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相互传递之外,还会相互进行评价。评价是一个双边的过程,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孔子兴办私学,登坛授课,向弟子传授儒家的思想学说。作为老师的孔子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弟子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弟子对老师孔子也有着一定的评价。在此我们以《论语》中对孔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评价进行如下思考:
学生对孔子的评价
一、面对别人诋毁时,弟子对孔子的评价
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孔子敌人之一)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含义是叔孙武叔诋毁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仲尼是诋毁诽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是丘陵,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是太阳和月亮,是无法得到并且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己断绝跟日月的关系,可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知高低轻重而已。”
3.内容分析:本段写出一个很贴近我们学生生活的话题,即别人在你面前诋毁你的老师时,作为学生,你们应该如何去做的问题。孔子的弟子子贡就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叔孙武叔在子贡面前对孔子进行了诋毁,面对诋毁,子贡没有恼怒,没有赞同叔孙武叔的观点。子贡通过对老师孔子的高度赞扬来打消别人的不良图谋。子贡赞扬孔子是日月,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德,别人是无法超过的。让我们看到了子贡通过比喻、对比的语言手法,既维护了孔子的尊严,又对来说是非者进行了有声的打击,同时也表现了子贡对孔子无限的敬仰之情。
4.延伸讲解。诋毁是毁谤和污蔑的意思。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们要大度坦然,一笑了之,并且采取宽容的态度,用我们的仁慈去感化他,如果他真是欺人太甚的话,就不必忍了。用《论语》中的话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面对别人恶意挑拨师生关系时弟子的态度
1.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导)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2.含义是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的,仲尼怎么能比你更才德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也可以表现他的无知和愚蠢。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到国家而成为诸侯或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的时候是十分荣耀的,受到人人敬爱,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使人人感到悲哀。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注:此含义主要参考语文教材第14页第11个注释。)
3.内容分析。本段与上一段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段写到的挑拨者陈子禽挑拨的手段相对于叔孙武叔要高明一点点:通过把孔子与子贡进行对比来贬低孔子抬高子贡。面对这一不良的挑拨行为,子贡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抬高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对老师孔子的才德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孔子的才德是无与伦比的。不过我们要认识到子贡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是来突出孔子对于国家和人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最终挑拨没有得逞,让我们认识到子贡作为弟子对老师是无限敬仰的。
4.本段的知识延伸。“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说话要慎重,要三思而后行。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子贡作为孔子的高徒,认识到君子要做到言行谨慎是立身之本,言行其实是智识的表现。古今中外众多英雄才俊对于自己的言行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孔子提出“君子敏于言而慎于行”;西汉汉昭帝的辅政大臣霍光就是因为对自己的言行极其谨慎才获得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
三、才德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含义是颜渊深深地感叹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发觉得高不可及;我努力钻研,越发觉得不可穷尽。往前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高山立在我前面。虽然我很想追随上去,却没有办法了。”(注:此含义参考了选修教材第15页第2个和第4个注释。)
3.内容分析。本段与上述子贡遇到特殊情况评价孔子不一样,这里写出的是通过弟子颜渊直接的情感表达,来突出孔子具有无与伦比的才德,同时让我们体悟到弟子对孔子无限的崇拜,并且蕴含着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这不仅是教育方法,更是教育思想,它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4.成语掌握。仰之弥高:仰,仰视,敬慕;弥,更加。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这一成语的实际运用举例: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写到“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钻之弥坚:钻,钻研;弥,更加,越发;坚,坚实。在本句中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高度赞叹,后来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难怪古人不无感慨地说:“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我以文”是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文博我”,意思是用各种典籍来使我的知识广博。“约我以礼”也是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礼约我”。“博我以文”是从知识上对我们提出要求,要求我们要具有一种持续学习的态度;“约我以礼”是用礼仪来约束我们,要求我们既要做到有原则又要为人懂得大义。在此我们举出人物实例:第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属于“博我以文”的天才人物,《三国演义》把他的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是智圣,他的智慧感染过很多人,但是他还是深谙“约我以礼”是为人立世的原则,并且他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刘备临死时把儿子刘禅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扶不起来的阿斗托付给他。当刘备说到“能扶则扶,不能扶就取而代之”时,诸葛亮当即跪拜:“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的,诸葛亮终其一生做到了尽忠于蜀国。第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被捕后押解到大都,面对忽必烈的不断劝降,在忠于南宋王朝的大义原则面前没有丝毫含糊,宁死不从,就是“约我以礼”最好的明证。现代社会具有这种思想的人越来越少了,因而有必要号召人们积极追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境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人格修养。
