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时间:2023-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体系具有明显的互补特色,当代医务工作者,深深感到彼此结合的必要性,这一愿望当今已超越国界,形成东西方医界医学人的共同愿望,也是将世界医学发展推向新高峰的必然趋势。中西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医和西医之所以不同,正是这种上层建筑发生变革的结果。现代西医由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组成了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科学体系。

“中西医结合”——这一关系祖国医学成败盛衰的大事,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西两种医学由于发生、发展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上,因此二者由形式到内容成为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两种体系具有明显的互补特色,当代医务工作者,深深感到彼此结合的必要性,这一愿望当今已超越国界,形成东西方医界医学人的共同愿望,也是将世界医学发展推向新高峰的必然趋势。

一、中西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社会基础上产生的

中西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当经济基础改变了的时候,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中医和西医之所以不同,正是这种上层建筑发生变革的结果。中医成为一门学科,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当时我国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时期。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相适应,中医学冲破了神权和天命思想的束缚,终于与巫分家。著名的中医学家扁鹊就是这一变革时期的代表人物,《黄帝内经》(下称《内经》)则是这一变革时期的代表论著。在此后2000多年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经济基础始终以个体农业、分散的手工业为主体,这样的经济基础给医学的发展不可能提供现代化的比较精密的实验工具和设备,更不可能提供现代医学所必须的微观数据。人们从事中医临床和理论探讨所能凭借的只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除此而外,如果还能有所凭借,那就是中医工作者自身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了。西方医学在16世纪以前,和中医一样所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同样不具备现代大工业。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问世,全书70余篇,综合了当时古希腊医学之大成,和同一时代的中国的《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灯塔。二者在东西两半球各自指导和影响着所在范围的医学发展和转归。公元2世纪左右,西方医学的重心由古希腊向地中海沿岸转移,《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学术思想在古罗马开花结果,那里升起了一颗光彩夺目的医学之星,他就是被称为“医王”的古罗马最著名的医生——盖伦。盖伦出生于公元130年,卒于公元200年。就在这同一时期,中国大地降生了另一位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前者继承了《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思想,并使之与临床实践进一步结合,由此树立了西方医学发展中的丰碑;后者则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并使之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创立了东方医学发展的特有模式。由《希波克拉底文集》到盖伦和由《内经》到张仲景,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所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显然大体相同,二者都不具有现代大工业所特有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世代居住和生活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水域,动荡的航海生活赋予人们一定的创新和进取心理;相反中国人则世代居住在内陆黄河流域,较为稳定的农耕生产方式赋予人们的是思安、保守和缺乏进取,加之自西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教,大大地束缚了中国人民勇于创新的手脚。反映在医学方面的则是希氏和盖伦的著作除了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相同的大量“逻辑推理”说教之外,还出现了一些颇有创新意义的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内容,这为以后西方大工业兴起时,现代医学很快在原有古罗马医学的母体内脱颖而出创造了先决条件。尽管古罗马医学通过盖伦等人的创造,一开始便打上了“实验研究”的印记,但这只能是一种手工式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大工业所赋予的经济基础的依托,这种实践活动最终仍不能摆脱“逻辑推理”方法的修补和串联。因为当时的医学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依赖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事实证明在盖伦以后的1500余年漫长岁月中,由于西方世界并未发生新的生产力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大变革,西方医学一如既往,依旧在没有大工业的社会基础上保留和发展,希波克拉底和盖伦著作中的实验研究部分并未被人们大力发展并使之成西方医学的主旋律,相反他们的实验研究以外的一些格言和说教却被捧为金科玉律,上升为古罗马医学“经院”学派限制创新思维的宗法雷池。这种局面的改变只有在16世纪以后才有可能。那时西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采矿业和机器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天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自然界奥秘之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于是自然科学开始冲破“经院哲学”的牢笼,大踏步走向现代实验研究之途。在医学领域内,由于显微镜的应用,人们开始向微观世界进军,细胞的发现,血液循环的重新认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16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大工业产生了,这对医学的发展形成了划时代的影响,大工业产生的精密机器促进了医学基础研究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突破性理论成果的产生使西方医学很快以全新面貌脱颖而出。现代西医由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组成了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每一环节都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进展息息相关,从而该体系理所当然地属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现代自然科学是由各种学科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在这一网络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前进都能牵动相关环节的前进。试看现代科学技术的每项发明在医学系统中必然引起相应技术的突破。玻璃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显微镜的产生;电和电灯的发明提供了各种内窥镜的应用;原子物理学的进展催生了X光的临床应用;雷达技术给医学提供了B超;集成线路给医学提供了CT断层;同位素技术产生了γ照相机及ECT。总之,大凡当代科学各学科的重大发明都能为现代医学直接吸收,为其所用。然而传统的中医却始终被排斥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行列之外,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都不能被中医所吸收,并为其所用。其所以如此的主要关键在于:中医学由公元前4世纪的扁鹊到当代医学大家肖龙友、蒲辅周,在漫长的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在个体农业和分散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整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全属“逻辑推理”的产物,而非实验研究的结论。X光机是看不见“相火妄动”的,CT、B超是看不见“肝木克土”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现代大工业体系,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传统中医必须进行与此相适应的变革。否则,它将永远与现代科学技术脱节,不能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前进。

