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游记之三里唱山歌

徐霞客游记之三里唱山歌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霞客游记》之上林风俗:风俗:正月初五起,十五止,男妇答歌曰“打跋”,或曰“打卜”。上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壮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上林县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唱山歌,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上林人民爱山歌、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传统。上林的壮族、瑶族之间就以歌传情表意。上林县民歌有各种各样的唱腔,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又有所不同。在唱法上还有一声部、二声部、多声部等。
人文上林_徐霞客在上林

《徐霞客游记》之上林风俗:

风俗:正月初五起,十五止,男妇答歌曰“打跋”,或曰“打卜”。举国若狂,亦淫俗也。

男妇答歌 举国若狂

“壮人自古爱唱歌,从小唱到牙齿落。”

上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壮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这里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源远流长、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林县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唱山歌,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上林人民爱山歌、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传统。上林的壮族、瑶族之间就以歌传情表意。歌瑶的类别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民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杂歌等64种,格式有五言、七言、十言和长短句参杂韵律。五言格式,又分四句一首、八句一首、十二等勒脚歌,也有成串长歌,此外还有五三五言、四六联言等。上林县民歌有各种各样的唱腔,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又有所不同。如壮族民歌中有三里镇山歌、乔贤镇山歌、塘红乡山歌、镇圩瑶族乡山歌、西燕镇师公调、巷贤镇山歌、巷贤镇四六联、上林采茶调等,大丰镇山歌、澄泰乡山歌都是五三五言,也和巷贤的五三五言一样。五三五言有大丰唱法和三里唱法两种,风格有很大差别。在唱法上还有一声部、二声部、多声部等。如三里镇黄境的多声部,其唱法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节奏严整鲜明、抑扬顿挫,山歌富有韵味、朗朗上口,曲调与唱词吻合和谐,可谓是民歌中的瑰宝。

《壮族歌圩研究》记载:“歌圩流传分布甚广。凡是壮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各种形式的歌圩流传。在广西85个县(市)中,已知有歌圩活动的为40个,共有642个歌圩点,大部分位于桂西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南宁、河池、百色地区。其中,有10个以上歌圩点的有17个县(市)。歌圩点最多的是百色(70个),依次为凭祥(51个)、靖西(50个)、崇左(48个)、东兰(47个)、龙州(43个)、武鸣(35个)、那坡(34个)、德保(31个)、武鸣(37个)、上林(15个)、横县(2个)、马山(9个)、邕宁(1个)。

打跋习俗 源远流长

三里壮族人民称唱山歌为“古昏”,是壮族人民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那时地处荒辟岭南之地的壮族与汉族沟通极少,不知道利用书信往来,只能通过口头语言——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唱山歌始于何年,不得而知,而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来到三里考察地理山川时,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山歌就特别关注,称壮唱山歌。

可见三里唱山歌的习俗历史久远。

唱山歌不受地域、时间、性别、年龄、人数限制。有本村(庄)对唱的,也有村与村对唱的;有男女对唱的,也有老少对唱的;有数人与一人对唱的,也有单人与单人对唱的。在田间劳作的、山上打柴的、野外养牛的、河边洗衣挑水的,都可听到对唱的歌声。一般多见男女对唱,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称之为“团歌”。团歌有谈家史的、典故的、农事劳作的、谈情说爱的,不拘一格。

在三里,唱山歌风气日盛,特别是逢年过节,开春后至三月初三,更加热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对对、一双双相互扶肩对唱,有的从天亮唱到天黑还舍不得离去。唱的人多,听的人也多,不少老人携童背幼来听山歌,形同圩市,有“歌圩”之称,由此称三月初三为“歌圩节”。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正月初五起,十五止,男妇答歌曰‘打跋’或曰‘打卜’。举国若狂,亦淫俗也。”

旧时男女青年受家庭包办婚姻的约束,只有趁歌圩唱山歌来寻找意中人,通过对唱,相互了解,一旦双方情投意合,女的就将自己亲手打纳的一双新布鞋送给男的,男的则送给女的一条新手帕,并约来年再会。

三里地区为壮、汉、瑶民族聚居之地,壮族除有三月三歌节外,汉族也有自己的歌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他(她)们又称这天为“姊妹节”。这天晚上除用香烛、月饼、糖果、饼干祭月外,还用香枝插在柚子上“竖天灯”,也用唱山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情。三里汉人唱的歌在本地叫作“军歌”(因壮人称汉人为“艾军”)。军歌与壮山歌曲调不同。壮山歌可以随口说话的形式来编唱,而军歌多以七言律为主,特别讲究押韵。壮山歌称作“团歌”,而汉山歌称作“对歌”,其义与壮团歌义相同。汉人唱山歌不在野外唱,而在公共场所、庭院唱,大年大节、婚嫁吉日在家唱,有组合唱,也有单人对唱,唱完即散,没有送礼。

现抄录几首壮、汉山歌如下:

壮团歌

男:东方几嘛旗,几古飞艳艳,

  九斩名生面,一殿几嘛王?

