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历史建筑概说

广西历史建筑概说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历史建筑概说陈远璋广西建筑文化是从居所开始的。据统计,广西历史时期的建筑有3000多处,分布遍及广西各地。这代表着广西建筑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发展历程。广西现存最早建筑的实例为兴安灵渠,虽经历代修缮,但基本仍保存秦代形制。东汉时期出土的陶屋模型丰富多彩,表明广西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广西历史建筑概说_桂筑华章:广西历史建筑遗存

广西历史建筑概说

陈远璋

广西建筑文化是从居所开始的。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以天然洞穴为居所,部分地区一直沿承至新石器时代。巢居是人类继洞穴居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居住形式。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西人类居所逐渐从巢居发展到干栏式木构建筑,继而发展成为由地基、墙壁、屋顶三大主要部分构成的建筑,最后形成了具有木构架榫卯结构体系、以中轴线的院落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据统计,广西历史时期的建筑有3 000多处,分布遍及广西各地。其中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兴安灵渠、桂林靖江王府、容县经略台·真武阁、合浦大士阁等42处,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南宁新会书院(清)、阳朔桂仙桥(宋)、崇左斜塔(明)等130多处。

一、古代建筑

广西古代建筑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干栏是广西古代最早,也是最具特点的建筑形式。迄今广西发现最早的地面建筑遗迹,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1997~2000年发掘桂南南宁邕宁顶蛳山遗址,发现了房屋建筑的柱洞群。在遗址的东北部高处,发现柱洞22个,其中14个分3排南北向排列,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是长方形干栏的遗迹。顶蛳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8 000~7 000年,属新石新时代中期。桂北资源县延东乡晓锦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周时期,三期文化都发现了建筑遗迹。其中一期文化距今6 500~6 000年,在斜坡面上发现有呈半圆形排列的柱洞,是依山而建的半干栏式建筑遗迹;二期、三期文化发现了柱洞和红烧土居住面,建筑选址已从山坡发展到平地,形制从半圆形至圆形,从半干栏发展至干栏,或地面居往,在建筑周边出现了排水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灌阳五马山遗址,发现了70多个柱洞,大致可看出其所建房子为圆形和长方形。考古资料虽然还不能反映古代建筑的全貌,但是已可证明至少在距今6 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桂北、桂西、桂南地区已出现了干栏建筑,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从发现的情况可知,这些干栏建筑或依山而建,或建于平地上,形态上已经摆脱了“依树积木”的树上居,即巢居的单一形式,发展到“居楼于栏”的“楼上居”阶段。这代表着广西建筑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发展历程。

进入历史时期,广西的干栏依然在发展。2005年8~12月,在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桂明村大梅屯大梅遗址A区的中部和西部及B区的二层底三层面上,都发现有一批柱洞,由于没有时代特征明确的参照物,发掘者将这些柱洞暂定为历史时期。大量柱洞的发现极有可能与干栏有关。

据研究,在广西贵港市、梧州市、合浦县、钟山县、贺州市、平乐县、兴安县等市、县的汉墓葬出土的陶屋中有干栏式建筑模型12件,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一般上层前部有一间长方形或正方形、曲尺形的房屋,正面中部或一侧设门,门侧开镂空直棂窗或菱格窗,后墙开方形窗。底层围砌矮墙,开可供牲畜进出的窦口。

合浦汉墓是出土干栏式建筑模型比较多的墓群,黄泥岗、望牛岭、风流岭、风门岭、母猪岭、堂排等地都出土了干栏陶屋、陶仓、滑石仓、铜仓等模型。合浦县黄泥岗1号墓出土的新莽时期的錾刻纹干栏式铜屋,是目前广西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其正面开单扇门,门扣圆环,屋下有4根圆柱支撑,悬山顶,盖板瓦。在合浦母猪岭东汉M1:41 干栏式陶仓的四壁上还刻划出了斗拱结构。

此外,合浦风门岭汉墓、梧州云盖山、低山东汉墓出土了干栏式滑石模型,形制有方形、圆形。

汉墓出土的干栏模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干栏建筑的原型,从上述简介中可以知道,汉时期,广西干栏的形制、结构都已经比较复杂,类型上有屋、仓,形制上有长(正)方形、曲尺形、圆形、房廊结合或附加庭院的组合,屋顶有双面坡、单面坡,脊上有装饰,屋面盖瓦垄和板瓦,门有单扇、双扇,窗的形式多样化,出现了菱格窗、直棂窗、镂空窗等。虽然模型是陶质或铜质的,但是从其四壁刻划的木柱等木构架的情况来看,反映的多是全木结构干栏,有的还采用了抬梁式构架、斗拱结构。这些都是汉时期广西干栏式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实证,反映出此时期广西干栏的盛行和干栏技术的成熟,已远在魏收《魏书·僚传》有关干栏的记载之前。

