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逝的尊严

远逝的尊严

时间:2023-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襄公不肯袭击尚在河中的敌人,不肯袭击队形混乱立足未稳的敌人,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行动是不仁义的,军人之间的战斗只有在双方准备好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尊严在这种追求功利的思想引导下缺席了。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与教育所重视与惦记的只是成王败寇,却没有想到那些失败者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愧对那个在历史中已经远去的有尊严的失败者的背影。

前些日子与朋友聊天,谈到了春秋战国时的宋襄公,我们平日里受过的教育都告诉我们宋襄公是一个蠢猪式的君主,换言之,宋襄公资质平凡,不能担当国君的大任。使宋襄公留名史册的是他与楚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宋襄公浪费了三次可以转败为胜的机会,成为千古的笑话。问题是解读历史是否只有一种视角,这个问题很多年前我就思考了许久,可是一直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导致宋襄公失败的主要理念是“仁义”,所以任何一个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机会都被宋襄公认为是不仁义的,故而放弃,所以战争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考虑到我们今天遭遇到无序的市场经济以及普遍的诚信缺失状况,那么重新思考宋襄公的故事多少还是有些意义的。宋襄公不肯袭击尚在河中的敌人,不肯袭击队形混乱立足未稳的敌人,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行动是不仁义的,军人之间的战斗只有在双方准备好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这些想法固然迂腐,但是它却体现了一种做人的尊严,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人都太聪明了,曾经困扰我们的目的与手段的纠结,早已明日黄花,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考虑一切手段,我时常去想:目的美好就可以掩盖手段的残酷吗?康德曾说“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难道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的绝望的呼告?尊严在这种追求功利的思想引导下缺席了。所以,我们看到了背信弃义、出卖,看到了群体精神的萎靡,为了钱或者别的利益,我们可以放弃做人的一切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春秋战国以后,我们已经把人的尊严的底线无限下降,以至于今天我们都不敢承认或者相信尊严的存在。中国文化的没落应该从这时算起。放眼四周,我们看到了假乞丐的快乐乞讨,看到了群体出卖良心,看到了富人的见利忘义等等,以至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喜欢撒谎的民族。

在这个匆忙逐利的年代,宋襄公的故事至少还能让我们想到我们的祖先也曾经光明磊落地生活过,虽然这些人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尊严是无价的。在世无良盗的今天,想象一下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的品格应该是一个民族必要的反思。也许宋襄公不适合做一个统帅,但是他绝对适合做一个讲究诚信的公民或者军人。而当下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对尊严的守护。记得以前曾对朋友说,我最喜欢看《史记》里的刺客列传,那是中国文化里最有血性也最为闪亮的部分。平庸地生活久了,我们也变得无比平庸。在无聊中,那些没有泯灭的东西,总让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不安,所以,今天我们都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潜意识里也在心灵里寻找那些远逝的尊严与骄傲。

现实的中国人太聪明了,以至于大家活得都很累,其中的原因或许这里就有一些。现实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火热,而我们的内心却逐渐变凉,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内心达到了零度或者完全荒漠化,我们还会怎样呢?一群陌生的动物之间如何相互温暖对方。没有尊严又哪里谈得上去爱呢?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与教育所重视与惦记的只是成王败寇,却没有想到那些失败者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愧对那个在历史中已经远去的有尊严的失败者的背影。

(2005-07-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