释意:东方什么旗,它自飞艳艳,我问生面(生人),一殿什么王?

女:东方是青旗,几古飞艳艳,九答名生面,一殿秦广王。

释意:东方是青旗,它自飞艳艳,我还你生面(生人),一殿秦广王。

情歌

男:赔啊赔,名同花红咪,

  打吞欧眉礼,鲁九堆几来。

释意:妹啊妹,你漂亮同花一样美,眼见要不得,自己怨命流泪。

女:途凤曾很宾,守自×下界,

  皮名巴下乃,世界古途偻。

释意:凤凰还不飞,守身等着,哥不用操心,世界是我们的。

汉族山歌

一、赞歌手

  唱歌妹——

  跑去柳州唱歌回,

  两个棚笼装歌本,

  一对鲤鱼送妹回。

二、调情说爱的

  高山岭顶有碑石,

  四四方方好动棋,

  哥是兵来妹是马,

  妹动马来给哥骑。

三、男女对歌

女:八月十五月光光,

  姊妹月下摆歌场,

  哪个后生敢来对,

  和他唱到大天亮。

男:妹莫嚣来妹莫狂,

  小哥敢来踩歌场,

  唱到天亮不算数,

  三天三夜又何妨。

三里的山歌(壮、汉)以声调清新优美动听独具一格,特别是三里双罗的壮山歌远近传扬,广西第二届民歌节的主题歌《送客》就是以三里双罗的壮山歌曲谱成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对非物质文化的追求日渐加深,三里镇每逢街日(集市),在街中的圩亭、小巷、夹道都见到对唱山歌的人群和听到他们的歌声。日久,圩亭、小巷容不了众多的歌手和听众,歌手们就从圩中移至圩外附近的城厢街关帝庙前的空旷场地对歌,那里是宽阔的水泥场地,且有两棵大榕树蔽荫。起先来唱的是本镇附近村庄的歌手,唱的听的只不过一百多人,后来,歌声渐旺,声誉也越传越远,连外地的宾阳、来宾、马山、忻城、迁江等地的歌手乘小车、骑摩托车纷至沓来,听众也日渐增多,少的有二三百人,多时近千人,很得本地居民的赞许和厚爱,城内居民会从自己家中搬来椅凳,烧来茶水,免费送矿泉水给歌手们。故本地民众说:“现在不只是成歌圩了,实在是成‘歌潮’了,不久就会成‘歌海’‘歌洋’了。”

上林的山歌除有团歌外,还有“昏优”“昏灰”(壮语言)各式格调,有单声部对唱,还有二声部、三声部男女合唱,声调优美、动听、独具一格,名气很大。2012年,南宁市邕宁区举办了“激情八音,魅力邕宁”山歌比赛,参加这次比赛的除邕宁区各村(社区)的歌手外,还有南宁市其他区、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等地歌手参赛,在这次比赛中,上林的歌手就荣获了第二名。

晚酌南楼 龙灯甚盛

《徐霞客游记》之上林风俗:

晚酌南楼,观龙灯甚盛。

徐霞客自丁丑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游三里城后,于二十八日与陆公同游韦龟岩,至戊寅年正月十三日与陆公游独山岩、小独山,十五日又同游周泊隘,是夜酌于南楼,并观三里的元宵灯节,感叹:“龙灯甚盛!”

