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豫剧大家常香玉,艺术人生颇曲折

豫剧大家常香玉,艺术人生颇曲折

时间:2023-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香玉是我国最负盛名的豫剧演员,人民艺术家,在亿万中国人的心目中,深受景仰。张凤仙与常老大一合计,干脆给张妙玲起个艺名常香玉,跟着常老大的姓算了。这就是常香玉名字的来历。但对常香玉来讲,也是平生第一次到的大地方了。那时常香玉才13岁,名气不大,只能演垫戏。常香玉在醒豫舞台当上主演,在开封观众中名声越来越响。
豫剧大家常香玉,艺术人生颇曲折_名都记:洛阳

豫剧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京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因此,可以说豫剧的历史比京剧的历史更为悠久。在这漫长的200多年期间,天才演员层出不穷。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影响,说什么“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对演员非常鄙视不恭。常香玉是我国最负盛名的豫剧演员,人民艺术家,在亿万中国人的心目中,深受景仰。

一、出身与入世

常香玉1923年出生于巩县南河渡的董桥村,家庭一贫如洗,只有祖上传下来的半亩地,生计难以维持。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的父亲张茂堂是个很有心劲的人,天生一条好嗓子,靠在外面偷偷搭龙虎班唱戏养家糊口。因他常演旦角,取了个女性化的艺名叫张凤仙(以下称张凤仙)。他虽是半路出家,但在戏台上一亮嗓,还是赢得阵阵叫好声。常言说:“同行是冤家。”张凤仙的好嗓子招人嫉恨,他喝的水里被人偷偷下了哑药,嗓子一夜之间就被毁掉,迫不得已只好离开戏台。

断了生计的张凤仙回到家里,才五六岁的常香玉就开始拉棍要饭。常香玉8岁时,已经显露出声高腔润的天赋,张凤仙就决定让她学唱戏。张凤仙心劲很大,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个名角。为了女儿成材,张凤仙没少吃苦,唱门要饭,下窑挖煤,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他信奉“戏是苦虫,不打不行”的老话儿,对常香玉严格要求,甚至可以说近乎苛酷。张凤仙特制了一条鞭子,常香玉稍有懈怠,立刻就劈头盖脸地一顿抽打。在乡村跑高台非常艰苦,三天一个台口,一天三场戏。每天煞罢夜戏,大约也就午夜12点了,但是不管多远,当晚就必须起程赶到下一个台口,不能耽误第二天上午唱戏。夜晚赶路,常香玉也不能闲着,得边走边在路边田埂上练“劈双叉”。不管天多晚,夜多深,张凤仙都要求常香玉坚持练功,只要常香玉一打瞌睡,劈头就是一顿鞭子。

二、为何取名常香玉

看场人常常以为常香玉是张凤仙夫妻用钱买来的,一张一常两个姓不就是铁证吗?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张妙玲为何改名常香玉,这里也有个段子。常香玉在戏班跑了一段龙套后,功夫好,唱腔美,逐渐就显起山露出水了,班主开始派给她一些重要角色。1934年春天,常香玉随戏班到巩县站街唱春会。站街离常香玉的老家董桥不远,那里是巩县一个繁华的镇子,常香玉的义父常老大就在这里开间铺子卖水煎包、胡辣汤。董桥姓张的人来赶会,看到常香玉唱戏,简直比祖坟被挖还气愤,扬言非打断张凤仙的腿不可。张凤仙与常老大一合计,干脆给张妙玲起个艺名常香玉,跟着常老大的姓算了。这就是常香玉名字的来历。

三、10岁入郑州唱戏

常香玉

1934年以后,张凤仙带着常香玉来到郑州,投奔老熟人周海水,在长发戏院演出。那时的郑州,还只是一个人口六七万人的小城市。但对常香玉来讲,也是平生第一次到的大地方了。在长发戏院,常香玉先是演丫鬟,跑龙套,慢慢地也就演起重要角色,越来越受观众欢迎。眼看常香玉就要红起来,担任主演的孙某有些吃醋,处处找茬闹别扭。到了1935年冬,周海水策划三进开封,四处网络人才,常香玉在长发戏院的演出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刻。周海水主动找到了张凤仙,商量闯开封的事儿,二人一拍即合。

