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是芋类的一种普通植物;其株高40~60厘米,短根茎,多为丛生状。叶长圆形或近披针形,两端渐尖,基部为楔形。花期为5~8月。花为佛苞,花大而显著,淡香,呈叶状;花梗长而高出叶面,白色或绿色。
因花并无花瓣,只是由一块白色的苞片和一条黄白色的肉穗所组成,酷似手掌,因此名为白掌。
白掌不但叶片轻盈多姿,花儿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给人以“纯洁平静、祥和安泰”之美感,被视为“清白之花”。
由于白鹤花叶兼美,轻盈多姿,生长旺盛,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常用于室内绿化美化装饰。并且,它还是吸收室内废气的“专家”,能吸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另外,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等。
【摆放位置】
白掌要求半阴条件,特别是夏季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若是光线太强,叶片容易灼伤、枯焦,叶色暗淡,失去光泽。但若长期光线太暗,植株生长不健壮,也不易开花。
在家中,摆放的位置最好是靠近阳台的地方。
【行家经验】
白掌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忌烈日直晒;要求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其栽培技术主要有:
一、土壤选择。
白掌需要疏松、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盆土,pH值保持在5.5左右。基质可以选择普通东北泥炭或者进口德国泥炭,但均需要添加15%~20%的珍珠岩,并搅拌均匀。要挑选颗粒大的珍珠岩,而且注意尽量不要把珍珠岩搅碎。
二、繁殖方法。
白掌用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结合翻盆换土时进行,对生长健壮的植株2年左右可以分株1次。早春在新芽生出之前对植株进行脱盆,先去掉根部旧培养土,再在株丛基部用利刀将根茎切开,分开的小株丛应带有3个以上的芽,在分株后及时上盆。
开花后的植株经人工授粉可获得大量种子,种熟后需随采随播。
三、合理施肥。
由于白掌分蘖相对较多,施肥可以多些。施肥的最佳时机是在每次浇水前1~2小时,如此可以使营养液在叶片上停留至少1小时,有利于叶面吸收,并且营养液浸入根部并通过根部再次吸收。
四、浇水方法。
由于白掌原产于委内瑞拉的热带雨林,白掌喜湿润环境。因此在平时的养植过程中,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以保持盆土湿润,不能等到基质完全干透再浇水。高温期还应向叶面喷水。基质始终要保持湿润。
需注意:“见干见湿”的水分管理对白掌并不适用,而且也增加了其根部感染疾病的机会,不利于生长。其浇水的方式以顶部喷淋为佳。
五、温度要求。
白掌为喜高温种类,需在高温温室栽培。白掌需要的日间和夜间温度最适宜为20~21℃,最高不要超过24℃。若是日间温度较高,作为补偿,夜间温度可以适当降低。比如,日间温度有6个小时在27℃,那么夜间需使温度有6个小时保持9℃。其他情况按次类推。特别要注意的是,若白掌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很容易引起叶片脱落或呈焦黄状。
【行家叮嘱】
催花技术是种植迷你型白掌过程中最关健的一步,除了在栽培过程中注意环境控制外,还需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催花处理。栽培中效果比较好的试剂为赤霉素。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赤霉素的存储环境。
赤霉素必须存储在4~8℃的环境,以保持赤霉素的药效。在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时候必须使用冷水,若使用温水则会大大降低其药效。
二、催花时室内的温度必须低于25℃。
若是温度高于25℃,花期则会推迟2~5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无花。
三、施用浓度。
施用浓度为160mg/kg,喷施一次便可。
四、催花时间。
一般在定植后第5周进行,此时盆径为9厘米的植株高度大约为15~20厘米。在催花后10周左右就可见花。
五、喷洒赤霉素进行催花后,不可以立即浇水。
必须使赤霉素在植株上和土壤中存留一定的时间,令其充分发挥药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