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进化,已经使乌龟体内血液中,存在一种诱发冬眠的物质——冬眠激素。当环境改变,气候变冷,食物短缺,乌龟体内的冬眠激素就会发挥作用,促使乌龟寻找冬眠之地,进入冬眠状态。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乌龟体内的冬眠激素就会逐渐减少,乌龟就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进入生存常态。
对于企业来说,在经济危机中冬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节约成本,保存实力。在本章前面部分,我们重点谈了节约生产经营成本的方式,以及让全体员工认识到节约成本的意义,并强调要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这一部分,我们再从企业结构层次上谈谈如何节约成本。其中重点谈谈决策成本。一提到节约成本,人们往往只会想到节约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以及各种经营消耗成本,很少有人会想到要节约决策成本,认为决策是企业管理阶层的事情,似乎没啥成本可言。其实,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决策成本,决策决定了企业的走向和行为,并注定了企业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经济法则。决策成本主要取决于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战略成本控制阶层,它是金字塔的最高端,是企业的大脑所在。其实,决策所耗的成本就是企业投资的总和,能不能获取利润,就看决策的正确与否。投资就是柄双刃剑,虽然能够制敌于死地,但不小心也会伤到自己。谁是成本的决定者,谁就应该对其决定的成本负责,并加以控制。这样看来企业的各项成本,就是由其管理许可权决定的。董事会是投资管理者,成本许可权最大,所以董事会是企业成本的第一责任者。战略决策成本的控制,主要看董事会对决策的把握尺度。作为决策机构,董事会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地点、投资时间等,而且一旦投资形成,其实也就划定了企业成本的总体范围。所以决策的正确与否,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趣闻快读】
中国西南边陲,有个地方的猎人,捕捉猴子的办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颗桃子。首先他们制作一个笨重的木箱,以猴子拖不动为标准。然后在木箱上开一个小洞,小洞的大小,以猴子刚能伸进手为准。事先猎人在木箱里放上一些鲜嫩可口的桃子,然后把木箱放到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自己便远远地躲起来看着。这时如果有猴子出现,它们一定会去观察木箱,发现里面有桃子,就会有猴子伸进手去拿,哪只猴子拿起了桃子,哪只猴子便被捉无疑。道理很简单,猴子伸进手抓住桃子后,由于洞口小,正好卡住,无论如何使劲都没用。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猴子即使看到猎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也不会想到放下手里的桃子,就可以脱身而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猎人抓走。这就是聪明的猴子做出的傻事。
在这场人与猴的较量中,猎人是决策者,猴子也是决策者。因为猎人发现了市场的规律,就是猴子的习性,由此便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捕猴技术,所以轻松就占领了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捉到了猴子。虽然成本不大,但利润可观,这就是正确决策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收益。而猴子由于没有认清市场风险,只看到了桃子的诱人,却没有想到箱子的制约和瓶颈,并且在危机到来时,贪婪成性,不舍得放弃眼前的利益,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魄力,以致自己被捉。
很多企业之所以被经济危机的寒风吹垮,重要原因就出在决策上:没有看清全局,没有看清市场发展的规律,没有看到市场风云变幻的各种因素;跟风冒进,盲目扩张;朝三暮四,频繁跳槽;胡乱决策,使正确的投资缺乏正确的管理和营运。凡此种种,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把企业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么经济危机中,作为企业、管理者或所有人的决策层,应该如何控制和节约决策成本,保存自己的实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缓决策或者少决策。除了维护企业核心业务所需要的各种决策外,一般不做新产品的投资决策,不做进入新行业的决策,不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决策,不做产品营销宣传推广决策,不做招募员工决策,不做社会性活动决策。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决策层不做决策,那么整个企业就会顺利进入冬眠状态,保存自己的实力。“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因为决策层的决策很多处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的阶段,一旦形成决策,由微到显,从无名到有名,就已经划定了成本范围。就像猴子一旦做出决定,它伸进箱子里的手,就只在于如何摸到桃子,如何抓牢桃子,至于是否会被猎人捉到,则完全没有考虑过。就像一块上好的木料,是劈柴烧火、是垫桌腿、是打造家具,还是精雕细刻做成工艺屏风,一旦做出决策,其增值水准就已定形,无论木匠的手艺再巧,巧夺天工,也不会把劈柴的价值等同于一件家具的价值。如果劈柴,就是决策成本的极大浪费,如果做成工艺屏风,就是决策成本的节约。
【怎么办】
企业董事会为核心的决策层,是企业战略成本的制高点,在这一层面上控制成本,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决策者要仔细分析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摸清企业将进入的产业链的各种形势和状况,全方位地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地点,不盲目、不跟风、不急躁,看清,看准,然后再下手不迟。
一语珠玑 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詹姆斯·柯林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