1936年元月,周海水带着阵容强大的演员队伍来到开封,在醒豫舞台扎下架势,一定要让豫西太乙班在省城唱响。那时常香玉才13岁,名气不大,只能演垫戏。演唱的多是生活琐事,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缺少尖锐的矛盾冲突,但也需要具有丰富情趣的生动语言和夸张滑稽的形体动作,以漫画方式勾画故事、人物,或夸张戏谑,或滑稽诙谐,乐而不淫,丑中见美,使观众享受到“一双笑眼常无泪,日夕孩童不作翁”的乐趣。尽管是垫戏,毕竟是太乙班三进开封的开场戏,周海水仍十分重视。

这场垫脚戏名叫《曹庄杀妻》,常香玉主演好吃懒做、对母不孝的妻子焦氏,是个彩旦角色。常香玉把一些生活化的举动做了夸张处理,演得幽默活泼、娇俏滑稽,尤其是她那一连串的“屁股蹲儿”“小翻”“劈叉”等动作,演得干净利索,惟妙惟肖,展示了几年苦练的扎实功力,赢得了观众阵阵叫好声。开场戏赢得个满堂彩,班主周海水和几位大主演都很称赞,看常香玉是个可造之才。周海水、张同庆、燕长庚等都乐意把身上的绝活妙招倾囊相授。遇到大戏中哪个主演有事不能上场,就推举常香玉顶替。就这样,常香玉虽然常唱垫戏,但也能偶尔演大戏了,先后主演了《杀王腾》中的王娟娟和《大祭桩·打路》中的黄桂英。

四、主演《秦雪梅吊孝》

为了让常香玉早日走红,张凤仙抹开脸皮跑回老家,请来了族弟张丙运。张丙运是个教书先生,爱戏,懂音韵,从小爱从书摊上买旧唱本,闲着没事就照脚本练习哼唱。张丙运到开封不久,就为香玉改编了一出《秦雪梅吊孝》。正是这出《秦雪梅吊孝》成就了常香玉,这是常香玉主演的第一部力作,一直演了几十年。

主演了《秦雪梅吊孝》,“常香玉”三个字,按照戏班规矩第一次就绣到了“遮堂”上。常香玉在醒豫舞台当上主演,在开封观众中名声越来越响。也该张凤仙时来运转,周海水就找上门来了。原来,周海水的戏班在开封连着唱几个月,会唱的戏翻来覆去都唱了好几遍了,眼见观众越来越稀少。周海水就想到陕西演出,问张凤仙是跟去还是留下来。张凤仙正嫌跟着周海水吃亏呢,毫不犹豫地表示要留在开封。周海水带着大部分演员离开,张凤仙说服主演张同庆等留下,这时又请来了祥符调名家“小火鞭”王金玉,又从密县请来徐双槐、韩小丹、马天德等一批演员,凑够60多人的班子,自己当了掌班,继续在醒豫舞台演出。

徐双槐的武打功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好评如潮。常香玉曾向徐双槐学习《荆轲刺秦》一剧。该剧武打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常香玉耍双枪绝艺时,练得白练翻飞、风雨不透。徐双槐在《黄鹤楼》一剧中扮演周瑜,气急之时,一扭脸眼珠由黑变红,把周瑜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令观众鼓掌叫绝。有了这么多优秀演员加盟,新戏班的底气足了不少。这时,常香玉的个子也长高了,更像个大姑娘了,戏唱得也越来越好,观众对她倍加赏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新戏班的头牌主演。

五、撰新戏唱红开封

女儿成了主演,自己也当上了掌班,但心高气大的张凤仙并没有满足,因为在豫声剧院演出的陈素真,名气还比常香玉大得多。张凤仙心里明白,要让女儿赶上陈素真,光靠唱来唱去的几出老戏,绝非易事。要想成为名家,就必须有自己的新戏。正在张凤仙心急火燎一筹莫展时,机会突然来了:一是陈素真因灌制唱片累坏了嗓子,不得不离开舞台,少了竞争对手;二是一位名满省城的大才子王镇南主动找上门来,自告奋勇要为常香玉写戏。

王镇南,原籍河北南宫,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冯玉祥督豫期间,为开启民智,倡导新生,曾在开封创办“游艺训练班”,王镇南应邀前往任教,置身于戏曲改良工作。一次,京剧演员在开封演出,王镇南亲自登台串演角色。1937年,知识渊博又对戏曲情有独钟的王镇南看到樊粹庭编写的几部新戏,出出成功,在省城反响强烈,也觉技痒,跃跃欲试。那时,常香玉已经在醒豫舞台唱红,名头越来越响。王镇南连着看了常香玉几场戏,觉得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天赋好,嗓音亮,脸上有戏,能文能武,人才难得,就主动登门,提出要为常香玉编写新戏。张凤仙如饥似渴,感到这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绝佳时机,眉开眼笑起来。

