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华古镇的历史历史

重华古镇的历史历史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涪江行》摄制组在陈家培的陪同下寻访这些山洞。2006年,老君山古硝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油市重华镇被命名为“中国火药之乡”。火药轰开了人类通向文明之路,而在今天的涪江中游大英县,另一种技术则引起了一场世界能源重大变革,这就是卓筒小井采盐技术。今年53岁的廖吉云,是大英卓筒井遗址保护区管理员。
水润真珠_时光渡之涪江行

梅文杰同期声:

(八大会馆的广东馆,可惜了这些地方。只有这个会馆保存的比较完整。)

今年63岁的梅文杰老人,85年开始爱上收藏。30多年来收藏了千余件各式文物,成为江油市重华镇乃至周边地区,一位小有名气的收藏爱好者。

江油市重华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涪江畔,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偏远小镇,然而这里却汇集了广东、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福建、陕西等八大会馆,至今还留下了寿福殿、洪济宫、天后宫等遗址。

梅文杰同期声:

(寿福殿会馆的,八个会馆之一里面的一扇门。当时在历史的过程中毁坏的比较多,我喜欢收集(这些),收到最后只有这么一扇门了。这扇门能够代表我们重华会馆的历史。上面雕的是一位古老的将军,拿的兵器。)

昔日繁华的景象已不存在了。今天,《涪江行》摄制组却在江油市重华镇文化活动中心看到了一幅长达30多米的壁画,壁画再现了当年重华古镇的原貌,古镇恢弘的气势,俨然一幅缩小版的《清明上河图》。在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镇有一条长300多米的火炮街,住着16户专门制作火炮的人家,根据他们的姓氏,人们分别称为火炮申、火炮韩、火炮罗、火炮王、火炮李……相传后来发展成30多个火炮世家。

梅文杰同期声:

(这是碓窝,这是碓窝,拓火药的。人头耳朵,这个一般就很少,这个是特制的。来了好多人买,我说这个不是一般的碓窝,不能卖出去。)

一个地处川西北一隅的偏远小镇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火药店铺呢?重华古镇的这独特现象,都源于本地出产的一种特殊矿物__

硝,是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颜白似雪,在每个朝代都是紧俏物品。重华古镇,正是因为火药的生产、交易,曾经商贾云集、市井繁华。

然而,那些曾经给古镇带来繁荣的硝石又产自哪里呢?

在古镇的西北面,有一片连绵的黛色青山,叫老君山。山上的悬崖峭壁,密布着十余个山洞。这些山洞,宽达五六十米,高四五十米,有的深达八公里。难道这些山洞就是传说中盛产硝石的硝洞吗?

今天,《涪江行》摄制组在陈家培的陪同下寻访这些山洞。

陈家培同期声:

(我是从小跟我父亲,到这上面来砍树的时候,冬天在洞里面去背水出来。父亲就说这是古时候熬硝的地方。事后呢,我们就到梓潼县志办,找了一本梓潼县志,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看那个梓潼县志,写的很明白。由江油县和梓潼县来熬硝,北京的军事专家又查了故宫,直接说到老君山朝阳洞,有关的这一片硝洞。)

陈家培,59岁,重华镇农民,2001年开始自觉自发的探索保护重华古镇硝文化,曾经十二次邀请北京专家考证老君山硝洞秘密。

陈家培同期声:

(这就是古时候熬硝的人住的地方,这个是那时候照的桐油,松广(松结油)。看嘛,照的松广(松结油),熏黑了,人就住到这里面。弄点箭竹子,茅草。这是放油窝子的,这是煮饭用的锅灶,这都有四口灶。

这四口灶都是安放双边锅的,看嘛,这么大。这个都有一米宽。这么一个锅都要够200人,100多人吃。古人炼硝在这里,这是打的一个三合泥池子。硝水就是走这个竹筒里流出来,你看这个硝土堆积如山。

是古代人炼硝的硝池子,炼硝的硝池子。这个就是进水的一个小水沟。这个池子直径三米,在这个工作台面,整个这个燕子洞里面,是几百上千个人在里面工作。)

2003年11月,以徐向东为首的30多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实质性的科学考察。

