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佞臣侯景乱梁

信佞臣侯景乱梁

时间:2023-1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尔朱荣自统大军拒战,以侯景为前驱,一战大胜,活捉葛荣,河北五州全部收复。自此,侯景威名大著。东魏派兵征讨,侯景又派其行台郎中丁和赴梁国京城上表请降,愿举其所辖河南州归于梁。这是萧衍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终因一个侯景,竟使萧梁王朝家破国亡。侯景先降西魏,再降梁廷,实因遭东魏发兵之故也。又列举侯景的种种恶行人品,历述梁帝梁廷的种种失德行为。梁帝仍然不能觉悟,反因渊明被擒,愈加依重侯景。

梁武帝萧衍,自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39岁建梁称帝后,一直活到86岁,在帝位凡48年,行用年号有七:天监(18)年、普通(7年多)、大通(2年多)、中大通(5年多)、大同(11年多)、大中同(1年)、太清(3年多),是自秦始皇以来至清末2000多年间,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之一。

梁武帝晚年,崇信佛教,数次“舍身”于寺院,疏于政务,使奸佞幸臣得以弄权,而且自以为洞明万机,无比正确,对直陈进谏之言多不听取,终导致了梁末的大乱。

侯景,字万景,本北魏朔方(今陕西子长县东南)人,或称雁门(今山西代县)人。骁勇力大,善于骑射,投军后为北镇戍兵,稍立军功。北魏末,孝明帝元诩与临朝摄政的胡太后之间矛盾不断激化,于武泰元年(公元528年,梁大通二年),密诏六州讨虏大都督、封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举兵南下入京,剪灭胡太后。尔朱荣自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出发,行到上党(今山西长治东南),闻知孝明帝已被胡太后杀害,并另立新君,仍然继续南下,率大军直入北魏京城洛阳,诛杀胡太后及新君,另立长乐王元攸为帝,史称孝庄帝,改年号为永安元年,而尔朱荣独揽朝政,时在三月。侯景就在这时率私兵投尔朱荣,尔朱荣一见颇为欣赏,加以重用。北魏有乱将葛荣,率兵占据河北五州之地自立,于是年九月南侵,围邺城(今河北滋县),游兵已过汲郡(今河南新乡),直指魏都洛阳。尔朱荣自统大军拒战,以侯景为前驱,一战大胜,活捉葛荣,河北五州全部收复。侯景一跃为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自此,侯景威名大著。永安三年(公元530年)九月,魏相高欢入洛阳杀尔朱荣,侯景以其众归附高欢。侯景性格残忍酷虐,治军严整,然每战所得财宝皆赐给将士,不入私囊,故部下愿效死命,所战多捷。

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公元534年),魏相高欢在洛阳大杀魏国大臣,魏孝武帝元修被迫逃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魏;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今河北磁县),史称东魏。自此,魏分为东魏、西魏。东魏相国高欢,以侯景为司徒、南道大行台,拥兵10万,专制黄河以南诸州,其影响、地位仅次于高欢,且在外拥有重兵,渐为高欢所忌。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末,高欢病危,对其子高澄说道:

“侯景狡猾多计,反复难知,我死后一定不会服你。今可召还京,夺其兵权,方无后患。”

于是以书召侯景还京。侯景知高氏之意,不仅推辞不去,反而于次年正月,即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归降于西魏,西魏封其为太傅、上谷公,仍领河南大行台。东魏派兵征讨,侯景又派其行台郎中丁和赴梁国京城上表请降,愿举其所辖河南州归于梁。

先此,梁武帝于正月十七日曾有一梦,梦见中原牧守举境来降,满朝大臣齐来庆贺。次日早晨,召来中书舍人朱异,详述梦情,最后又说道:

“我有生以来很少做梦,如果有梦无不应验。”

朱异乘机献媚道:“陛下此梦甚祥,当是宇内一统的吉兆!可喜可贺!”

至二月中,果然侯景降表到京,武帝大喜过望,马上召集大臣会议。不想群臣齐声反对,尚书仆射谢举等都说:“近几年来,我们与东魏互通友好,边境地区一直平安无事,现在如果接纳其叛臣甚为不妥,恐怕再起战端,后果堪忧。”

梁武帝说:“此话虽然有理,但如果接纳侯景,塞北就有望收复。机会难得,岂能自安而不求进取呢!”