那天夜场唱的是《桃花庵》,刚煞戏,张凤仙就把王镇南请到后台,给演员们点评。王镇南随口改了两句戏词,把“九尽春风桃花开”改为“九尽春回杏花开”,把“小猫儿叫得春心动”改成“蝴蝶双双飞墙外”,大家都觉得文化人果然高明,改得既妥帖又高雅,纷纷鼓掌,连连称赞。

张凤仙匆匆搭起的新戏班一直没有名字,便乘机向王镇南请教。王镇南沉吟片刻,说了个“中州戏曲研究社”的名字。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好,“好就好在研究二字。只有研究,才能创新”。张凤仙也连连附和。王镇南提议,干脆让才14岁的常香玉当“社长”。“中州戏曲研究社”成立不久,王镇南为常香玉编写了《六部西厢》。《六部西厢》系根据元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改编,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同时,扩大了情节,改写了戏词,把文言变成白话,更适合河南梆子的演出特点,适应了观众的欣赏习惯。整部戏从张生到山西游学开始,到最后有情人终成眷结束。分为六部,每晚演两部,分作三晚上演完。王镇南还亲自担任导演,由于他精通京剧,就把京剧的一些表演方法、表演技巧和发声、吐字、归韵方法糅合进去,提高了表现能力,去了几分山沟和煤窑的土气,添了几分适合城市口味的雅韵,让人耳目一新,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后来,《六部西厢》随着常香玉走向各地,成为常香玉的主打剧目,也成为豫剧众多旦行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尤其是根据“拷红”一场改编的《红娘》,更是一出让常香玉一生辉煌的经典剧目。

抗日战争期间,王镇南还曾创作过《哭长城》《扫庭犁穴》等爱国主义剧目。王镇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豫剧改革工作,是豫剧革新的先驱人物之一,对豫剧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1947年5月26日的《正义时报》曾发表文章称他为“梆剧泰斗”。

1938年年初,樊粹庭率领“狮吼剧团”从商丘回到开封。陈素真在大陆、华光等剧场再度上演“樊戏”,与原“豫声剧院”的司凤英、“醒豫舞台”的常香玉三台大戏同时演出,遂成“鼎足而三”之势,各有各的绝招,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观众群,可谓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那时,常香玉才14岁,能够和两位名满省城的大主演齐名并分庭抗礼,已经显示出了她的艺术实力和潜质。

常香玉精力充沛,尽管每天的演出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她还是能挤出时间勤学苦练。有时刚唱完中轴戏,就赶快卸装,跑去看“祥符调”“豫东调”,有时也去看看京戏。除陈素真外,常香玉还先后观看了著名“祥符调”演员陈玉亭、司凤英、赵义庭、马双枝、王润枝、田岫玲、玫瑰花等人的戏。张凤仙还花重金为常香玉请来了“祥符调”著名旦角聂良卿。聂良卿一有工夫,就赶到常香玉家里,教常香玉学习“祥符调”的各种唱法,使之很快融入常香玉固有的唱法中。比如《红娘》的那段唱:“在绣楼我奉了小姐言命,到书馆去探望先生的病情。上绣楼我要把小姐吓哄呵,我就说张先生的病情不轻。你若是救迟慢可就要丧命啊!”这板唱词原是用的“豫西调”,“豫西调”走的是下五音,用以表现红娘聪明活泼的性格远不够味的。学了“祥符调”之后,常香玉就改用走上五音的唱法,听着活泼调皮,机灵俏丽。这几句唱腔一改,使常香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迈出了从一个优秀演员升格为豫剧大师的重要一步。

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常香玉以“祥符调”“豫西调”两大流派为基础,同时还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手段,巧妙地融会贯通,开创了常派声腔艺术。

六、与马金凤、王四少合作

那时,比常香玉大一岁的马金凤正在密县演出,常香玉就搭上了马金凤所在太乙新班。两位新秀合作,唱出了一台台好戏,可惜从开封来得匆忙,戏箱没有带出,常香玉和马金凤时常合穿一件戏衫。

