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游记之三里篇

徐霞客游记之三里篇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里,是徐霞客在上林游历时间最长、记载文字最多的地方,在三里他考察这里的秀美风光、丰饶物产、古邑沿革、八寨农民起义等,这些历史资料弥足珍贵。《徐霞客游记》之三里:自旧年十二月廿三日入三里,至今二月十三日由三里起程,共五十日。田粮初输卫收,后归上林县,而民以不便,复纷纷议归卫矣。皇粮刚开始交给三里参府,后来收归上林县,但民众认为不方便,又纷纷要求交给三里参府。
千军之镇_徐霞客在上林

三里,是徐霞客在上林游历时间最长、记载文字最多的地方,在三里他考察这里的秀美风光、丰饶物产、古邑沿革、八寨农民起义等,这些历史资料弥足珍贵。

《徐霞客游记》之三里:

自旧年十二月廿三日入三里,至今二月十三日由三里起程,共五十日。

三里砖城,周回大三里。东西皆石山排列,自后营分枝南下,中有土山一支,至此而尽,又起一圆泡,以城环之。参府即倚泡建牙。府周围乔松百余,[高刺云霄,]干大皆[三人]合抱。余以为数百年物。按碑,乃隆庆初年建府时所植,[栽逾六十年,]地气涌盛如此。城久颓,且无楼橹,陆公特增缉雉堞,创三门楼。东、西、南三门。惟直北当府后无门。南门之外,又建南楼,以壮一方之形势。余有《南宣楼记》。又前,则东西二溪交于汇水桥,二溪,西大而东小,俱发源后营之东、西谷,[合]而下洋渡。而独山岩又中峙为下流之钥,前又有独山村之山为第二重钥。

三里之界,南逾杨渡或作洋渡。抵鸡笼山,[共二十里。]北过后营抵分脊岭,共五十里。昔时脊北那历、玄岸二村,北并蓝涧俱顺业里属,今已沦为贼窟。东抵周泊隘,共二十五里。西抵苏坑,五十五里。纵横皆七十里。名“三里”者,以昔为贼踞,王文成平八寨,始清出之,编户三里:一曰上无虞,二曰下无虞,三曰顺业里。今顺业北境与八寨接壤者十余里,那历、玄岸并蓝涧皆贼踞为巢。曾置凤化县,即今演武场周围土城,遗址尚存。随废,后以南丹卫迁此,而设参府镇之。田粮初输卫收,后归上林县,而民以不便,复纷纷议归卫矣。

三里以洋渡为前门,有[李依]江西自上林县大明山发源,东流至此,横为杨渡。渡之南则石峰离立,若建标列戟;渡之北则石峰回合,中开一峡,外凑如门,有小江自北而南,注于洋渡下流,[即汇水桥下合流水也。]溯小江西岸入峡,宛转俱从两界石山中,北行数里,两界山渐开渐拓,中环平畴,有独山村界其中,[一石山中立溪西]为外案,又有独山岩为内案。于是东西两溪之水前合而南去,北面石山愈开,土山自北而来,结为城治焉。城北土山中悬,直自后营西北夭矫而下,至此而尽。其东西两界石山回合如抱,愈远愈密,若天成石郭,另辟一函盖于中者。盖西来之脊高峙为大明山,分支东走,环绕于苏坑南北者,遂为西界之障;又北转而东抵后营之后,乃中分土山一枝,直南四十里而结三里,若萼中之房;其分枝东度者,又南转环绕为东界之障。故周泊、苏坑两处,为三里东西之腋,正中与城治相对。其处[东西]最拓,若萼之中拆处焉。由周泊而南,渐转渐合,至洋渡而西向临溪,则青狮庙之后崖也。由苏坑而南,渐转渐合,至洋渡而东向临溪,则白崖堡之东崖也。二崖凑合于洋渡,即所入之前门,若萼之合尖处焉。

译文:我从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进入三里城,到今天二月十三日从三里出发,一共50天。

三里城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城,方圆3里,东面、西面都是石山排列,从后营分成两支南下,中间有一支土山,到三里就到了尽头;土岭凸起,像圆形的泡沫,三里城就环绕它构建起来。参府就靠着这圆形的土岭建起衙门。参府周围有上百棵松树,高耸云霄,都是三人合抱之木,我认为应该有几百年的树龄了。根据碑上记载,却是隆庆初年建参府的时候种的,有60多年了,应该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树才长得特别快了。因为城楼长年生财有颓废,所以城楼上没有栏杆。陆公特别增建了城墙,加了三道门,也就是东门、西门和南门。只是北城后没有门。在南门的外面,又建有南楼,是为了壮一方的气势。我为此写了《南宣楼记》这篇文章。在南楼的更前面,有东西两条河流交汇在汇水桥;这两条河流,西边的水多大,东边的水稍小,都是发源于后营的东边山谷和西边山谷。两条河流汇合后流下洋渡。独山岩从中耸立,就是这条河流的一把锁。前面又有独山村的山,是第二道锁。