按中国历法,正月十五称之为元宵、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三里镇民称之为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三里镇民俗,各个村、街都建有一个神坛,称之为“社坛”。社坛供奉神主,称之为“社王公”,意为社王公管理本社的人畜平安、兴旺之事。

每个社都有一个社主,亦称为“社头”,社头负责操办当年灯酒节的事。灯酒节这天(一般选取在正月初十、十一或十二日),全社在社主家操办三牲到社坛燃烧香烛、鞭炮祭祀。按照当地风俗,谁家要是在当年添了丁就得在灯酒节这天给社王公添礼:男丁添一只大公鸡,女丁添一斤猪肉。这天全社大摆酒席,一户一人赴席,有的社为了敬老,特意设席邀请本社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共同欢饮。

灯酒过后,还有事要做,即当年的社主要于节后的二月初二这天交职给下一任社主。以前每个社都有一盏琉璃灯,由当年社主挂存,到了二月初二新旧社主交接职务时也一并把这盏灯移交给新社主,这天叫“送灯”。送灯这天,新社主按照惯例备办甜酒、米花、糖水丸请全社老少吃,以示吉庆。

三里城元宵节的龙灯气氛特别浓重。

早在春节前几天,人们砍来了竹子,请编扎彩龙的师傅扎龙。彩龙一般头尾九至十节,节间距约一丈,扎好的龙头、龙身、龙尾都要糊裱三至四层砂纸,然后绘以色彩,贴上反光镜片,饰以花球,把龙头、龙身、龙尾用麻绳串接起来,再钉上印有龙鳞花样的纱布,一条精美的彩龙花十天左右就完成了。

扎好的彩龙还要选定新春的初一或者初二请佛教僧人到河边“开光”。

舞龙之日要挨家挨户发帖子,一户一张。红纸印刷的帖子上书:恭贺新春,是夜彩龙登府,炮竹增光,××舞龙队。

编扎彩龙的同时,各户喜欢编扎彩灯的个人也自发编制彩灯。彩灯有兔灯、鲤鱼灯、虾灯、螃蟹灯,还有青狮抢球灯、猴子抱南瓜、蛤蚌美人灯等,不下百盏。另外还有一盏“排灯”。排灯是彩灯、彩龙之首,排灯用一根约丈许的竹竿撑着,比彩龙、彩灯高大,仰首可见。排灯上书“恭贺新春之联”,额外还特注××舞龙队,排灯内亦点燃蜡烛,以透明亮。排灯引领到哪一条街,彩龙、彩灯就跟到哪一条街。

正月十五日下午,节日气氛浓重。有节奏的锣鼓声早已擂响,黄昏时分,健壮的年轻小伙子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头上戴着一顶齐耳的尖顶竹帽,有的手中拿着灌好了燃油的油筒,有的手中拿着一节两头通竹号筒,到指定地点集中,按组分人:龙头组四至五人,龙身组两人,龙尾组三至四人。此外还有收封包的两个组,每组两人,各组配一盏马灯,还有茶水组和负责发放蜡烛给彩灯的人员等,整个舞龙队约五十人。

夜幕降临,在排灯的引领下和彩灯的围照下,彩龙沿街逐户狂舞。这时,各户都要用一张小桌放在门前,桌上点着香烛和一盏小灯,以示主人在家,欢迎彩龙来临。

彩龙在喧闹的锣鼓声中来了,在街中了,在门前了,各家各户鞭炮齐鸣,有的把燃着的鞭炮往龙头、龙身上扔,有的把鞭炮接成一长串,撑在竹竿上跟着龙头烧。以前鞭炮都是用自制的土硝制成的,剂量少,燃烧力不大,故舞龙者不怕鞭炮,更有甚者,把正在燃着的鞭炮往自己赤膊的身上挂,若无其事。鞭炮响得越激烈,锣鼓亦擂得更紧更响,此时,只见一人左手拿着一个火勺,当龙引珠和龙头下俯有抬起的瞬间,右手拿着一小撮镁粉往小勺里一掷,一道耀眼的白光和一股烟雾在龙口前升起,一副生动的“龙抢珠”呈现在人们眼前,引来人们一阵欢呼声(现在有了电,扎龙者还特意在龙头的两只眼上装上电珠,两道电光闪射,更为生动精彩)。常言道:狮看拳,龙看灯。不管舞龙场面如何激烈,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彩灯。只见那通体透亮围绕着彩龙游走的彩灯中,头尾活动的鲤鱼灯摇头摆尾;背上弯着一根有弹性的细竹吊着一个彩球的青狮灯,彩球左右上下摆动,活灵灵一副“青狮抢球”;虾灯、螃蟹灯灵活地伸缩着两只大甲;蛤蚌美人灯更是引来人们的注目,执灯者在灯杆上一推一拉,两片蚌壳就一张一合,张时只见透亮中呈现出一个精美漂亮的美人,亭亭玉立,令人赞叹不已。彩灯多是由儿童擎持着,彩灯被灯腹内的蜡烛引起燃时,一个大火球就会在场中熊熊燃烧,这时又引来人们一片欢笑声。

