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标
有一天,我见一个进厂不久的大学生开着一辆小赛欧出入小区,他见我一脸诧异的神色,以为是笑他的车档次低,遂不好意思地说:先买辆小赛欧过过车瘾,过几年条件好了,再买一辆上档次的玩一玩。我说不是笑赛欧档次低,而是惊异才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就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了。他听了莞尔一笑,说他们科室一大半年轻人都有了私家车,剩下的也都规划着准备成为有车一族。
是啊,现在拥有一辆小汽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看看厂区三四块专用停车场上,每天小汽车停得满满当当,一眼望去成了车的海洋。……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我会情不自禁忆起当年曲靖造车的艰辛、坎坷与成功的喜悦,回忆起那一代造车人是怎样的果敢、拼搏与不屈不挠地奋斗。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的上空乌云翻滚、寒气袭人。美帝国主义公然派出军队明火执仗地冲进南亚大陆,把成千上万吨炮弹倾泻在越南的土地上。在中国北方,昔日的“老大哥”撕下脸来,在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两国横眉怒目剑拔弩张。
毛泽东主席感到了国际形势的严峻,于是发出“一定要搞好三线建设”的指令,从部队、企业里抽调了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荒山密林深沟野洞中,到最偏僻最隐蔽的地方投资建厂。
一汽通用红塔公司的前身——国营云南机器五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设起来的。
工厂最初建在宣威偏坡的一个大山洞里,后因地质条件、工程浩大、水源欠缺等因素而放弃,于1968年搬迁到曲靖三宝磨盘山下,在一“Y”字形的峡谷里建成一座生产、生活、运输体系完备的工厂。工厂主要生产60毫米和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因是军工生产,任务国家下,材料国家供,工厂只是组织生产,军代表验收盖章即可拿钱。企业领导不愁没有活干,工人不愁拿不到工资。
这种平稳无忧的日子过了不到十年,风云突变,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骤然降临到了云机五厂每一个职工的头上。
大大小小的三线工厂建成后,迅速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可是,原本波谲云诡的世界天空中,战争的风云渐渐褪去,明丽的阳光照耀着蓝色星球的绝大部分。冷战已经结束,世界总的趋势在向和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常规兵器生产么?
历史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对军工企业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为军品生产任务呈大幅度减少的态势。
1979年,国家下达给云机五厂的军品任务只是前年产量的19%,这一点点产量,别说企业的发展进步难以保障,连给职工发工资都非常困难了。
人活着要穿衣吃饭,企业没有钱怎么办?厂领导面对着职工、家属几千双迷惘困惑的眼睛,一时竟也病急乱投医,找不到好米做饭,山茅野菜也弄来下锅。工厂先后生产过和面机、馒头机、喷浆机、电唱机、折叠椅等十多种民用产品。这些民用产品批量少、利润低,与企业的生产实力极不相称,形成了大马拉小车的浪费局面。
痛定思痛,企业领导深刻认识到,再不能小打小闹地瞎折腾,必须寻求一个适合企业实际,能养家糊口,能促使企业发展壮大的当家产品。那么,这个当家产品是什么呢?
经过广泛地市场调研,结合机五厂大型加工设备多且装备精良,技术人才雄厚,职工技能过硬等特点,认为工厂适合机械制造的生产,最终确定以130型载货汽车为主产品。
企业试制生产汽车,必须得到省相关部门领导的批准。1979年12月1日,工厂向云南省第五机械工业局和省经济委员会呈交报告,要求同意生产130轻型载货汽车。
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小三线军工厂要造汽车,上下投来的多是不信任的眼光。省经委的一位领导说:“你们军工企业,说起来你们什么都能干,坦克、大炮……可真要干起民品来,就什么都不会干了。你们干了那么多民品,干出什么来了!”厂领导赔着笑脸反复陈述理由,说造汽车是经过认真地市场调研和深思熟虑的,也切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希望上级领导给机五厂一个“试一试”的机会。
省经委领导欣赏云机五厂干群的勇气和胆量,但认为造汽车非同小可,全国也仅有一汽、上汽和天津少数几家能够生产汽车,云南的一个小三线企业怎么可能造出汽车来。但又不忍心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再说企业要生存要吃饭,省里一时也拿不出可行的产品给企业,不如让他们试一试,成功了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失败撞了南墙自会回头的。
1980年2月27日,省经委领导同意云机五厂试制130轻型载货汽车,条件是:一、必须四个月拿出试制样车;二、汽车大梁必须冲压一次成型。末了一位领导严肃地说道,你们七月一日做出10辆样车向党的生日献礼,一切都好说。若是做不出来,今后不要再来提汽车的事了。
交通厅一位工程师听说云机五厂立了军令状,四个月要试制出130轻型汽车来,觉得是天大的神话很可笑。他对工程师张学之说:再给你们三个月,十月一日前能干成汽车样品,我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为了1500多名职工的吃饭问题,厂领导们把经委的“告诫”与其他人的揶揄当成一种激励、当成一种奋发的动力。工厂成立了“130汽车试制会战指挥部”,提出“横下一条心、掉下几斤肉;苦战四个月、拿下130、七一献厚礼、四化立新功”的口号。宣传科和厂工会利用大红标语、板报、广播等手段,把这条会战口号宣传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了浓郁的汽车试制会战的热烈氛围。