复又自言自语道:“为此真的引起征战,那可真要后悔莫及。”

朱异看透梁武帝的心思,先将武帝正月十七做梦一事透露给侯景的信使丁和,在丁和被召见时就向武帝说,侯将军早在正月十七日那天就决定归顺梁朝,武帝闻之更感其梦的神奇。朱异乘机进言道:

“陛下乃古今圣明之君,天下仰慕归心,如今侯景举东魏疆域之半来归,实乃天意如此,非人力可谋。如果拒绝接纳,其他准备来归降者都要失望。这是极为显见的道理,请陛下不要再迟疑不决了。”

此言一出,武帝拍手称好。于是,任命侯景为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封大将军、河南王,并授权他可以像东汉的大将邓禹那样,秉承皇帝的旨意发号施令,自决行事。平西咨议参军周弘正,善观天象,预测吉恶,此前曾对人说,“我国近几年内将要发生大的兵祸”。及闻收降侯景,当即言道:

“祸根就是此人!”

后来的历史证明,此事不幸被周弘正言中。这是萧衍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棋错一步,满盘皆输。终因一个侯景,竟使萧梁王朝家破国亡。

侯景先降西魏,再降梁廷,实因遭东魏发兵之故也。梁帝萧衍既接受侯景归降,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先命侯景的使臣丁和带着梁帝的敕书还报,随即派遣司州(治今河南信阳)刺史羊鸦仁督率充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人,带领3万兵马赴悬瓠(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运送粮草,接应侯景。羊鸦仁兵马既入悬瓠,梁帝诏改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合肥为司州,改授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守悬瓠城。不久梁主欲实现河南之志,决意大举北伐,征讨东魏,拟任命鄱阳王萧范(梁帝的九弟萧恢之子)为帅,朱异忌萧范英武,忙谏阻道:

“鄱阳王豪侠英武,举世无双,深得部下忠心,但所到之处残暴无比,却无安抚百姓之德才。记得陛下曾登北顾亭极目西望,说江西一带有反气。陛下欲用骨肉至亲为统军大帅,尤当审慎行事。”

古来帝王多疑心,闻朱异一说自然拨动心弦,踌躇良久方问道:“会理如何?”

朱异拍手称道:“陛下选对了!”

这会理是何人?他是梁帝第四个儿子萧绩之长子,也就是梁帝的孙子。萧会理11岁时父亡,故深受梁帝所爱,礼秩与诸亲王无二,时为出使持节,都督南充州、北兖州、北徐州、青州、冀州、东徐州、谯州七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可他怯懦无智,既得任征北大将军,把所乘的轿子改成木板房,再包上牛皮,又把部将一概不放在眼里。梁帝大为不满,于是中途易帅,改贞阳侯萧渊明为征北大将军,梁军先兵破东魏的碛泉、吕梁,再进逼彭城(今江苏徐州),驻兵寒山,距彭城18里。

北魏派慕容绍安等率军增援彭城。慕容绍安是北魏的名将,善于用兵。萧渊明率梁军果然中其诱敌深入之计,被前后夹击,萧渊明被活捉,梁军惨败,丧失兵将数万。

这天,梁帝正在休睡,朱异突然入宫奏报,梁帝急忙起床,赴文德殿。朱异奏报说:“寒山一战大败,主将萧渊明被俘。”

梁帝萧衍闻听此言,恍惚失神,几乎跌倒。早有宦官张僧胤连忙上前扶住落座。梁帝叹气道:“我不会落得像晋朝那样的下场,江山社稷被夷狄瓜分吧?”

东魏遣使送檄书于梁廷,有讲和罢兵之意,其文有言:“我皇上有心停止干戈,大丞相也厌于下达出征作战的命令,于是将南方的俘虏一律放还,以表明我们想与你们和睦相处的愿望。”又列举侯景的种种恶行人品,历述梁帝梁廷的种种失德行为。梁帝仍然不能觉悟,反因渊明被擒,愈加依重侯景。侯景遣使赴建康,奏称东魏主元善见被宰相高澄幽禁,元氏子弟多避难南朝,请择立一人为魏主,以慰抚河北民心,那样黄河南北便可成为梁朝的附属,百姓也尽为梁民。梁帝果然诏命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派兵护送,使还北方,且许他渡江后即位。