上林节俗 蕴意深邃

上林县不仅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还有悠久多彩的民族节庆风俗文化。

壮、汉、瑶等多民族长期杂居,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上林各族人民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壮乡民族文化,如师公戏、卢於春社、万寿节、龙母节、渡河公节、灯酒节、达努节等这些源远流长的民俗传统和质朴的风土人情,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的载体,是上林特有文化、丰富人文的见证,是一道道上林民间文化的靓丽风景线。

“师公戏”源于何时,民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相传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文字依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师公戏是在驱鬼镇邪、求雨乞福等作法仪式中,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出现的。处在环大明山地区的上林县是师公戏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上林传统的师公戏共有300多种舞种,其中较大的有80种,主要有三元真君、四值公曹、引光、雷公舞、花婆舞等十几种。

“卢於春社”是上林县木山乡一个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盛大庙会,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古时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与秋社。春社亦即为农历二月初二,木山卢於春社延续古风直到如今,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多达几万全国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到这里参加卢於的春社活动。如今,这个民间传统庙会已发展成为“木山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参加庙会活动,卢於春社有斗牛、斗鸡、斗马、山歌对唱、打陀螺、拔河、民间歌舞表演等多种民间活动。妖魔鬼怪只是传说,而英雄则是每个人心中对战胜自然的向往。每到庙会的这几天,木山乡的群众都会早早地把白切土鸡、酱蒸圆蹄、清蒸黄峰鱼、干煎塘角鱼、黑豆猪脚煲等特色美食摆上餐桌,等待每一位客人前来品尝,同时也将祝福送给每一个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春耕、春种即将全面展开,通过逛庙会、看表演,人们祈盼着当年能够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万寿节”是上林县每年在白圩镇爱长村智城庙举行纪念万寿公王的节日,该节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举行。“万寿节”源远流长,唐武德七年(624年),世称万寿公王的韦厥奉旨从繁华的京城来到澄州(今环大明山地区),开拓这片山峦叠嶂、人烟稀少的蛮荒贫穷之地。韦厥不辱使命,励精图治,施以仁政,以德治民,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做了许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实事。为了纪念韦厥,上林县每年都在唐代智城遗址举行“万寿节”活动,历经久远,长盛不衰。

智城是在唐代澄州刺史韦厥隐居之处创建而成。智城城址及摩崖石刻包括两个组群,第一组群包括智城城址、摩崖石刻、智城大庙遗址,城、碑位于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东北;第二组群包括摩崖石刻《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圣书庙遗址,位于澄泰乡洋渡村大山屯东石牛山(俗称剥庙山)下。两碑均为摩崖石刻,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第一、第二唐碑”,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城城址也于199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城城址及摩崖石刻所包括的两个组群,是研究我国古代羁縻制度,特别是研究古代壮族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文化等状况较为全面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林唐城唐碑

“万寿节”从古代延续至今,已被注入新时代内容,成为人们纪念万寿公王、积德行善、敬老爱幼、静心修身、寻求和谐、健康长寿的精神祈求。“万寿节”除举行大型的公祭活动外,还有师公舞表演、公王出巡、公祭公王等神秘的民间精彩表演。

上林县的“龙母节”是壮族最早的“母亲节”。上林塘红乡石门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源头。相传在原始社会晚期,塘红乡石门村有个妇女,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出于善心,收养了一条幼蛇。她在砍猪菜的时候,不小心将幼蛇的尾巴砍断,因此将幼蛇取名“特掘”(壮译),当作儿子来疼爱。后来特掘长得如柱子那么大,一直赡养他的养母。养母去世之后,特掘刮起一阵大风将他养母送到石门山后的一个山洞里安葬。通过仙人托梦,人们才知道特掘其实就是南海龙王的小儿子,由于际缘而遗落人间。后来,人们就把特掘一直生活的那个湖叫“石南海”,把特掘的养母称之为“龙母”,把安葬龙母的这座山叫“岜仙”,把安葬龙母的那个山洞叫“敢仙”。龙母于农历三月初二去世,特掘于三月初三下葬龙母,因此,每年的“三月三”,人们都会在石南海边举行盛大的祭拜龙母活动,于是,“三月三”最终成为了原南越民族(壮族、侗族等的先祖)共同的节日。1984年,中央民委在讨论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时,专家组组长、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就代表专家组提议,广西的“三月三”源于上林的龙母文化,也就是石门的龙母文化。这样的文化也先后往北边的红水河、南边的环大明山地区传播,最终影响了整个珠江流域和环大明山地区。特掘后来以“真武神”等形象出现,成为整个红水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守护神。“龙母节”传承的是龙母仁慈、善良、博爱及龙子特掘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孝敬父母的故事,记载了上林壮族人民自古至今对善、孝两大传统美德的不懈追求。

