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録學史上有兩種主要的書籍分類法,即所謂七略和四部。
漢成帝時的編校群書,是由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的,此外又用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3],侍醫李柱國校方技[4],後來劉向死了,漢哀帝就叫劉歆繼續劉向的工作,劉歆就“總群書而奏其《七略》”。大抵劉向的工作偏重於一部一部書的編校和提要的工作,劉歆則把所有的書分成部類而編成目録。《七略》分爲七個部分,就是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和方技略。劉向給各書所作的提要,稱爲敘録,把敘録抽出來合編成一書,稱爲《别録》[5],現在已經散失,個别的敘録,如《戰國策》的敘録,今天還看得到,但《别録》的全貌,已經無從知道了。《七略》的原本也已不存,不過班固删取《七略》的重要部分編入《漢書·藝文志》,我們不妨説《漢志》就是《七略》的節本。
《七略》中的輯略是整部《七略》編輯的凡例,《漢志》没有把它保存下來。從六藝到方技六個略,可以看出,就是按劉向和任宏、尹咸、李柱國的分工而加以分類的。現在據《漢志》分類的内容擇要説明:
(1)六藝略所收的書是儒家經典及解説這些經典的書,即《漢志》所説劉向所校的“經”和“傳”。這一略分爲九類,即《易》、《書》、《詩》、《樂》、《禮》、《春秋》、《論語》、《孝經》、小學。其中的《論語》、《孝經》是孔門弟子記述孔子言行的書,和《易》至《春秋》原先是中央和諸侯之國專官執掌的官書而後經孔子修訂的典籍不同。小學是語言文字的書,古人以爲這是讀通經書的鑰匙[6],所以附在六藝略之末。要注意的是古代的歷史書不别立門類,在《七略》和《漢志》裏附在六藝略的《春秋》類裏面,因爲《春秋》本來是古史官記事的書,而“解釋”《春秋》的《左氏傳》,雖然是繫屬於“經”的,事實上早已是獨立的史書了。《漢志》所著録[7]的,有《國語》二十一篇,《戰國策》三十三篇,《楚漢春秋》九篇(漢初陸賈作),《太史公》百三十篇(即司馬遷《史記》)等,都是歷史著作。
(2)諸子略所著録的書,都是先秦到漢代的思想家、政論家的學術著作,有少數是記載民間傳説、遺聞逸事的。《漢志》分諸子的書爲十家,而以爲這些學説和著作都出於古代政府的官守: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8];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9];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10];
縱横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11];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12];
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13]。
古代學術知識爲統治階級所壟斷而不普及於民間,説各種學術出於政府的官守,這不是没有一些道理的,但是哪一家出於什麽官都要予以確定,這却不是符合事實的。但《漢志》這個説法相傳已久,已成爲談先秦學術流派的普通常識。其中值得介紹的有兩點:第一,所謂諸子的“九流十家”。《漢志》説:“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把小説家除外。由於《漢志》説“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所以後代就用“九流”來指説先秦學術及其後來繼承者的九個流派。龔自珍告訴他兒子的詩説:“五經爛熟家常飯,莫似而翁歠(啜)九流!”(《己亥雜詩》)就是拿“九流”來對相當於六藝的“五經”(從六經中除去《樂經》)的。第二,這裏的所謂小説家,不同於現在所説的小説,是一種零星叢雜,不成體系的片斷的記載。魯迅根據《漢志》班固自注對《志》裏著録的十五種小説家的書加以論斷説:“據班固注,則諸書大抵或托古人[14],或記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淺薄,記事者似史而悠謬[15]者也。”後來的目録學家,把他們認爲淺薄瑣碎,荒誕不經,别無門類可以安排的書,一總叫做小説。小説的意義,到了宋朝才有轉變,才以有故事性的書爲小説;儘管如此,一些筆記小書,後代也仍然承用着“小説”這個名稱,像明人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李日華的《六研齋筆記》這些筆記書,《明史·藝文志》仍然收在諸子小説類裏。但同時那些有故事性的够得上作爲現在所説的小説的,却也被人稱爲“稗官”或“稗官家言”。近人汪辟疆《唐人小説》的自序説:“唐稗嘉篇,麤(粗)萃於此。”稱唐代的傳奇小説爲“唐稗”,亦其一例。這也是從《漢志》來的目録學中的一個常用語。
(3)詩賦略著録的是文學作品,文人有文集,起於東漢以後,所以這裏不收文集。又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是後代賦體之所由出;在《漢志》裏只稱爲《屈原賦》、《宋玉賦》、《景差賦》等,後來才有《楚辭》的名稱而自成一類的。
