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惠第十二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1〕,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箄〔2〕,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3〕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箸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4〕,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
〔1〕进火:进柴烧火。〔2〕箸箄(bì):放竹箄子。箄子是置于锅中蒸馏食物的器具,可使食物不浸入水中。〔3〕长跪: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据地,臀部落在足跟上。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有似身体加长,故曰长跪。〔4〕更相:相互。易夺:改正补充。
【译文】
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寔家住宿,陈寔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客人和陈寔在一起谈玄论道,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都丢下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为什么不蒸饭呢?”元方和季方直身跪在地上说:“父亲和客人说话,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米饭如今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补充修正,陈寔和客人的谈话一点也没有遗漏。陈寔说:“既然这样,只吃粥就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2.晋明帝〔1〕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2〕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3〕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
〔1〕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人,可能有鲜卑血统,所以司马绍生来像鲜卑人。他自幼聪慧豪爽,在位期间曾经中兴,平定王敦叛乱,并妥善善后,稳定了晋室基业,可惜在位仅四年就死了。〔2〕东渡意: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当时其友王导预知天下将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3〕居然:显然。
【译文】
晋明帝年仅几岁,一次,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潸然泪下。明帝问因为什么事竟至于哭泣?元帝就把东渡过江的用意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而易见。”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把明帝的说法告诉大家,又重新问他一遍,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脸色变了,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3.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1〕,母殷夫人〔2〕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箸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3〕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箸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4〕。
【注释】
〔1〕襦(rú):短袄,罩在单衫外面。〔2〕殷夫人:韩康伯的母亲是豫章太守殷羡之女。〔3〕复裈(kūn):夹裤,两层布的裤子。〔4〕国器:治国之才。
【译文】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能穿上一件短袄。他母亲殷夫人亲自缝制,让康伯拿着熨斗取暖,对康伯说:“暂且先穿上短袄,不久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了。”他母亲听了很惊异,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