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这么险恶的环境里,在国民党强权统治的眼皮底下,在蒋介石的卧榻之侧,竟然有人敢发表共产党领袖人物毛泽东的诗词,为共产党张目,这张报纸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历呢,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呢?单凭几个热血青年就敢于做出这样的事情吗?这的确是令人费一些心思琢磨的事情。
《新民报》虽然经常发表有利于共产党的文章,而实际上它却与国民党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新民报》创始人之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其实就是一个国民党党员,而且《新民报》的三个创始人都来自于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
这三个人,一个叫陈铭德,一个叫刘正华,还有一个叫吴竹似,三个书卷气很浓的青年当初都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编辑。陈铭德和刘正华是四川同乡,又是小学、中学的同学,关系非同一般。吴竹似和陈铭德一起在《大中华日报》做事,是关系要好的同事。因此三个人以陈铭德为轴心,在中央通讯社里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然而,中央通讯社的日子是令人郁闷的。三个人都是笃信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热血青年,但是1927年之后,蒋介石公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一跃而成为了国民党的实权派。蒋介石虽然仍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自我标榜,而实际上他是形左实右的,他的主义其实已经与三民主义相去甚远了。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以独裁、专制、军阀混战代替了孙中山时代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自由、民主、科学都被蒋介石及其党羽以“维护党国利益”的名义没收了,“各刊物必须绝对服从中央及所在地最高级党部宣传部的审查”。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更是必须听命于国民党中央的喉舌,必须“以党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可想而知,中央通讯社那些枯燥乏味的消息、那些陈词滥调的新闻,还有那些粉饰太平的文章,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喜歌,这些对信仰三民主义,思想进步的青年来说根本提不起半点精神,与他们的追求、爱好简直是南辕北辙,水火不相容。
他们在这种沉闷的日子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日里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很乏味。忽然有一天,陈铭德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和两个好友说:“既然中央社不能让我们说我们想要说的话,做我们想做的事,他们不让我们放手从事我们爱好的新闻事业,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办一张自己的报纸呢?”
刘正华和吴竹似听了陈铭德的话,恍然大悟,简直心花怒放,两个人都举双手赞成,一拍即合。三位剑客终于要拔剑出鞘了。
1929年9月9日——这是他们自己选定的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1911年9月9日正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日子,他们出于对孙中山的崇拜,也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孙中山时代所创办的《民报》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宣传三民主义,所以他们给自己的报纸起名为“新民报”,可能这其中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吧,什么意思?也许他们的这张报纸包含着“新《民报》”的意思吧?
精于书法的吴竹似特意从孙中山的遗墨中摹写出“新民报”这三个字,将它作为了自己报纸的报头,《新民报》就这样在南京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