二、中西两种医学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

由于中西两种医学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西医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中医则采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方法不同,导致了两种医学形式和内容的完全不同,但两者研究的对象却同是人体和人体的疾病。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清楚地看出,二者在对待人体和疾病时,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倾向。

1.西医偏重于微观认识,中医则偏重于宏观认识

自从16世纪西方现代工业逐步崛起之后,西方医学凭借现代大工业提供的先进工具,很快把研究的对象由宏观转向微观。1665年英国人虎克首先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软木薄片,提出了植物细胞的概念。此后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270倍的显微镜,首次观察了人骨骼细胞和横纹肌细胞,并描绘出了详细图样。19世纪初,德国大哲学家奥肯指出:所有有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的两位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核,并描述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他们认为,虽然机体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其内部构造却是统一的,即由细胞组成。19世纪中叶,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一位著名的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开展了自己卓越的“细胞病理学”的研究工作,他独树一帜,树立了医学研究途中新的里程碑。他认为生物体是细胞组成的社会,机体是细胞联邦,他说:“每一个动物都是许多生命单位的总和,每个生命单位皆表现出所有生命的特征。”疾病被认为是机体内部一群细胞发生变化的结果,是微观变化的综合,这一观点为西医注重微观认识开创了新天地。德国权威的细菌学家欧立希曾公允的认为:“从魏尔啸的天才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后,人们的思想都集中在疾病的定位和疾病原因这一问题上,而十分明显,这种见解在我们治疗工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魏尔啸的学说从19世纪到20世纪一直左右着整个西医发展的趋势。西方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始终是现代西医认识论的主流,这一认识贯穿于西医基础理论的各分支学科,如解剖、生理、组胚、生化、病理,并牢牢地影响着西医临床各科的治疗实践。

始终未曾受益于现代大工业提携的中医,却只能沿着传统的逻辑推理方法缓慢前进。综观古今中医图书,无一观点不出于逻辑推理。《内经》提出的“外感六淫”说和“内伤七情”说,陈无择的“三因论”,因它们不是实验研究的产物,故而只能从宏观角度去认识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是中医论述病机脍炙人口的纲领性文字,由于都是宏观的认识,因此缺乏精密的定位、定性和定量。就整体而言虽可指导中医实践,但是随着病情的复杂多变,人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则可出现不同的理解。刘河间眼中的“病机十九条”是专讲“火”的,他由此推衍出诸多关于“火”证的新观点;张子和则从中找出攻邪的新依据。因此有人说这种理论只能给人以模糊的探测方向。近年来人们对《内经》“病机十九条”进行了重新归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归类,然而归来归去也只能宏观地论述,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微观变化仍然一无所知。整个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全属宏观范畴,结论多出于逻辑推理。