魏晉以後,目録的分類方法有所改變,到了唐人修的《隋書·經籍志》,就確立了“四部”的分類法,一直到明清,這種分類法一直爲目録學家所採用。所謂四部,即經、史、子、集四部。因爲晉代荀勗編的《中經新簿》以甲部、乙部、丙部、丁部作爲標目,後代就又稱經、史、子、集爲甲部、乙部、丙部、丁部(《隋書·經籍志》四部的内容、次序和《中經新簿》的甲、乙、丙、丁部不完全相同),如史部就又稱爲乙部。
四部和七略的比較:經部相當於六藝略。史部是新的特立的門類,在七略裏,史部的書附在六藝略《春秋》類裏,漢晉以後,史部的著作大盛,決不是《春秋》一類所能容納,所以必須特立一部。子部包括了諸子、兵書、數術、方技四略。集部則相當於詩賦略而内容擴大。
清乾隆年間,統治階級爲籠絡漢族的士人,並借以篡改、消滅書中有關提倡民族氣節的部分,進行了《四庫全書》的纂修。這次纂修,一方面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損害,一方面也起了若干結集、整理的正面作用。全書編成以後,四庫的館臣紀昀等編了一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四庫提要》或《提要》。《提要》按四部編排,每部各分爲若干類,每部有總敘,每類又有分敘,用以講明每部每類書籍和學術的源流變遷及其得失,每一部書都有一篇提要,概括書裏的要旨並加以評論;分類比較有條理,總敘、分敘和提要也可以作爲讀書和治學的參考,是近代一部比較完善的目録學。現將《提要》的部類列下:
經部十類:
《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
史部十五類:
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别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録類;史評類。
子部十四類:
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録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説家類;釋家類;道家類。
集部五類:
《楚辭》類;别集類;總集類;詩文評類;詞曲類。
這裏的四部四十四類的内容,我們不能一一解説,只打算就史部的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和集部的别集和總集略作介紹:
(1)史部的正史,是紀傳體的史書。這種史書的體例建立於司馬遷的《史記》。列爲正史的有二十五部,即:
《史 記》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漢 書》 漢班固著,唐顔師古注;
《後漢書》 劉宋範曄著,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三國志》 晉陳壽著,劉宋裴松之注;
《晉 書》 唐房玄齡等著;
《宋 書》 梁沈約著;
《南齊書》 梁蕭子顯著;
《梁 書》 唐姚思廉著;
《陳 書》 唐姚思廉著;
《魏 書》 北齊魏收著;
《北齊書》 唐李百藥著;
《周 書》 唐令狐德棻等著;
《隋 書》 唐魏徵等著;
《南 史》 唐李延壽著;
《北 史》 唐李延壽著;
《舊唐書》 五代劉昫等著;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等著;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著;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著;
《宋 史》 元托克托等著;
《遼 史》 元托克托等著;
《金 史》 元托克托等著;
《元 史》 明宋濂等著;
《新元史》 今人柯劭忞著;
《明 史》 清王鴻緒等著。
這些史書的内容,大體如下:按每一個帝王的年代綱要式地歷記國家大事,作爲整部書的提綱,稱爲“本紀”或“紀”。就歷史上特出的或有關係的人物寫成傳記,稱爲“列傳”或“傳”。有些是一人一傳,有些是幾個人合爲一傳,就叫“合傳”;也有弟兄子孫、僚屬或有關係的人物附在某人的傳之後或傳内,稱爲“附見”。也有把一類人集合起來記敘的,如《儒林傳》、《游俠傳》等。把典章制度、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天文地理等問題提綱挈領地加以記載,稱爲“書”或“志”,也或稱爲“考”[16]。把人物、年代、封爵等用表格的形式予以排列,使人得到總括的概念而一目瞭然,稱爲“表”。《史記》裏還有一種“世家”,是記敘世代相傳的諸侯大臣的事迹的,後代只有《新五代史》還有世家,其餘的正史都併入“傳”中了。依照這些體例寫成的史書,稱爲“紀傳表志體”,或“紀傳體”,經過政府功令核定的,得列入“正史”。
二十五史之中,有二十二部是斷代史,即記述一個朝代的事迹的;《史記》、《南史》、《北史》是通史,即通記幾個朝代的事迹的。《史記》記黄帝到漢武帝的事;《南史》記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的事,《北史》記北朝的北魏、西魏、北齊、北周的事。同是紀傳體,就記事所及的時代來説又是有區别的。又,這些史書中,有的只有紀、傳,没有表、志。