大约在34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至今在海拔1600多米的地方还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经过几次造山运动,在环境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形成硝酸盐矿物,老君山硝洞这种原生矿藏的形成至少也在1亿年左右。

时间的累积,让硝石、硝洞成了重华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当地的历代文献中都有关于重华产硝的记载,清道光《龙安府志》记载:硝出朝阳洞、大兴洞二处,每年煎付小河营应用。小河营,指的是明清时北抵松潘、甘肃等地,南龙州(今平武县)的军事要塞(注:音sai,读四声)

陈家培同期声:

(这块碑在这里就是以前的运硝古道,运硝古道立的碑,它属于政府立的。在当时是乾隆二十八年,绵州府梓潼县在这里立的。这个碑的名字叫完胜桥。)

火药的发明源自中国古代道家的“炼丹术”,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当年在重华古镇一应俱全。

今天的重华,除了民间常见的各种烟花爆竹,还有一套用火药制作的特殊玩意儿——烟火架。
  烟火架又可叫“焰火架”、“烟花架”,是集爆竹、礼花和戏剧人物造型为一体的民间传统烟火工艺,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寿诞节庆和庙会等群众性娱乐活动。

在现代焰火出现之前,烟火架无疑是民间火药应用的最高境界。

拥有十三个硝洞的老君山硝洞遗址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生产设施保存最为完好的硝洞遗址群。至今重华古镇还保留有火炮街的街名,并活跃着一批制作烟火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像陈家培、梅文杰这样自觉保护硝文化的本地人。2006年老君山古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油市重华镇被命名为“中国火药之乡”。

恩格斯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火药轰开了人类通向文明之路,而在今天的涪江中游大英县,另一种技术则引起了一场世界能源重大变革,这就是卓筒小井采盐技术。

今年53岁的廖吉云,是大英卓筒井遗址保护区管理员。

廖吉云同期声:

(铜柱要挂到这个盖子上面,要把它锁到起。这个麻烦的很,这个有10米长的竹筒,然后就在绞车上挂起。挂上后就往下面放,这边是刹车。有卤水了,有卤水了就不敢放。这是凭感觉。到了,(卤)水满了。这个筒(里面)装的就是卤水,这桶可能有50多斤。

就在这里放,这叫单向牛皮筏,这个是竹筒,为什么这个(卤)水能装进去。竹筒放下去,水压让竹筒的阀门自然打开。用这个一钩,阀门直接就勾起来了(卤)水就放下来了。这个套管,楠竹(做)的,到外地去进的,进来后一个井要下1213根。你想,1213根(楠竹)接头要做得很好,如果没做好,就是有针头那么大的眼,这个井就用不得。

这个井有45百米深,井有45百米深,只有1百米左右能打水。为什么,关键是现在没生产,只要到水面了,就不能往里面压了,因为没有用了。)

相传战国时,李冰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凿了中国第一口大口径盐井---广都盐井,但这种盐井采盐量有限。到了公元1041年北宋庆历年间,大英卓筒井人发明了开凿小口径盐井的方法,盐井口径小,井深达130米左右,采卤量大。这种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它的钻探技术,揭开了人类用钻井方法开发贮存于地下深处矿产资源的序幕。

蒋铭同期声:

(人类在寻找盐卤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那么古代的(盐)井作为战略物资,是内陆国的立国之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又是当代的立国之本,这两个立国之本都来源于小口径钻井技术。如果没有卓筒井这个小口径钻井技术,人类将会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苦苦探寻不知道多少年。)

卓筒井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国井盐科技史》称其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中国第五大发明”。

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小井盐开采历经了宋、元、明、清等数个朝代。《华阳国志》记载:郪国有山原田,富国盐井。郪县当时的产盐丰富区距离今天大英县仅有30多公里。 “钻两口井,一个起灶,一个晒盐,盖一间屋,讨一个老婆,生一地娃娃。”这首童谣就是涪江河畔人们制盐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历史的车轮将卓筒井拉到了另一条命运轨道上,20世纪60年代,受到现代化制盐业冲击的卓筒小井灶制盐业终于走到了千年历程的尽头,曾经辉煌的8灶38眼井已不复存在,有幸得到重点保护的大顺灶和其所属的6眼卓筒井,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最后一处活标本。