三里的地界,南越过杨渡(现洋渡),到了鸡笼山,一共有20里。北到后营的分水岭一共有50里。过去后营北边的那历(现乔贤镇横岭村上下黎庄)、玄按(现乔贤镇龙头村贤按庄)两个村,和北边的蓝涧(现乔贤镇龙头村蓝干庄)都归顺业里管,现在已经沦为反贼的窠穴。东到周泊隘,长有25里。西到苏坑,一共55里。纵向横向一共70里。之所以叫三里,那是因为过去是反贼占领,王文成(王守仁的谥号)平定八寨,才把反贼清理出去,编了户籍三里:一里叫上无虞,一里叫下无虞,一里叫顺业里。现在顺业里在北边和八寨接壤的有10余里,那历、玄按、蓝涧都被反贼占领。曾经设有凤化县(明代兵部尚书王守仁亲自指挥,从塘红乡石门村的石门天险攻下八寨后,在三里设有凤化县用以镇压八寨余部,王守仁搬兵回到江西,就死了,三里参府的李应祥也就废除了凤化县),也就是现在演武场周围的土城,遗迹还保留。废除凤化县后,就把南丹卫迁移到这里,设有参府镇住。皇粮刚开始交给三里参府,后来收归上林县,但民众认为不方便,又纷纷要求交给三里参府。

三里以洋渡为前门。有一条叫李依江的河流从西边的大明山发源,往东流到这里,横过来就是洋渡。洋渡以南,石山分开独立,如标如戟;洋渡以北,石山迴合,中间开有一个峡谷,外面紧凑得像门一样严实,有一条小河从北往南流,也就是汇水桥下面的汇合之水。我们逆水从西岸进入峡谷,宛转都是在这两边的石山中行进。向北走几里,两边的山渐渐开阔,中间环着平坦的农田,有一个独山村落在其中,一座石山立在河的西岸,作为这个村的外屏障,又有独山岩为内屏障。于是东西两条河流就汇合向南流去。北面的山更加开阔,土山从北边下来,就在这里建成了参城。城北是土山直中伸下来,直到后营的西北部弯曲而下,到这里就到了尽头。东西两边的石山,把三里城合抱过来,越远抱得越紧,像是天然的石头外城,另外开辟有一个隐匿的参城在里面。西边有道山脊,高耸进来的是大明山,分支东走,环绕在苏坑的南边和北边,于是就成为西部的屏障;又转向北,从东直到后营的后面,在中间分出一支土山,往南走40里归结在三里。三里城就像花萼中的花房,它的分支到东边,又转向南边成为东边的屏障。所以周泊隘(现三镇龙联村刁薄庄)和苏坑(现西燕镇覃浪村古旺庄)这两个地方,成为三里东西两边的屏障,正中又和三里城相对。这个地方东西最宽,如花萼中弯曲的地方。从周泊隘往南,渐渐转过来合起来,到了洋渡往西转接到河里,这就是青狮庙的后山;从苏坑也往南渐转渐合,到了洋渡向东接到河里,这就是白崖堡东面的山。两道山崖会合在洋渡,这就是所要进入三里的前门,如花萼合尖的地方。

三里之地 古城之邑

明代军事著作《殿粤要纂·上林县图说》,记载了上林三里古城的有关情况。

上林瑶僮最稠,自万历八年剿平八寨后,设三镇和三里,新城军戍。皆属参将统辖,而县通真、渌西等堡。督兵耕守。其西北之古参、古广等隘,有三畔土舍之兵,东北之都者,古蓬诸处,有三里参将之军,唇齿布列坐镇,用不得狂逞云。

粤西文载《十寨善后疏》记载了三里建邑的历史沿革。

三里船山碑刻

一屯三里以树声援。照得八寨地方。周围五百余里,久为盗贼之区。而三里原系上林县循业里、抚安里、古城里,与之切邻。先年民居田里,屡被杀占。遂将循业里改名曰龙蛤寨,止存哨宋官军所居三黄村一村,而抚安里则尽没于贼,改名曰布咳寨,以此增为十寨。其古城里则仅存残破之八冬,此三里之所由名,实为八寨门户安地。查得万历三年题奉钦依改设思恩参将,议筑三里城垣,在彼驻劄。原议足兵千名,仅有其半,兵势孤弱,且城垣虽于旧年讫工,而公署尚未完,以改未能移劄。今既值荡平,则原兵合足原数,并应行来参亟赴三里城面坐镇。及于龙哈咘咳要害之地,增筑二大堡,约共用银三百两,各用兵三百名。除参将原兵五百名,先已议有工食外,今又议复五百名,及于外再加三百,共七百名,分为二营,以一营六百名,屯劄新城,一营六百名分充二堡,悉听该参调度,内以备三百里之缓急,外以村三镇之声援,庶示犄角之势伏乞圣裁。

