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古文

魏晋南北朝古文

时间:2023-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刘师培所言,建安文学的重要特征为清峻、通脱,而能代表这一特征的则是曹操的散文。曹操代表性的文章为《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自明本志令》、《述志令》。曹魏后期的文学,一般称之为“正始文学”。魏晋时期,玄学代替儒学而逐渐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潮。受司马氏指使,山涛意欲向朝廷推荐嵇康担当己任,力图代司马氏政权笼络嵇康。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

(一)清峻通脱:曹操的古直之文

汉末魏初的建安时期,因为时代的影响,原有的文学风气为之一变:

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追及建安,渐尚通脱。脱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据刘师培所言,建安文学的重要特征为清峻、通脱,而能代表这一特征的则是曹操的散文。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四言诗熔铸伟辞,于《诗》三百篇外独树一帜,其文亦雄伟悲壮、苍劲质直,独步百代。

曹操的散文在内容上力求通俗,具有简约严明的风格。其文不受传统思想和形式体制的约束,下笔无所顾忌,鲁迅称其“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代表性的文章为《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自明本志令》、《述志令》。其文写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当时曹操虽然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但孙权、刘备两大敌对势力仍然构成对他的巨大威胁,他们在军事上联合抗曹,在政治上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欲废汉自立”等等,企图孤立曹操,同时朝内拥汉派与曹操的矛盾也逐渐尖锐,欲其放弃兵权。曹操写的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乃是借退还加封三县之名,对朝内外政敌的攻击予以反驳。文章详细描述了曹操政治报负的发展过程,他起初原只想一郡太守,推行政教,但后为权贵所不容,辞官归家,准备做一个不求闻达之人。后来被征为典军校尉,也不过想为国家立功封侯,做征西将军罢了。可是后来由于豪强割据,天下大乱,终于不得不负起平定天下的重任。曹操直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文章的后半援引周公、齐桓公等人自比,反复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的野心。但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十分懂得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表明自己没有野心的同时,也表示绝对不能放弃军权。他指出如果放弃军权,“归就武平侯国”,实际上是“慕虚名而处实祸”,既祸自己,又祸国家。最后重申:“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这篇文章文笔苍劲,气势雄伟,感情真挚直率,文辞质朴,表现了曹操文章“清峻”、“通脱”的本色。

(二)嵇阮幽愤:名士的愤世心灵

曹魏后期的文学,一般称之为“正始文学”。“正始”是曹不的孙子、齐王曹芳的年号,其时政局混乱,司马氏与曹魏集团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时期,文人动辄得咎,朝不保夕,而稽康、阮籍本是正始时期“竹林七贤”的组成成员,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惨遭杀害;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魏晋时期,玄学代替儒学而逐渐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潮。嵇康、阮籍是魏晋历史上有名的玄学家,他们以玄学作为对抗司马氏儒学“名教”的武器,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阮籍酣醉终日,俱为嫉恨流俗之士。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散文中的名篇。山巨源即山涛,是嵇康、阮籍的朋友,同为“竹林七贤”名士。他原在朝廷担任“尚书吏部郎”一职,后受司马氏提携,得到官职升迁的机会。受司马氏指使,山涛意欲向朝廷推荐嵇康担当己任,力图代司马氏政权笼络嵇康。嵇康得知后,便写作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宣布与山涛绝交,言明自己不与司马氏政权合作的政治立场。文中嬉笑怒骂,极尽讽刺揶揄之能事。山涛是当时的竹林名士,向司马氏政权投靠,有违名士的立身之则。他引入嵇康代己为官,实则有拉嵇康下水,替自己文过饰非的意思,针对山涛的内心款曲,嵇康辛辣地讽刺说:

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嵇康陈述自己做官有“七不堪”、“二不可”,即有七种行为不能胜任为官,有两种思想不能做官:

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在文中,嵇康明确以自己的价值信仰抵拒名教,申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立场,断然拒绝司马氏集团的拉拢,表现出凛然傲骨。

阮籍的名作为《大人先生传》,所谓“大人先生”是他虚拟出来的一个人物。是阮籍思想和人格的化身。大人先生“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鄙夷黑暗现实,超越礼教名法,具有老庄思想,他以讽刺的口吻讥笑那些依附当权者的名教之士: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

文章还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封建礼法:

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藏智自神。强者睽视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

阮籍认为,所谓人君不过是暴虐天下的民贼,所谓的礼法不过是束缚百姓的工具。礼法制度的虚伪显现在他“欺愚诳拙,藏智自神”,导致了“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虚伪之士的大量产生。

嵇康、阮籍皆处在政治险恶之秋,表面以名士自居,纵酒佯狂,蔑视礼法,实则内心苦闷,《与山巨源绝交书》、《大人先生传》皆为愤世嫉俗之作,可视为二者的心灵自叙。

(三)五柳先生:陶潜的自然真醇

东晋建立后的一百余年,“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是玄学统治思想界的时期。文坛上,文人喜好宣扬老庄玄理,文章形式上则好用骈体。到东晋末年,陶渊明作为魏晋思想的净化者(刘大杰语)出现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受时代风气影响,对老庄学说下过一番苦功,另一方面他也通读了儒家六经以及其他文、史和神话小说之类的异书。在他的思想里,有儒道思想的精华,而去除了其恶劣的习气。他有律己严正的儒家慎独精神,而不为儒家虚伪的礼法和经文所束缚,继承了魏晋风度中通脱放达的一面;他爱慕老庄清净逍遥的精神境界,但不与那些颓废清谈的名士同流,扬弃了魏晋风度中荒诞颓靡的一面。

陶渊明早期胸怀大志,希望能大济苍生,有浓烈的建功立业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陶渊明曾于29岁(393年)出任江州祭酒,于40岁(404年)任刘裕幕府镇军参军,于41岁(405年)任彭泽令,但因他性格清高,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任职皆极短,最后挂印辞官,从此不再出仕。归隐后的陶渊明,以自然为友,躬耕田园,创作了大量山水诗和散文辞赋,寄寓了傲岸的人格和对美好社会的憧憬。陶渊明的作品,文今存12篇。在他的散文中,像《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等皆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五柳先生传》约作于晋义熙六年(410年),陶渊明46岁。此文可视为陶渊明的人格自述,文中描写了淡泊名利、安贫守志,唯以读书、饮酒、著文赋诗遣怀的自我形象。在文中,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箪瓢屡空”,具有儒家知识分子安贫乐道和道家人物顺应自然的特点,实为儒道互补形成的人物范型。文章按照人物传记的正常顺序进行抒写,但同时又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其姓字”,语言自由洒脱,人物形象天然超迈,任天而动,乐天知命,贫贱自守,境界适性而畅然忘我。

《桃花源记》作于陶渊明晚年,有学者将之系于宋永初三年(422年),其时陶渊明58岁。经过较长时期的躬耕生活,目睹了东晋社会许多危害民生的灾难,或许由“载民之国”(《读〈山海经〉》第七首)的启示,或许也听到了民众避乱而隐耕的传闻等等,陶渊明最终酝酿构思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的乱世乌托邦。文章通篇皆用散句,毫无骈俪的成分在内,文风朴实、自然,明白如话,栩栩如生。文章结构严谨,从渔人进入桃花源世界,到离开桃花源世界,交待得清楚明白。桃花源世界实际是作者的虚构,代表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与黑暗纷乱的社会现实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桃花源世界的消失,又象征着美好幻想的破灭。《桃花源记》在思想性和文学性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苏东坡言陶渊明诗臞而实腴,质而实绮,意谓其诗自然天成,今以陶渊明的散文来看,这种评价也是恰如其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