2.西医偏重于局部认识,中医偏重于整体认识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解剖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已开始重视人体局部结构和疾病的局部形态改变。公元2世纪盖伦建立了一系列生理、解剖方面的实验方法,把西方医学的注意力由整体向局部引导。但是在此后漫长岁月中,西方世界在没有大工业的条件下,医学和所有上层建筑一样,完全处于神权思想的束缚之中,对病变局部的认识始终停滞不前,相反大量推理说教又逐步占领了西方医学认识领域。由16世纪开始,随着西方世界以大工业为龙头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工具使西医的微观洞察水平明显增强的同时,局部认识亦随之加强,被神权思想禁锢了10多个世纪的西方医学,通过实验研究,迅速地在通向微观和局部的两条道路上同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当今西医的局部认识几乎形成了西医诊断、治疗的主要内容。

中医由《内经》开始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整体观点,通过阴阳学说、五行生克观点突出了人体的统一性、联系性和完整性。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上也强调整体调节和治疗作用。《内经》还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应”说,《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五常大论》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均说明了在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方面不仅着重全身各部分之间的统一,同时注重人和周围环境的统一。当然《内经》在着重论述整体观点、天人相应观点的同时,也曾有过一些局部解剖方面的论述,例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但是从汉代以后,中国经历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孔孟之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袒胸裸腹有失大雅”,这一观点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疾病局部的探讨。虽然也出现过像王清任那样的勇于创新、力求向病变局部探索的医学家,但由于中医的发展始终未具备大工业的条件,这种局部探索的创新精神最终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只能是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研究手段的整体观点和天人相应论。事实也的确如此,《内经》所倡导的“整体观点”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充实和发展,不仅在说理上更加透彻,在体系上则更加完整,中国医学史上曾有过的一点局部观念早被湮没在整体说教的汪洋大海之中。

3.西医偏重于病原致病观,中医偏重于机体反应观

18世纪以前,中西两种医学在病因学方面的认识并无质的差异,二者均以思辨推理的方法论证病因,古希腊医学认为引起疾病的病原有四,即气、火、水、地四元素说,与中医的五行学说基本类同。西方医学把产褥热的病因归咎于“宇宙——地球——大气的变化”,与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大体一致。但是当西方得天独厚地享受到大工业的洗礼后,这种情况就开始异变。1847年奥地利医生塞梅尔维斯首先注意到产褥期的发热是因为感染了腐败物质,虽然他的观点在当时被宗教神权的雷池所湮没,塞氏本人甚至因此被逐出医院,很快死于精神失常,但是差不多就在同一时期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牛奶和葡萄酒变酸是微生物所致。接着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提出了创伤之所以发炎,是由于细菌侵入感染所引起。他首先采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并用煮沸的方法消毒手术用具,从而为消毒、灭菌、防腐工作打下初步基础。在病原认识史上特别应该称道的是德国医生郭霍(1843—1910),他在病原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人们称他为病原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首先创造了固体培养基,研制出了细菌染色法,并创立了实验动物的感染模型,从而为现代病原微生物学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由于郭霍的创造性的劳动,19世纪后半期西方医学建立了牢固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观念,这一观念借助大工业技术的提携,近百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兴起,西方医学对病原致病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形成完整的由实践到理论的学术体系,成为人们认识疾病病因、病理的基础准绳。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始终是在《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则下进行思维推理,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不外“正气之虚”与“邪气之实”两端,在二者中前者则至关重要,后者仅可充作发病之条件而已。因此中医一贯提倡“正虚致病说”,治疗方面则以“扶正固本”为治疗诸多疾病的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所说的“本”就是调理阴阳,所谓调理阴阳就是调节机体的反应性。《内经》之后,张仲景、巢元方、陈无择等对病因的论述颇多,虽然提出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劳逸太过”等说,尤其是陈无择的“三因”致病说等,都没有超脱《内经》思维推理的框架。中医病因认识始终如故,只注重机体的反应性,忽略了对真正病原的进一步认识。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虽然也曾有过牛痘疫苗的首先应用,也有过吴又可的“戾气”致病说,但是由于没有大工业的基础后盾作用,这些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创新活动和观点,由于不能及时导入实验研究之中,从而只能销声匿迹于逻辑思辨的茫茫大海中。关于酿酒和饮酒的记载,早见于《周礼》《内经》等古代典籍,差不多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用此物进行外科消毒。而只是从酒的易燃和流动两特点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到结论说:“酒能燃,则其性似火;酒流动,则其形似水。”这就明显看出缺少实验研究的推理思辨的片面性。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温病学派,对《伤寒论》外感热病的病因概念作了十分重要的纠正和补充,但是由于它仍然沿用逻辑推理的老手法,也毫无实验研究的工作条件,因此,其结果仅是异“风寒”为“风热”,异“麻桂”为“桑银”而已。近代医学家王清任、唐宗海、张锡纯力求在传统中医理论方面有所革新,但由于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实验研究条件,在病原致病性方面的贡献微乎其微。