从2月28日开始,工程技术人员把从356厂借来的一辆样车分部件拆开,放在一个较大的会议大厅里。张学之工程师带领技术人员在里面待了三天三夜,他们认真地看图纸、对实物,分析确定那些自制,那些外购,并将自制件进行了详细分工,把任务按时间节点下达到各生产车间。
在紧张试制的日子里,车间里灯火通明、机床轰鸣,工人们为了保质保量地加工零部件,废寝忘食的工作;车间领导为了便于指挥,甚至把行李搬进了工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加工上的疑难问题,领导与工人们愁眉深锁,反复试验,直至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才露出欣喜的笑容。工程技术人员面对难题,常常几天几夜不合眼,实在太累了就洗把冷水脸又接着干;工人们顾不上吃饭,炊事员就把饭菜送进车间。就连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也到车间为工人叔叔们送水倒水。
无论是干部或是工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必须一丝不苟地工作,必须拿出拼命的劲头工作。因为汽车试制的成败,关系到工厂的命运,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饭碗。
在整个汽车试制中,最让厂领导揪心的是纵梁的压制。经委领导要求汽车大梁一次压制成功,这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个时代,好多汽车厂的大梁是采用滚压工艺分段压制的,滚压工艺操作相对简单,但压制的大梁总体性能没有一次性压制的好。
为了抢时间保进度,张学之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大梁模具的同时,把毛坯图先画出来交工具科准备毛坯,等正式图纸设计出来后,工具科准备好的毛坯材料即可加工制造模具。事实证明,这样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
5月1日,工厂决定在500吨水压机上试压汽车大梁,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紧张的时刻,因为压制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云机五厂汽车试制的命运。
这一天上午,模具调试一切准备妥当,大梁压制就要开始了。大家屏声息气看着党委郑书记,等他下达启动压制的命令。郑书记表面镇定自若,他内心依然很紧张。眼前这台500吨水压机,属于部管设备,金贵着呢。他把张学之叫到一边问:“不会有问题吧?”张学之坚定地说:放心,不会损坏设备。
随着一声令下,庞大的水压机开动了,模具冲头在一点点下行,推着翘起的钢板缓缓落入模具槽中……大家一眨不眨地盯着冲压模具,人人的心都悬升到了嗓子眼,生怕机床压制不到位停下来。结果是压制一次到位,经测验各个尺寸都合格,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里,压制现场爆出了激动的欢呼声。
汽车大梁的试压成功,为样车试制打胜了关键的一仗。
经过93天的艰苦试制,1980年6月3日,第一辆130轻型载货汽车诞生了,比省经委领导规定的时间要求提前了27天。1980年8月22日,试制产品一次性通过省级鉴定,允许批量生产130汽车。当年,工厂生产了100辆汽车。
云机五厂对自己制造的130轻型载货汽车钟爱有加,把它命名为“蓝箭”牌汽车,希望它在中华的蓝天下,像一支利箭勇往直前,造福企业、造福曲靖。
1983年12月,国营云南机器五厂正式更名为云南蓝箭汽车制造厂。此后,企业引进日本五十铃车身和机器人生产线,汽车的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蓝箭”汽车成了响当当的名牌。九十年代初,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朱镕基先后到蓝箭厂视察,亲自乘坐了蓝箭汽车,给予了全厂职工极大地鼓舞。
1997年,为了谋求蓝箭汽车厂更大的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云南红塔集团强强联手兼并了蓝箭汽车厂,改制成立了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过不断的努力,公司通过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定点生产企业;“红塔”和“蓝箭”牌轻型载货汽车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通过了国家“3C”认证和乘用车生产条件审查;公司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取得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证书;被确定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一汽红塔汽车不仅行销全国城乡,而且还远销到俄罗斯、越南、缅甸、哈萨克斯坦、叙利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轻卡出口总数达4000多辆。特别是2006年以来,公司生产的幸福使者电动小轿车连续三年出口美国共四批,总数达到757辆。
2009年,一汽红塔公司成为一汽通用公司旗下一员,企业更名为一汽通用红塔公司。美国通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与一汽集团强大的产品开发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做大做强的鲜活动力。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管一汽通用红塔公司今天如何发展,企业的业绩如何辉煌,我们都不能忘了昔年敢做造车梦的机五人,不能忘了昔年抗争拼搏的蓝箭人。
事实上,时至今日,为了追求曲靖造车的梦想,尽管企业的名称由“机五厂”变成“蓝箭厂”,乃至变成今天的“一汽通用红塔公司”,在曲靖这块火热的红土地上,造车人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汽车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