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话题引起旅游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震撼,那就是亚洲某国准备把端午祭作为该国的口头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开始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问题。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具有独特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然而,近百年的社会政治文化变革,使中国几千年延续不断的传统文化遭到一次又一次否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的丢失,端午节、中秋节影响减弱,都是明显的例证。我们是否在“泼掉脏水的同时,把孩子也泼出去了”?现在到哪里去寻找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文化底蕴?
一、民族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何在
数十年的“移风易俗”运动,使我们已经习惯了把传统的东西都当成封建的、落后的东西一概舍弃或淡化处理。几十年以来,在城市里,我们已经习惯了过“国庆”节,过“元旦”,过“国际劳动节”。唯一一个被保留的传统文化节日就是“春节”。国家也把这些节日确定为法定需要放假休息和庆祝的节日。在1999年确定三个“黄金周”时,也是一个政治节,一个国际节,一个民族文化节,三节鼎立。而延续几千年历史、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堪称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已跃出国界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却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据笔者了解,只是在农村,还保留着过这些节日的习俗;在城市,由于近几年商机的推动,商家逐渐在民族节日到来时营造一些气氛。然而,商业气息终究不能完全代替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国家也不给这些节日放假,人们对这些节日的概念就逐渐淡化,节日的气氛自然就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慢慢从人们心中退出。
二、民族节日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欧美各国如此,亚洲各国也如此。即使是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也还保留着很多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有人或许会说,时代不同了,过这些节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以往过节才能吃的东西,现在平时都可以享用了。我们的传统节日里,“食文化”的分量是有点重,可是,纵观国内外各民族的节日,也大都与“吃”相关。美国经济如此发达,感恩节不是照样还要吃火鸡吗?或者,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过节吃团圆饭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吃,而在于借这样一个机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那份亲情和温馨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持久形成的习惯。有时候我们似乎很难去理解某些文化现象存在的道理,原因就在于此。反过来,当我们想创造一种文化时,也就应该明白只有让某种东西——理念、行为规范等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才可能塑造出一种文化。
从经济的角度看,民族节日与经济发展、经济规律并不违背,反而有密切关系。从最直观的层面上说,各路商家恨不得每天都有搞活动、做促销的卖点,而文化类节庆活动既高雅又能打动人心,无疑是最佳的促销卖点。从宏观层面上说,休闲经济、假日经济已经表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那种认为只有生产性活动才能造财富的观点已经非常落后,也是明显不符合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了。消费经济的价值和作用,假日带来的休闲、旅游、购物等消费,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当然也间接带动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那么,从需求角度说,人们是否有对于这种民族传统节日的需求?就现实的情况看不仅有这种需求,而且需求很强烈。现在,人们之所以不断热衷于过各种洋节,这不仅仅是一种盲目追求洋文化的表现,尽管其中不乏西方文化挟其经济之强势,影响弱势文化的原因,但主要还在于两点:其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有强烈的体验、参与精神文化类活动的需求;其二,人们认可那些节日所代表的内涵和意义,不论他们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了往日祖辈们的物质生活负担,不再关心温饱问题,而是关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色彩,更有味道;同时,他们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一切他们认为有价值、有道理的东西,而不论其国别。如今,30岁以上的人,或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人,谁不怀念小时候过年,过端午节、中秋节,如果全民都很郑重地在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予以庆祝,把这些节日的文化味儿过得浓一些,甚至放假来庆祝,那么,孩子们就自然会在心中形成对这些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我国的这一文化遗产也就得以延续。否则,下一代恐怕就只能从书本上去找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故事了。
三、民族文化节日对于旅游业的作用
民族节日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一则因为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文化性产业;二则因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文化节庆活动来充实。近年来各地为了造势或目的地营销,纷纷营造出各种节庆活动来,什么柑橘节、大蒜节、荷花节等,目的在于借各种“节”来搭台,让经济来唱戏,而且大多由政府出面组织拨款,或拉企业赞助,每年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不应否认这些创造性节庆活动的价值,相反,其创新精神很值得称赞。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节庆活动在这种非自发的、非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下是否可以持久?英国的一些地方为发展旅游业,也曾大搞节庆活动,可是最后它们承认失败了,后来就中止了。与其这样去造节,不如去发掘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号召力和吸引力岂不更强,生命力岂不更持久?
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校长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呼吁增加民族节日假期;近几天,文化界人士呼吁我国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节。然而,这种声音还未免有些单薄。只有在这些声音的伴随下,再辅以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的实际努力,我国民族文化节日的复兴才可实现。那么,哪些领域、哪些行业可以担当起复兴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重任呢?旅游业应该是其中一个。
这几年,各地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为何不发掘并倡导自己的民俗文化和节庆资源,整合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呢?传统文化节日与旅游业,与旅游者的需求天然具有密切联系。旅游部门应该肩负起振兴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重任。
当我们迈向小康生活时代,当我们开始用科学的协调发展观去指导我们的行动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重视民族文化节日,接纳更多的外来文化节日,从理念上重视节日文化价值,从行动和内容上丰富它们,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完成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