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苏轼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苏轼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京画像冯京一生辅佐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冯京先是派人前往劝说息兵宁民,阿丹听后表示愿意投降。冯京接受阿丹投降,并把粮食、种子和农具发给阿丹所带领的民众,让他们回家恢复生产,此后茂州一带人民安居乐业。后人为纪念冯京,曾在他家乡广西宜州建有三元祠,可惜“文革”期间遭损毁。
四朝元老冯京_中国名人与广西

我国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实行开科取士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止的约1 300年之间,留有姓名记载的状元约有600名,其中连中三元的仅13人,而广西就有2人。这两人中的一位是宋代的冯京,另一位是清代的陈继昌。

冯京(1021—1094年),字当世,祖籍广西庆远府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龙江人。他15岁随父母迁居藤州(今广西藤县),几年后,又落籍鄂州(今湖北,有的史料因冯京在鄂州应举故而把他说成是“鄂州人”),此后到赣(江西)、江(江苏)、浙(浙江)等地游学。宋庆历八年(1048年),冯京在鄂州应乡试,名列第一,为解元。次年礼部会试,又考第一,为会元,后经皇帝殿试,又得第一,为状元。这就是在科举制时代所说的“连中三元”。

冯京三元及第后,以监丞通判(官名)荆南府事,辅助长官主管土木基建工程;后召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试知制诰(皇帝临时秘书);拜龙图阁待制,出知扬州、江宁(南京)知府,召还任翰林学士,后又知开封府;旋即任陕西安抚使兼知太原府;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两任枢密院副使。1069年,王安石为相,推出理财整军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冯京论其更张失当。第二年,拜宰辅,参知政事,他多次在皇帝面前与王安石辩论,非议新法,终于坐罪,被贬为亳州知州。宋哲宗赵煦即位(1086年),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冯京拜保宁节度使,知大名府,以太子少师致仕。

冯京画像

冯京一生辅佐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无论是身在朝堂,还是出任地方职务,也不管是任文职还是当武将,冯京都是殚精竭虑,心系天下,不忘国家安危和老百姓的冷暖,为人刚正不阿,功勋卓著,名重当时,也得到后世史家的称赞。

宋皇祐三年(1051年),冯京被派任荆南府任通判。那时荆南府所属的几个县屡遭旱涝灾害,百姓苦不堪言。冯京一面如实上报灾情,一面责令受灾各县对百姓给予减免租赋,同时命令各县动用“常平仓”的粮食救济灾民,还发动绅商富户捐钱、捐物赈灾,很快便使当地百姓安定下来。

宋治平二年(1065年),冯京被任为陕西安抚使。他到任后,下令边境各县迅速修筑城池、砦堡,准备器械粮草备战,并重建古渭寨,用以阻挡西夏南侵,同时安抚西蕃各部,并对其授予官职,截断西夏国南下的通道。治平四年(1067年),西夏国派遣国使向宋朝廷进贡求和,有效平定了西夏的侵扰。熙宁九年(1076年),茂州蕃部首领阿丹起兵反宋,皇帝下诏任命冯京为成都府军政长官,率兵镇边平乱。冯京先是派人前往劝说息兵宁民,阿丹听后表示愿意投降。冯京接受阿丹投降,并把粮食、种子和农具发给阿丹所带领的民众,让他们回家恢复生产,此后茂州一带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冯京坚持安抚政策,治军整肃,威震边境,促进了民族团结,对安定边境做出卓越的贡献。

冯京还十分重视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乐于奖掖后进。他在吏部工作期间,曾经先后向朝廷举荐过苏轼等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苏轼等人后来在文学、政务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建树。特别是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瞩目。苏轼对冯京的赏识和帮助也非常感激,他在冯京任益州太守时,曾经专门写了一首《何满子·寄益州太守冯当世》,称赞冯京:“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冯京在担任知贡举(主考官)时,有一位叫张舜民的考生在作诗时不慎重复押了一个“明”字。考完试后,张舜民十分懊恼,以为因此而落榜无疑。但在张榜公布时,他竟然名列第四。20年后,张舜民已任朝廷秘书监,出使辽国。当时冯京任大名知府,他正好路经大名府。冯京在招待宴席上对张舜民说:“治平初科举时,看到阁下在诗中重复押了一次‘明’字韵,本想弃之不用。后观君在策论中纵述富民强国之道,大气磅礴,于是决定录取。如今阁下身负朝廷重任,我也无愧为国家遴选了英才。”张舜民此时才知其中奥秘,对冯京感激不尽。

虽政务纷繁,戎马倥偬,但冯京却勤笔多思,热心著述,编著甚多,著有《潜山文集》、奏议三十卷和大量诗文。但《潜山文集》及奏议已佚。后人为纪念冯京,曾在他家乡广西宜州建有三元祠,可惜“文革”期间遭损毁。现在宜州市城西、龙江北岸建有冯京公园。冯京幼时曾到广西藤县生活,因此,人们在他曾经读书的藤县藤城镇胜西村莲塘口也建有一座“三元亭”纪念他,亭上有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撰写的匾、联和题字。

冯京故里——广西宜州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