在密县演出一段时间,张凤仙带着常香玉继续向西,回到巩县。当时孝义镇正有一个戏班演出,听说常香玉在省城开封唱得很红,就请常香玉搭班。这个戏班的主演是个男旦,名叫王仲华,1897年出生在商水县张明村的一个富绅家庭,行四,人称王四少,是豫剧“沙河调”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四少小时候,家中养有戏班,他耳濡目染,爱上了演戏,而且专攻旦角,学唱得有声有色,模仿得惟妙惟肖,很快就驰名沙河两岸。冯纪汉在《豫剧源流初探》中说:“沙河调中名旦李佳玉的学生王仲华,是继易湘山之后的后起之秀。从1930年到1935年,曾四次进开封演出,上演过《三上关》《春秋配》《三上轿》《织黄绫》等,唱腔十分优美动听,当时省城为之大震。”

张凤仙急着带戏班去洛阳,但也考虑到了洛阳人对常香玉尚不太了解,跟剧场的合同一时难以签订。直到1938年秋天,常香玉等才获得一位姓杨的经理邀请,走进东都洛阳。洛阳的演员队伍虽然具备一定的实力,但常香玉毕竟已在省城开封唱红,其演出水平足以在洛阳扬名立万,演出一段时间,很快便打开了局面,受到观众热情欢迎。

但当时正处乱世,常香玉初到洛阳,地面不熟,经常受到军、警、宪、特和地痞流氓的压榨欺负。尤其是一帮滞留在洛阳的所谓“荣军”,仗着在战场上受过伤,更是肆无忌惮,时常在戏院里大呼小叫,甚至到后台对女演员动手动脚,有一次和演员们大打出手,连机关枪都抬了出来。

眼看在洛阳越来越难以维持,正好西安来人邀请,张凤仙就带领戏班于1938年初冬去了西安,把“中州戏剧研究社”改名为“易俗剧社”,在同春戏院开锣演出,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直到1940年8月,常香玉干爹张钫的“千唐志斋”在其老家新安县铁门镇落成,邀请常香玉去演出祝贺。常香玉感念张钫的救命之恩,遂从西安返回河南。

民国时期,张钫算得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出身行伍,颇通文墨,还办过煤矿等实业,曾担任二十路军总指挥等要职。张钫交游广阔,除军政人物外,还有许多文人名流朋友,如康有为、章太炎、于右任等,都是他的座上宾。

张钫长期担任“河南同乡会”会长,对难民和艺人提供了许多帮助,陈素真、常香玉等人都被惠及。1948年,常香玉的爱人陈宪章被国民党特务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之名抓捕,也是经张钫施加影响才解救出来。

七、捐助老家修堤坝

1941年秋,大病一年的常香玉听说汤兰香在洛阳唱红,就在常香玲的扶持下回到洛阳搭班,勉强支撑着病体演出,为父母还清了吸大烟欠下的债务。

债刚还完,从巩县来了四个老乡,诉说老家南河渡的黄河年年发大水,陡崖一批一批落到河里,土地被黄河水冲垮了很多,要常香玉捐钱修坝,常香玉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演出一段时间,常香玉共捐出了约合买400袋面粉的钱。堤坝修成了,河水不再泛滥了,由于常香玉捐钱最多,这段堤坝就被家乡人称为“香玉堤”。

常香玉在洛阳越唱越红,一些有权势的人又开始打她的主意。有一个姓卢的专员天天纠缠,常香玉实在气不过,从土崖上跳下去,摔伤了脚骨。戏班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奔西安而去。此后,常香玉向西边走边唱,一直唱到宝鸡、汉中、兰州、酒泉,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却在磨难中一天天长大,演唱艺术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欢迎。

八、唱红西京长安城

1943年元宵节,已是20岁大姑娘的常香玉在西安演出《灯节缘》,大受欢迎,编剧黄自芳举办了一个座谈会以示庆祝。会上,时任宝鸡县三青团分部书记的陈宪章发表了一番妙论,令常香玉情有独钟。1944年6月,两个饱受磨砺和相思之苦的有情人,终于在西安东大街的大豫饭庄喜结良缘。

陈宪章和常香玉结婚后,毅然抛弃了自己的工作,终其一生成为常香玉的亲密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伙伴。陈宪章是香玉剧校和香玉剧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豫剧常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常香玉的政治、事业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常香玉身边的“诸葛亮”。1951年,常香玉上书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那封要求用演出收入捐献一架战斗机支援抗美援朝的信,就出自陈宪章的手笔。陈宪章先后为常香玉创作、整理、改编了《花木兰》《拷红》《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等戏。可以说,常香玉的每一个重大行动,每一个重大成功,都离不开陈宪章这个甘居幕后、默默奉献的终身伴侣。

