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年,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短命的小朝廷。
早在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其子李存勖承袭晋王。年轻有为的李存勖继承父亲遗志,在北面打败了契丹,在东面灭掉了幽州刘仁恭父子的割据势力,开创了“灭梁建唐”的伟业。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以郭崇韬统兵6万讨伐前蜀,大获全胜,进而达到了后唐全盛时期,统治了今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广大地区。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带兵攻入汴京,灭后梁称帝,自称唐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庄宗在河南尹张全义的极力劝说下迁都洛阳,以为京洛。同光三年(925年),庄宗诏令改京洛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太原为北都,降汴京为汴州,并明确长安和太原作为洛阳之陪都。但好景不长,庄宗很快变得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他不尽力政事,宠信优伶,百姓苦不堪言。《旧五代史·后唐庄宗本纪》载,庄宗曾下诏在洛阳兴建清暑楼,“日役万人,所费巨万”。庄宗尤其喜好嬉戏,故优伶(也称伶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统称)皆为官吏,导致吏治腐败、官场黑暗。《新五代史·伶官传》载,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皆居高官,其中景进独揽大权,事无大小皆决于之;景进还迁邺城美女千人充实后宫,乘机抢夺军人妻女,故军士妻女逃者以千数,国力日衰。
由于庄宗宠信伶官,使得他们有恃无恐,残害忠臣。平蜀主帅郭崇韬被谋杀,在洛阳又清剿郭崇韬余部,致使文臣武将惊恐不安,人人自危。不久,河北戍兵首先起兵,焚掠贝州(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占领邺都,河朔州县相继叛乱。李克用养子、名将李嗣源奉命征讨,但被部属挟持,也举起反叛大旗,河北戍兵相继归附。庄宗无奈,亲率大军讨伐李嗣源未果,李嗣源反而占领了汴州(今开封)。此时,后唐大军士气大跌,无心再战,纷纷叛离,显赫一时的庄宗李存勖也在混乱中中箭身亡,葬于雍陵(今新安县西沃乡下阪峪村)。李嗣源乘胜追击,迅速攻入洛阳,取代帝位,是为后唐明宗。
明宗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止了分裂割据蔓延的势头,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他下令遣散宫中优伶、宫女和宦官,仅留宫女100人、宦官30人;废除孔谦所立的苛敛法,禁止中外诸臣进献珍玩之物;恢复科举制度;废除税赋的省耗制度。明宗在位八年,战事平息,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是五代少有的太平时期,时人谓之“小康”。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宗去世,葬徽陵。其三子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四个月后,明宗养子李从珂发动武装叛乱,后唐诸将多叛归李从珂,闵帝被李从珂驱逐出洛阳。李从珂随即在洛阳称帝,改元清泰,是为后唐末帝。末帝虽夺取帝位,但藩镇强横,财政拮据,国力锐减,后唐勉强维持了三年便走到了尽头。至清泰三年(936年),为后晋所灭,后唐共历4帝、14年。
在这五个小朝代之中,后梁、后唐、后晋都曾建都洛阳。后汉和和后晋刚开始的都城也在洛阳。黄巢起义的部将朱温于882年降唐后杀死唐昭宗自立为梁太祖,国号为后梁,最初以汴州(今开封)为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到909年正月,正式迁都洛阳,但仅仅维持了四年零四个月,就被其第三子朱友珪刺杀而死。自称晋高祖的石敬瑭也先是在洛阳即位的,几年后,才决定迁至开封。石敬瑭建立的后晋,于天福二年(937年)四月,决定由洛阳迁都汴州(今开封),自此,十三朝故都洛阳结束了它作为国都的漫长历史,而退居为“二线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