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书]
近距离目睹伍迪·艾伦
文 埃里克·拉克斯(撰稿人)
谈话录通常是将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期间的访谈编集成书,无论时间跨度有多长,其结果总是反映采访对象在人生某一特定时点的看法和感想。本书却是伍迪·艾伦从1971年开始、将近大半生的访谈总集,就如延时摄影一样,展现了他从一名菜鸟转变为世界最受赞誉的电影制作人之一的全过程,以及他在这条路上所学到的东西。
38年过去了,我有幸近距离地目睹了一位艺术家的进化过程,但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还不能断定他会有如此成长。1971年春,《纽约时报杂志》的一位编辑派我去调查三个有可能写成文章的选题。其中一个是一位35岁喜剧演员——此人名叫艾伦,写过两部百老汇戏剧(《别喝生水》和《呆头鹅》),常在《纽约客》上发表随笔,最近还开始自导自演自己写的剧本《傻瓜枪银行》,还有刚刚上映的喜剧片《香蕉》,抨击了拉丁美洲革命和美国外交政策。
这几部电影宣告了一位自成一格的原创性天才横空出世,《时报》的编辑想要了解他更多,我也是。我打通了他经纪人的电话,要求做一次采访,并定好时间。我带着两页纸的问题和一台崭新的磁带录音机来到他们位于曼哈顿西57街的双层办公室,被带到楼上,伍迪正在一个小房间里等着。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以及两把填充得很漂亮的软椅。他看上去有些害羞,而我才初入新闻业,与一个我很欣赏其作品的人面对面让我感到紧张。我们握了手,互相问好,然后在各自的位子上坐定,我开始像念清单一样提出我的问题。他的回答十分简短,最短的仅有一个“不”字,要是他最长的答案能表达出比“是”更多的内容,这个“不”也就没那么糟了。
新闻世界如同喜剧界一样,时机就是一切。《时报》毙了我的文章,我想至少该让伍迪看看他和我耗了那么多星期的成果。我将文章寄给他,另附一张字条感谢他付出的时间。我没指望得到回复,但两天之后,他打来电话,对它未能发表表示遗憾。
“你在文中准确地引用了我的话,而且你尊重我的笑话。”他说,意思是我没引用他不同时包含正经话与玩笑话的发言。“无论何时,只要你愿意,随时来我的剪辑室坐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