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勇于担当的济世情怀
入世与出世是中国古代士人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作出的人生之举。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古代士人的抉择。
作为儒家创始人和杰出代表的孔子,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无限敬仰的楷模。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后一段说:“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部分主要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是表达对孔子无限的崇敬之情。要我们能够理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理解含义之前,要理解重要字词的意义。“仰”字的含义是仰慕;“景行”也可以做“明行”,含义是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止”字是语气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人一般把“止”当成“只”来理解。这句话的整体含义是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第二层司马迁首先写到自己读孔子写的文章后想到一睹孔子的风采,便到孔子的故乡鲁国观瞻其祠堂、车子、衣服、祭礼的器物,由观物到看见许多儒生在他的祠堂按时演习礼仪后深有感触、徘徊流连,久久不想离开。第三层是通过反衬的手法来说明孔子思想学说的深远影响。这里的反衬是指普天下众多的君王以及有德行的人,他们在时很荣耀,可死后那种荣耀就消失了,孔子出身平民却能够流传十余世,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中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学说作为准则,并且把孔子称为品德学问最高的人。现在我们通过以下的几则材料来寻求孔子作为“至圣”的原因。
一、通过仪封人之口道出孔子的精神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含义是:仪地的镇守边界官请求会见孔子,说:“有道德学问的人到了这地方,没有不和他相见的。”孔子随行学生把他引见给孔子。他辞出以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几位为何担忧失去官职呢?天下无道也很久了啊,上天将要用孔子来宣扬大道。”
3.词句理解。仪,卫国边邑名。封人,驻守卫国边疆的官员,因为当时周人把驻守封疆之人称之为封人而得名。这时孔子到了卫国,而封人是贤者,所以请孔子的弟子能够把自己引见给孔子。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我们要明确这里的“夫子”是指孔子,“木铎”的含义在《古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第一个是用木做铃舌的大铃;第二个是宣扬某种政教、学说的人。这里表明的是今道将兴,所以用孔子为木铎来将之宣布。其意义所指应该不在铃子本身,而在于“木铎”的声音,因为古代在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本句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把拯救世人的希望寄托于孔子。
4.内容理解:文中借仪封人之口写到孔子丢官的事实,丢官在仪封人看来是所处时代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为官是孔子传道的一种方式,但是丢官并没有使孔子丧失改变天下无道的状况的理想。相反孔子通过周游列国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文中用“木铎”来喻孔子,高度赞扬孔子的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长沮与桀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本段内容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子路问津,长沮嘲笑孔丘;第二部分,子路问桀溺,桀溺劝仲由;第三部分,孔子论路津。
3.分析第一部分:(1)出场人物讲解。长沮与桀溺:长沮与桀溺指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是当时的两位隐士。这两个人的名字很奇特,长、桀,都形容高大,桀通“杰”。沮,低湿的洼地。溺,指浸在水洼中。子路,即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九岁。(2)长沮与桀溺两人出场的奇特。文中写到“长沮、桀溺耦而耕”,什么意思呢?含义是长沮与桀溺两人共用一个犁耕地。(3)子路问津。孔子周游列国,路过长沮与桀溺耕种的地方,迷失了方向。子路奉老师孔子之命寻找渡口。(4)问津中子路与长沮的对话。对话的话题是问津而不答津,而是首先问子路一行中“夫执舆者为谁?”子路说是我的老师孔子,长沮说孔子知道渡口了。看来孔子真的声名远播,连长沮这样的人都知道孔子的为人和精神。在长沮看来,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道,游说诸侯,想要匡扶天下,然而天下已经很黑暗了,于是长沮故意说孔子是知道渡口在什么地方的。长沮说孔子知道,长沮的话语带双关,嘲讽孔子道济天下,济世救人,却连自己要走的路也不知道,如何救世救人和给人引路呢?
4.分析第二部分:子路问津不得,转而问桀溺,由此转入子路与桀溺之间的对话。(1)文中写到桀溺的劝说语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意思是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活儿。(2)如何理解“避人之士”和“避世之士”?“避人之士”是指孔子,他常常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避世之士”是指出世隐居的人,指长沮、桀溺那样的人物。(3)重要词语:滔滔,大水奔流貌。《诗·齐风·载驱》:“汶水滔滔,行人儦儦。”毛传:“滔滔,流貌。”毛泽东《沁园春·雪》词:“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纷乱,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4)内容分析:从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看,桀溺认为天下很黑暗,这样的局面不是很容易改变的。接着直言不讳地劝说仲由放弃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道,而应该像自己一样隐居起来。古语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表面上没有回答子路的问话,实际上劝说仲由归隐。
5.分析第三部分。子路见到孔子把上述两人的话语告诉了老师,直接转入写孔子论津,表达他的愿望与志向。(1)孔子答道:“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上句的含义是“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3)内容分析:孔子表明自己是愿意与世上的人打交道,也就是说孔子不管世道如何的黑暗,都要积极入世。尤其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是正话反说,天下政治清明,自己就不去改变,但是无道呢?无道,孔子就一定会挺身而出。因此,本段反映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具有社会责任心,他周游列国,不辞辛苦地与弟子四处呼吁,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三、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辟”通“避”)。
1.含义是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前,唱道:“凤鸟呀,凤鸟呀,您的德行怎么这样衰微,过去的已经不可以挽回和匡正,未来的还是可以及时得以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事政治活动的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想同他交谈,接舆赶紧走开躲避孔子,因而孔子没能同他交谈。
2.重点讲解。楚狂接舆:一是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是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一般我们理解采用第二种说法,认为接舆是人的姓名为妥。
凤兮凤兮:麒麟和凤凰在人们的心中是吉祥的圣物,有时候人们把它们比喻成是人中的君子,甚至人们还认为它们的出现与时代的太平有密切的关系。在太平的时代就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在乱世时就看不到它们。这里楚狂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凤凰来象征孔子。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在此诗中借楚狂人来自喻,表达自己不受一切世俗羁绊的狂放胸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过去的所作所为;谏,挽回,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努力争取,赶上。这句话的含义是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后多用作鼓励之辞。过去的都过去了,可怕的现在马上要成为过去,劝说人们要珍惜好现在的大好时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化用《论语》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内容分析。(1)楚狂接舆唱歌的内涵。一是用天下德行已经如此衰微来规劝孔子不要积极入世,指现在还来得及,还不晚。二是文中写到“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实际上指出世道黑暗,现在从政的人已经很危险了。总之,对当时的现实有不满的情绪。(2)孔子听到歌声后的反应如何?听到歌声后认识到唱歌者是一位高人,于是孔子下车,想要和接舆说话,但是未能如愿。通过下车的举动,看出孔子对接舆的尊重。