战国以后,中原地区建筑的夯土技术、砖瓦技术以及砖木结合、封闭式、有中轴线的院落布局的建筑结构形式,已经影响到广西地区,成为广西建筑的一种结构方式。在浦北境内发现大量的居住遗址,地面建筑虽已全毁,但地表散布大量砖、瓦及硬纹陶片,说明这一时期聚居村落建筑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广西现存最早建筑的实例为兴安灵渠,虽经历代修缮,但基本仍保存秦代形制。灵渠,又名秦凿渠、陡河,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渠成,为秦军进军岭南之运输线。灵渠横贯湘桂走廊,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全长36.4千米,是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秦堤、泄水天平、南渠、北渠、陡门、水涵等设施组成的航运水道工程体系,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湘水之南,灵渠之口,大溶江、小溶江之间有遗堞存焉,名曰秦城,实始皇发谪戍五岭之地。”秦城为秦时筑于兴安县的军事城堡,共有4处。其中七里圩秦城东濒灵渠,西临溶江,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400米,城墙厚8~10米,残高2~4米。城墙四角有角楼设施,北垣、东垣有外突马面台基,城内采用高台建筑,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瓦当、地砖、水管等。广西已发现的汉代城址还有宾阳领方故城址、武宣勒马城址、荔浦故城址、兴安城子山城址、北流增劲塘城址、全州洮阳故城、灌阳观阳故城、贺州封阳故城、临贺故城址、合浦草鞋村汉城址等,都有一定的规模,表明秦汉时期广西城镇建筑已有一定的发展。东汉时期出土的陶屋模型丰富多彩,表明广西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建筑的形式及结构更为复杂,有四角六楼城堡、重檐楼阁、四合院、曲尺形楼阁等,建筑有明确的中轴线;以檩架为主梁架,斗拱结构较为普遍;出现了抚殿顶、悬山顶、翘脊、多层楼房;内部分住房、阁楼、天井、厕所、畜圈等,结构复杂;加之饰各式花窗、门环、墙壁上刻花纹等,建筑高低错落,造型千姿百态。以中轴线的院落布局的特点已经得以发展,正是汉代广西建筑发展的重要实证。

已发现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城址有30处,说明在这一时期广西城镇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上林发现了唐代少数民族建设的智城垌城址,说明此时广西少数民族的城镇建设、建筑亦有较大发展。

桂林木龙洞石塔,为唐代佛塔,是广西现存隋唐时期建筑的代表。柳州市鱼峰区天马街道屏山大道南侧马鞍山西侧的灵泉寺遗址,为唐至清代遗址。遗址由地面、柱洞、水沟、火塘组成,地面发现了唐、宋、明时期的柱洞,为唐至明时期灵泉寺遗址的室内地面。地面用青砖错缝砌成,东侧的南、北两端用花草纹青砖砌边。水沟位于青砖地面北部西侧,其底铺砖,两侧砌“回”文图案花砖,朝上一侧为子母口结构。

宋代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较少,已发现的建筑遗迹有宾州故城址(宾阳县)、定罗城址(马山县)、迁江故城(来宾市)、武仙故城(武宣县)、两江城址(桂林市临桂区)等城址近20处,可惜地面建筑除残存少量城墙外,多已不存。桂林鹦鹉山摩崖石刻“静江府城”,是南宋时期桂林城市建设及军事防御图,描绘了当时桂林街坊衢巷桥梁津渡、官署军营等,是宋代桂林城市建设的真实反映。阳朔县白沙镇的仙桂桥,是宋代建筑的实例,桥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修,桥底拱壁刻建桥记,此桥明载为“临桂东郊大圩匠人造”,工艺精湛,说明广西本地造桥工匠已具有较高的技艺。

由于历史及自然的原因,广西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包括城垣城楼、军事设施、亭台楼阁、衙署官邸、庙庵寺观、祠堂书院、驿站会馆、店铺作坊、牌坊古塔、桥涵码头、堤坝渠堰、池塘井泉、宅第民居、村寨庄园等。

