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时间:2023-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认为,儒家的“六经”是后世文学之源,“文本于经”是古典文艺理论中一种流行的观点。其中《诗》为韵文,《乐》今不传,《礼》之原貌不可复见,故在儒家六经之中,可代表古文发轫期成就和面貌的仅《书》、《春秋》而已。另外,以典、谟、誓、命、训、诰为标志的“尚书六体”,也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范畴,而《尚书》的文本自身,则成为专门从事宫廷文献写作的官吏的文章典范。

民国学者刘师培说:“夫作文之法,因字成句,积句成章。”(《文说》)无字则无以成文,中国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文字,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虽然它们都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古文,却大多极其短小,虽不乏也有叙事要素齐备、长篇巨制的例子(如《毛公鼎》),但数量并不多,恐怕难以反映古文发展初期的全貌。

在中国正统文学观念里,真正代表中国文学早期发展成就、可以为后世所取法的文学典范是儒家的“六经”。古人认为,儒家的“六经”是后世文学之源,“文本于经”是古典文艺理论中一种流行的观点。儒家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此处顺序依《礼记·经解》、《庄子·天运》所载)。其中《诗》为韵文,《乐》今不传,《礼》之原貌不可复见,故在儒家六经之中,可代表古文发轫期成就和面貌的仅《书》、《春秋》而已。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所收文章大多数是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训话、战争誓辞、政府文告等,即后人所谓的“尚书六体”(典、谟、誓、命、训、诰),是当时的大政宪典。《尚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上古史官文化的产物,“史”字始见于甲骨文,甲骨卜辞中习见“大史”、“小史”之辞,可见中国古代设置史官的制度甚早。据《周礼》记载,周代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的职责分工,有负责宫廷文件起草之人,亦有负责档案保管之人,而《汉书·艺文志》则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在这样的意义上,《尚书》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记言史书。

一般认为,《虞书》、《夏书》不是虞夏时期的作品,而是出于后人追述,而《商书》和《周书》则基本上是商周时期的作品,但也经过后人的一些加工和整理。《尚书》中多数篇章属于说明文和议论文,个别篇章记事成分较大,如《周书·顾命》和《周书·金縢》,但总体仍以记言为主。《尚书》中文学成就较高的,有《盘庚》、《金縢》等篇。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是商王盘庚主张迁都到殷地,遭到部分贵族反对时所作的演说。《盘庚》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叙述盘庚向贵族训话,说明迁都的缘由。他把从旧都迁到新都,比喻成“若颠木之有由蘖”,来形容新生的希望和前景。用打鱼和稼穑告诫群臣只有听从他的命令才有好的结果:“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如若像“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则不会有好的结果。同时,盘庚也告诫贵族不要煽动百姓,他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来形容语言的威力。众多比喻生动贴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周书·金縢》写武王克商后患病,周公向先王祷告,愿意以己身代替武王服务于众先王身旁,以己之命代武王之死,后武王疾病痊愈,周公将代祷之辞密封于金匮之中,劝众人勿言此事;成王即位后,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等散布流言诽谤周公,并与殷后裔武庚等遗民叛乱。周公率军平定叛乱,但成王因此前流言对周公心存猜疑,周公无奈蛰居,但随后“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至此真相大白,流言不攻自破,成王深受感动,亲自迎接周公回朝。整篇文字情节离奇曲折,富于传奇色彩。

因为《尚书》是用“古体文言”写作,故而具有典丽古奥的语言特征,常被讥讽为“混混灏噩噩”,“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但若拂去语言自身的古奥特质,《尚书》自身还是非常富于文学特色的,而且这种古奥的语言风格还间接启迪了后世类似的文学创作(如韩愈)。另外,以典、谟、誓、命、训、诰为标志的“尚书六体”,也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范畴,而《尚书》的文本自身,则成为专门从事宫廷文献写作的官吏的文章典范。

《春秋》是我国古代较早的编年体史书。周朝从王室到各诸侯国都有这类史书,墨子言:“吾见百国春秋”,孟子则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由此可见早期史书撰述之盛。但是列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春秋》,则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加工整理成书的,原来的各国春秋今已不传。《春秋》共16000多字,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240多年间的历史大事。春秋的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其叙述简洁而谨严,语言平浅精当,但过于简略,长的不过40多字,短的仅有一字,更像是大事年表,故此有“断烂朝报”之讥。

《春秋》给予后世的最大启示,在史学方面是其编年体的史书体例,而在文学方面则是其所谓的“春秋笔法”。《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史记·大史公自序》),孔子自觉维护周礼,反对诸侯的僭越行为,贬斥邪说暴行。因为《春秋》简略特点的限制,不允许长篇议论性文辞的存在,因此,孔子的“尊王”、“循礼”等思想倾向更多地表现于严谨的措辞和事例的排比叙述中。《左传·成公十四年》将这种表述技巧概括为“春秋五例”:

一曰“微而显”,辞微而义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僖公十九年(前641年),《春秋》经中只书“梁亡”二字。本是秦国灭梁,这里不书秦国,其意是说梁国乃自取灭亡。

二曰“志而晦”,约言示制,推以知例。宣公七年(前602年)《春秋》书:“公会齐侯伐莱。”这个“会”字,正是史家传统旧例的写法。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春秋》在此不书“公及齐侯伐莱”,而是用“会”字,是说彼不与我谋,不得已而往应命。

三曰“婉而成章”,谓屈曲其辞,有所隐讳。孔子在《春秋》桓公元年(前711年)记录此事,曰:“郑伯以璧假许田。”隐桓之世,周德既衰,鲁不朝周,王不巡狩。《春秋》不书“易”地,而是书“假”地,好像只是暂时借去一样。这是为鲁公的废朝觐之礼而隐讳,也是为周天子的权威而隐讳。

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春秋》载桓公十五年(前697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而按照周礼,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孔子直载其事,不掩君恶,继承了史官“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五曰“惩恶而劝善”,善名必书,恶名不灭,所以为惩劝。《春秋》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昭公五年(前537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昭公三十一年(前511年):“邾黑肱以滥来奔。”邾庶其、黑肱、莒牟夷,是《春秋》中著名的三个叛国之臣。三人皆小国之臣,并非命卿,其名于例,不会出现于史书的记载中,但《春秋》故书其名,使恶名不灭。

“春秋五例”中所包含的“春秋笔法”为后代的史传文学所继承,钱钟书曾说:“《春秋》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辞”(《管锥编》),可见“春秋笔法”对古文写作的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