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常常以成就论输赢,如果你做出了成就,就代表你有这个能力,上司会把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你做,升职也会来得很快。于是,很多年轻人就掉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成绩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出成绩,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如果短时间内没有成就感,就觉得特别灰心,就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年轻人总是徘徊在公司的基层。
要知道一个足够大的企业,想要做成一件大事,那都是上百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你做的往往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这些怎么可能让你在短期内产生成就感呢?而且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长久的耐力,成绩也就来得越晚。
当初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试验了1000多种材料,如果他在第一次试验时就追求成就感,追求奇迹,那么恐怕他要失望好多次,甚至丧气之下认为电灯这种东西只能是神迹,不可能出现在人间了。可是当人们问他有什么进展的时候,他却说:“哦,今天我又证明了一种材料不能够做灯丝了。”这种豁达乐观的心态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人物,他们开始往往是籍籍无名的,往往沉寂了二三十年,但是当他们开始出名时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果他们不能长期安下心来做工作,每天纠结于是否有成就感,每天沉浸于功成名就的梦想中,我想他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成就。
每个人的成就其实都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每天成长一步,那么最终你就会成功。年轻人在工作中也不要每天寄希望于做出多么大的成就、出多少成绩,而要看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是否每天都有成长,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能够学一些新东西,增加一些新的经验,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些,即使我们没有成绩,那也算成功了。
我记得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同事甲因为上司不器重他,不给他重要的机会,觉得非常屈才,决定辞职;同事乙问他:“难道你就这样走吗?你不觉得应该报复他吗?”怎么报复,“对于这样的公司,不用客气,你只要待在原岗位上,学习他们的经验,一旦时机成熟,你就可以自己开公司挤垮它,这才是最大的报复;或者努力做好一切,窃取他们的经验,然后再跳槽,到别的公司大展身手,让老板后悔莫及。”同事甲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于是开始留在这个岗位上,一方面兢兢业业地做事,另一方面仔细观察公司的运作,努力进取,把所有自己不懂的东西都学到手。两年过去了,同事乙又遇到了同事甲:“你还没有跳槽啊?”同事甲告诉他:“是啊,多谢你当初劝阻我,现在老总觉得我能力很好,两年内我已经涨了三次工资了,老板还打算把一个新的项目交给我负责。”其实乙当初的目的就是如此。
一个人,常常髙估了他短期内所能做的事情,却低估了他长期内所能创造的辉煌。人在一年当中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一天都在改变和进步,持续稳定地储蓄每一天的成长,长期坚持下来,他就有可能创造出自己连想都不敢想的成就。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奇迹就是复利原则”。这就像理财,如果你每个月都能坚持把自己收人的十分之一用来买基金或者股票,长期坚持下来,绝不会是这些基金的总和,而是它们的倍数,这当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复利原则。因为不但你的本金在为你创造利润,你的利润也同样在为你创造利润,这是非常可观的。我认为一个人努力到一定程度,不仅仅他自己正在做的事在为他积累成功,他过去所做出的成就同样也在为他积累成功,所以说大的成就都是小的成长相乘而非相加的结果。
只要坚持,一个人的成长就会呈幂的形式增长,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成长得越多,对于你来说可能做出的成绩就越大,而成功就距离你越近。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教育,而不是工作。如两个同龄人,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大学毕业,在10年中看起来似乎应该是高中毕业的人做出的成就高,因为他奋斗的时间要比大学毕业的人多4年,可情况往往相反,真的是学历经验在起作用吗?我觉得是能力,虽然在4年中可能有人一直在学习,没有做事,但是他却在成长,能力在增长,所以即使别人再努力做出成就,他也能一朝赶超,更何况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成长呢?这不比什么样的成就都令人感到兴奋吗?
所以,一个人在决定做一份工作还是放弃一份工作时首先要想的是,这份工作已经不能再令我成长了吗?而不是我在这个位置上能不能做出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