城垣城楼遗存虽多已残缺不全,但可以说明广西的城镇建筑处于较大的发展时期。迄今已发现明、清城址有近80处。城址多仅存部分城墙或城门,如崇左太平府城、大新桃城、柳州东门城楼、永福永宁州城、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故城等。此外,明、清时期一些关隘遗存,如南宁昆仑关、凭祥友谊关、兴安严关等都是有名的关隘。明、清时期的军事设施,以地处中越边境的连城要塞最为著名,为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督修的边境防御军事设施,始建于1885年,止于1896年,历时12年。从整体而言,涉及北海市、防城港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等地的中越边境线,或沿海的海岸,全线长约 1 000千米。

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亭台楼阁,楼阁较少,以戏台、亭较多。

楼阁主要有南宁扬美村魁星楼、武鸣葛阳文昌阁、宾阳新桥文昌阁、上林三里观音阁、忻城三清阁、全州燕窝楼、容县真武阁、合浦大士阁等。容县真武阁是此时期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为三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各层出檐深远,飞檐如翼,正脊、斜脊、戗脊饰鸟兽、“卐”字曲水、花草。阁外檐斗拱分别出一华拱、三华拱、二华拱,“门”字形如意斗拱,造型巧,45°出拱,外出三挑,内出二挑;底层如意斗拱分别将上梁下梁枋联结成复叠梁架,增强了抗震及抗弯能力,外观上起着装饰美化作用。整阁有3 000件木构件,通过榫卯结合,形成了坚固的整体,聚而不散。真武阁最精巧的部分是悬柱,其特点是运用杠杆原理,二层以上阁体的荷载作用在8根落地檐柱,4根辅檐柱为支点,72根硬挑(穿拱)为杠杆,4根悬起的金柱(内柱)为力点的杠杆体系上,其中蕴藏了精妙的结构原理和卓越的工作性能,堪称一绝,被建筑师称为“从未见过的机构类型”,誉为“天南杰构”。

戏台已发现近40座,少量以单体建筑独立存在,大多为寺庙、会馆、宗祠、其他建筑的附属建筑等,如南宁那莲戏台、武鸣文桐戏台、武宣三里戏台、阳朔兴坪万年戏台、灵川留村宗祠戏台、恭城武庙戏台、恭城湖南会馆戏台、恭城石头村戏台、全州石塘宣义祠戏台、贺州黄田戏台、钟山莲花戏台、钟山大田戏台、钟山石龙戏台、昭平黄姚戏台、富川凤溪戏台等。

亭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石木结构的廊式亭,亦有四方亭和八角亭,以合浦海角亭为代表。

衙署官邸以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为代表,是明、清时期忻城莫氏土司的衙署及住宅。明万历十年(1582年),由莫氏第八代土司莫镇威开始兴建。历代土司又陆续营建了大夫第、参军第、汉堂邸、三清阁、兵营、练兵场、关帝庙、城隍庙、花婆庙、镇威亭、伴云亭、土司官塘、土司陵园等建筑,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汉土归流,莫氏土司衙署历经了300多年的历史沧桑。

明、清时期的庙、庵、寺、观、宫等建筑,尤以清代有较多发现,供奉各类神佛及名人。名称五花八门,难以概全,庙有北帝庙、五帝庙、三帝庙、将军庙、伏波庙、龙母庙、鹤观庙、城隍庙、关帝庙、武庙、南评庙、龙皇庙、甘皇庙、九子娘娘庙、独灵庙、雷神庙、赵公庙、祖庙、八圣庙、兴宁庙、七星庙、马王庙、三界庙、盘古祖庙、寒山庙、五显庙、文昌庙等,寺有清真寺、丰西寺、应天寺、鳌山寺、福赐寺、万福寺、飞霞寺、乐善寺、万应寺、广福寺、雷山禅寺、万寿寺、明心寺、延祥寺、定慧寺、开宁寺、南岳寺、梵安寺、慈云寺、云山寺、寿圣寺等,庵有甑山庵、腾蛟庵、准提庵、迥龙庵、福龙庵、兴隆庵、紫华庵、洗石庵等,宫有武圣宫、天后宫、飞山宫、上行宫、文昌宫、圣母宫、开元宫、二帝宫、富禄宫、玉虚宫、灵惠宫、普渡震宫、两圣宫、三清宫等,观有白鹤观、会真观等。以孔庙为例,清代时广西府、厅、州、县共修建孔庙84座,遗存至今的有20多座,包括上思县、崇左市、扶绥县、来宾市、武宣县、象州县、灵川县、灌阳县、平乐县、荔浦县、玉林市、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兴业县、北流市、合浦县、凌云县、德保县、河池市等地的文庙,大多已残缺不全,其中最为完整的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文庙,又称学宫。其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原址在城东凤凰山麓,成化十年(1474年)迁至县西黄牛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又迁至今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依山东省曲阜的文庙的规制改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遂成今之规模。