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豫西调”的基础上,与“祥符调”紧密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除豫剧之外,常香玉还对其他剧种,如曲剧、坠子、二夹弦、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广泛涉猎,力求兼容并蓄,将这些剧种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融于她的演唱之中,使她的唱腔不但有“豫西调”的朴实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而且也具有“豫东调”的轻巧柔媚、跳荡活泼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祥符调”清脆圆润、委婉曲折的韵味。她以豫剧两大流派为基础,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剧种艺术并巧妙地融会贯通,从而区别于他人的演唱风格,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形成了豫剧中影响最大的常派艺术。

1947年常香玉从西安回到开封,在梁苑女中义演《西厢记》,当时的《国光月刊》发表评论说:“她摄取了秦腔的低音,洛阳调的柔音,评剧的尖团音,更大胆地上演新本,她的确为豫剧寻求到新路”,“显然也是豫剧中成功的一个,自然也是天才者。”

九、创办香玉豫剧学校

1948年,河南的“水、旱、蝗、汤”和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战争中的垂死挣扎,使河南人民蒙受沉重灾难,大批难民再次向西流动,西安又成为收容河南难民的一个中心。

常香玉从开封重返西安后,萌生举办灾童豫剧学校的想法,与丈夫陈宪章一商量,立刻得到理解和支持。经过艰苦筹备,“香玉豫剧学校”在西安市马厂子13号院成立。招牌刚一挂出去,就吸引了大批前来报考的孩童。经过挑选,收录了第一批学员。

招生停止三天后,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方才赶来,常香玉看她长得眉清目秀,楚楚可怜,看到她的破烂衣衫和脏兮兮的小脸,想到自己苦难的童年,就破例收留了她。这个女孩就是常香玉的及门高徒高玉秋。高玉秋1940年出生在兰考县,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到二姨家,不幸姨夫又去世了,只好靠逃荒要饭勉强度日,辗转来到西安。

高玉秋嗓音条件比较好,学戏异常刻苦,开始曾学生、旦、净、丑各路行当,后来主攻旦行。高玉秋学艺勤奋也很有心计,最初学习常派艺术,后来广泛涉猎,吸收融会其他流派的艺术特点,终于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能唱擅做,戏路很宽,演戏以“新”“活”为特色,具有较大影响。1956年,高玉秋随常香玉返回河南,在豫剧院一团担任主要演员,所演剧目《对花枪》《必正与妙常》《喝面叶》《白奶奶醉酒》等,都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香玉豫剧学校教学正规,又包吃包住,很有吸引力,连着招收几批学员,在西北具有一定的影响,有许多学员后来都成为豫剧舞台的中坚力量。

十、甘肃酒泉迎解放

1949年年初,常香玉带团到甘肃兰州演出,引起轰动,万人空巷,一票难求。随着解放军大举进军西北,国民党的党政要人惶惶不可终日,纷纷西逃,局势十分混乱,常香玉不得已离开兰州,带着一个小戏班,租了一辆卡车,边走边演戏,途经武威、张掖,来到酒泉。1949年9月25日,常香玉和她的剧社在酒泉迎来了解放军。

这时的常香玉已经26岁,经过多年舞台实践,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常派艺术不拘泥于豫剧旦行中的某一个行当。《红娘》是常派艺术的代表作品,红娘是花旦行,其唱腔舒展轻快,表演既活泼明丽又泼辣开朗。《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则集闺门旦、刀马旦于一身,既有闺中少女的娇俏柔媚,又有武生驰骋疆场的豪迈洒脱。其他的如《白蛇传》中白素贞正旦加武旦、《五世请缨》中佘太君老旦加帅旦的艺术形象,也都生动隽永,脍炙人口。

十一、为抗美援朝捐飞机

常香玉是一个人民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她领导的“香玉剧社”积极参加“改人”“改制”“改戏”的“三改”运动,率先实现了旧戏班向新剧团的跨越。1951年,正当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最激烈时,常香玉向中共中央西北局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要到全国各地演出,用演出收入捐献一架战斗机的想法,得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同志的赞同和全力支持,《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爱国艺人常香玉》的文章。

要搞好捐献演出,就得准备爱国主题的剧目。陈宪章仅用4天时间,就改编移植了马少波的京剧《木兰从军》,改名《花木兰》,夜以继日地加快排演。从此,《花木兰》就成为常香玉常演的剧目,随着那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高亢明快的唱腔在全国各地响起,使更多的人听到了豫剧优美的旋律。

