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古诗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则需要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所以,欣赏古诗也要明白其中的手段和技巧,更便于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用来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优美如画的诗歌意境当中。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中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赞美王维的山水诗。如画的诗,是指诗中要有美丽的色彩、入画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能像画一样,唤起读者新鲜生动的视觉感受。
先看古诗中的色彩,明亮而轻快的色彩,抒发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彩,则寄寓了诗人伤感悲悯的情绪。很多诗人喜欢用鲜明的色彩对比,红与绿: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王维《辋川别业》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王维《田家》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杜甫《为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咏石榴花》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青与白: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王维《田家》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王维《新晴野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其他: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白居易《杭州春望》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或绚丽或清新,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明暗对比,视觉感极强。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无论是用色彩和线条构成的图画,还是用语言文字构成的诗,都是需要用形象来构造画意的。既有轻盈俏丽的工笔花鸟,也有宏大壮美的泼墨山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
全诗是暗中设谜,点出了题画的特点,又描绘了远山、近水、春花、静鸟等形象,勾画了一幅宁静致远的春意图。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这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构造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晓畅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涧边幽草、深树黄鹂、春潮带雨、野渡舟横等景物,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寂寞、幽深的春景。读者在画面的境界与视觉效果的春景中感受到一丝寂寞、一份恬淡与悠闲。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这首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形象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作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作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童趣。
以上是工笔画式的细物微景,古诗中也不乏泼墨画式的宏观巨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中间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暮光与秋色,远山与近树,静物与动者,搭配得恰到好处。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惆怅的心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泛》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第一句是借山势描画奔腾汹涌的楚江,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险。接下来两句则写望中所见,一个是天门两山的雄姿,一个是顺势而来的孤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翠小,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作者把湖光和月光放在一起,形成天上地下对称之势,而湖光、月光相辉映形成了调和的色彩,青绿的君山远景在广阔似玉盘的湖面上,仿佛一颗青螺。这种构思布局充分体现了物象之间的大小、远近的对比,青山与银湖在色调上又统一、调和在清新、素雅这一基调上,生动而逼真地描绘秋月照耀下的洞庭景色,境界开阔,色调淡雅,是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蒙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诗在短小的篇幅中写到远处的云、高处的山、辽阔的水、迷蒙的风雨、成行的雁等一系列的自然景物,但互相搭配得十分和谐、自然,构成一幅细雨朦胧的深秋远望图。
诗中有画不仅要给人以鲜明的色感和形感,更重要的是要有画的审美意境。诗和画的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巧妙的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方可称得上好诗。古诗如画的意境是由带有色彩的形象组合构建出来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诗中,残阳铺水,半江碧透,半江殷红——这是色彩鲜明、气势壮美的画页;如珠之露、如弓之月——这是细致入微的形象刻画,照此描摹下来,就是一幅形、色、意境俱佳的画作。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华子冈》
这是王维《辋川集》里的两首诗。一为山花特写,一为山鸟全景。两幅图画都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花自开自落,鸟来去无绝,了无繁杂,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惆怅都已融入这自然的画意之中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诗人用模糊的夜色以及江枫的暗影对明亮的月色以及霜露的寒冷青辉,再配以跳动的渔火使沉寂的夜景多了一丝温暖与妙不可言的生命感;正当夜幕沉沉,昏昏欲睡,万象归于静默之时,寺院的钟声飘入港口的客船,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画中有远景、有近景,有明暗相辉映、有动静相结合,整首诗展现的画面充满了节奏和韵律感,构图匀称,设色和谐,耐人寻味。
大与小的对比衬托是古诗塑造形象,构建意境常用的艺术技巧。特别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里面,使景物的表现更加鲜明突出,使情感的表达也清晰可感。王维诗在这一点上运用的非常明显,以他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为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那一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几近不惑之年的他,正欲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却不想遭此变故,诗人将自己的孤独怅惋之情都寄托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中了。四联之中,每联都能看见大、小的对比。