总之,这是孔子碰到的第一个和他唱反调的隐士。虽然受到这样的挫折,孔子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主张,离开楚国,又去卫国宣传。这年孔子六十三岁。
四、荷蓧丈人
子路与丈人的对话。
1.子路与丈人为何而对话?文中是这样说的:“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意思是子路跟随孔子却落在后面了,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了我的老师吗?”也就是说子路在寻找自己的老师。
2.丈人的回答:“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第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丈人指自己。此句意思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时间,怎么知道你夫子是谁呀?第二种说法是此句是丈人责备子路的语言。说子路“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他便拄着拐杖继续除草。这里“五谷”一种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
3.子路听到丈人的回答后的态度如何?面对丈人的不理睬,“子路拱而立”,意思是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子路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好,他很懂礼节。丈人留宿子路。原话:“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意思是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儿子出来相见。从中可以看出,丈人还是懂得礼节的。
4.子路告诉孔子后的语言。子路把丈人的留宿情况告诉老师后,孔子觉得是一位隐士,希望子路返回去再见丈人,却没有见到,丈人已经离开。这时子路说了一席话:“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此句含义是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间的道义,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洁白,却忽视了君臣间的伦理关系和行为准则。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推行道义。道术和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通过上述意思可以知道子路的阐述涉及孔子的学说,子路认为丈人在家里叫两个儿子来拜见这是懂得礼节,但是不愿意入世为官遵循君臣之义。儒家提倡的伦理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段反映儒家学说在世道上不能够推行,但是并不能阻碍他们积极入世的情怀。
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原话:“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含义可以理解为:“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在政治理想没有得到实现的情况下,六十八岁时率弟子回到鲁国,派子路先行。子路到了鲁国都城曲阜,在曲阜外城的城门留宿。早晨看守城门的人就问:‘你从哪里来?’子路回答说:‘从孔子那里来。’早晨看守城门的人就说:‘是知道不可以把事情做成功却还积极去做的那个人吗?’”
2.内容分析:本段通过晨门这个人之口道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其实,这种精神是做人的大道理。做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要知道成功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得来的。同时这种精神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我们要有一物不知而知耻的精神,要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六、理解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首先来看孟子这种处世方式的来源语句:“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句的含义是所以说士人穷苦的时候不要丧失道德的标准,在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穷苦的时候不要丧失道德的标准,所以士人才能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荣誉;在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所以人民对你们不失去希望。古代的人们,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能够把好处给老百姓;没有获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能够退而修身养性在世上。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的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由上述含义以及我们对孟子个人生平和主张的认识,我们知道孟子还是遵循儒家所主张的人生追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方式去处世。我们以修身为立足点来看孔、孟的处世,无论两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孔、孟都对自身的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不断充实自身使之成为道德的化身和后世的楷模。但是孔子的积极入世精神和政治理想使他在治国和平天下这两个方面的追求要执著很多。
七、值得我们探究的一类人——隐士
1.隐士的含义。“隐士”中“隐”字的含义是隐藏不露;“士”字的含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男子和知识分子的通称,但有时“士”也可以作“官”讲。在此我们可以给“隐士”下一个定义: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注意隐士一般是指男性。
2.做隐士的条件。首先我们要明确隐士必须是“士”,这个“士”是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其次应该是一个有名的“士”,即是一个“贤者”。
3.分类。
(1)从地点角度来看,隐居山林、市井,甚至朝廷。
(2)隐居方式: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论语·宪问》)
4.心与形之间的关系。(心:士人是具有出世之心还是具有入世之心;形:本是人的形骸,在这里应指士人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心与形相依相伴,如影随形)
(1)形隐心不隐(大隐隐于朝,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心隐形不隐。
(3)心隐形也隐(长沮隐居山林)。
5.与孔子有缘的隐士同孔子本人有怎样的不同呢?我们在这里说到的有缘是从这些隐士与孔子及其弟子有所接触入手的。具体有三个人: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
孔子跟他们这一类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首先来看其相同点: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社会现实。再来看其不同点的表现:第一,孔子能够面对黑暗的现实,并且力图改变这种局面,为此进行了宣传自己思想学说的周游列国的活动。这期间遇到很多挫折,但是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后者则选择消极避世,使自己远离尘世,洁身自好。第二,孔子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具有勇于担当的济世情怀,对自我的考虑较少,心中装着的是自己理想的政治蓝图。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消极看待入世并且有时还劝说他人也像自己一样把自己封存起来。第三,孔子知道天下不太平,他敢于去改变,体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而后者则是消极避世之人。(注:此部分受到教师教学参考书第23页习题提示的启发并加以开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