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唐五代留其名,洛阳实力不如昔

后唐五代留其名,洛阳实力不如昔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里可以得知,后唐恢复洛阳时,其道路街巷,基本上想恢复唐代旧制,拆除张全义等所筑的城寨,城壕均被填平。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后唐政府令御史台、两街使、河南府协同合作,进行规划,使洛阳逐步进入有计划的恢复阶段。不过,从当时实际的建设来看,后唐绝不可能完全恢复唐代洛阳街道的体例。[9]这就是说,五代宋元间,洛阳的街道由宽变窄了,是后唐城市规划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后唐五代留其名,洛阳实力不如昔_名都记:洛阳

为了恢复洛阳帝都的面貌,同光三年(925年)八月,后唐左补阙杨途上奏,认为“明君举事,须合前规”,要求毁掉张全义在城内所筑的南州、北州旧垒,改变“浩穰神京,旁通绿野,徘徊壁垒,俯近皇居”的局面。[7]这年九月,后唐政府根据杨途的上奏,同意拆除张全义、李罕之违建的城寨,并要求河南府“先擘出旧日街巷,其城壕许人占射平填,便任盖造屋宇,其城基内旧有巷道处便为巷道,不得因循,妄有侵占。仍请限一月,如无力平,许有力人户占射平填”[8]。从这里可以得知,后唐恢复洛阳时,其道路街巷,基本上想恢复唐代旧制,拆除张全义等所筑的城寨,城壕均被填平。而且,后唐还重新建立了兴教门楼,以增加宫城南面的壮观景象。

但是,洛阳多年形成的建筑布局,并非后唐一纸敕书马上就能纠正。《册府元龟》卷14《帝王部:都邑》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六月戊辰条曾经记载:“应京城六街及诸闻坊,先许人修建屋室,如闻侵地太多,乃至不通车驾。今后盖造外,须通车马,或有越众牵盖,并须划时毁拆。并果园池亭外,余种莳菜园空间田地,如本自办,即限三月内盖造须毕;如自不办,并许人收买。敕旨:伊洛之都,皇王所宅,乃夷夏归心之地,非农桑取利之田。当乱离而曾是荒凉,及开泰而兢为修葺,从来寂,多已骈阗,永安天邑之居,宜广神州之制,宜令御史台、两街使、河南府专切依次第擘划,晓示众多,勿容侵越,或有利便,亦可临时详度奏闻。其月,河南府奏:准敕,京城坊市人户菜园许人收买,切虑本主占佃年多,以鬻菜蔬为业,固多贫窭,岂办盖造?恐资有力,转伤贫民,敕旨:都邑之间,殷繁是贵,欲九重之转盛,在百堵以齐兴,作事断自于不疑,出令必归于划一。此据巡司申奏,为有乱射土田,遂设规程,令还价值,只要增修舍屋,添益闾阎,价使华夏共观壮丽。朝廷以邦本兴隆之计,务使骈阗,府司以园圃价例之间恐伤贫下,备详敷奏,须议允俞。其在京诸坊,若是有力人户及形势职事漕司等已有居第外,于别处及连宅置得菜圃,令园子主把或典赁与人者,并准前敕价例出卖,不得辄有违越。如实是贫穷不济人户,置得园圃年多,手自灌园,身自卖菜,以供衣食者,则与等第特添价值,仍买者不得广置地位,各量事力,须议修营,并要酌中,庶无逾越。”这段记载,对于研究洛阳在后唐时期的恢复一事,非常重要,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以前允许人户在闲地建房,由于盲目性大,没有计划,造房者侵地太多,挤占了原来的街道,使道路由宽变窄,“乃至不通车驾”,造成了交通的困难。

(2)针对上述情况,制订相应措施,建房时要保留道路的宽度,“须通车马”;如果不合此制,则要拆除。

(3)再次提出了“伊洛之地,皇王所宅,乃夷夏归心之地,非农桑取利之田”的原则,宣布原来开垦耕种的田地及菜园,均不在保护之列;原业主有条件的自己建房,无条件建房者允许出卖土地,只对贫穷自耕菜农的地价进行适当照顾。

(4)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后唐政府令御史台、两街使、河南府协同合作,进行规划,使洛阳逐步进入有计划的恢复阶段。

(5)经过前段的努力,官僚、职掌曹司及有权人户,在洛阳建起居第,增加了城市的壮观。为防止他们多占土地,不得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限制措施,不允许他们在别处及连宅再有菜园等。

(6)所谓“都邑之间,殷繁是贵”,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在建设中尽量要求做得好一些,“贵使华夏共观壮丽”,“务使骈阗”等,都反映出后唐洛阳城的特点。

不过,从当时实际的建设来看,后唐绝不可能完全恢复唐代洛阳街道的体例。直到北宋,宋敏求撰《河南志》时,引证韦述记载的洛阳街道后,不无感慨地说:“今不复旧制矣。”[9]

这就是说,五代宋元间,洛阳的街道由宽变窄了,是后唐城市规划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晋、汉、周三朝,以洛阳为陪都,许多官僚在这里安家,城市虽无大的创举,但官僚们都在充实自己的家庭,修建安乐窝。这就是说,城市仍在不断加强建设,人口也有所增加,经济在继续恢复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