为了把神奇的卓筒井技艺传承下去,9年时间,青石板上叠加着廖吉云一个人的脚印,竹棚老井看惯了廖吉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坚守,是为留住久远的神奇。

廖吉云同期声:

(看到简单,做起伤人。吃阴间的饭,做阳间的事。这个摸不到,看不到,全部都要凭手上的感觉。)

廖吉云说到做这门技术很苦,只有能耐住寂寞守住清贫的人,用时间才能使其炉火纯青。看着已显破败、四周野草丛生的大顺灶,廖吉云时时忧虑着:凝聚着祖先智慧的卓筒井技艺能否后继有人呢?

廖吉云同期声:

(从我老丈人那里学来的,冬天,那个地方烂了(要修)。冷得你要命,热天做这个,热得你要命。蒋馆长让他的儿子来(儿子)他不做。他说开车要轻松些。(周围)几百里都没有人(愿意做这个)。)

涪江畔盐业的发达,得益于涪江航运的发达。涪江畔的射洪县青堤古渡曾为清康熙中期全川五处盐关之一,据传当年“商贾云集,舟船竞泊,江边灯火繁盛,夜如闹市”。
今天,正在演出的是与卓筒井技艺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连戏。

目连戏,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发源于涪江中游射洪县青堤古镇,取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即唐代目连圣僧目连救母最早见于佛家经典,传说一位姓员外一生乐善好施,死后荣升天堂。而其妻刘氏青堤(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杀牲吃肉,死后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其子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

黄少锋同期声:

(因为目连就是个大孝子,目连救母的整个过程,它就是一个行孝的行为。只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凡是在青堤演目连戏。不能把刘氏四娘的劣迹,说得太多,说得太过。如果谁把刘氏四娘说得太过分,说得太坏了。这个剧团就要受到当地群众的反对,就要请你走。)

目连戏,就是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中心情节、融目连孝道文化和地方民俗为一体的杂剧,全剧48本。对于目连戏的表演有“两头红”的说法:指(此处请停顿一下)要从头一天的日落演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连续演出可演七天七夜。

目连戏演出同期声:

A.你是刘大哥?!

B.哎呀!正是老兄啊。

B.听说你们家遭不幸?!而今,你们这是去往何处啊?

A.我们这是去青堤安身的。

B.哦,原来是到青堤安身。

A.是啊,叶落归根嘛

A.刘大哥,你看。不如将你的女儿引荐给我的儿子,让他们见上一面。

B.好哇好哇,要得要得。

C.那刘氏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

D.还礼了。

E.嘿,羞羞羞羞羞。

黄少锋同期声:

(目连戏不仅在舞台上表演,它有时候要走出舞台。要跟民间群众相结合,比如说眼刘氏四娘出嫁、办喜事就可以走出舞台,就在一些农家进行。大家都来庆贺刘氏四娘结婚,这些是其他戏里面没有的。)

媒婆:

(快来看,背新娘子上轿了)

观演互动的排场,更像是一种祭祀活动。其表演形式也是独树一帜,“唱、做、念、打”融为一体,宗教祭仪、民俗事象、民间游艺、杂耍表演、纸扎烟火等无所不包,有别于其他戏曲形式。在民间盛演不衰,广泛流布于安徽、浙江、湖北、山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市。由此可见,目连戏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因而被专家誉为“南戏之祖”、“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黄少锋同期声: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庙子,它以前叫清平渡寺。再后来就改为了顶顶庙。人们为了纪念目连,现在就把它改名叫目连寺。)

在今天涪江青堤古渡旁的目连庙内,有一座站姿的地藏王塑像,它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坐像,因为他的母亲刘青堤在此。地藏王站像左侧有一木刻碑,“郪江古镇迹载,青堤昔唐圣僧目连故里……”;目连庙侧,还有一块清光绪年间所立的石官碑,“唐代圣僧目连故里”;另有刘氏四娘墓和溪东(此处请停顿一下)傅府、溪西(此处请停顿一下)刘府遗址。这些古迹、古风、古韵,都在历历述说着目连圣僧的故事。

