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罗浮山结缘
罗浮山是岭南的一座道教名山,早在晋代就流传着葛洪炼丹的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道士白玉蟾也曾在此修炼。罗浮山同时也是一座佛教胜地和文化名山,大凡到过广东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阮元、翁方纲、何绍基、上官周、杭世骏等均有登临此山并留下遗迹或咏诗的记录。在广东历史上,凡诗文或书画享有盛名的文人大多和罗浮山结下过不解之缘,以罗浮山取名、号的不计其数,如张穆号铁桥道人,黎简和薛始亨均号二樵山人(西樵与东樵之合称),陈阶平号罗浮云外青使、罗浮山道士,居廉别署罗浮道人等。以罗浮山为题材作画的也不在少数,如黎简、汪后来的《罗浮山水》册等。
有史记载的苏六朋最早的从艺经历是他到罗浮山读书并学画。因为李明彻同时也是罗浮山道士,所以苏六朋早年由其父携带经常赴罗浮山是可能的事。
当时罗浮山宝积寺有一位画僧叫德堃,原姓李,字载山,一作在山,号罗浮画禅、罗浮山人、罗浮道人、德山人、罗浮老人峰下看云僧、罗浮山黄龙观道子等,本来为江西人,所以也别署江右画禅。他在嘉庆年间来到罗浮山,在宝积寺参禅、作画、授徒,晚年则为广州惠福路大佛寺住持。有关他的文献资料极少,仅见于《珍帚编》《罗浮日记》《听云楼诗钞》等,《岭南画征略》及《清代画史补编》均引自以上诸书,寥寥几语,只知他能诗,工画人物,亦擅写真,曾经为谭敬昭(1774—1830)作《云泉雅集图》,为黄培芳(1778—1859)作《粤岳山人采芝图》。
德堃因兼善绘事,所以在僧、俗两界颇负时名。在当时广州的六榕寺、肇庆的梅庵均有他所作的白描佛相人物,人们甚至将他比作贯休。据说曾有显贵者以百金求其画,他不为所动。邑令熊炳离非常敬重他,专门为他修缮寺庙并建亭于卓锡泉,名曰“味泉”,意思是说与德堃饮其泉而味其味。《博罗县志》称其画“益为世重,得其片纸,珍若拱璧”。
德堃所画人物线条简洁,笔致超逸,取材多以历史人物或民间流传的风俗人物为主,如苏武牧羊、麻姑献寿、东方朔偷桃等。笔者所见他传世的二十余件画迹中,最早的《苏武牧羊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作于嘉庆九年(1804),最晚的是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徐信与苏轼图》(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据此可知他的主要艺术活动年代大致在1804—1845年间。
德堃的传世画作以人物为主,兼及山水、花卉。人物尤以简笔、白描居多,“以写道释为宜,意近古朴”(壶道人题《琴歌图》);山水、花卉则为人物陪衬。《徐信与苏轼图》表现的是苏东坡为苦吟诗人改诗的故事。画中徐信倾身聆听,苏轼展卷诵读。人物线条遒劲、流畅,笔简意远。再对照苏六朋的此类作品,可知确为一脉相承。《苏武牧羊图》则是钩出线条后施以淡彩,人物头巾略显鲜艳,与近世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同类作品风格接近。其他作品主要有《麻姑寿星图》《平安富贵图》《铁杵磨针图》《东坡退朝图》《三酸图》《题壁图》《陈希夷高睡图》《梅花人物图》等,均为传世力作。
德堃也善写梅花,传世的有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梅花人物图》横幅。图中一老者坐于雪地,前置一砚、一洗、一笔、一纸。老者神态怡然,凝目远眺。身后苍松挺立,身旁寒梅点点。梅花叶疏花茂,冷香浮动。德堃工诗,但诗作传世极少。此图诗、书、画俱佳,殊为难得。
笔者之所以略费笔墨介绍德堃其人其画,不外乎说明后来苏六朋在绘画技巧甚至在题材上均与其师有很多的相通之处。苏六朋的绘画多以历史或风俗人物为主,与德堃的言传与身教是分不开的。
德堃的弟子除了苏六朋外,还有惠泉和觉泉二人。惠泉长于山水,觉泉长于人物,各得其一体,但真正能得其全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仅苏六朋一人而已。
苏六朋早年在罗浮山学艺,与罗浮山结下不解之缘,其后在客居羊城的数十年间,断断续续来往于广州、罗浮,常在山中小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苏六朋《罗浮山水》轴中有自题曰:“不到罗浮已十年矣,道光丁酉偕瘦石梁君,联袂登山,止延祥禅院。次日由宝积寺后摄履云梯,至石楼下,草深失路,日午始得凭栏远眺。下瞰群峰帖地,浑疑身在云端。但楼下石路欹斜,危甚,危甚!”题识中之“道光丁酉”即公元1837年。从以上数语可知,苏六朋在1827—1837年这十年间没上过罗浮山。但同时诗句又有:“昔持九节杖,三度登罗浮。”说明是在1827年前曾三度到过罗浮,据“不用羽翼生,飞上大石楼”句可知当时苏六朋正年轻力壮。因此苏六朋当在早年便三度登临罗浮,其间应该包括他向德堃学画的时期。
