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她一家子都是好人。”

“她一家子都是好人。”

时间:2023-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学生家长,姓张,农民,62岁,他的孙子在高淑珍家里。这天上午,在和残疾孩子家长座谈的间隙里,王木再次约任丽华交谈。王木没有“单独”和高淑珍谈,他约了省里的田处长,7日下午与高淑珍交谈,同时核对残疾孩子的名单,查看任丽华的生活状况。

一个学生家长,姓张,农民,62岁,他的孙子在高淑珍家里。他说:“这些年,一分钱也没要。天底下没这么好的人,没人拿着别人家的孩子当宝贝的。残疾孩子一般的人都瞧不起。这里当宝贝。她一家子都是好人。连姑爷都是好人。”

刘艳辉的家长刘征说:“我家是胡各庄镇的,孩子来了一学期。孩子患本丙同尿症,不能吃带蛋白的东西,起反作用。吃了9年粉条,没蛋白。我的孩子在当地上了二年,只会玩文具盒,别的孩子也歧视他。到高大姐这里,她说:‘你放心吧,你儿子就是我儿子。’这个丽华老师也好。俺们有这么个孩子,真的是没活路了。不为了闺女就不活了。在这儿,放心。一学期,孩子眼瞅着有进步。有盼头。我们住高老师家的房,一分钱也没要。”

陈继东的家长:“我家是尹家桥,我的孩子18岁,脑瘫,来这里二年多了。这个大姐忒不容易,一家子忒好,不知道怎么感激人家。拿这孩子当宝贝。我们的孩子除了放屁不用人帮着,剩下的啥都要人帮着,哪个学校收呢?送这儿来,是个解脱。在农村,我们这人都没人搭讪,可是这个大姐,把我们当亲人。我们都是一家人,比一家人还亲。能帮帮这孩子,我们死了能合眼了。不帮帮这孩子,死了这心也撂不下。孩子在这里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多。能让他多活几天,我们心里也好受;哪怕治病治死,我负责任,也解脱了。因为这孩子造腾的,心情不好,身板不好,出去比别人矬半截。抬不起脑袋来。不是这个高大姐帮着大伙儿,我们一点儿解脱也没有。这十几年,她太不容易了。”

刘爽的爸爸说:“我闺女在这儿12年了。刚来的时候走道都走不了,类风湿,钱花光了,病没治好。没法儿治。听人说,这里有个学校,还能给治病。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走道走不了,晚上自己脱衣服脱不了。来到这儿以后,高大姐像个土郎中,给孩子按摩,我闺女现在跟正常人差不多了。她妈因为她得了神经病,我又当爹又当妈,还得种地,还得挣钱。孩子在这里,我省心了,省钱了,可以出去打工去了。说实在的,高大姐办这个学校也真不容易。她自己挨门挨户下庄撒东西,挣点钱养孩子,一两句话说不清对孩子的好处,不带油米面,带来她也不要。她说‘我不容易,你也不容易’,啥都不要。”

刘福岭的家长说:“我家是程庄镇汪庄,孩子脑瘫,15岁,刚生下来脑缺氧,后来就脑瘫。看不好。听说高大姐免费照看孩子们。送来三年了。以前啥也不会,现在可以网上聊天了,左手打字,右脚右手都不中。碰上好人哩,活雷锋吗。三年没睡好觉。以前在家脱衣服都是家长给脱。哪家摊上一个这样的孩子都够呛,高老师家里收了这么多孩子,真不容易。很佩服高老师,活雷锋,啥也不要。我们一家子,因为这孩子,操心操多了,在家里沿街跪着爬,爬一道沟。减轻负担。能出去打工了,能挣钱了。我从心里感激高大姐。她确实不容易。”

田志新的家长田崇辉说:“我家是昌黎县刘台庄镇刘上庄村,我的孩子是个男孩子,15岁,这个月20号来的。脑袋有点毛病。在家上了几年小学,五年级毕业了,连3+5不知道得几。在家呆了一年多。在这儿住,陪了一个星期。感觉能写字了。在家不写,在这儿能写了。老师手把手教。会用手机打游戏了。小时候得的是新生儿黄疸,医院说治好了也是愣胳膊愣腿的。这个老师忒辛苦。孩子能留这儿,不收学费。收费也不到这儿来,我们离这儿170里路。”

王薇的家长:“我家是北圈的,孩子叫王薇,18岁,来了12年了,刚一开始办学就到这儿了。高大姐始终没收学费,不光没收学费,还管吃住。当时有人不让办,说是危房。正常学校不接收咱的孩子。我这孩子早产,弱智。孩子不去学校。特教学校也不去。孩子就选这儿。高姨对她们始终态度这么好,能摸清孩子的心理了。高大姐忒不容易,不容易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她为孩子们操心,老的快,人多了,经常一天吃一顿饭,有时一宿都不睡觉,为孩子操劳一辈子。她有这么一个孩子,就能体谅咱们家长。我没给高大姐买过东西。家里有花生、苹果,有时带点花生,带几个苹果,过年了拿盒点心。拿东西她不收,烟酒没拿过。到现在为止,没收过学费。不收费,管吃管喝。”

