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时期,曽出现过一个原名张宗奭(852—926)(见《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六月降唐后被唐昭宗赐名张全义的人。历史虽然对他的评价很低,认为他趋附权势,反复改名,近乎无耻。不过,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张全义还是为拯救洛阳做过不少颇有历史意义的好事。
张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他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南孟州市)投降唐将诸葛爽,屡立战功,诸葛爽表请唐廷任他为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1]
光启二年(886年)十月,诸葛爽病死后,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留后。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抵敌,张全义竟与李罕之结为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他与李罕之退保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军的联合进攻下,刘经和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温。于是李罕之自领河阳节度使,以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
当时的洛阳,经过多年战乱,仅存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张全义初到洛阳时,“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全义麾下,才百余人,相与保中州城。四野俱无耕者”。张全义从他的部下中选出18人为屯将,每人发给一面旗一张榜,到周围18县的残存墟落树旗张榜,招抚流散逃亡的民众,劝耕农桑,恢复生产。张全义为政宽宏,除杀人者要偿命处死以外,其余都从轻处罚。“无严刑,无租税,民归之者如市,又选壮者教以战阵,以御寇盗。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诸县户口,率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洛阳周围30里内,有蚕麦丰收的农家,他一定亲自到访,召来全家老幼,赏给酒食衣料,表示慰劳。“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独见良麦佳茧则笑耳。”对于有田荒芜的,他就召集民众查问原因,有因为缺牛耕地的,便要求有牛的邻里负责助耕。“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2]
李罕之是张全义“刻臂为盟,永同休戚”的患难之交,又是张的上级,因军中缺粮而经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缣帛,次数多了,张全义不满。文德元年(888年)张全义与李罕之出兵攻打河东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山西新绛)二州时,张全义乘李罕之后方无备,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无奈,投奔李克用,讨得援兵3万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向朱温求救,朱温派兵救援才得解围。朱温安排大将丁会守河阳,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张全义感谢这一次救命之恩,从此听命于朱温。[3]朱温挟唐昭宗东迁洛阳前,令张全义修缮洛阳宫殿,他十分卖力。朱温打算篡唐时,张全义担心朱温对他不放心,就主动避让权位。朱温就调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为东平王。昭宗被杀后,又将他调回仍任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朱温建后梁称帝后,又令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晋封魏王,赐名宗奭。朱温要他以当年辅弼周天子的召公为榜样努力为后梁效劳。[4]
张全义一直小心谨慎,不但竭尽全力做好朱温的后勤供应,而且忍辱负重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后梁末帝朱友贞时,张全义未受信任,曾经请求到河北指挥作战,未被采纳。后唐李存勖攻占梁都开封,他从洛阳赶去觐见,“泥首待罪”。由于在后梁时他常通过其弟张全武秘密与太原方面交往,所以李存勖待他很客气,抚慰久之。张全义一方面表示自己“曾栖恶木,曾饮盗泉,实有瑕疵”,改去朱温所赐宗之名,并请李存勖到洛阳行郊天之礼,公开表示效忠新朝;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系“厚赂”李存勖的皇后刘氏,竟指使刘皇后认他为义父,真可以说是费尽心机。[5]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月,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发动兵变,李存勖打算亲自征讨,大臣们则主张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勖本不答应,最后在张全义的力荐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后便与变兵合流。张全义闻变后,忧惧不食而死,终年75岁,谥忠肃。[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