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栖逸第十八

栖逸第十八

时间:2023-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有为之教:有所作为,指儒家入世有为的学说。桓冲为阻止苻坚南侵,便把荆州首府移到上明。参《识鉴》第8则。二孟曾祖孟宗死后葬武昌阳新县,因家于此。孟万年和他弟弟孟少孤,家在武昌郡阳新县。万年外出做官,在当时享有盛名。少孤十万火急地赶到京都,见到他的当代贤达,无不赞叹、敬重他。本指阻止坏人作恶害民,保卫国家,此指建立功业。式,句首语气词;

栖逸第十八

1.阮步兵〔1〕啸,闻数百步。苏门山〔2〕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3〕相对。籍商略终古〔4〕,上陈黄、农玄寂之道〔5〕,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6〕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7〕,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8〕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

【注释】

〔1〕阮步兵:阮籍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2〕苏门山:太行山支脉,在今河南辉县境内,又名百门山、苏岭。〔3〕箕踞:伸开两腿屈膝而坐,状如簸箕,在古人看来是一种不敬之态,但在魏晋时成为一种不拘礼节的表现。〔4〕商略:品评,评论。终古:往昔,往古。〔5〕黄、农:轩辕氏黄帝和神农氏炎帝,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玄寂之道:道家玄默无为的道理。〔6〕仡(yì)然:昂着头的超然之态。〔7〕有为之教:有所作为,指儒家入世有为的学说。栖神导气之术: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精神凝定集中,导气养神。〔8〕然:形容声音悠长的样子。

【译文】

步兵校尉阮籍长啸之声能传几百步远。苏门山中,忽然来了位得道的真人,砍柴的人都传说他的事。阮籍前往观看,看见那个人抱膝坐在山岩边上;阮籍登上山岭靠近他,伸开腿屈膝坐在他对面。阮籍评论自古以来的事,往上述说黄帝、神农玄默无为之道,往下考论夏、商、周三代盛大德政之美,拿这些来向他请教,那人仰着头,并不应答。阮籍又谈起儒家的德教主张,道教凝神导气的养生之术,来观察他的反应,他仍像原先那样,凝视着远处一动不动。阮籍于是对着他长啸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笑着说:“可以再啸。”阮籍又啸。意兴抒尽,退下山来,大约走到半山腰处,听到山顶上发出悠长的声音,像好几部鼓吹乐器在合奏,树林山谷间传来回音。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人在长啸。

2.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1〕,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注释】

〔1〕孙登:字公和,魏时道士,隐居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北山上。

【译文】

嵇康遨游于汲郡的山中,遇见道士孙登,便和他交游。嵇康临走时,孙登说:“您的才能是很高了,可是保身的本领还欠缺些。”

3.南阳刘驎之〔1〕,高率〔2〕善史传,隐于阳歧〔3〕。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4〕将尽〔5〕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6〕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7〕穷乏,比至上明〔8〕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9〕而退。居阳歧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释】

〔1〕刘驎之:字子骥,一字遗民,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人。少尚质素,虚退寡欲,好游山泽,志在隐遁,终身不仕。〔2〕高率:高尚率真。〔3〕阳歧:村名,临长江,距荆州二百里。〔4〕桓冲:字幼子,小字买德郎,桓彝之子,桓温之弟,有武干,深得桓温器重,历官振威将军,江州、豫州、扬州、荆州刺史,车骑将军。〔5〕谟(xūmó):宏图大略。语出《诗经·大雅·抑》:“谟定命,远猷辰告。”〔6〕赠贶(kuàng):赠送。〔7〕乞:给,与。〔8〕上明:地名,在长江南岸,今湖北松滋市西。桓冲为阻止苻坚南侵,便把荆州首府移到上明。〔9〕翛(xiāo)然:自然超脱的样子。

【译文】

南阳人刘驎之,高尚率真,长于史传之学,隐居在阳歧村。当时,苻坚南侵已经逼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尽力施展宏图大略,就征聘刘驎之任长史,并派人备船前去迎接他,还赠送了很多礼物。刘驎之听到召命,就上了船,对送来的礼物一点也没有接受,沿途拿来送给了穷苦人,等走到上明,东西也送光了。他一见到桓冲,便陈说自己是无用之人,然后就很潇洒地告退了。他在阳歧住了多年,衣食用度,常和村里人分享。碰到自己短缺了,村人也同样帮助他。他是乡邻深感满意的人。