“渡河公节”是上林县三里镇一个极为独特的民俗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而在上林的三里镇一带,却有着另一番的热闹,家家户户齐聚清清的小河边欢度当地的民间民俗节日“渡河公节”,按三里话的说法又叫作“渡渡河公”。该民俗形成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傍晚,男女老少都自发拥向三里南边的小河——汇水河。在一东一西河溪流相交汇的汇水桥畔举行重大的“渡河公”活动。早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三里镇一带的姑娘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直到现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傍晚,在清水河畔,村里的男女老少依然一边吟咏祈祷词,一边把做好的“渡河公”工艺品用红或黄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因“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的作用,可保护孩童安康。或者把“渡河公”和“粽子”放在一艘小船上,点上红蜡烛,沿河漂流,让点点河灯带走岁月的不幸和忧伤,村民们一起祈祷:家人幸福安康,祖国繁荣昌盛。三里“渡河公”工艺品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渡河公”的传说,目前有三个版本。

一是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地遭遇大洪水,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男女抱住一个神奇的大南瓜漂浮在水面而幸免于难。洪水过后,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这对男女,他们上岸后,两人重新开始生活,繁衍了人类。后来的现代人,将这两人奉为人类的始祖。这个版本目前算是比较官方的版本,许多外地慕名“渡河公”活动的人都对这个故事较为知晓。

二是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其原因是纪念屈原的说法在时间与渡河的方式上都和渡河公有着惊人的吻合。于是,经过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端午节在河上渡河公是为了纪念落水身亡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版本在广西上林县三里镇内流传较广。

三是这个版本比较少见,甚至三里人也很少有知晓的。这个传说是结合了盘古与历史故事加工而成的。相传在远古时代混沌破后生出雷神、海龙王、布洛陀三兄弟。后来雷神和壮族的一个祖先布伯打仗,雷神被布伯捉住关在鸡笼里,布伯要到街上买刀杀雷神。布伯走之前,交待他的一对子女,即盘古兄妹,要求盘古兄妹不能给雷神任何含有水的东西,否则雷神就会恢复功力飞天。布伯走后,雷神欺骗盘古兄妹以讨水喝,被盘古兄妹以父亲不答应为理由拒绝。接着雷神又向盘古兄妹讨猪食,被以猪食含水拒绝。最后雷神向盘古兄妹讨得稻草,吸了旁边的一滩水,功力恢复后,就挣开鸡笼出来了。雷神临走之前,拔下一颗门牙给盘古兄妹,让其拿去种,所得之物能救其性命。雷神走后,盘古兄妹就种下雷神的牙齿,却长出来一个葫芦。雷神上天后,为了报复布伯,水淹壮族大地。淹到一半的时候,雷神从天上伸下一只脚探看水的深度,却被布伯一刀砍断了。雷神只得砍下一只鸡脚装上。所以,现在的壮族庙宇里,雷神的形象是这样的:一只脚是鸡脚,只有一颗门牙。在师公舞中的雷神舞里,雷神一直重复一个单脚跳的动作,也是源于这个传说。这次水淹壮族大地,壮族先民大都死去,而盘古兄妹躲进了那个大葫芦,逃过这一劫。经过民间的口口相传和改变之后,这对盘古兄妹抱着的大葫芦就变为了象征着财富的金色大南瓜。

