并有所发展。满族老宅,烟囱建于屋侧。早期多用空心整木,后来也用木板围成。烟筒底部有窝风巢,以回挡逆风,使烟道通畅,又不易倒坍。
(五)卧室的布局
最大的特点是环室三面筑火炕,这种炕也叫万字炕。一般南、北炕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灶,西炕窄,下通烟道。西炕上一般不摆杂物,尤其不能挂带人物的图画照片。因为在西炕墙上端供着神圣的“窝撒库”,即祖宗板,这是一块不到一米长的木板,上放神匣,神匣内装有祭神的神器或神偶。祖宗板上常贴挂签——一种表示吉祥和家世的剪纸。西炕一般不能坐人,连贵宾挚友也不能坐,西炕墙上置放宗谱的谱匣。南炕梢一般放描金红柜,北炕梢陈一只与炕同宽的长木箱,俗称躺箱,上放被褥和枕头。北炕(或南炕)上常放一张小炕桌。冬令时,炕上放一只泥制或铁制的火盆。满族居室的结构宽敞、实用,摆设简朴大方。满族酷爱清洁,连泥盆都擦拭得锃明瓦亮,使人感到这个民族的勃勃生气和对美的追求。
1.暖阁 有的满族人家把卧室隔为两间,北间靠炕头部分叫暖阁,老人多睡在这暖和、安静的暖阁里。
2.产房 满族妇女生产时,择一房作产房,或盖起一个简单房(摄罗子)当产房,等婴儿满月后再回原住室。靠西侧不许作产房,因为西墙上有祖宗板,在产期,堂屋里祭供马神的神偶或代表女神佛朵妈妈的柳枝,都要用黄布遮盖起来。
3.窝棚及地窝子 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是清代满族“巴拉人”的集居地。巴拉人,意为“不受拘管的狂野之人”,即明末避入此山的女真人的后裔,没有编入旗籍。巴拉人一般都在泉水附近靠山坡的地方建“乌克墩”,类似地窨子,在“乌克墩”周围,围上一圈“嘎满”(护墙),以防牧畜踩漏屋顶。在“嘎满”外还有二圈院墙,内有离地较高的仓房,以及猪圈、马圈,在院门两旁设有多处狗窝。“乌克墩”门东开,室内三面是炕。西炕不许住人,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室内带供女神窝烈妈妈,灶门旁,供奉一个木刻神偶——火神托阿恩都力。巴拉人长期在山林中过游猎生活,住室更多地保留了其先民的古风。
4.照明 往昔满族住宅的照明也别具一格,有熊油灯、鱼油灯、糠灯,及近代的煤油灯,至冬季则有冰雪灯、冰蜡灯等。
(六)建房习俗
满族盖房,先立房架,后砌墙,再安门窗。亲朋好友闻讯而来为之祝贺,将所赠送的红布、红绸,披在房梁上。上最后一根大梁时,要燃放鞭炮,房主往大梁上浇酒,祭天祭神,唱《上梁歌》:
浇梁头,浇梁头,
祖祖辈辈出王侯;
浇梁腰,浇梁腰,
祖祖辈辈吃犒劳。
旧时,满族建房有“以西为贵,以近水为吉,以依山为富”之说。盖房时须先盖西厢房,再盖东厢房。落成的正房以西屋为大,称为上屋,上屋内的西炕更是敬祭神祖的圣洁场所。
三、朝鲜族居室
(一)草房
自清末以来,长白山农村朝鲜族居室主要是土木结构的草房。朝鲜族居室多盖在朝阳、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的地方,住房前视野开阔,屋内阳光充足。以木搭架,以土垒墙。房顶多为四坡水庑殿式,用稻草或谷草苫盖,墙壁用白色。随着经济的好转,草房的建筑和内部结构不断地发展变化。一般民宅为三间,中间为大间,其中三分之二作炕,三分之一作灶间。大炕隔壁的大间全部铺成炕,用木板拉门隔成两间,一般朝阳的一间作客房,里面一间多为晚辈的卧室。客人来访时,男客进客房,女客进灶间大铺炕。每个房间都有一扇门,从上到下都是细木格子门棂,糊上白窗纸(俗称“高丽纸”),以透阳光。过去炕上铺芦席或高粱秆编的席子。解放后,改铺黄油纸,娇黄光沉,十分干净。家具有箱子、衣笼等。一般农家有篱笆庭院,正面有大门,院的一侧有小棚子或小仓库。这种结构称单排房。有的人家在正房前盖门房,中间两侧以篱笆连接,构成庭院,称为双排房。也有的人家,正房旁盖一厢房,正房与厢房连接成直角形,连接处有一宽敞的厨房,厢房分上客房,下客房与小走廊,相邻房间有拉门,每间房都有向外开的门。这种居室称直角房。
(二)瓦房
乡村的富者与城镇的小康人家多住瓦房,主要有悬山顶与歇山顶两种。悬山顶是两坡水的顶面,左右两端切得很齐;歇山顶上半截为悬山式,下半截多庑殿式。个别的瓦房有砖壁瓦项。瓦有板瓦、筒瓦、瓦当、脊瓦、鸱尾。板瓦上饰有绳纹、网纹、席纹以及吉祥文。瓦当多为莲花纹。白墙黑瓦,屋脊鸱尾,交相辉映。有的富家,在直角式房外又盖厢房和门房,俗称井家房,四周有篱笆相接,构成朝鲜族风格的四合院。门房有两个房间和简易厨房,还有门洞与畜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朝鲜族的房屋有了很大改进,农村的草房逐渐被砖瓦房代替,城镇居民绝大部分住进了有现代设施的楼房。一些地区的某些朝鲜族农舍,其形和汉族房舍相近,屋内结构仍为朝鲜族传统式。在一些富裕地区,出现了朝汉混合式的二层楼房。
四、回族居室
回族散居各市县村镇,但又往往集中居住在一条街,一个地段或一个村屯,吉林市的青岛街,九台市的胡家回族乡,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这样便于家族来往,方便生活,互相帮助,也便于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回族房屋样式大体与汉族相同,室内设沐浴的设施(陶器或铜、铁制吊罐)。不少家庭在大门、房门、屋内门上贴“都瓦宜”,即在一张一尺左右的长方形红纸(在居丧的三年内用蓝纸或白纸)上写上赞美真主或“安拉至大”的阿拉伯文。“都瓦宜”起到了回族人家的外观标志作用。
伊斯兰教的圣地在我国西方,因此,回族以西为大,长辈居西屋,晚辈住东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