捐献演出的第一站,常香玉选择的是自己成名地——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那是1951年初冬,常香玉带领剧团一到开封,就受到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的亲切接见和设宴款待。省会的各机关团体、工厂商店纷纷组织观看,就连许多农民也纷纷背着粮食去看戏,可谓盛况空前。第二站是当时的平原省省会新乡,接着常香玉又到了武汉、广州、长沙等地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许多人用高于票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买票,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在广州,常香玉受到了华南局书记叶剑英的亲切接见。有一位从印度尼西亚归国的华侨,为常香玉的爱国精神感动,捐献了自己的金色小坤表。这块表拍卖了之后,购买者立刻又捐了出来,捐了又拍卖,最后竟拍出500万元(旧币)。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香玉剧社”仅用半年时间,走了5个省,演出156场,就实现收入15亿多元(旧币),成功地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这架被抗美援朝总会命名为“香玉剧社号”的战斗机,翱翔蓝天,立下累累战功。

1992年,常香玉在北京航空博物馆,手抚着“香玉剧社号”飞机,感慨万千。

十二、人民艺术家

1952年,常香玉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与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袁雪芬、王瑶卿等艺术大师同获最高奖——荣誉奖。同年,常香玉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

1953年,常香玉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共演出170多场。1954年,常香玉又到天山南北巡回慰问演出4个月,为解放军战士和少数民族群众送去党和人民的问候,送去祖国大家庭的温暖。1956年,经文化部批准,常香玉率剧社返回河南省,参与组建河南省豫剧院。河南省豫剧院于1956年3月4日在郑州成立,院部设办公室和艺术室,下辖豫剧一团、二团、三团和河南人民剧院,年仅33岁的常香玉担任院长和豫剧一团团长,周奇之担任副院长。

河南省豫剧院一团以“香玉剧社”为基础,以演传统剧目为主,主要演员除常香玉外,还有赵义庭、汤兰香、马天德、赵锡铭、马兰香、李兰菊等。1959年,随着开封市豫剧团的王素君、高兴旺和许昌豫剧团的王在岭等著名演员的调入,一团的实力更加壮大。1958年,河南省豫剧院一团排练了《破洪州》,常香玉演穆桂英,老搭档赵义庭扮演杨宗保,赵锡铭饰演寇准。排练仅仅一个月时间,就举行了公演,赢得了好评。1959年春天,党中央在郑州举行会议,河南省委举办招待晚会,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毛泽东主席对常香玉的表演印象深刻,亲自向周恩来总理推荐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参加十年国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场演出。

《朝阳沟》剧照,左为常香玉

1964年,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北京怀仁堂观看了河南豫剧三团演出的现代豫剧《朝阳沟》,常香玉代替高洁饰演栓保娘,受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同年,常香玉带领河南省豫剧院一团在大庆演出了豫剧现代戏《李双双》,常香玉主演李双双,受到好评。

毛主席接见常香玉

十三、担任校长育新人

1977年12月27日,复出后的常香玉担任河南戏曲学校的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豫剧新人上。常香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天资较好、有一定潜力的演员加开小灶,重点培养,并不断现身说法,言传身教,时间不久,汪荃珍、王惠、李云、孟祥礼、范静等一批优秀演员便脱颖而出。

1980年3月27日至4月13日,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在郑州举行,豫剧“五大名旦”和五大流派的体系正式确立。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著名豫剧工作者普遍认为,《红娘》《白蛇传》《花木兰》《五世请缨》《大祭桩》《破洪州》等是常派代表剧目,唱腔舒展奔放、表演刚健清新是豫剧常派的艺术特点。

1987年10月7日,常香玉应邀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中南区的开幕式演出,组委会特意给她颁发了“香玉杯”荣誉奖。也就是这“香玉杯”三个字,使常香玉萌发了自筹资金设立“香玉杯奖”的念头。当时,常香玉担任河南省文化厅顾问和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她把自己的想法和省文化厅、省文联的领导协商后,得到肯定和赞同。

1988年5月,65岁的常香玉为了培养和鼓励豫剧新人,承包了河南省豫剧一团,再次披挂出征,辗转巩义、洛阳、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共演出130多场,观众达27万人次,筹得资金20万元,于1988年10月第一次颁发了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杯名的“香玉杯奖”。常香玉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和主席、河南省戏剧学校校长等职。终其一生为豫剧的繁荣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2004年6月1日,常香玉与世长辞。为了表彰常香玉的爱国精神和艺术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

常香玉《花木兰》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