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
●明代中国旅游文学概况
经过了蒙元统治,进入明初的汉族政权即大力推行八股取士制度,孔孟之道、朱陈理学一时蔚为大观。专制和非理性的政治制度,使朝野上下的文人更可能逃逸山野或被逐边塞,游逸之风盛于唐宋。缺乏主旨的中国文坛出现文学流派交替、群体色彩浓郁的特征。
明代的诗文创作的整体水平虽然未能超越唐宋,但以游记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的旅游文学却运用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新朝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期求新求变的整体风貌。以徐霞客为代表的以游为业、为文自恣的作家群,增添了旅游文学的理性思维和厚重感。传奇和小说的发展,让作者有更多的视野去描绘旅游资源,昆曲的繁荣也间接推动了旅游文学走向民间。
【核心知识】
●明代云南旅游文学
如果说元代是云南社会融入中国大家庭的一代,那么明代则是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大踏步浸淫云南的时代。明代以前,迁徙到云南的汉族大部分都融合进少数民族之中,而明代在云南实行的大规模移民屯田、“改土设流”、兴教办学、开科取士等政策,则使汉族最终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这些汉族与当地各民族朝夕相处,进一步传播了以儒学为核心思想的文化科技知识,使云南的社会发展水平跻身中原。
明代前期,政治家、军事家杨一清以滇人进入朝廷、以诗文享誉海内,兰茂以布衣之身在音韵学、药物学和文学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成为滇中英杰。这一时期,云南大地诗文别集大量涌现,作家群体初步形成。
明代后期,一代才子杨慎流寓入滇,在他的影响下出现“杨门六学士”或称“杨门七子”,“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这一时期,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多次涉足云南,在其游记中,与云南风物有关的文字为数众多,收录于其《滇游日记》中。
与此同时,丽江木氏土司家族文人辈出。相较于中原地区整个旅游文学创作的沉闷与徘徊,明代的云南旅游文学则显现出“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繁荣景象。
云南本土士阶层的勃兴和部分文人的隐逸,云南文人出滇入仕、宦游或寓居,内地文人因移民、宦滇、经商或谪戍原因寓居云南,这些活动共同成就了云南旅游文学的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