4.孟万年及弟少孤〔1〕,居武昌阳新县。万年游宦〔2〕,有盛名当世。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遣信报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时贤见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谓曰:“少孤如此,万年可死。”

【注释】

〔1〕“孟万年”句:孟嘉字万年,江州刺吏庾亮召他任从事,后在桓温的将军府中任长史。参《识鉴》第8则。其弟孟陋,字少孤,高洁博学,名望很高,会稽王司马昱辅政,召为参军,托病不肯赴任,终生隐居。二孟曾祖孟宗死后葬武昌阳新县,因家于此。〔2〕游宦:外出求官。

【译文】

孟万年和他弟弟孟少孤,家在武昌郡阳新县。万年外出做官,在当时享有盛名。孟少孤没有出仕,京都知名人士想见见他,便派信使给少孤报信说:“你哥哥病重。”少孤十万火急地赶到京都,见到他的当代贤达,无不赞叹、敬重他。于是他们相互诉说:“少孤既是这样,万年可以死而无憾了。”

5.康僧渊〔1〕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2〕,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乃闲居研讲,希心理味〔3〕。庾公诸人多往看之,观其运用吐纳〔4〕,风流转佳。加已处之怡然〔5〕,亦有以自得,声名乃兴。后不堪,遂出〔6〕

【注释】

〔1〕康僧渊:晋时高僧,本西域人,生于长安,晋成帝时过江。在豫章山上立庙宇讲经,僧俗名流观听者不绝。〔2〕郭:外城墙,古时城墙有两重,内城为城,外城名郭。精舍:僧人修炼讲经之所。〔3〕希心理味:希心,仰慕之心,此指诚心、潜心。理味,体会玩味。〔4〕吐纳:谈吐,议论。〔5〕加已:加以。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6〕“后不”句:据《高僧传》,康僧渊最后卒于寺内,与此处所说不同。

【译文】

康僧渊在豫章时,在离外城几十里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处精舍,旁边连着山岭,一条大河从门前经过,芳香的花树布列于窗前院落,清冽的流水潺湲于堂间廊下。康僧渊于是闲庭独居,研究讲习佛经,潜心体味义理旨趣。庾亮等人常常去看望他,见他融通谈吐之际,风度更加美好,加以他对生活的态度怡然愉悦,颇为自得,于是名声大振。后来他忍受不了这种寂寞,就出山了。

6.戴安道既厉操东山〔1〕,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2〕。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3〕,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4〕。”

【注释】

〔1〕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已见《伤逝》第8则。厉操:磨砺情操,此指隐居。〔2〕其兄:指戴遁,字安丘,有武勇之名,以功封广陵侯,官至大司农。式遏:典出《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僭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亡。”本指阻止坏人作恶害民,保卫国家,此指建立功业。式,句首语气词;遏,阻止。〔3〕志业:志向与事业。〔4〕“下官”句:《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评论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

戴安道已经在东山隐居,而他的兄长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的志向、事业,为何差别这么大呢?”他哥哥回答说:“下官受不了隐居的忧苦,舍弟却不改隐居的乐趣。”

7.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并为造立居宇〔1〕。在剡为戴公起宅,甚精整。戴始往旧居〔2〕,与所亲书曰:“近至剡,如官舍〔3〕。”郗为傅约〔4〕亦办百万资,傅隐事差互〔5〕,故不果遗〔6〕

【注释】

〔1〕“郗超”句:《晋书》本传载:“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蓄仆竖,费百金而不吝。”高尚,《周易·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尚”遂成为不事王侯而隐居的代称。〔2〕戴始往旧居:戴指戴逵。《太平御览)卷五一引无“旧”字,此处当据删。〔3〕近至剡,如官舍:《太平御览)卷五一○引作“始往居,如入官舍”。〔4〕傅约:傅琼,小字约。其人不详。〔5〕差(cī)互:蹉跎不遂。〔6〕遗:赠送。

【译文】

郗超每逢听说有人要不事王侯而隐退的时候,就为他们筹措百万钱财,并且给他们建造房屋。在剡县给戴逵建了套宅院,非常精致齐整。戴逵开始去居住时,给亲友写信说:“最近到了剡地,就像住了进官邸。”郗超也为傅约筹措了百万钱,后来傅约隐居一事蹉跎未成,所以馈赠之事也未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