现存的祠堂、书院、会馆多为清代建筑,以宗祠、祠堂数量为多,在广西各地普遍存在,多为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二进或三进,其间置天井或走廊、厢房。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灵川县江头村爱莲祠,以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新撰《爱莲说》命名。爱莲祠为砖木结构,五进院落,自东而西依次为风雨亭、下堂、中堂、议会、橱林等;现存第二进、第三进、第四进;下堂面阔五间,抬梁式木构架;弧形山墙,硬山顶,盖灰瓦。书院在南宁市、武鸣县、宾阳县、宁明县、武宣县、荔浦县、贺州市、玉林市、兴业县、北流市、博白县、钦州市、浦北县、合浦县、防城港市、上思县、西林县、田阳县等地共发现20多处。南宁市新会书院为南宁商会旧址,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砖木结构,三进二廊一阁,阁已毁;前座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因拓宽马路而后移重修,1987年重修屋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清水墙,抬梁式构架,硬山顶,琉璃瓦屋面。会馆在南宁市、龙州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阳朔县、桂林市临桂区、荔浦县、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贺州市、钟山县、苍梧县、玉林市、北流市、平南县、钦州市、灵山县、合浦县、百色市、田阳县等地已发现近30处,多为广东、湖南会馆,也有一些为江西、福建、贵州、湖北商人所建。

明、清时期的桥梁在每个县、市都有发现,属明代的较少,有拱桥及梁式石板桥,如桂林市的花桥、阳朔县的遇龙桥、灌阳县的会湘桥、宾阳县的宾州南桥、钟山县的石龙桥、玉林市的云龙桥、北流市的登龙桥、上林县的通观石板桥、昭平县的黄姚石跳桥等。石拱桥为单孔或多孔,用料石或片石干砌桥台(堍)、桥身,料石券拱,桥面铺石板,两侧置条石护栏或望柱石板栏杆,两端与岸齐平或设置多级平台、石踏跺。桂林市的花桥、合浦县的惠爱桥等是广西较典型的古代桥梁杰作。

塔是广西明、清时期常见的建筑,已发现佛塔、风水塔、文昌塔等60多座,主要有石塔及砖塔两类,石塔多与宗教有关,砖塔则多与风水、文教有关。较为著名的有横县的承露塔、崇左市的归龙塔、桂林市的舍利塔及河伯石塔、荔浦县的荔浦塔、全州县的妙明塔、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瑞光塔、梧州市的允升塔、桂平市的东塔、合浦县的文昌塔、那坡县的丹桂塔等。

二、少数民族建筑

少数民族建筑是广西历史时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少数民族建筑继承了传统木构架榫卯结构体系,沿袭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中原建筑的砖木结构的技术、庭院式布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干栏式民居建筑因适应南方湿热气候及山区自然环境得以传承至今,桂北、桂西北、桂西南和桂中山区的壮族、侗族、瑶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仍喜爱干栏式民居。如民国时期西林县那蚌浪吉的布依族干栏式民居,木结构,高二层,平面呈矩形或“凹”字形,穿斗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悬山顶,木楼板、木板墙,四周设回廊,有的数座横向相连,有的上层檐柱不落地,俗称“吊脚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寨居民议事、典礼、祭祀、聚会、娱乐、休息、聊天的公共场所,主要分布在与贵州省、湖南省相邻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自明、清时期,鼓楼已在侗族村寨普遍流行,至今依然如此,一般一寨一座鼓楼,大的寨子有三四座鼓楼,现存鼓楼大多是清代至现代的。鼓楼为木结构建筑,建筑形式主要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三种,鼓楼前大多有鼓楼坪。厅堂式鼓楼以底层作厅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的平岩寨鼓楼、亮寨鼓楼,八江乡高迈村的扁迈鼓楼,良口乡的布糯鼓楼,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的吴氏鼓楼等属厅堂式鼓楼。