东魏将慕容绍宗乘胜攻侯景,侯景退保涡阳(今安徽蒙城)。东魏军长驱而进,竟被侯景所败。退守谯城(今安徽毫县),相持数月,自冬经春。时已至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正月,侯景军中粮尽,东魏军突出铁骑5000击侯景,由绍宗亲自督军。景军或散或降,侯景率亲信向南逃走,好不容易渡过涡水,部下多已散尽,身边只剩心腹数人,又从硖石(今河南孟津西)渡过淮河,散卒稍集,得步骑800人,奔入寿春城(今安徽寿县),上表陈述败情,且自请贬官削爵。梁帝不仅不加贬削,反而任命他为南豫州刺史,原有官爵如旧。光禄大夫萧介上疏极言谏止,梁帝阅而称其忠,可就是不采纳。既闻侯景兵败,梁豫州刺史羊鸦仁弃悬孤城,退守义阳,殷州刺史羊思迁也弃项城逃还,至此河南诸州尽复归东魏。

东魏复遣使求与梁讲和。梁主便召集群臣商议,朱异首先表示同意,其他朝臣多随声附和,惟有司农卿傅岐疑虑道:

“魏军方胜,何必讲和?这本是一反间计,欲使侯景生疑,侯景疑生,必然不能自安而谋乱,他们就可从中取利了!”

可朱异等固主宜和,梁帝也不愿再用兵,于是写下议和书让魏使带回。魏使北还过寿春,侯景留住数日,且得阅议和书,心中果生懊恼惆怅,于是上表道:

“臣与魏相高氏,怨隙已深,望仰赖陛下的威力和福气,希望能报仇雪耻,如今陛下复与高澄和好,臣不知何以做人!乞请准臣再次出战,以便宣扬陛下皇威!”

梁帝复信说:“朕与你君臣名分已定,怎能在你顺利时就接纳,失败了就抛弃你呢!目前高澄派使求和,朕也有罢兵之意,和、战朝廷自有定计,你尽管休养安息,不必多虑!”

侯景复上书说:“臣下正在准备粮草,驯养战马,整治武器,制定进兵的时间计划,准备为陛下收复失地,平定东魏。但臣不敢擅自用兵,希望陛下颁诏,准臣奉敕出兵。现在陛下把臣抛在一边,与高澄重新修好,恐怕微臣的性命,日后难逃高澄的毒手了。”

侯景又伪造了一封东魏给梁朝的书信,信中表示愿以萧渊明换侯景。梁帝准备允准。中书舍人傅岐以为不可,朱异等却说:

“侯景不过一叛降之臣,败军之将,只需派一个使节就可擒来。”

梁帝纳其言,复信东魏说:“贞阳侯萧渊明朝至建康,侯景夕可遣还。”

侯景既得复书,知道了梁帝有出卖他的意思,决心谋反作乱,于是开始筹划准备:所属各城镇的百姓全部被征召为兵,停止追征商税田租,民家子女皆分配给将士,且不停地向梁廷索求军需。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咸阳王元贞知侯景欲谋反,逃回京城建康,如实具奏,梁帝只任命元贞为始兴内史,对侯景阴谋作乱之事却不加追究。鄱阳王萧范也屡次上书,告知侯景之谋,梁帝、朱异也不相信,认为侯景犹如一个仰仗大人乳汁喂养的婴儿一样,有何能力谋反?故不放在心上。

临贺王萧正德,是梁帝六弟萧宏之子,因为梁帝萧衍早年无子,曾过继给萧衍为子,萧衍称帝后他自以为当立为太子,可他为人贪婪残暴,不守法令,屡次遭到梁帝的斥责,选立长子萧统为太子,因此怀恨在心,私下蓄养了一批效忠于他的敢死之士,积储粮草,聚集财物,希望国家发生变乱,他好乘机举事,时在京城任左卫将军。侯景派部下司马徐思玉赴京往见萧正德,送上书信一封,其书略言:

“当今皇上年老昏庸,奸臣乱国,据景看来,国家败亡之期不远,大王本当是继承大统,不料中途被废,天下俱为不平。(侯)景虽然不敏,可真心愿为大王效命,望大王顺从民心,理解我的一片忠诚!”

萧正德阅信大喜道:“侯公之心与我意不谋而合,实上天赐我也!”

当即复信说:“朝廷之事,正如公所言。我有此心久矣,志与公同。如今我在朝廷,您在京外,正可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现正是良时吉期,事不宜迟!”

