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宋后期诗坛
北宋后期,从宋哲宗到宋钦宗统治的四十余年,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内部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外族侵扰者也乘机而入,大举进犯中原。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外族侵扰的斗争此起彼伏。此时的北宋王朝再也看不到中期相对稳定的局面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朝廷束手无策,最后导致公元1127年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俘,半壁河山被金兵侵占,朝廷被迫南迁。这在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难”。
与此同时,统治者也加紧了文化思想统治,公开禁止一些诗人的作品刊刻、流传、收藏。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少诗人以灰冷代替了热情,以消沉代替了希望。他们不敢正视严酷的现实,不愿去体味真切的人生,他们往往在书斋里、故纸堆中寻找创作的材料。这时的诗坛再也不像中期诗坛那样活跃,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也不是那么紧密,而诗人的注意力则更多的放在技巧与形式上,代表这种风气的是著名诗人黄庭坚。他不仅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诗歌创作理论,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说苏轼的诗是豪放自然的话,那么,黄庭坚的诗则以奇峭瘦硬著称。因而,他虽然出于苏轼门下,却不囿于苏诗的作风,而另开新路,成为北宋诗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与苏轼齐名的大诗人。受黄庭坚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影响的诗人有陈师道、韩驹、徐俯、江端友、洪炎、晁冲之等。以黄庭坚为首的这一诗人群,就是后人所称的江西诗派。这一诗派的出现,不仅在当时直接影响诗坛的风气,而且对后来宋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除江西诗派之外,唐庚、汪藻、王庭珪等诗人的作品就极少有江西诗派的习气。画家李公麟、书法家米芾、爱国志士宗泽的诗作,语言平实,直抒胸臆,也与江西诗派的作品不同。这一新的诗人群的出现,给诗坛带来了新鲜空气。但是,总的来说,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代表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