干栏式鼓楼一般底层架空,有的则形成过街楼的形式,厅堂在二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的杨氏鼓楼,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的八江鼓楼、林溪乡的高友务衙鼓楼等属干栏式鼓楼。

密檐式鼓楼底层平面较大,有多达7~15层密檐。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盘贵鼓楼及林溪乡的高秀大鼓楼、冠小屯鼓楼等皆为密檐式鼓楼。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村的马胖鼓楼是此类型的代表。

风雨桥,也叫花桥、凉桥、廊桥,有木结构、木石结构、砖木结构等。现存风雨桥多分布在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地带。广西的风雨桥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等侗族、瑶族、苗族、壮族村寨,资源县、全州县、桂林市、永福县、蒙山县等汉族地区也有少量风雨桥。侗族聚居区风雨桥分布密集,仅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有100多座,有代表性的有程阳永济桥、岜团桥和龙胜接龙桥等。

瑶族风雨桥主要分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等瑶族聚居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凤溪风雨桥在溪涧两岸利用自然石壁或砌筑石桥台,其上架木桥建桥廊、桥亭。迥澜桥、青龙桥在单孔或双孔石拱桥上修建桥廊、桥亭。瑶族风雨桥将一端桥亭建成楼阁式庙宇或建马头墙,桥亭多为单檐或重檐歇山顶。

苗族风雨桥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有少量发现。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潘寨顺风桥始建于1934年,中间跨度30米,木结构,用圆木逐层叠架形成桥拱,其上架梁、铺木板成桥,此种结构做法在广西风雨桥中比较少见。

壮族、侗族等年代较古老寨的村前村后,多建有寨门,作为寨内外分界的标志和出入村寨的主要通道。侗族寨门为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重檐式或密檐式小青瓦顶,有的在寨门外两边立放一对石兽,企以辟邪镇妖。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新寨前后两座建于清末的寨门,木结构,穿斗式构架,悬山顶,小青瓦屋面。

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村寨流行在住房前空地上修建干栏式谷仓的风俗。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兰县、隆林各族自治区、靖西县、大新县等壮族乡村和南丹县瑶族乡村都有这种谷仓。谷仓为木结构,底部架空,建筑形式因地而异。靖西县壮族村寨民国时期的干栏式谷仓,高二层,下层架空,高2米,上层高3.4米,通高5.4米,存放稻谷;4根立柱与谷仓相交接部位装槽形挡鼠板。

桂东北、桂北等地的戏台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侗、瑶等民族村寨或庙宇中,大多建有戏台。村寨戏台用于节庆唱戏,庙宇戏台用于唱戏酬神。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侗寨戏台与鼓楼、鼓楼坪组成一组建筑,是逢年过节演唱侗戏的场所。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胖鼓楼、牙寨鼓楼、冠小鼓楼和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陈氏鼓楼等有戏台。盘王节时瑶族村寨戏台多在唱戏。戏台平面一般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台和两厢三部分。侗族戏台多为全木结构,瑶族戏台多是砖木结构,单檐式歇山顶或重檐式歇山顶。

广西少数民族流行多神信仰风俗,庙宇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庙宇建筑大量采用汉族建筑形式。桂北和桂西的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庙宇建筑,保持较多本民族传统建筑特点。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瓦窑隆林寺建于清代,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高5米;为穿斗式木构架,二重檐,悬山顶,盖小青瓦;底部稍架空如地垅,四壁镶封木板壁,正面明间双开木门,次间开方窗;殿内铺木地板,设佛堂,有塑像12尊。龙胜各族自治县归仁洞佛堂,建于1924年,整座寺庙建筑依山分布,采取侗族全木构干栏式民居形式,是一座全木干栏式寺庙。

三、近代代表性建筑

广西的近代建筑跨越了清末、民国两个时期。一方面,传统的建筑形式与技术仍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式建筑形式与技术传入广西,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在广西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和发展。

1. 传统建筑的传承

传统建筑依然是广西近代建筑文化的主流,以中轴线的院落布局的砖木结构建筑依然是广西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虽然国门洞开,西方的建筑文化随着列强入侵而进入,在一些沿海地区、边境地区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得以传播,但是未能改变传统建筑的精髓,在广西的广大地区,传统建筑依然遍布城乡。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民宅、府第、宗祠、庙寺、道观、学堂、楼阁、塔、亭、戏台、桥梁、店铺等建筑,大都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这一传统基本没有改变。