南丹卫所 迁徙上林

南丹卫迁徙上林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明代在全国推行卫所制度,广西也不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军队进入广西,迅速将广西东部的元朝驻军击溃,并招降了广西西部的壮族土司,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明朝在广西的统治。明朝统治广西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卫所,安置驻军来镇压各族人民。

明代后期,广西都司辖下有卫十个,守御千户所十九个,军民千户所一个,屯田千户所二个。

南丹在广西西部红水河流域,是壮族土官莫氏的世袭领地,莫氏自宋、元以来,世代充当土官。明洪武初,莫氏归顺,莫金被授命为南丹土知州。其后,莫金发动叛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军平叛后,废州置县,废除南丹土州,设立南丹卫。

南丹卫后因“其地多瘴,迁之宾州”。南丹卫经过三次迁徙,才到达宾州。第一次是从南丹迁到柳城,时间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后到永乐二年(1404年)以前。南丹卫迁徙后,明朝重置南丹土州,“以(莫)金子禄为知州抚治之”。恢复了莫氏的世袭统治。永乐二年(1404年),南丹卫又从柳城迁徙到上林县东部之三里,“筑城以卫之”。在上林县驻扎了38年后,正统七年(1442年),南丹卫再次迁往宾州。

柳城、上林、宾州,都属于广西东部流官地区,南丹卫迁离南丹的原因,一是水土不服,气候不适;二是夷民数乱,废州置卫,触动土司利益,引起土司强烈反抗,宾州也不是南丹卫的最后归宿。138年以后,万历八年(1580年),南丹卫又被迁往上林县北部的三里,这次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八寨地区的控制,直到明亡,南丹卫一直设置在上林县三里,没有再迁徙。

《明代广西东部的土司》记载:

明隆庆元年,以那马(土巡检司,驻今广西马山周鹿)土官黄肠为八寨长官司长官(驻今忻城红渡镇思吉村),以安定(土巡检司,今都安江渡)头目黄昌,兴龙(土巡检司,马山兴隆)巡检韦富分别为龙哈(今上林)布咳(今上林)二土巡检司巡检,带土兵共四千八百人驻屯八寨,又有八寨设周安、思吉、古蓬三土巡检司,以东兰州韦应鲲、韦显能及田州黄冯等“土官族目”为土巡检,各率部兵千人“移家世守”。

明代兵制规定,凡为军者,“皆世籍”,称为“军户”,军人必须结婚,携同家小,戍守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迁动或逃亡,《明会典》记载:“正统元年奏准,凡渐江并江南,直隶等会所,清出操军土,除原系广西南丹,浔州等卫者,发回原伍,若先在逃者,仍发原卫,附近不许擅收。”

明代在壮族地区设置的卫所,皆按制度规定,有隶属同住。嘉靖年间,王守仁谓“南丹卫官等队人数不数五百,但连同其家众,则亦不下二千”。明代设在广西的三十多个卫所,其官兵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内地汉族地区携家属前来的,他们驻守于固定地点,“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他们皆为明代卫所移民。

明代,有一部分汉族人口以充军和罪谪的形式,移民广西。充军之刑,分终身、永远两种。天顺六年(1462年),校尉黄忠以“宿娼”、“诈人财物”等罪,发广西南丹卫充军。天顺七年(1463年),广东都指挥韦俊,以“不严守备,为贼所袭”,“命充广西南丹卫军”。嘉靖初,御史马禄“得罪”,“谪戍广西宾州南丹卫,在谪所生一子,入宾州学补禀”。

《徐霞客游记》记载三里

三里:一曰上无虞里,一曰下无虞里,一曰顺业里。

八寨:西界者曰寨垒、东与后营对。都者、东与周安对。剥丁,东与苏吉对。东界者曰罗洪、西与左营对。那良、西与后营对。古卯、古钵、何罗。

三镇:中曰周安、北曰苏吉,西南曰古鹏。

贯八寨之中者,南自后营,北抵周安,极于罗木渡。其中有那历、玄岸、蓝涧、桥蓝诸村,南北十余里。昔乃顺业里及周安之属,今为八寨余党所踞。渠魁蓝海潮。八寨交通,而三里之后门不通矣。