袁官文同期声:

(“中国目连,出射洪。青堤古镇,涪江东······”)

目连故事流传了1300多年,全国出现了众多的目连戏版本和戏班。

(画面文字展现:明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张照的《劝善金科》(乾隆钦定),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可谓是涪江水浇灌出的民间艺术奇葩,而滚滚涪江在下游重庆市铜梁县孕育出的另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则有着排山倒海、逐浪腾空的撼人气势。

(表演画面切换转入:龙舞)

十七世纪的明代,流行着这样的俚语:大足朝佛,铜梁看灯。清代的《铜梁县志》里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一年一度的铜梁龙灯会。

铜梁龙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在铜梁,每年新春耍龙灯拜年,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蠕龙、火龙、稻草龙欢庆丰年古往今来,相沿成习,形成了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盛会 明清时期,铜梁龙就以其奇巧宏大、舞技粗豪而闻名川东南

在铜梁县太平扎龙场,我们见到了周健。今年42岁的他,是铜梁第三代扎龙传人。

周健同期声:

(把这里弯一下,造个型,竹条弯了下。最主要要把它弯圆,凭眼睛看啊!国外、日本、东南亚啊中国就是全球通,各个省市都在定做。(一年要订)大大小小可能三四百条龙吧!一般我们签合同和外面订单,都是10天交货。我从我爷爷那学起,原来我爷爷那(辈人)是三大名人。工艺大师蒋玉霖啊,安居还有个傅大师(傅泉太),(傅大师)有80岁了。)

铜梁龙的典范代表是铜梁大龙:龙身一般在24节左右,意指中国农事的24节气,龙角高翘,龙颜饱满,龙口大开,龙身浑圆壮实、鲜活硕长,鳞甲彩绘鲜艳夺目。为了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模仿川剧变脸,铜梁龙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品种--变色龙。

周健同期声:

(我们铜梁的龙,它的头跟其他省市的龙都不一样。其他省市用的就是猪嘴巴龙,猪嘴龙。我们铜梁的龙拿出去很威武、雄大。它借用了很多动物的东西,像鹿的角,鸡的冠,鱼的鳃,马的嘴几种来结合起来。像铜梁就有几十种龙,板凳龙啊,小彩龙啊,黄荆龙啊等等都有。)

舞龙老师同期声:

(慢一点,慢一点。好,站直。手稍微打直一点,还是要有力量。腰站直,腰站直。迈开,画八字,你感觉一边画一个圈。)

今天,我们在铜梁县高楼镇小学的操场上见到了正在排练的尹春燕。尹春燕,高楼镇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家三代人都会舞龙。

在今年庆“六一”的活动中,她参加了由学生组成的竞技龙表演,充当舞龙珠的角色。

舞龙老师同期声:

“精神拿起来”。

“一、二、三、四,准备,五,转。

往前面来点,起!三、二、一,走!”。

铜梁人从小看着龙舞长大,学校里讲龙文化,教舞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扛起龙杆都能舞两把:小孩子可以舞板凳龙,女人可以舞小彩龙、莲花龙,18岁以上的男人各种龙都能舞上一段。龙舞彷佛烙在铜梁人骨子里的印记,与生俱来

(画面文字展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铜梁龙表演的基本特色是大动作、大场面、大气势。

铜梁龙应邀到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展演,每到一处都掀起一股龙舞的热潮。

铜梁龙中型蠕龙被指定为中国体育竞技龙具,铜梁舞龙队被国家体育总局冠名为“国家舞龙队”。

铜梁龙,誉为“中第一龙

行走在铜梁,可以感受到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之中。铜梁龙在传承弘扬方面可谓是匠心独运,精彩纷呈。

1999年,铜梁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火药、卓筒井在世界科技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目连戏、铜梁龙则在中国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漫漫时光淘尽,浩荡涪江沉淀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似颗颗珍珠,在滔滔涪江水中夺目流光。无数被涪江珍藏着的文化遗产独本,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的灵光和温润的情怀,会伴随着涪江水,永远流淌在涪江人的精神世界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