姚东的家长:“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在北京看过,看不好。在家该入学不能入学。送到学校试试去,看了两天,一班学生,因为俺这一个孩子上不了课,俺就回家了。我姐从电视上看到‘河北十大热心肠’,看到高大姐的事,我姐打电话给我。我骑着摩托找了一天,没找着。回家了,我媳妇说电视又演了,洼里的。我就带孩子来了。那时候太困难了。孩子在家不中。孩子有毛病,更需要有文化,将来对孩子有用处。这个路子走对了。人家也不收费。过年了拿瓶酒拿盒点心,我拿她当我亲姐看。也不收费,管吃管喝。孩子在这里特放心,比你自己照顾得还好。真正是好人。这么多年,一个农村的家庭,帮我们带着这么多孩子,这个事儿,一般人干不了。她的爱心很不容易。”

据媒体报道——

杨超说:“我刚来的时候路走不好,走几步就摔,学习也不好,什么字都不认识,还不懂礼貌。是高妈妈给我按摩,哥哥姐姐教我读书,还有许多好心人来看我们。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社会上的好心人。”

蔡彦超说:“我刚来的时候连衣服都不会穿,还经常打人骂人。是高妈妈像亲妈一样照顾我,哥哥姐姐给我穿衣服,一笔一画地教我写字,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给我们送来吃的、穿的和书本。现在我的坏毛病都改了,字能写得好了,还学会了做数学题。我以后要自食其力,同时帮助更多的人。”

这天上午,在和残疾孩子家长座谈的间隙里,王木再次约任丽华交谈。王木和任丽华坐在高淑珍家正房东间靠东墙的小床上,面朝西,对着厅堂。田处长、李主任或坐或站,或听或问。任丽华分别回答。说到她的妈妈,说到她的家庭,她流泪了。心地善良的李主任受了任丽华的感染,捂着脸哭了许久,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王木请李主任留心给任丽华介绍朋友。李主任欣然应诺,并且表示要为奉献者奉献。

王木没有“单独”和高淑珍谈,他约了省里的田处长,7日下午与高淑珍交谈,同时核对残疾孩子的名单,查看任丽华的生活状况。

下午王木和田处长去洼里村的同时,唐山郭主任按照和王木他们商定的思路联系乐亭县有关方面,寻找严文杰。郭主任通过公安部门查到了严文杰,整个乐亭县有5个严文杰,1980年出生的只有一个。滦南县李主任去乐亭接严文杰到滦南县城。

下午6点左右,王木和田处长回到县城,与郭主任、尹处长、李主任等一起和严文杰座谈。

严文杰在高淑珍家做志愿者的时候,还是在高淑珍家的老房子里。当时有十几个孩子。当时很困难,吃的是米饭、馒头、大白菜,很少吃肉。从孩子家长的表现能感觉到,高校长(指高淑珍)挺好的。“经济上没啥钱”,“我们在这儿的时候的确没钱”。

说到高淑珍的新房子,严文杰说:“我感觉她没钱,她能一点一点盖起来,很不容易,一般的人盖不起来。”

说到收教孩子的初衷,严文杰说:“她这颗心对孩子们绝对是实打实的。”“有饭让我们(包括孩子们)先吃,都凉了,她才吃,吃口粥,蘸大葱。孩子们的衣服是带回家洗,高姨给孩子们洗脚,洗脑袋,我们帮着洗。”有一次,一个孩子出水痘,高淑珍守护那个孩子一整夜。

严文杰说高淑珍“很坚强”,“她要想办什么事,她就想法设法都办了。我觉着她挺有本事”。“这么多年了,自己一点一点坚持着,也不容易”。

严文杰说,高淑珍家盖新房子的砖是马家沟一个企业赞助的。高淑珍没有钱付运费,是严文杰主动从自己家里拿了7千块钱借给高淑珍的,在她离开以前还给她5千,另有两千没还,她也不要了。

严文杰说:“高姨总是让我们照顾好孩子。”

郭主任问严文杰:高大姐有没有特别严厉的一面?有没有批评过你们?

严文杰说有一次,是送孩子的司机掰了别人家的玉米,车被扣下了,严文杰在车上,高淑珍为此狠狠批评了司机,同时批评她没有制止司机。

王木问:高大姐待人接物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严文杰回答:“高姨事管的多,亲戚家的姑娘找对象,她都要管”。

严文杰说:高淑珍“不在意物质利益”,“有的家长一粒米没拿过”,“没见她给学生家长要过东西”。

王木问:“高淑珍有没有让你认为不好接受的性格?”