八寨起义 永载史册

明朝的八寨农民起义,是广西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它为上林的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寨之名,史籍记载不一。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记载,八寨为思吉、周安、落红、古卯、罗墨、古钵、古凭、都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为思吉、周安、古蓬、古卯、罗墨、古钵、剥丁、都者。隆庆年间,两广制置使殷正茂,在镇压古田起义时,为防止八寨对古田的支持,率先对八寨进行招抚,并在八寨设立长官司,拨上林的循业里、抚安里、古城里归长官司镇守。不久,八寨人民奋起捣毁长官司,杀死镇守长官,改循业里为龙哈寨,抚安里为咘咳寨,于是,八寨又有“十寨”之称。

然而,在古籍记载中,无论是八寨还是十寨,都超出自然村寨的狭义,而成为一个地区的统称,它位于上林、忻城两县相邻地区,东连柳州三都,皂岭、北四诸峒,西连东兰及夷江诸峒,南连思恩及上林铜盘、绿毛诸峒,北连忻城八仙诸峒,周环500里,其地共有大小村落128个,环住2120余家。

八寨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

一是居于广西腹部,四周都是壮、瑶少数民族居住区,有明一代,壮乡瑶寨,纷纷义举,使八寨成为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中心之一。王守仁在《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记载:“盖其东连柳州龙哈,三都、岭三、北四等处,贼峒以数十,北连庆远、忻城莫往、八仙等处,西连东兰等州,及夷江、土者等处,贼峒以数十,南接思恩及宾州上林县诸处,贼村亦以十数。”八寨与这些起义根据地相邻,可北进湖南、西入云贵、南通交趾。

二是八寨四山环合,中间为峰林盘地,易守难攻,物产丰富,村落较大,人口密集,使八寨能屯聚较多义军。王守仁称:“惟八寨之贼,每寨有众千余,四山环合,同据一险,无事则分路出劫,有警急奔入其巢,数千众,皆不纠而聚,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故名虽为八,实则一寨。此八寨之贼所以势众力大,而自来攻之有不能克者也。各巢之贼,皆依恃八寨为甫逃主,每有缓急,一投八寨,即无所致其穷咭,八寨为之一呼,则群贼皆应声而聚,故群贼之于八寨,犹车轮之有轴,树木之有本。”

明朝初年至万历年间,八寨农民起义反抗斗争从未间断,历时200多年。八寨是广西农民起义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明王朝曾组织16次大规模的“征剿”,其中4次出动兵力10万人以上。

明洪武九年(1376年)的八寨古蓬农民起义,是史书记载最早的八寨农民起义。起义不久,韦万皇称王,并与八寨、马平等地的农民一道,反抗官军。明朝巡按御史诸璞前来镇压,被起义军击败杀掉。起义军控制了八寨和柳庆地区,朝廷又派征蛮将军镇远侯顾兴初,率领湖广、贵州、广西等省官军前来镇压。双方主力在忻城相遇,由于众寡悬殊,义军4000余人壮烈牺牲。韦万皇转移到八寨继续活动。

宣德三年(1428年),韦万皇和韦朝传等联合作战,起义军又有所发展,明朝总兵官山云率军向八寨等地进攻,起义军奋起反击,后来,官军在晚上驱赶牛羊进行火攻,占领了起义军控制的山头,韦万皇被迫率领起义军转移。

正统十年(1445年),明朝安远侯柳溥调动两广官军围剿起义军,大军云集,起义军寡不敌众,韦万皇和部属800余人英勇牺牲。

明景泰五年(1454年),蓝茄、韦万山在八寨和古丁等寨领导农民起义。

天顺元年(1457年),黄公好领导起义军在宾州、上林、武缘等地活动。后黄公好、蓝茄结盟,两支起义军配合作战,击败官军多次进攻,队伍不断壮大。明朝总兵柳溥率领官军数万人向起义军进攻,黄公好英勇牺牲,起义军寡不敌众。蓝茄领导起义军转移到武缘山区继续战斗。

明成化六年(1470年),八寨起义军再起,先后攻下宾州、上林、永淳,后明朝官军袭击八寨,起义军退守山区。

明正德至嘉靖初,八寨农民起义军有很大发展。建立了农民政权,长达数十年之久。嘉靖初,广西官员向朝廷奏报:起义军有数十万,盘踞山谷,南通交趾,西接云贵,东北与断藤、牛肠、仙台、古田等回旋联络,而思恩田州土官卢苏、王受发动反朝廷叛乱,官军久不能克,八寨农民起义军趁机攻占州县,朝廷闻报,任命王守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理巡抚两广,总督两广、江西、湖南四省军事。

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派人与卢苏、王受叛军谈判,和平解决了思恩、田州问题,利用土官兵力去镇压农民起义军,王守仁派右布政使林富、旧任总兵张佑,率领以土兵为主力的6000人攻取八寨。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八寨农民起义军再度崛起,曾一度攻入南宁府城,袭击武缘县城。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起义军打到廉州,袭击容县。

