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南宋后期诗坛
自嘉定三年(1210)陆游去世,到祥兴二年(1279)南宋灭亡,近七十年的时间,为南宋诗坛的后期。在这一时期的前段,南宋对金仍采取退让投降的政策,尤其是经过南宋前期几次对金作战失败之后,主和派更加得势,而金国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未能发动大规模的向南宋全面进攻。在相持的局面下,朝廷上下苟安成习。这种社会形势影响下的诗坛,便是低唱代替了高歌,苦吟代替了反映生活,与南宋前期诗坛面貌大异。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是其代表,而这一时期的后阶段,由于蒙古人的大举南侵,打破了南宋王朝的苟安生活,尖锐的民族矛盾,国破家亡的现实,唤起了诗人的觉醒。于是,南宋前期诗歌的爱国精神又发扬开来,文天祥等爱国诗人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就宋诗发展来看,南宋前期诗坛的一些积极因素,到南宋后期有所继承,如江西诗派的影响经南宋前期诗坛的冲击而衰微,到南宋后期人们对江西诗派的局限认识更清了,不满的人更多了,冲击的潮流更强烈了。诗坛上出现的四灵诗派与江湖诗派,就代表了这一潮流。又如,南宋前期诗歌的爱国主题,由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继承了。所以,后期诗坛还留有前期的影响。还值得一提的是,诗歌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尤其是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和规律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由于后期特定的政治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了诗人的思想与创作,影响了他们艺术才华的充分发挥;同时,也影响了他们不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像前期诗人那样去探索,去创新。因此,南宋后期没有造就出像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影响大、知名度高、有特色的大诗人,也没有创作出像前期诗坛那样多的传诵人口的佳作。标志着宋诗再度中兴的前期诗坛,发展到这时,犹如宋王朝的衰落一样,也是今非昔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