2. 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的兴起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广西地处沿海,早就是西方列强窥视的要地。清光绪年间,西方教会及传教士的活动已深入广西地区,相继在各地设立教会,建立教堂、礼拜堂。清光绪二年(1876年),北海被英国辟为通商口岸,光绪三年(1877年)设立北海海关。此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洋行、教会、教堂、修女院、医院、学校等。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将龙州辟为通商口岸,在龙州设立领事馆;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在梧州设立海关、领事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一方面,教会、教堂、礼拜堂、领事堂、洋行等在广西大行其道,其建筑形式、风格和技术,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门的开放,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间和途径,近代接触西方文化的政要、名人、商人等,对于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式建筑在广西的土地得以传播后,集西方建筑技术及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为一体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在广西开始出现并发展。这类建筑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边境地区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建筑类型包括领事馆、教堂、海关、洋行、教会、商铺、商会、纪念建筑、办公楼、学校、图书馆、庄园、官邸、礼堂、亭楼、公馆、民居、别墅、祠堂、骑楼等。较著名的有北海近现代建筑群,包括尚存英国领事馆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双孖楼、北海关旧址、德保森宝洋行旧址、信义教会、天主教堂、会吏长楼、主教府楼、女修道院、普仁医院、贞德女子学校、合浦图书馆、北海邮政分局旧址等17座建筑。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梧州建道圣经学院旧址等类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二层或三层,多为由仿西式或变异西式廊柱(变异塔司干柱、陶立克柱、爱奥尼克柱、科林斯柱等)构成连廊或建筑外观柱的外廊式楼房,外廊柱间置陶塑宝瓶式栏杆。外墙多有浮雕图案,室内设有壁台、壁炉,墙开玻璃窗或百叶窗,门、窗装饰拱形门楣,顶饰三角形、弧形山花及女儿墙,地面多设地垄,地垄上铺木板及花阶砖,屋顶多为四面坡瓦顶,一些建筑还设有阳台。北海涠洲岛的盛塘天主堂、城仔教堂具有西方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可以说广西近代出现的早期教堂,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局部也含有罗马风格的痕迹。

3. 与著名历史事件与名人有关的建筑

广西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出现了不少本地和国内有名的历史名人,而与历史事件和名人有关的建筑,包括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由于历史的机遇,使得这些建筑见证了近代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历史名人的事迹,成为广西近代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

镇南关起义旧址,与孙中山、黄兴在广西发动的镇南关起义有关。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委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中共红七军前委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委(全州会议)旧址,见证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及左江革命委员会、红七军、红八军的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斗争、发展的历史。兴安红军堂、红军楼、红军第一方面军千家寺宿营地旧址等遗迹,则是红军长征过桂北历史的见证。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会址、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广西的建立、发展的历史有关。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是广西唯一保存至今反映共青团在广西发展的历史建筑。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灵川路莫村八路军办事处转运站、电台室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国内设置的办事机构之一。桂林广西艺术馆旧址,是发生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建筑。桂北起义指挥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柳北人民解放军总队司令部旧址、粤桂边三支队联络站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军民革命斗争的见证。

钦州刘永福、冯子材旧居,桂林李宗仁故居及官邸,阳朔徐悲鸿旧居,临桂白崇禧故居,苍梧李济深故居,容县近代建筑群(包括黄旭初故居、黄旭初别墅、黄绍竑故居、黄绍竑别墅、马晓军别墅、沙田夏氏别墅、韦云淞别墅、罗奇别墅、苏祖馨别墅),蒙山县陈漫远故居,北流俞作柏、俞作豫故居等建筑,与广西近代史上各历史阶段的名人有关。

这些在近代史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包括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少数民族建筑等,种类繁多,在近代建筑文化,甚至在广西近代史中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如位于百色市解放街39号的粤东会馆,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它见证了百色起义和红七军诞生的历史。   

梧州中山纪念堂,建于1926~1930年,是全国最早修建的中山纪念堂。在广西省立艺术馆举办的被誉为中国戏剧运动里程碑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推动了我国戏剧运动的发展,并将桂林抗战文化推向了高潮,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民国时期,容县是经济、政治、文化非常活跃的地区,出现了一批以黄绍竑、黄旭初等为代表的著名人物,他们或追随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或参加北伐,或投身抗日战争,为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些著名人物的别墅、故居及与其时代相同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在容县县城及松山、杨梅等乡镇,建筑风格在保持中国建筑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建筑的艺术特点,是民国时期广西及我国南方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建造的民居中较好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