据苏六朋好友李长荣称,苏六朋曾挂籍罗浮,为酥醪观道士,“芰服荷衣,超然尘外”,所以他对罗浮山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我们在他的传世画作中可以看出他流露的罗浮情结,正如王履之于华山,渐江、石溪之于黄山,担当之于鸡足山。他在画作中的署款或钤印几乎都是和罗浮山有关的,在其别号中占主要部分,反映出苏六朋对罗浮山的一种特别感情。这些别号分别是:浮山道士、浮山道人、罗浮樵子、罗浮山樵、浮山樵者、浮山樵子、山樵子、浮山阿朋、第七洞天樵子、七十二洞天散人、七十二洞天樵子、四百三十二峰散人、四百峰樵子、逍遥道士、石楼看云叟、石楼云叟、石楼吟叟、石楼仙客、罗浮道人、铁桥散人、铁桥道人、铁桥老人等等。
在苏六朋传世作品中,以罗浮山或有关传奇故事为主题的极多。如1853年所作的《仙弈图》(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描绘的是罗浮山白水岩流传的两个仙人下棋的故事;《访罗浮仙叟记》(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描绘一老翁有罗浮仙缘而无仙骨之事;《浮山采药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罗浮山市》(广东省博物馆藏)和《罗浮山市图》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分别描绘罗浮山仙人及民间集市的情形;1837年所作《罗浮山水》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则描绘罗浮山风景;1845年的《罗浮仙踪图》屏和1853年的《罗浮仙人图》(均为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也是描绘罗浮山的仙迹。
在古代画家中,与罗浮山关系最为密切、以之为题材入画且在其名号中以罗浮山署名最多的,恐怕只有苏六朋一人。
罗浮山市是苏六朋以罗浮山为主题的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其传世作品有近十幅之多,可见这类题材是与其长期生活在罗浮山中、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分不开的。
咸丰六年(1856),苏六朋在其《罗浮山市图》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中题识曰:“罗浮山市图。余前十余年住山时所写,今忆之为子垣九兄先生雅正。丙辰秋日,第七洞天樵子苏六朋。”从这段不足五十字的简短话语可以得知,《罗浮山市图》为苏六朋大约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或之前住山时所写,所以其山市的情形乃其耳闻目睹,完全可借以解读当时罗浮山的风土民俗。
这幅《罗浮山市图》的构图与布局并不复杂,衬景乃苏六朋常用之山水画:陡峭之山壁,参天之古松,纵深之远景及用淡墨与浅绛渲染出白云深处、远离红尘的幽境。与别的山水画不同的是,在这样一处本来是“山清清,水悠悠;红尘远,谁来忧”的山水佳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有摆摊设店正在交换者,有挑担歇息者,有席地而坐正用餐者,有牵着牲口招摇过市的妇人,有拄杖行于桥上之老者,有匆匆赶路的爷孙俩,还有坐地闲聊之路人,等等。山市不同于其他集市的标志是,没有常见闹市中的那种热闹与喧嚣,来往之人稀稀疏疏,甚至有些冷清。山市多限于山间人家之物物交换,大多为熟人之间的一种互通有无之原始商贸活动,因此从画面可以看出人们交头接耳、闲话家常的情形。这种不定期的山货贸易,同时也成为古代居住偏僻的罗浮山人的一种重要社交和生活方式。苏六朋长期生活在罗浮山中,对这种资讯欠发达时代的群众生活一定是深有感触的,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画中表现出来,为我们记录了百余年前这座道教名山的一个生活侧影。
在现存的同题材画中,还有一幅以扇面绘制的《山市图》(广东省博物馆藏)。虽然名曰“山市”,但与前作不同的是,它所选取的场面并非交易点的场景,而是人们行色匆匆、扛着山货或手提细软从不同地方赶往山市的情形。这可作为上一幅画的前奏曲,对于后人了解罗浮山市的不同过程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在苏六朋以罗浮山为题材的绘画中,除罗浮山市之外,恐怕就以罗浮山的仙道人物故事为多且佳了。