严文杰说:“话忒多,来回说。”

有人问到记者采访高淑珍的事,严文杰表示:“记者主动来的多,(高淑珍)主动找的少”,“因为记者走的时候她还要问记者的电话,所以知道她们原来不认识”。

问到高淑珍与邻居们的关系,严文杰说“还可以”,并且说“和姨夫的本家兄弟都挺好的”。

问到做几年志愿者的收获,严文杰说那段经历是“精神财富”,“对残疾孩子来说,我付出过,尽过心意。对自己是个锻炼,后来生活中的乐观坚定,喜欢帮助别人。包括在家庭生活中,也感觉到一种精神收益”。

问到她对做志愿者有没有后悔的地方,她说:“也后悔,别说不后悔。”她做志愿者三年,误过了考取职业医师的最佳时机。同学们都有工作,她却在农村种大棚蔬菜,同学聚会她都不参加,感到不好意思。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对外人讲过做志愿者的经历。

对于高淑珍,严文杰没有半句微词,而且饱含深情,只有一次称“高校长”,其他都是亲切地称“高姨”。对于她服务过的残疾孩子,总是一往情深。

3月7日晚饭后,参与调研的全体同志再次集合座谈。同志们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各自在调查中了解的情况,发表意见。

回到北京,王木在个人的工作笔记中写道:

我认为高淑珍有三个方面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第一是她的母爱感天动地。当发现她儿子王利国患类风湿之后,她能倾家荡产,她能竭力举债,不惜代价不计后果,给孩子看病。王利国是被医生判了死缓的孩子,高淑珍硬是把儿子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她的儿子能够活下来,既是医生的功德,也是高淑珍精诚所至。

第二是她的善心感天动地。在她家学习的孩子,前前后后至少38个(后来他继续核查,有名有姓的是63个。他估计,高淑珍收教的残疾孩子应在70个左右,但当时他只知道是38个)其中,脑瘫患者21个,自闭症患者6个,类风湿患者至少3个。从1999年4月收教第一批残疾孩子算起,至今已是13年的时间。如果我们曾经观察过一个有脑瘫患儿的家庭,如果我们观察过一个脑瘫患儿,我们就应该对高淑珍大姐的善行肃然起敬。当她家所有能睡人的地方都睡满残疾儿童的时候,当她家整个院子里都是残疾儿童的时候,我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感动和震撼。这么多年,这几十个残疾儿童的家庭对高淑珍竟然亲如一家。这么多残疾孩子,这么多年,把高淑珍视为母亲,严文杰无意中说到高淑珍对别的孩子比对她儿子还好,王国光也说到她妈对别的孩子比对她弟弟还好。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说:他和别的孩子一同打点滴,他的打完了,告诉他妈,他妈说“让你姐给你整”,而别的孩子的吊瓶却是高淑珍亲自守着。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直觉告诉我,高淑珍是个大爱大善之人!她把那么多残疾儿童庇护在自己家里,且不论是否学会了语文数学,仅此善举,已足以感天动地!

第三是她的刚强勇毅感天动地。一个农家妇女,基本不识字,丈夫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坚决不支持,家里的房子已成危房,借债借到了无处可借,作为她心灵支柱的儿子因病致残,一群残疾孩子要吃馒头要喝粥,在这样的困境中,她绝望过,她哭过,差不多哭干了毕生的泪水,但她没有被压垮,她挺过来了,她活得很硬气,卖杂货尽可能离自己的村子远一些。古人说“士不可不弘毅”,因为要“以天下事为己任”,在和高淑珍大姐相依痛哭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弘毅”!高大姐的刚强勇毅感天动地!

高淑珍,其善心浩荡,催人泪下。其善行昭昭,虽树碑立传不为过奖。

王木认为,高淑珍和她的女儿王国光为照顾王利国发起了收教残疾孩子这样一件善事,当王利国之外的孩子进入这个家庭接受关爱的时候,高淑珍和王国光的善行已经是志愿服务的性质。此后戚建英、严文杰、王利忠、吴立军、任丽华等长期驻守的志愿者,加上那些短期的甚至实习性质的志愿者,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了一个志愿者团队,这么多年携手接力,共同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善事,共同支撑了几十个残疾孩子的一片蓝天。

王木向领导建议给高淑珍收教的那些残疾孩子们献一分爱心;酌情给高淑珍本人应有的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经济资助;酌情给曾经长期在高淑珍家做关爱残疾人志愿者的王国光、严文杰、王利忠、任丽华等应有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