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也别想躲过牛肉面

谁也别想躲过牛肉面

时间:2023-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牛肉面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马保子。牛肉面担子后来扩大成面馆,“清”字诀保留了下来。显然,汤是牛肉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牛肉面的煮汤师傅是面馆的灵魂人物,他起得最早,摸黑熬汤,汤的配方绝对保密。牛肉面十分廉价。争议立刻出现,市民怨声载道,让物价管理部门发出了“牛肉面限价令”。这件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微博上,每每有外地人抱怨牛肉面不好吃,就会遭到兰州人的批评。

文_韩松落

来兰州旅行,真是谁也别想躲过牛肉面。

关于牛肉面的基本常识,无非是,它可能起源于唐朝,直到清初才发扬光大;另一种说法是,它在清朝才出现,逐渐成为兰州的标志性食物。当然,最没有争议的是,它是由回族人民创造的,肉汤+面+蒜苗+油泼辣子,是比较典型的游牧民族的食物。兰州牛肉面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马保子。20世纪初,他在家里制作牛肉面,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渐渐摸索出最受欢迎的做法—汤一定要清。牛肉面担子后来扩大成面馆,“清”字诀保留了下来。多数时候,兰州牛肉面的全称应该是“兰州清汤牛肉面”。

牛肉面的做法有严格的标准:选用高筋面粉,控制好水温,并且在面粉里加入蓬灰,让面条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反复揉搓成圆条后,根据顾客的需求拉出毛细、细、二细、三细、韭叶、大宽等不同粗细的面条,每一种面的口感都不尽相同。

汤的调配尤为重要。要选取上好的牦牛肉和黄牛肉,搭配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十几种调料和绿萝卜片熬煮,其间不断撇沫,最后煮出来的汤香气浓郁,清澈见底,搭配葱花、蒜苗和油泼辣子,捞入面条,就是一碗标准的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白萝卜、红辣椒、绿蒜苗、黄面条)。

显然,汤是牛肉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牛肉面的煮汤师傅是面馆的灵魂人物,他起得最早,摸黑熬汤,汤的配方绝对保密。关于他们,有种种神秘传说。有时候,一家牛肉面馆的汤实在太香,让人恋恋不舍,每天都去“报到”,人们就会笑说:“汤里一定是放了罂粟壳了。”这种猜疑,多半基于它的神秘。

这都可以言说,无法言说的却是它深入兰州人生活的程度。20世纪80 年代的《兰州晚报》,头版有个刊登读者来信的栏目叫《金城拾零》,里面的来信几乎都和牛肉面馆的服务有关。曾有读者向报社投诉机场餐厅的饭菜定价骇人听闻,但土豆丝26元一份没成为吐槽点,反倒是牛肉面9元一碗引起市民的极大愤慨,吸引了全部火力。

正常状况下,这种深入程度还是不够明显。而每逢非常状况出现,它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例如,它的每次涨价。

牛肉面十分廉价。1977年以前的价格是大碗3两粮票0.21元,小碗2两粮票0.18元。到2000年,涨到了每碗2.00元。2007年,通货膨胀加速,牛肉面作为兰州最敏感的价格神经,立刻做出反应:大碗3.00元,小碗2.80元。争议立刻出现,市民怨声载道,让物价管理部门发出了“牛肉面限价令”。这件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出现限价令非常不可思议。

网民更表示,一个省会城市的居民,居然承受不了一碗3元钱的面,简直匪夷所思。

也是在那时,某论坛出现了一篇兰州人写的长帖《你们永远读不懂牛肉面限价令——致没有在兰州生活过的热心人们》。这篇帖子,详解了牛肉面在兰州人生活中的地位,它不可缺少,对低收入家庭尤其如此。它是兰州人内心的等价物,是兰州美食文化的根源,是兰州生活的节奏提示,它赋予了兰州一种味道。牛肉面馆是日常交际场所,甚至是乡愁的一部分。

只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要依靠一碗面来实现,多少有点窘迫。微博上,每每有外地人抱怨牛肉面不好吃,就会遭到兰州人的批评。终于,有个女网友的发言点明了要害,她说:“兰州人似乎总在搜索别人谈论牛肉面的帖子,好去反复告诉别人,你们吃到的不是正宗的牛肉面,牛肉面离开兰州就不对味。”

这一碗面和这一座城,关系千万重。在新的时代,这种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需要强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