在苏六朋的同时代人中,有一位叫江本源,字瀛涛,广东番禺人,主持罗浮山酥醪观,人称酥醪道人。他戒行甚严,兼通儒释,并长于诗文,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均喜与之游。酥醪观在罗浮山深处,道路险绝,江本源开山引路,筑玉液亭,并引山泉曲折数里汇集亭下为池,以接济那些远道而来的旅行者,所以张维屏称其“深山中能为利物事”,谢兰生则为其作《合掌岩图》,题诗有“请从今日始,一石坐一年”句。江本源生前曾建有郑仙祠,据传化后二十余年,有道童见其入祠,自言姓名,所以人们均盛传其成仙了。苏六朋以他的遗迹创作了山水画《深山游春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并题写七律一首:“溪上桃李无数开,花间春水绿于苔。不因渔艇寻源人,人争识仙避世来。翠雨深云连玉洞,丹霞抱日护瑶台。山中旧侣时相约,约我来春载酒回。”并自注云:“浮山有桃李溪,酥醪道人江瀛涛结茅于此,为入观憩息之地。道光乙巳秋八月六日,云山过雨,凉气袭人,梦楼魂坐,适秀泉大兄持素缣索作画,因仿元人意以应并系之诗。四百峰樵子苏六朋。”
江本源的故事之外,在罗浮山较为流行的仙道故事是吴仁壁的事迹。传说曾经有人入罗浮山采药,到达石楼之下,洞口忽然打开,有一位披蓑少年腰插一斧,手携一少女,“顾示采药者曰:‘汝识吾否?’采药者蹑而求之,但书‘吴仁壁’三字。分手而行,到石楼处,石楼复合。采药者惆怅久之,口占一绝云:‘碧玉楼前石户中,相逢何事苦匆匆。无因得见仙郎面,引我丹梯访葛洪。’”这是记载于《罗浮山志》中的一则仙道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吴仁壁乃关右人,为进士,曾游罗浮山,学老庄于张先生,得其大旨后请辞归里。张先生说:“观子气法,可住此,吾授子长生之道。”吴仁壁以母老请辞,待名遂身退,学亦未晚。张先生说:“此去必遂其志,亦须早来。”后来,吴仁壁中举,在浙江拜谒钱武肃,得到厚遇,钱几次延请其为幕僚,吴均坚辞不就;钱武肃再使人请其撰《罗城记》,也遭到吴的谢绝。于是钱大怒,将其沉于江。吴人惜之。遗有一女。建隆初年,有人在罗浮山见其携一女出现,乃其女也。苏六朋据此故事创作了不止一幅人物画,其中较有名者为《浮山采药图》横幅(广东省博物馆藏)。该图可谓集人物与山水画于一体的艺术佳构。
苏六朋于上两类罗浮仙迹之外,尚画过一组《罗浮仙迹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该组画为四幅,所画内容为四个不同的罗浮仙道故事。第一幅为《持杖采菊》,所画一衣衫褴褛的仙人手拄竹杖,手提一篮菊花,肩披一顶草帽,行进于高耸入云的深山之中。第二幅为《峭壁题句》,也是同样的仙人,站在人迹不至的峭壁边沿题字于壁上。该画有一大段作者题识,说是有一个叫许碏的人,为高阳人,年少时累举不第,晚年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大凡名山洞府,无不遍历。凡所到之处皆于人所无法到达的悬崖峭壁题字曰:“许碏自峨眉寻偃月子到此。”人们观其笔踪,无不叹其神异,但都不知偃月子究为何许人。后来许碏游庐山,尝醉吟曰:“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指点嫌轻脱,谪向人间作酒狂。”最后在春天的时候,许碏插花满头,把花作舞,升云而去。该图便是写许碏站立在悬崖边上,左手撑壁,右手挥毫留题,山崖峭立,身后即为无际之陡崖,其情景令人发憷。第三幅为《黄仙释经》,说的是一位士人在罗浮精舍读书,一天有个老乞丐上门乞讨。傍晚时分,士人持卷展蒲读书于悬崖之下,对书中内容百思不得其解。丐者问其所读,士人以经义对。丐者为其解读,博问如流。士人再要问时丐者已经杳然不知所终。于是有人认为他必定是遇到了黄野仙。该图所写即为士人坐于山崖边苦读,丐者站在跟前为其释解。第四幅为《断崖呼应》,描绘的是两位仙人站在两处悬崖边上。悬崖错落,中有丈余长悬空,常人所至,即使不两脚战栗,也一定会视为畏途。图中,一人站立在悬崖右侧之边沿,手搭耳旁大声与悬崖左下侧的拐杖仙人呼应,似要跳跃过去。该图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
四幅画有一定的连贯性,从画面看,都是罗浮山的高山流水,布局及画幅大小也极为相似,而且画中的主人公——披斗笠、拄手杖、衣衫褴褛的装束一以贯之,甚至连其蓬头垢面、满腮胡须的方脸形象也是一致的。因此,虽说是四幅不同主题的画,实则是写同一位罗浮仙人四种不同的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