首联中“单车”和“属国”是使者的代称,“居延”是西北边塞的具体地方。孤独一人行走在遥远广漠的边地,人显得何等渺小,心中又是何其惆怅。颔联中“征蓬”与“汉塞”、“归雁”与“胡天”,一大一小,对比强烈。诗人以“征蓬”、“归雁”自喻,暗示了个人政治生涯的漂浮不定。此诗的颈联以传神笔墨来状物而为世人所称赞,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究其原因在于此联中有两组大与小的对比衬托,令情感得以彰显。漫无边际的沙漠,衬托得孤烟只剩一缕;浩瀚壮阔的黄河,衬托得落日唯见一点。景象中感觉到作者的孤单。尾联中用想象与现实的大与小进行了对比。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出京时孤孤单单,入塞后冷冷清清。情与景兼而有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杜甫诗对大与小的处理,更堪称道。不仅是大背景与小形象的对比,更是大宇宙、大自然与小我及短暂人生的对比。且看他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同以洞庭湖为题,僧可朋写的是“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赋洞庭》),许棠写的是“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过洞庭湖》),孟浩然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气象雄浑,刘禹锡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自然清新。而杜甫则把有限的“洞庭水”放到了“吴楚”的广大范围甚至“乾坤”的无限空间当中,阔大处已在洞庭之外。难怪古人曾对此句感叹“不知少陵胸中吞几许云梦也”。诗的后半部分转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自我之小”,既老病,又漂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最后又由自身的悲苦想到国家的命运,报国无门,可谓小中见大。《登岳阳楼》不失为大小互见的典范之作。
远与近的对比也是古诗的一个表现技巧,使形象的描写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比如杜甫的《绝句》,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近景,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远景,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远景,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近景。四句四景,层次、色彩、远近、结构都很协调,勾画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杜牧的《山行》也是如此,前两句远山上的小径、云深处的人家是远景,后两句驻足枫林、结霜的红叶是近景。由远及近,由大至小,画意和诗情,并排而来。
动静结合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是典型的以动写静。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这是王维惯用的艺术手段,他隐居辋川期间所作的很多诗都是力图表达自己宁静淡远的心态,诗里刻意营造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多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诗里大的背景都是宁静的空间,幽篁独坐、涧户寂静、空山无人,但都不是绝对的毫无声响的死寂。琴声、啸声、花开花落声、人语声,为寂静的环境带来了生气。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雨后池上》
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前两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后两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实”是指当前之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指想象中的景、境、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的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诗的前四句是虚写,遥想西晋灭吴的历史往事,拉枯摧朽,势如破竹,令人精神振奋;后四句是实写,心事徒转,伤往事、芦荻秋,让人心生忧愁。虚实相间,盛衰相形,尽显诗人国势堪忧的心情。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张籍《凉州词》
诗的前两句是实写眼前景物,同时点出了所写的边地、晚春、日暮、阴雨的环境,诗人的情感笼罩在阴郁之中。第三句写的是在沙漠上级缓行进的一队驮运货物的骆驼,但句中却并没有出现骆驼和押运人员的形象,只有从沙漠上遥遥传来的络绎不绝的驼铃声,这就是虚写,是通过铃声想象的情景。之所以有如此的想象,是因为他身在边城,一颗无比沉重的心已随那驼铃声飞到已成为异域的安西四镇。虚实相互映衬,情感表达更为清晰。
前面我们提过的“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也是虚实相间的手法。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李商隐《夜雨寄北》,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自己所处环境,是实写;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与妻子相聚后的言行,是虚写。
抑,即压抑、贬低;扬,即褒扬、抬高。抑与扬的恰当使用,能够造成诗歌行文的波澜起伏,能够强化诗人的思想感情。如诗人要在诗中褒扬某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二者互相背离,造成强烈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用贬抑衬托褒扬,会使褒扬更为显豁。反之亦然。因此,抑与扬实质上是一种反差对比。抑与扬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其特点是抑在先扬在后,压抑的目的在于高扬。如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展现了春天蓬勃美好的景象。题目已经开始压抑了,欲到友人花园观赏春色,不巧友人不在,深闭院门;大概是怕园里满地绿绿的青苔被人践踏,才闭门谢客的;诗人正在扫兴地徘徊,一枝越墙而出的红杏,把满园的春色带出门来。也带出了诗人、读者,所有人豁然开朗的心情。
二是欲抑先扬,其特点是扬在先抑在后,抬高是为了跌重。它一般在“抬”上下功夫较多。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再写她“春日凝妆”的喜悦,又写了陌头大好的春色,后面才陡然转到她的“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李白的《越中览古》也是此典型: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前三句分别写昔日越王胜利班师的耀武扬威、战士衣锦还乡的喜不自禁、宫女前呼后拥的奢侈享乐,最后一句却转到眼前,今天的萧条和冷落。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李商隐的《贾生》也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也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让人充满希望;再写贾谊才调高超,让人充满信心。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贾生的同情。
锤炼也是古诗的表达技巧之一,主要用于诗的语言的塑造,具体指诗中字、词、句的推敲加工和创造性搭配,以达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艺术效果。古代诗人对锤炼的功夫都很看重,要求也很高。杜甫就有“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语,常常“新诗改罢自长吟”。甚至传说李白见到老杜后,开玩笑说“借问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也断定他因苦吟诗句而变得消瘦;卢延让也感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吟;贾岛也说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文学史上也有关于炼字、炼词的佳话流传。
贾岛名篇《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人自己对这首诗还满意,但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闯进了大官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情,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金代诗人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好问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有文献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这种经过诗人锤炼加工,在诗中起到点睛作用的关键字词,被叫做“诗眼”。陶渊明《饮酒》其五诗的诗眼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这个“见”应该是呈现的“现”,而不是看见的“见”。因为看见是诗人的主观行为,与前句的采菊是同一个主语。而现的主语是南山,就是人在东篱下采菊,南山悠然地呈现着。这样才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两融的境界。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眼明显是“自”和“空”。阶前的碧草到春天依然是兀自地绿着,可无人欣赏;树叶后的黄鹂也依然叫得那么动听,而无人倾听。“草”及“黄鹂”都是一如当年,而诸葛武侯祠前却一片凄凉冷清。物故人非,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诗人怎能不意绪黯然,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