(2)編年一體,就是把歷史大事按年編録,這一體原始於《春秋》和《左氏傳》,但這都已進入經部了。後代的編年體史書,則以後漢荀悦的《漢紀》爲最早。《後漢書》本傳稱:“〔獻〕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漢書》,文繁難省[17],乃令悦依《左氏傳》體,爲《漢紀》三十篇……辭約事詳,論辨多美。”後來有晉袁宏的《後漢紀》,晉干寶的《晉紀》(已佚)等書。而在中國史學史上最爲宏偉的編年體史書則是宋司馬光等所編的《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編著的動機是:
每患遷、固以來[18],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機[19],何暇周覽[20]?臣常不自揆[21],欲删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繫生民休戚[22],善可爲法,惡可爲戒者,爲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23],精粗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進資治通鑑表》)
司馬光這個意圖得到宋英宗的支持,於英宗治平三年(1066)正式開始纂修。幫助他纂修的,有劉攽(字貢父)、劉恕(字道原)、范祖禹(字淳甫)等人,都是一代的學者。前後花了十九年工夫,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修成。其書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爲《目録》三十卷;又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涂(途),爲《考異》三十卷(《進表》)。所根據的資料,除歷代正史以外,用雜史諸書多至三百二十二種。比起《漢紀》、《後漢紀》等只記一代之事來,規模要宏偉得多。雖然是給皇帝看的,立場觀點都不能没有問題,但歷代大事,已經扼要備載,終究是我國史書中不可磨滅的要籍。這部書有元代胡三省(字身之)的注,詳於制度沿革和地理,是讀《資治通鑑》必要的參考書。《資治通鑑》以後,續編的書很多,以清代畢沅主編的《續資治通鑑》(記宋、元兩代的事)爲最著名。
(3)紀事本末體創於南宋袁樞(字機仲)的《通鑑紀事本末》。紀傳體的史書以人爲綱,同一件事情往往因牽涉的人多而分見在幾個人的紀或傳裏,造成重複的現象。編年體史書把事情按年月日編寫,不會有重複的毛病,但是一年之内有好多事,一件事情也會經歷好多年,要看清楚一件事情的始末根由,也有它的不便,從《左傳》到《資治通鑑》都是這樣。司馬光因此作了《通鑑目録》以便檢查,但《目録》還只能作檢查的索引,讀起《通鑑》來仍感到不便。袁樞於是就《通鑑》分爲二百三十九個事目(如“李林甫專政”、“安史之亂”),從每件事的起始的一年直抄到結束,以事爲經,以年爲緯,首尾通貫,頭緒清楚,在紀傳和編年體之外另開了史書的一個新的體例。後來倣此體而作的有清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明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等,合袁樞的書凡九種,稱爲《九種紀事本末》。
(4)先秦時期,發表政治學術見解的諸子和記事的史家的文章以外,還有屈原等人的《楚辭》,而專門以文采見長的作品非常之少,專門以文采見長的作家也屬僅見。當時的著作就可以分到六藝、諸子、詩賦等略裏去,無所謂文集。兩漢文章漸漸華麗起來,開始有了專業的文人;東漢到三國,文人所著的詩、賦、碑、箴、頌、誄等各體作品的篇數記載在《後漢書》和《三國志》裏,這就有了後代文集的内容;而“集”的名稱也在這時或稍後出現[24]。從此以後,凡非專門性的著作而爲若干篇詩文的輯録者,就叫“集”。集有詩集、文集之分,或合而爲詩文集。凡一個作家的作品的輯録,叫做别集;集録各個作家的詩文以成一集的叫做總集。别集如《謝宣城詩集》(謝朓)、《白氏長慶集》、《歐陽文忠公全集》、《元豐類稿》(曾鞏)等,不用多説。總集有各種不同的類例:概略地説,有綜合各代各體的,如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有專輯一種體裁的作品的,如宋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明王志堅的《四六法海》。有編録一個時代的文章的,如宋吕祖謙的《宋文鑑》。有編録一個地區的文章的,如清羅汝懷的《湖南文徵》。有選録古人作品以表現自己的文學主張的,如清王士禛的《唐賢三昧集》,專選盛唐詩人的作品來表現他的“神韻説”的詩學見解。有編録一個流派或一類人的作品的,如宋楊億、劉筠等人的《西崑酬唱集》,清袁枚的《隨園女弟子詩選》。有集録同屬一個題材的作品的,如明毛晉的《三家宫詞》(唐王建、五代花蕊夫人、宋王珪),清厲鶚、趙信等人的《南宋雜事詩》。編集的目的,有的在於保存文獻,有的在於標示論文的宗旨,有的在於欣賞學習,下而至於標榜聲氣,種種非一,這裏不能詳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