“灯酒节”是上林县特有的壮族传统节日,是乡村以社为单位集资,在每年的正月十一,民间自发组织举行的“辟邪、祭祀、感恩、祈福”的一项盛大习俗活动,已延续了几百年,至今不衰。“灯酒节”在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内容与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添新丁是家族的荣耀,后将其引申为“光明”、“灯”。巷贤镇石寨庄“灯酒节”更像是一个新生儿的入族谱仪式,在这天之前,上年有新生儿出生的人家都会准备好祭祖先的猪或羊祭品,以备当天仪式之用。不仅有新丁的人家有所准备,同宗的大家族里也要推选出一位头人负责向家族里各户收钱购买包括香、烛、纸钱等所需物品。到了这一天,族里的长辈主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有专门的乐队击鼓并奏《福禄寿》,人们运用上林“三五韵”和“四六联”的民歌体裁格调,歌舞升平。祭先祖时把新生儿名字告知先祖,再郑重地把新生儿的名字写入族谱,然后全庄男女老幼聚餐庆祝家族又添新丁。2010年5月,巷贤镇石寨庄“灯酒节”被确认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努节”是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一个最隆重神圣的节日。相传宋元之际,有瑶族由桂西北陆续迁徙到上林,散居在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石山地区。如今,在镇圩瑶族乡这个壮、瑶杂居的民族山区乡,瑶族人口主要居住在正万、正浪、古登、排红等村,这里的瑶胞仍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布努”瑶的节日,称“达努节”。镇圩等地瑶胞称“排玖节”(瑶年之意)。“排玖节”热闹非凡,节日内容别具一格。

“达努”,瑶语是“不要忘记”的意思。“达努节”又称“盘古王节”、“祖娘节”、“三九节”、“瑶年”,是瑶族最大的节日。关于“达努节”的由来,传说颇多。一说很久以前,瑶族先人住在这块地方,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外族入侵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祥和。瑶王为了找回那份属于民族的宁静与祥和,决定带着他的同胞去抗击外敌。战争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王终于带领战士们凯旋。为了庆祝胜利,人们杀猪宰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此后,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瑶族每年这一天都杀猪宰羊、载歌载舞进行庆祝,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在镇圩瑶族乡,至今流传着一种与鼓相关的原始舞蹈——瑶族猴鼓舞。关于猴鼓舞的起源,流传着一个千年的故事。相传早在宋朝时期,部分瑶族已迁徙到桂西南一带定居,即后世所称的布努瑶支系。为了抗击入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卜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一天,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好得到老猴王引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为了迷惑金兵,瑶胞们隐蔽在丛林中,迂回打起皮鼓,而猴王也带着猴子猴孙们,在一旁呐喊助威,声音酷似千军万马,让金兵不寒而栗。于是,瑶胞们趁机出击,以寡敌众大获全胜。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为感激猴王的帮忙,英雄卜努带头敲起皮鼓狂歌欢跳,用歌舞赞颂猴子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的雏形。因此,猴鼓舞承载着布努瑶抗击金人的光辉历史。为了纪念和平,瑶民们宰羊、包粽子、打糍粑,年年岁岁相沿成习,这就是布努瑶一年一度的“达努节”的来源。

“达努节”从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开始,二十九日结束。过节的周期不一定是一年一度,而是根据当地的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以及人畜安康的情况灵活欢庆,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有的地方甚至一二十年一次。

过“排玖节”瑶家户户杀鸡宰羊,就餐时相互用碗敬酒,来往不拒,尽情欢饮。最为有趣的是吃“肉串”——用筷条把肉穿成串,每串七块,用以敬人且受敬者不能推托。宴后,跳起瑶族的猴鼓舞、雷公舞、打猎舞,彻夜不眠。据当地传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瑶族创世女神密洛陀的生日。达努节这一天,瑶族同胞家家户户杀鸡宰羊,提酒买肉,敲锣打鼓,吹起唢呐,载歌载舞,对唱山歌,敬奉密洛陀。他们还邀请各方朋友到瑶家做客,聚餐痛饮,一起纪念瑶王,常常通宵达旦,场面热闹非凡。“达努节”的歌舞再现了瑶族先民狩猎、农耕、与大自然斗争的情景,表现出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现在,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到镇圩体验“达努节”的人越来越多,而当地的大盘肉、粉蒸肉、清水羊肉、白切羊肉、手抓羊蹄、白切土鸡、清蒸黄峰鱼、黑豆猪脚煲、黑豆饭等特色地方美食,足以令人回味无穷。传统的“达努节”已经由单一的宗教祭祀形式,升华演绎成为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节庆活动,瑶胞在这个节日里表达“不要忘记母亲恩情”的传统思想,已经上升为各民族和睦共处、建设美好新生活、感谢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给自己带来美好生活的新理念。