侯景得到萧正德的回信,又派人去联络羊鸦仁,羊鸦仁把使者送到京城,且上书请朝廷早做预防。朱异却认为:侯景手下不过千人,能有什么作为!把来使先关押狱中,不久又放了。侯景益加肆无忌惮,上书请诛杀羊鸦仁,又要求获得江西之地,且声言要杀向闽越。梁帝一味安抚,多加赏赐,信使不断,道路相望。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十日,侯景在寿春举事,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等人为借口起兵。徐驎、陆验、周石珍皆投靠朱异,徐、陆二人又曾相继担任少府,为政苛刻,深遭商贾怨恨,时称他三人为“三蠹”。国有奸佞,乱臣贼子借以清君侧为名起事,古来皆然。

梁帝闻奏“侯景起兵作乱”,竟拈须笑道:“侯景有何能为?我只需折断一根马棰就可置他于死地。”

于是下诏悬赏:能杀死侯景者,封为三千户公,官授刺史。又调集兵马征讨侯景。寿春距京城建康不过400里,侯景率部直扑建康,谯州、历阳守将不战而降,兵临长江北岸。梁帝竟然任命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出屯丹阳郡,只因用此一人,竟是必亡无疑。

且说萧正德受命后喜不胜言,调动大船数十艘,满装粮食兵器,顺江而下去接济侯景。侯景遂得从采石渡顺利渡江,实只8000兵马,分袭姑熟(今安徽马鞍山市),直趋慈湖(在今马鞍山市东北),京城震动。太子萧纲入宫见父皇,萧衍却支吾道:

“这是你的事,何必问我?今将朝廷一切交给你,你就处理吧!”

太子萧纲出得宫来,安排京城防务。京城四门尤以朱雀门最为紧要,便命临贺王萧正德亲守朱雀门。侯景兵攻至朱雀桥南,萧正德放下吊桥,率众出迎,二人并辔入朱雀门。于是,侯景奉萧正德为帝,侯景率部众朝拜,齐呼万岁。萧正德也颁下伪诏,立世子见理为皇太子,任命侯景为丞相,改年号为“正平”,又将女儿嫁给侯景为妻。然后分兵攻占京城,围攻皇宫。一时间也不能尽克。双方相持数月,各地勤王之师也相继到来。然多遭败绩,京城之危一时也无从解除。说话已到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二月,侯景军中缺粮,便派使入皇城求和,请赐还原镇。梁帝初时不许,经太子萧纲固请,梁帝踌躇再三方嗫嚅道:

“那你就自己决定吧!但愿不要贻笑后人。”

太子这才承制许和。侯景又乞求江右四州之地给他统辖,还要求朝廷派宣城王萧大器出城相送,这样他便撤军还镇。朝中大臣有的坚决反对,梁帝仍命宣城王之弟萧大款为侍中,赴侯景营为人质,又敕令各路勤王之军不得复进,又授侯景为大丞相、都督江西四州诸军事,领豫州牧,封河南王如旧。凡侯景所求一一满足,双方又派代表歃血为盟。

梁帝以为如此这般,侯景总该撤兵,哪知侯景仍然围住京城、皇宫,托词没有船只,不能渡江。复又将萧大款放回,非要求宣城王萧大器相送,复又请敕令勤王诸师退去。

时皇宫粮食已尽,蔬菜也绝,有臣献上鸡蛋数百枚,梁帝亲自检点,称叹不已。时湘东王萧绎驻兵武城,河东王萧誉驻军青草湖,桂阳王萧慥驻军西峡口,皆观望不前,其他诸军也不肯出战。

侯景突然发起攻击,攻破皇城,幽禁梁帝和太子,又假借梁帝敕令,命各路勤王之师还镇。诸军或退或降,无人关心梁帝死活、社稷安危,只图拥兵自保。侯景又废伪帝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五月,梁帝萧衍在饥饿、病痛、恐惧中死去,享年86岁。皇太子萧纲即皇帝位,史称梁太宗简文帝。简文帝立皇子萧大器为太子,而朝廷一切实权皆在侯景控制之中。

萧纲把小儿子萧大圜托付给弟弟湘东王萧绎,并且剪下指甲、头发寄给他。上甲侯萧韶从建康逃到江陵,声称受梁帝萧衍密旨,出来征集兵马,任命湘东王萧绎为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