万历七年(1579年),起义军发展至万余人,两广总督刘尧海、广西巡抚张公任,调集号称10万实为6万的兵力向起义军进攻,经过半年激战,起义军被杀3万余人,被俘5000余人,至此,八寨农民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明代所称的八寨,为思吉、周安、古卯、古蓬、古钵、都者、罗墨、剥丁(后加龙哈、咘咳,又称十寨)。这里东连柳州三都与迁江北三、北四,北接庆远、忻城,西连东兰等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方圆500里,居住着壮、瑶等少数民族,也有少数汉人。

八寨山岭环合,曲径通幽,错杂迷茫,行人不明道路,寸步难行。每寨有众千人左右。平日无事,各寨义军分头活动,有警则能迅速集中数千人抗击来犯的敌人,所谓“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古名虽为八,实为一寨”。

由于八寨有天时、地利、人和,柳庆、大藤峡等地义军受挫,则转来八寨,可保安然无恙。而八寨义军登高一呼,附近各地义军群起响应,广西为之震动。

从明朝初年至万历年间,八寨农民起义从未间断,前后持续100多年。

韦旋攻占上林城

弘治四年(1491年)十月,黄公刚的余部,在壮族韦旋的率领下,攻占上林,直下宾州,官军溃不成军。韦旋攻占上林城的故事,至今仍在周安地区流传。

韦旋,壮族,今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人,家境贫寒,自幼随父亲上山打猎,长于箭术,原为黄公刚的部下,黄公刚牺牲后,韦旋率领少数义军仍坚持在上林山区活动,曾多次带领士兵攻打上林城,但都没有成功。于是,他改变战术,命令士兵用树叶伪装,埋伏在城外,然后派出3名勇士,化妆成商贩混入城内,潜伏下来。韦旋先向上林城楼射出三箭,正中楼上中门,守城官军大乱,潜伏的三勇士大喊:“韦旋攻占上林城了。”守城官军打开城门逃命。时隔500年,韦旋攻占上林城的故事仍在民间传颂。

王守仁奏报朝廷

镇压八寨农民起义后,王守仁提出一套加强统治的方略奏报朝廷,名为《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主要内容有:一、移南丹卫城于八寨中心周安堡(南丹卫官军约500人,合家属2000人)。将义军留下的土地,拨给广军屯种,既可省俸给月粮,又可安定军心,以达到长期防范起义军再起的目的。二、改建思恩城府于荒田(今武鸣)。三、改凤化县于三里。四、增设流官县治于思龙(今忻城),以控制地方和征收税赋。五、增筑镇守城堡五屯,开拓其地,增筑高墙,使其可以居2000人,设守备衙门于此,以控制八寨、大藤峡。

明朝王守仁上奏朝廷处置八寨起义

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

(明)王守仁

一改凤化县治于三里。臣等勘得思恩旧有凤化一县,然无城郭县治庙宇。选来知县等官,多借居民村,或寄其家眷于宾州诸处,而迁徙无常,如流寓者然。上司怜其无所依泊,则委之管理别印,或以公务差遣往来于外,以苟岁月。故凤化之在思恩,徙寄虚名,而实无县治。臣近督勦八寨,看得上林县地名三里者,乃在八寨之间。其地平广博衍。东西数里外,石山周围如城。自后极高石山之间,独抽土山一脉,起顿昂伏,分为两股怀抱。而前遂有两水夹流土山之外,当心交合。出水之口,石山十余重,错互回盘,转折三十里。极外石山合为城门,水从此出,是为外隘,其间多良田,茂林村落相望。前此居民十余家,皆极富饶。后为寨贼所驱杀占据,遂各四散逃亡,不敢归视其土者,已二十余年。今各贼既天,遂空其地不及。今创设县治,以据其险,或有漏殄之贼潜回其间,日渐生息结聚,后阻石门之险,前守外隘之塞,不过数年,又将渐为地方之梗矣!故臣以为宜割上林上下无虞乡三里之地属之思恩,而移设凤化县治于其内。是为筑立城垣庙宇,选委才能之官,与督其役。“远近闻之,不过三四月而逃亡之民将尽来归。各修复其田业,供其粮差,蔚然遂可成一方之保障。且其南通南丹新卫五六十里,南丹在石门之内,凤化当石门之外。内外声势连合,而石门之险亡,西至思恩一百余里,取道于那学,沿途村寨荒塞日久。自此,两地之人,往来络绎,而道路益通。又上林旧在大鸣山与八寨各贼之间,势极孤悬,今得凤化为唇齿,气势日盛,虽割三里之地以与凤化,而绿茅,绿条等村寨旧所亡夫土田,皆将以次归复。则亦失之于东,而收于西矣!及照思恩虽已设立流官知府,然其所属皆土目巡检。而旧属凤化一县,亦皆徙寄空名,实未尝有。今割武缘止戈一图二图之地,改筑思恩府城,而又割上林上下无虞三里之地改设凤化县治,固于思恩,亦已稍有治辅。但自凤化三里,至于思恩一百五六十里中间,当隔上林一县。臣以为并割上林一县。而通以属之思恩,似于事势为便,而于体统尤宜,何者?柳州一府所属二州十县,宾州盖柳州所属者。且有上林,迁江两县。今思恩既设流官知府,固亦一府之尊,而反不若柳州所属之一州也。其于体统亦有所未称矣!况宾州自有十五里,而又有迁江一县,虽割上林以与思恩,其地犹倍于思恩,未为巨损也。上林之属宾州,与属思恩,均之为一属。色亦未所加损也。然以之属于思恩,则思恩始可以成一府之规模。而其间有无相须,缓急相援,气势相倚,流官之体统益尊,则土俗之归向益谨,郡县之政化日新,则夷民之感发日易,固有不可尽言之益也。夫立新县以扼据地险,改属县以辅成府治,是皆所以又安地方者也。伏乞圣明裁允。