三、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是各自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西两种医学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到近代,尽管西医的实验研究有着巨大的先进之处,但是当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正以崭新的手段横扫中世纪西方医学的陈迹,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时候,在揭开疾病微观奥秘的欣喜之中,在事物发展的另一个侧面,却又孕育着一粒不祥的种子。人们的思路由微观到超微观,由细胞到细胞核、线粒体、核糖核酸……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脱离整体调节作用的客观事实。这一倾向一直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医学便不可避免地发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致命伤。于是在西方医学的营垒里,便相继出现了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学说、塞里氏的应激能学说,1937年哈里斯发现了丘脑—垂体内分泌的全身调节作用。他们的研究和观点旨在使西方医学由局部再回到全身,由微观再兼顾到宏观。这种观点通过近30年来免疫学方面的长足发展,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再看中医的近代发展史,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显明,但隐约中也可看到有识之士试图把认识由宏观移向微观的尝试。吴又可的“戾气说”,王清任的“解剖学”,唐宗海、张锡纯的“中西汇通”,都是这一尝试的具体表现。综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西医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为了自身完善的需要,向一切可以提供营养的对象全力索取,从而达到壮大自身的目的。近年来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医热,虽然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其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西方已开始向中医借鉴,必欲取其精华而用之。可以断言,蕴藏在中医宝库中的整体观点、天人相应观点等当是西医首先掘取的内容,然后加以实验研究,在短期内为我所用,力图出现西医学术的再腾飞。炎黄子孙——当代中医遗产的继承人,已经明确地认识到,时至今日,将中医学术体系由宏观推向微观已是当务之急,这是当前发展中医的唯一途径。舍此别无他途。现代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系统,中医至今仍被排斥在网络之外,依旧承袭着古训,沿用推理思辨的古法缓缓行进。这种局面的形成前已述及,乃源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个体农业和分散手工业没有给中医发展提供向微观进展的机会,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是时至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中国当代工业已跻身于世界行列,中医向微观推进的条件已完全具备。当代中医工作者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地把思维推向微观,把西医的实验手段接过来,为我所用,发展自身,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期达到保住中医特色,并且开创现代中医的新局面。中医注重整体的一面和西医注重局部的一面相结合;中医注重宏观的一面和西医注重微观的一面相结合;中医的机体反应观和西医病原致病观相结合,正是两种医学相互取长补短的自身需要,谁能首先掌握主动,取对方之长为我所用,谁将在短期内取得长足的进展。当代中医工作者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现实,在当前条件下,发展中医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向西医索取,因为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中西医结合是向西医索取(当然也包括中西医互相索取)的主要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的内涵中,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始终把握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中医的目的。随着我国大工业的发展,前人未曾有过的机遇而今到来,发展现代中医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我辈中医工作者肩上。

注: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版,1971年第30页

②魏尔啸:《细胞病理学》,人卫版,1963年第11页

③林德宏:《科学思想史》,社科版,1961年第29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