上林县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壮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已经融入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之中,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上林圩市 商务繁盛

据《上林县志》记载,古代上林共有各类圩市40个,商务繁盛,物产丰富,生意兴隆,反映了当时上林真实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

附郭大丰圩 旧曰较场圩,光绪七年(1881年)改名附郭大丰圩。寅申巳亥日集。商务渐臻繁盛,贸易主要之物,以谷米、茶叶为多,桐子、八角亦有收售者。

东路清泰圩 在澄泰乡,距城二十里。民国八年(1919年)改建。辰戌丑未日集。从前商务不甚繁盛,自县道大通后,日渐发达。集日主要之物,农产品为谷、米、包粟、蔬菜及制席之原料,席草制作品为棹、椅、牀、凳诸木器,其工颇精。

白圩 在繁富乡,距城四十里。寅申巳亥日集。昔时贸易繁盛,为上林全县之冠。经洪杨乱后,始形衰落。光绪末年,复遭匪乱。民十叠经兵火,萧条更甚。近虽渐有起色,迥然不如初矣。集日货物,以稻谷、蔗糖、花生为主。其盆碗陶器、竹篾筐篮,多从邹圩宾阳思陇运来,年可售出草席价达四千元以上,质好耐用,有每张至二三元者。

狮螺圩 在荣富乡,距城六十里。子午卯酉日集。从前亦颇繁盛,因民国初,宾阳于距此三里外,新辟四镇一市,遂至萧条,现在集日虽有谷米、花生、蔗糖来圩交易,唯秋冬两季始稍为热闹也。

邹圩 在邹圩乡,距城九十里。辰戌丑未日集。当水陆之通衢。圩东另有一小路可通迁江、陶邓圩,三十年前为帆船停泊码头。其数常川不下百艘。迨光绪末,因受匪乱影响,日形减少,现仅十余艘。已制作物品,唯新窑村之陶器一种。创自清道光年间,完全用手工制作,每年约出三十窑,每窑约值铜元一万枚。瓦则能出八九万片,每万片可售铜元七千枚。专销迁江一带。其红泥烧成之茶壶、洗面盆,因质料颇佳,运出各处,每年亦可得三千余元。谷米杂粮,俱由白圩运来,贸易颇盛。

南路亭亮圩 在镆铘乡,距城二十里,民国七年(1918年)改建。子午卯酉日集。乾隆年间由论文村迁此。近因交通便利,较前繁盛,运销货物,以谷、米、豆、麦、猪、牛为大宗。

大山圩 在尚义乡,距城四十五里,辰戌丑未日集。

万嘉圩 在尚义尚礼两乡公共地,距城六十里。寅申巳亥日集,贸易繁盛,每圩销售谷、米、豆、麦,远至宾阳、迁江、贵县。有五六百担之多,制作品则为蚕丝、土布、线麫,而线麫尤特别出色。

胜隆圩 在思陇乡,距城一百里。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今圩西北二里外之久圩迁此。寅申巳亥日集,贸易繁盛。主要货物为谷、米、粽叶,木制桶盆及竹编诸器,东通宾阳太守圩,东南之昆仑甲。

西路古丹圩 在里丹乡中丹村,距城十五里。子午卯酉日集。以谷、米、豆、麦为聚散大宗,贸易繁盛。

高卜圩 在里丹乡六户村,距城三十里,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寅申巳亥日集。因与里圩太近,故买卖极其衰微。

里圩 在里丹乡,距城三十五里,辰戌丑未日集。以谷、米、豆、麦为主要交易之物。生意亦尚旺盛。

燕圩 在西燕乡,距城三十七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辰戌丑未日集。输出货物为谷、米、豆、麦,果品,制靛原料之蓝树叶,蓝靛茶叶,商业日见繁盛,上与上级里民镇圩龙江四圩,下与古丹、县城、亭亮各处相通。

雷圩 在西燕乡,距城五十里,辰戌丑未日集。贸易出口同燕圩。

里民圩 在上级乡,距城九十里,寅申巳亥日集。

镇圩 在镇圩乡三畔镇,距城九十里,寅申巳亥日集。旧时其形冷落,今则稍为旺盛。输出之货物为谷、米、豆、麦,东通隆山佛子圩,西北达隆山龙头、嘉芳二圩。

上级圩 在上级乡那吉田洞,距城一百一十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子午卯酉日集。东通里民暨镇雷二圩,西接隆山古零桥老等圩。南至武缘老杨圩,北达都安荒圩、金钗圩。地居适中,交通便利,以故贸易日渐发达,趁圩销售之物为米、麦、牛、马、油、盐、蓝靛、砂纸、线麦及农具等。

