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力是我们和其他人合作或者聊天交往愉快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沟通力很好,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他的意思,很容易明白他需要什么,他希望得到什么,能够付出什么。他也很容易清楚别人的意愿,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样双方都能够得到满足。有的人沟通力不好,和他说话就很费力,他不明白别人所说的,也不能让别人明白他的要求。形成了一种“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让双方都不能得到满足,甚至产生误会。
其实,沟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两个人互相沟通,说白了就是让双方都弄清彼此的意图,然后满足双方的要求,所以,沟通就是弄明白对方需要什么,你能够提供什么,你能够提供的和他所需要的有哪些差距,双方能够在哪些方面达成共识,在哪些方面有异议,怎样才能拿出一个折中方案,让彼此都妥协退后一步从而达成共识。
沟通包括三个方面:弄清楚别人的需求,了解别人的意图;懂得自己的需要,清楚自己的心理底线;沟通方式正确。
第一,沟通方式,如果沟通方式不正确、混乱,别人就会听不懂,沟通通道就会堵塞。这就像两个国家的人都不懂彼此的语言,中间有没有翻译,你能奢望两个人能坐下来好好聊一番吗?所以,说话要让听的人能够听明白、听懂。现在有很多业务员都陷人一个误区,他们讲话都讲些“术语”,业内的人很容易就明白,可大多数消费者却弄不懂产品究竟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
前几天我去买空调,业务员一上来就讲了“我们的空调是铜管的,哪家的是铝管的,这台虽然贵但是变频的”。我不懂得铝管和铜管有什么分别,也不懂得变频有什么好处,结果只好告诉他“我的房间多少平,想选一个冬天取暖的、省电、质量好、用得住、性价比高的空调”,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第二,不要自说自话,在心底弄清楚对方到底想干什么、想要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一直在自说自话,你的想法就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同,大家的沟通就无效。讲一个小笑话,我当年在工厂中上夜班,大家都困得睁不开眼,于是我们就想办法聊天不让大家睡着,于是我问“吃饭的时候,那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啊?”有人迷迷糊糊地说“鸡蛋”“那怎么那么小啊?”“不小啊,我都给吃了”“好吃吗?那真可惜,我都给扔了,你怎么吃的啊,那么硬,我都没剥开”“挺好吃的”结果旁边有人撑不住扑昧一声笑了。大家都醒了,原来我说的那个东西是“豆蔻”,一种香料,因为没见过也不敢反驳,他说的是鸡蛋,因为迷迷糊糊的,结果我们就鸡同鸭讲地聊了半天。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做无效的沟通,跟这个情况差不多,并非大家的脑袋不清楚,而是弄错了对方所说的对象。老板说的是“这个月公司效益不好”实际上指“你们不够用心”下属们却可能理解为“不会是奖金没了吧,薪水会不会受影响”。
第三,正确藤别人的意图,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大家的意图都藏在话里面,有时候不那么直白,这时候一定要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而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去理解。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公主病了,她娇慈地告诉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就会好。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
数学家说:“月亮远在三万里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
一个小丑听说了这件事却认为,当务之急便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多远。于是,小丑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她心目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结果公主回答他“月亮大概比我的拇指指甲要小一点,比树梢还要矮,是用金子做成的”。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梢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刻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很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
人们常常很少关注说话者的真实需求,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结果费了很大劲,效果却并不好。年轻人尤其应该注意,当上司交代你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时,你应该重复一遍上司的要求,就是看看自己想做的是否符合上司需要事前的沟通很重要,否则任务做完了上司却不满意,更浪费精力和时间。
很多人都把沟通力等同于交际能力,其实是一种误解,沟通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却绝对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和一个人愉快有效地沟通,就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首先透过赞美、认同、询问等方式弄清楚听者想听什么,然后以对方感兴趣的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沟通,所以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第二步是理解,第三步是表达。
能够有效地和别人沟通,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避免很多误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值得信赖的人。沟通力能够为我们的成功节约很多成本,建立很多信息渠道,年轻人一定要学会愉快有效地沟通,才能够更快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