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選一)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選一)

时间:2023-12-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詠陶淵明詩,適與意會,遂傚其體,成十六篇。〔一〕效陶潛體詩:陶潛,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南朝晉宋之交的著名詩人。白氏十六首所效,是他的《飲酒詩》,此選其第四。西家荷鋤叟,雨來亦怨咨〔二〕:種豆南山下〔三〕,雨多落爲萁〔四〕。楊惲《報孫會宗書》:“種一頃豆,落而爲萁。”這十六首詩主要是寫飲酒自得之情,時間似不應早於作者丁憂服滿之前。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一〕(選一) 并序

余退居渭上,杜門不出〔二〕;時屬多雨〔三〕,無以自娱。會家醖新熟〔四〕,雨中獨飲,往往酣醉,終日不醒;懶放之心〔五〕,彌覺自得〔六〕;故得於此而有以忘於彼者〔七〕。因詠陶淵明詩,適與意會,遂傚其體,成十六篇。醉中狂言,醒輒自哂〔八〕;然知我者,亦無隱焉。

〔一〕效陶潛體詩:陶潛(三六五——四二七),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南朝晉宋之交的著名詩人。鍾嶸《詩品》稱他爲“隱逸詩人之宗”。白氏十六首所效,是他的《飲酒詩》,此選其第四。

〔二〕杜門:即閉門。

〔三〕屬(zhǔ):值。

〔四〕會家醖新熟:會,恰逢;家醖,也叫家釀,家中自釀的酒。

〔五〕懶放:即懶散。

〔六〕彌:更。

〔七〕得於此、忘於彼:得於此,指酒中趣;忘於彼,指世間憂。

〔八〕自哂:自己笑自己。

東家採桑婦,雨來苦愁悲;簇蠶北堂前〔一〕,雨冷不成絲。西家荷鋤叟,雨來亦怨咨〔二〕:種豆南山下〔三〕,雨多落爲萁〔四〕。而我獨何幸?醖酒本無期〔五〕。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時。開瓶瀉尊中〔六〕,玉液黄金脂〔七〕;持玩既可悦,歡嘗有餘滋〔八〕。一酌發好容〔九〕,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一〇〕,酣暢入四肢〔一一〕。忽然遺我物,誰復分是非〔一二〕!是時連夕雨,酩酊無所知〔一三〕。人心苦顚倒,反爲憂者嗤〔一四〕

〔一〕簇蠶句:簇蠶,在竹箔中束草作簇,使蠶做繭其上。俗稱“蠶上山”。北堂,向陽的房子。蠶性喜暖,故養蠶須在北房。

〔二〕怨咨:怨嗟、怨嘆。

〔三〕種豆句:陶潛《歸園田居》詩中句。

〔四〕落爲萁:豆怕水澇,澇則莢落,但剩豆稭。豆萁,即豆稭。楊惲《報孫會宗書》:“種一頃豆,落而爲萁。”

〔五〕醖酒句:釀酒本不受時令(晴雨寒熱)的限制。

〔六〕尊:酒杯。

〔七〕玉液句:玉液,指清酒;黄金脂,指濁酒。

〔八〕餘滋:即餘味。

〔九〕發好容:指顔面發紅。

〔一〇〕連延:接連。

〔一一〕酣暢:微醉後的舒暢感。

〔一二〕忽然二句:古代道家,以自己爲我,我外爲物。遺我物,即人我的分野泯滅。下句言在是非顚倒的時代裏,誰能有真是真非。案,此爲作者憤慨語。

〔一三〕酩酊(míng dǐng):爛醉。

〔一四〕人心二句:言世人貪財逐禄,有酒不飲;反爲貧困(憂者)的飲者所譏笑。

這十六首詩主要是寫飲酒自得之情,時間似不應早於作者丁憂服滿之前。又是年夏秋多雨,情況和元和九年(八一四)夏旱大不相同;故斷爲元和八年(八一三)秋季所作,可無大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