明代林富上奏朝廷处置农民起义

议上思田等处事宜疏

(明)林富

一移筑南丹卫城于八寨。臣等查勘得八寨贼巢,实为柳、庆、思恩各贼渊薮。今幸征剿之余,根株已拔,党类衰息。正宜乘据要害,控扼吭背。诚有如新建伯王守仁所陈者。但动众设险,要于合人情,尤莫先于得地利。谨按八寨地方,是惟蛮贼上人之所能居。今欲移设南丹卫于其中,终恐事体非宜,患生所忽。盖迁卫之说,其不便者有四:顽山绝地,商贩不通,一也;瘴疠疾疫,人无固志,二也;生理无聊,易驱从恶,三也;凌险孤居,缓急无援,四也。而况宾州、上林之间,实为左右两江障蔽。若撤去南丹卫,则兵力告弱,万一不逞之徒,分手扼阻,牵制八寨,而大众冲突,以临宾州,则声援阻绝,力将不支。两江其能晏然而已乎?故臣等以为,迁南丹卫于八寨。非计之得者此也。然天下固有同事异形,名迹相侔,而利害顿殊者,此又不可不辩。臣等观广西之贼,八寨最剧,守备之兵,上林最虚。今八寨已荡平返正,则机不容于再失,南丹虽安土重迁,然势不可以遂止,何者?南丹卫设在宾州,既不足以遥制八寨,迁诸八寨,又不得以还护宾州。为今日计,必求彼此相宜,缓急可赖,以为地方长久之虑者,惟在迁南丹卫于三里耳。盖三里之地,即王守仁所议改设凤化县者,地属宾州之上林县,平旷博衍,多良田茂林,南连八寨,西达思恩,形势险要,可耕可守。王守仁已备言之矣!但设县,则割宾州之地,以益思恩,是顾彼失此也。迁卫则守宾州之险,以制八寨,以援思恩,是一举而两得也。又况南丹卫虽迁,不出宾州界内,土人熟其地里,贫军利其田产,踊跃愿行。而思恩、上林、八寨、宾州、迁江等地方,相去皆不过一二日之程,声息相闻,则气势自重,犬牙相制,则觊觎自消。故臣等以为,迁南丹卫于三里,于事体最为相应也。然方今八寨贼徒虽多授首,而余烬终恐复燃,数年之后,逋逃渐归,党与渐集,虽有卫城,恐非吾有矣!臣等查勘周安堡,委在八寨之中,四面贼巢道路所会,宜就所筑新城,建立守备衙门,遴委指挥一员驻答。将南丹卫官军分为上下两班,番休据戍。其八寨原系迁江八所土官所辖地方,合如王守仁所议,量迁四所精锐官兵所居,使之协力防守。仍召募附近右江土官衙门舍人头目,但有谋勇出众,随带五百人以上,足以制服群贼者,就令统率,与迁江官兵,俱分拨贼占田产,使之耕种,以资衣粮。候三年之后,地方安妥,然后量为科税。若土舍土目果能宣力报效,量援土巡检职名,使之世袭,以听宣调。而守备指挥,并南丹轮戍官兵,可掣回三里。如此,则各寨势分力弱,易为控制。而士人思世其官,必将尽心防守。守备官军,往来督察,必不敢肆然无忌,与贼交通。南丹卫分班官军,居者有安土之乐,行者有及瓜之望,将皆甘心效力,则军威自振,隐然可为一方之保障矣!

