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逐泉
云南大理老家的彭叔天生一副好嗓子,听他吟唱过许多诸如“迎宾调”、“货郎调”、“四句调”等白族调都很有韵味。他保存着一本祖传的草纸线装书,上面抄满了唱词。依着他教的调谱,我套上一首就唱:“大理洱海绿茵茵,绿上加绿青上青”、“送郎送到墙拐角,留郎不住跺跺脚,爹妈问我跺什么,花鞋新穿不合脚……”惊得彭叔涨红了脸、神情严肃地连忙制止:“唱不得!唱不得!”原来,当着自家长辈和兄弟姐妹是不能唱调子的。所以,彭叔时常选择到山箐溪边的草坪上放歌。有月亮或无月亮的夜晚,只要听到婉委动人的歌声,准是彭叔在唱白族调子。这时,小伙子姑娘们一个个走出家门,聚在彭叔身边,一高一低地合唱起来。越来越大的调子声常常把邻村不甘寂寞的男女歌手“逗”出来,与彭叔及他们一起对调子,一比高低。兴致高时,双方就冲到一起嬉笑打闹一番。相互爱慕的有情人则把爱意现编成调子,唱给对方深情表白。许多年轻人就是这样找到意中人的。彭叔会唱的调子多,领唱又非他莫属,邻村的姑娘们对他异常青睐,只可惜彭叔先后“对”上三个“媳妇”都没成,原因是他们这个村山大地贫家穷,即使姑娘们同意,她们的家里人怕嫁过来后日子苦坚决反对。彭叔一气之下撕了草纸线装歌本,暗下决心从此不再唱白族调了!
几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从南京到滇西出差路过老家。彭叔等在路边把我截了下来,硬要让我回村里看看,钻进车子,他就喜滋滋地告诉我,他又唱起了白族调子,而且神秘兮兮地要带我去参观一个地方。到了村里,我跟他来到一幢亮着灯的“小洋楼”。走进一楼大厅,眼前现代化的音响、灯光、雅座等设备很齐全。彭叔介绍说这是专供村里乡亲们娱乐的KTV量贩。上到二楼,很高档的录音设备映入眼帘,彭叔解释说,这是音乐棚,专门用于录制白族调等音乐。上到三楼,看到婶子和气派的居室摆设,才知道,这是彭叔的家。彭叔笑了笑继续说:“鸟枪换炮了,现在政策好,山里人种起了林果、山地流转给公司种中药材、村里成立了鲜蘑菇加工合作社,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全村人都富了,加上美丽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国家的资金补贴也很多,大家盖起了新房,家里摆的电器、饰品应有尽有,吃的、用的都是原来城里人才有的。”
从彭叔后来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他也和乡亲们一样,在好政策的指导、好时代的引领下,奔上了富裕路,盖起了别墅,讨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生活好,精神爽,彭叔欣喜难抑,不由得重新唱起了白族调。他把原来那些带点封建色彩的唱词统统删掉,专门编了一本歌颂改革开放、歌颂伟大中国梦——云南梦的唱词,带领乡亲们高歌山乡巨变幸福情。彭叔介绍,嫂子在文化站工作,在嫂子的帮助下,他和村里的“歌手”还录制了白族调VCD,卖的还不错。
次日天蒙蒙亮,我一口气登上村后山顶,想求证彭叔描绘的美景。放眼望去,依稀山岚里,记忆中的草房果真变成了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青瓦房,房前屋后还停了许多小车、卡车、农用拖拉机。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扩宽,路边安上了垃圾桶。原来的土场变成了有景、有水、有太阳能路灯的石板广场,老人们放着白族调子跳着广场舞,年轻人有的在晨跑、有的在早读、有的赶往蘑菇加工厂……往日那种天不亮男女老少抬着锄头扛着犁下地干活的场面变成了一幅热气腾腾、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图——山乡几代人梦想终成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