北路古旺圩 在协和乡覃韦洞,距城三十里,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子午卯酉日集。因距里圩太近,故生意渐形衰落。聚散之物,唯谷、米、豆、麦,间有果品而不多。

龙江圩 旧曰弄江,亦曰江头。在万福乡河凌村边,距城六十里,近年新建,寅申巳亥日集。趁圩者不过百人左右,主要之货农产品为谷、米、豆、麦。制作品为水桶、镰刀、鱼叉等。

朝阳圩 在朝阳乡三里城西南,距城六十里,旧曰东门圩。在今圩东北三里。因里舍都系茅屋,光绪中叶,连年被匪焚刦,故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设于此,子午卯酉日集。东与迁江平阳石牌,南与青泰白圩、西与罗圩塘红、北与公塘乔贤,各圩交易,交通商务,甚形发达,集日主要之物,农产品有谷、米、豆、麦等,制作品有花生、菜籽所榨成之油。以猪、牛为大宗。

罗圩 在万寿乡,距城六十里,寅申巳亥日集。当三里洋渡塘红青泰孔道,销出之货为谷、麦、黄豆及本处所制砂纸与铁铸犁尖。

牛圩 在万寿乡下营村东,距城六十里,集日无定,新设。

桥琴圩 亦名桥群,在恭睦乡。旧六户团,距城七十里,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子午卯酉日集。

公塘圩 在恭睦乡,距城九十里,辰戌丑未日集。

石门圩 在塘石乡,距城一百里,辰戌丑未日集。

乔贤圩 在双贤镇,距城一百一十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建。子午卯酉日集。贸易较前加倍旺盛,以米、麦、豆、花生为大宗。

东抚和乐圩 亦曰厂圩。在东抚乡上叚,距城一百二十里,辰戌丑未日集。

新圩 在东抚乡下叚,距城一百五十里,近年新设,寅申巳亥日集。十年前商务甚盛,后因迁江土匪时来滋扰,遂改衰落,与厂圩销出亦同,为豆、麦、花生、桐油、花生油、索粉谷酒。

塘红圩 在塘红乡,距城一百里,辰戌丑未日集。从前贸易不盛,二十年来逐渐发达。集日主要之物除农产品桐油外,尚有本地所制之南粉及竹篾箩等。

北更圩 在北更乡,距城一百三十里,寅申巳亥日集。懋迁之货,为包粟、麫麦、黄豆、果品唯木油行销甚远,自十年被匪刦掠,以致市面极其凋残。

贤按圩 在双贤乡,距城一百四十里,寅申巳亥日集。以谷米为大宗。

下垒圩 亦曰凤凰圩,在安良乡,距城一百五十里,近年新设,辰戌丑未日集。

古蓬圩 在古蓬乡,距城一百六十里,子午卯酉日集。因系邕柳庆都安隆山交通孔道,故贸易日形繁盛,农产品有谷、麦、黄豆,制作品有砂纸、生晒黄精。

周安圩 在周安乡,距城一百八十里,辰戌丑未日集。

南山圩 在蓝甲乡,距城一百八十里,子午卯酉日集。销售之物有谷、米、包粟、麫麦、黄豆、果品,本地制造锄犁农具,自民国三四年后,生意日就衰落,迄今盖不能振村民,除务农负贩外,皆充担夫以自给。

思吉圩 在思吉乡,距城一百七十里,寅申巳亥日集。主要之物为谷米、包粟、麫麦、黄豆、果品,民间生活当易支持。

天马圩 原曰马蹄圩。在马蹄乡,距城一百九十里,子午卯酉日集。滨红水河,为忻城、迁江来往通衢。主要之物为谷、米、包粟、麫麦、黄豆。所熬之酒,皆由船运出,达大黄江等处。

遂意圩 在古蓬乡。旧三堡团,距城一百九十里,寅申巳亥日集。

怀安圩 亦曰溯圩,又名长安圩,在马蹄乡,距城二百里。

渡口圩 在思吉乡,距城一百九十里,子午卯酉日集。销售之物有谷、米、包粟、麫麦、黄豆果。每圩能销五六千斤,皆为商家收屯,用船载往下游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