一改设凤化县治于三里。臣等查勘得三里地方,原属宾州上林县。其地平旷博衍,内多良田,外有险隘,此可以限制八寨,西可联属思恩、上林、诚有如新建伯王守仁所陈者,但其地当险远,势须屯兵固守,而非有司目前政令之所所得意者。故臣等以为迁卫为宜,设县不便。此皆广询博采,灼见利害,非敢臆断悬度,以妄异同也。但王守仁又议称,改凤化县为思恩资辅,并割上林县以属思恩,于体统尤宜者,臣等参酌人情事势,似有未然。盖思恩自岑睿受诛二十余年,反者数起,朝廷始因成功不废,设立诸官,其实选来知府,皆不过因循数月,苟且避祸,盖未有单然自立,能禁制诸夷头目者,非其心不欲,势不可身!只会岑睿无后,历年既久,流官知府,虽未可议革。若凤化县系是正德七年添设,本无衙门驻答,徒寄实名而无益事体。今既改设城头巡检司,以循土夷之旧,则此虚设之县,自可裁革,以省地方之费矣!又况上林县境不过八里,而实为八寨咽喉,两江屏障之地,无故分割三里入户,则其势益以孤悬,不足为镇。而又以上林并属思恩,则不惟宾州失其屏障,而两江声援阻绝,易以生变。殆非祖宗之法,犬牙相制之意也!且夷蛮之性,易动难安。往岁王受之乱,幸得上林为之限界。今并以上林属之思恩,是为之借兵齐粮助其羽翼,一旦变生仓卒,必且鼓行而前,无复顾忌者矣!臣等与各官,详思熟虑,思恩府既已改于荒田,但可分以武缘,止戈分一二图地,并其旧辖里都经隶府治。如云南寻甸、景东、顺宁、镇沅、永宁、孟定等六府,无具分事体相同。正不必曲求资辅,胶执体统,以驱夏而归夷,提此而益彼也。南丹卫虽已改迁三里,其地本属上林,与上林本属宾州,自可各饬其旧,而亦不必过为纷更,以验人耳目,拂人性情。盖边方反覆之地,又当兵戈扰攘之余,救弊补偏,去太去甚,使民乐见其新,而不至怀恋其故,乃可以保治图安,不贻后悔。

霞客之旅 三里之行

三里镇旅游线路图

从南宁到三里,一路上,徐霞客的心绪和以前旅途的心绪大不一样。十一天前,他刚在南宁市郊的崇善寺外拜殓起难友静闻的骸骨,如今,抱着这付沉重的骸骨连同难友用鲜血写成的经文踽踽而来,其心境可想而知。他要借一片清净的土地,来平复一下自己极其创痛的心灵,这片净土就是上林三里。

静闻,江阴迎福寺僧,徐霞客旧友莲舟的弟子,曾刺血写《法华经》,并决心亲自将它供送到云南的鸡足山去。于是,随徐霞客起行,当时是崇祯九年(163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他们取道浙江、江西、湖南,一路上风雨同舟,患难相济。白天一起登山涉水,晚上静闻面对佛龛念经文,徐公则在孤灯下写纪游日记。不意,第二年的二月十一日,在湖南的新塘遇上强盗,船被焚毁,徐公仅以身免。静闻冒死守经,独留利刃之下,身受重创,堕落水中。他擎着经文在头顶上,侥幸没有丢失,但所有行囊已被洗劫一空。他带着创伤潜入水中,捞得些湿米,与徐公相对淘洗,熬成稀粥,共渡危难。此后,带着重伤,艰难地随徐公进入广西。至南宁,由于伤势恶化,留在南宁崇善寺调养。九月二十二日,徐公与静闻相对哭别,独自前往隆安、崇左、大新、天等等县考察。十二月十日,当他再回到南宁时,静闻已在两个月前的九月二十四日含恨逝世了。遗言有嘱徐公将其骸骨连同经文带到鸡足山去。徐霞客真是悲恸到了极点,我们从《哭静闻禅侣》六首诗的字里行间,仿佛还能听到徐公撕肝裂胆的哭声。到三里后的第二天,他立即将这六首诗亲笔抄录给陆公,其中第四首是这样的:

同向天涯浪泊间,忍看仙侣堕飞鸢。

不毛尚与名山隔,裹革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

别君还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徐霞客在三里留居五十多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提到的排遣内心悲痛和医治心灵的创伤外,大概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三里的山脉来去走向和水道分合,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二是三里的气候、土壤和物产资源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三是三里的官民对他的理解支持和关爱,使他得到安慰;四是三里的城区建设和居所环境对他非常适宜。

徐霞客对三里山水的观察和记录,不但精细准确,而且非常清晰详明。其他各地的记录,多是逐日纪游,较为零星,不易对接,而桂林、向武和三里的记录,则是在观察多日之后,系统综合,并抓住其特征,按其方位顺序依次列举,较有条理、易读。例如,对洋渡南北及三里的四周山形水势的概述:“三里以洋渡为前门,有[李依]江西自上林县大明山发源,东流至此,横为杨渡。渡之南则石峰离立,若建标列戟;渡之北则石峰回合,中开一峡,外凑如门,有小江自北而南,注于洋渡下流,[即汇水桥下合流水也。]溯小江西岸入峡,宛转俱从两界石山中,北行数里,两界山渐开渐拓,中环平畴,有独山村界其中,[一石山中立溪西]为外案,又有独山岩为内案。于是东西两溪之水前合而南去,北面石山愈开,土山自北而来,结为城治焉。城北土山中悬,直自后营西北夭矫而下,至此而尽。其东西两界石山回合如抱,愈远愈密,若天成石郭。”

仅寥寥数笔,徐公便将纷繁复杂的群山众水勾勒得一清二楚,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前后只有207个字,真是惜墨如金!

在对三里山水认真观察记录的同时,徐霞客还留心三里的气候、土壤、物产和民间风俗。他指出:“三里[周围石峰,中当土山尽处,风气含和,独盛于此;土膏腴懿,生物茁茂,非他处可及]。”三里的木棉树特别多,“春时花大如木笔,而红色灿然,如云锦浮空,有白鸟成群,四面翔绕之”。果类产品繁多:“果品南种无丹荔,北种无核桃,其余皆有之。”家畜水产品很丰富:“畜物无所不有。鸡豚俱食米饭,其肥异常。鸭大者重四斤而方。此邦鲫鱼甚艰,长仅逾寸,而[此地]独有长四五寸者。”此外,还有孔雀等稀有珍禽。民间风俗有:“男妇答歌曰‘打跋’,或曰‘打卜’。举国若狂,亦淫俗也。”元宵节有“夜观龙灯”。

徐霞客对三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数家珍,这除了他治学态度严谨外,还由于对三里具有特殊感情。这种感情是难得的。试想,一个寒碜颓丧的路人,一匹疲备不堪的瘦马,不用说腐败的封建官员,就是较有名望而甚开明的乡绅也是不愿接纳的,更何况他抱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匣新死者的枯骨。但三里的官民则不同,他们对徐霞客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超过对一般的客人。食宿由陆公安排,住东楼及新建的三层阁。他到野外考察,有人陪伴引路。陆公就不顾年迈,亲自陪他游韦龟洞和青狮南洞。外出过夜,陆公不放心,派自己的孙子护送他到洋渡考察。哨官秦馀不畏艰险,秉着火把,引他在白崖堡南岩山腹中爬行。病卧东阁多日,有人临床对他料理。带病外出到鸡笼山附近考察,张指挥使对他加以保护,不允许他钻入险洞。甚至,离开三里上路时,陆公都选定吉日良辰才允许他启程。所有这些都使徐霞客感激不尽,游记中随处可见。1987年,我们三次到三里考察,曾借机会寻找陆公的后人,但由于工作繁忙和时间仓促而没有结果,至今视为憾事。

三里的“里”不是长度单位“里程”的“里”,更不是方位名词“里”外的“里”。“里”字从田、从土,义为民户所居之区域。每里户数时有变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徐霞客游记》所载非常清楚:“名‘三里’者,以昔为贼踞,王文成平八寨,始清出之,编户三里:一曰上无虞,二曰下无虞,三曰顺业里。今顺业北境与八寨接壤者十余里,那历、玄岸并蓝涧皆贼踞为巢。曾置凤化县,即今演武场周围土城,遗址尚存。随废,后以南丹卫迁此,而设参府镇之。田粮初输卫收,后归上林县,而民以不便,复纷纷议归卫矣。”这就再明白不过了。仅这一小例便可知道,徐公治学一丝不苟,没有半点穿凿附会。

三里城厢的建设多得力于陆公。在此之前,虽有田粮输入,而官员不注重基础建设,“城久颓,且无楼橹”。陆公到任后,“增缉雉堞,创三门楼。东、西、南三门。惟直北府后无门。南门之外,又建南楼,以壮一方之形势”。三门楼即东门楼、西门楼和南门楼,各具特色,非常壮观,而南门楼尤为富丽恢宏。我们在三里考察时,三门楼早已圮毁,附近虽有新楼耸立,但缺乏统一布局,参差不齐,零星杂乱。三里的父老陪我们到旧址察看,乱石嶙峋,断砖散乱,不无乌衣巷口之叹。

当年,徐霞客在城中生活得颇为惬意。他用诗的语言描述当年的起居宴饮:“三层阁在参府厅事东,陆公所新构也。长松环荫,群峰四合”,“松风亭在署后土山之巅,松荫山色,遥连埤堄,月色尤佳。余下榻于[三]层阁,几至忘行。陆公饯余于松[风]亭,沉醉月夜,故以终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