5.教育思想:“循循善诱”中“循循”,是有步骤的样子;“善”,善于;“诱”,是引导和教导的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是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这是一种古老而先进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不仅把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以及教育过程中要运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有机地综合在一起,而且对各自的任务进行了明确的标示:教师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其重要地位。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运用适当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主动感悟知识;教师要认识到施教的对象学生是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施教方法。这里最值得提倡的是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因为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效果往往最佳。
孔子自我评价
一、谦虚和好学
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2.含义是孔子说:“对于你们说到的圣和仁,我是怎么也不敢当呀!我不过是向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也从不感到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地方。”
3.内容分析:对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思想我们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这里又一次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其实这两者是一致的。对于圣与仁,孔子说自己还不敢当,但是他是一直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不仅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且他教诲别人也不感到疲倦。这的确是他的由衷之言。在孔子看来,关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和什么是不仁的问题,他有着独特的认识。他认为其基础在于是好学还是不好学。但是学习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实际行动。
在师生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孔子的谦虚美德。作为至圣的孔子修养很高,已经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他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我们不要认为他在装模作样,而要认为这是发自内心的谦虚之情。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离圣人和仁人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一直朝着这个标准而迈进。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圣人”的含义。《古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圣人”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出类拔萃的人;二是对帝王的尊称。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一般只有“三皇五帝”才称之为圣人。孔子的弟子中有人对孔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孔子作为老师就是圣人和仁人,对此师生之间进行了一番对话。孔子认为圣人的境界和仁人的境界,是一种高深的修养,自己怎么敢当呢?不是不敢当,实在是没有达到,自己还差得很远。但是孔子有一种执著的精神:一辈子都在朝这个方向走,并且一直在努力去做,并且一直没有厌倦过。如何去做呢?那就是教诲别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厌倦过,只要有人肯来学,他总是耐心教育别人。他的弟子公西华听后发表了一番感慨:这正是我们做学生的一辈子也无法学到的。孔子能够诲人不倦,光是这一点就不容易做到。而最难的还是他持之以恒地追求圣人和仁人之道,而且具有永不疲倦的精神。
二、师生关系
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含义是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什么。”
3.内容分析: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师道尊严这一成语出自《礼记·学记》。《礼记·学记》中这样记载:“凡孝之道,严难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具体说就是老师凭借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道理来得到尊重。总而言之,就是师之道的庄严和尊贵。学生是不可违背老师的。但是在这里孔子却提倡: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这里是突出仁德对于人具有重大的作用,的确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在此,我们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仁德一个方面,而应该推而广之,其实知识也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知识和真理上确实要有这种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一种积极追求的上进之心,有利于推动科学真理的发展。
4.亚里士多德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里我们要讲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之间关于真理的故事。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为了追求真理,坚持自己的观点。现代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精神。
三、品质
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含义是孔子说:“弟子们,你们认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3.内容分析:通过语气和语意我们知道,这句也许是表白类的话,体现了孔子心胸坦荡和光明磊落的品德。能够理直气壮地说这些话,出发点就是让弟子们相信自己对他们是没有私心的,自己不怕任何猜疑。
我们要说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对学生毫无隐瞒。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毫无保留发自真心,因而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个比较高的基础。《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态度不仅是教师的师德问题,而且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之间不仅要求学生尊师,还要求老师爱生,尊师与爱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就是这方面的楷模,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和真诚的态度让他赢得了学生的高度信赖和尊重,师生之间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四、杀鸡焉用牛刀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含义是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过:‘地位高的人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地位低的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挥,听使唤。’”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正确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3.内容分析。(注:本部分的分析中参考了景圣琪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教育论文《论〈论语·子之武城〉在儒家音乐史中的意义》的部分观点和看法)。本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具体说就是文学性与思想性共存。首先,让我们来看本段的文学性。文学性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刻画来反映的。孔子的神态是“莞尔而笑”,莞尔是微笑的样子,写出的是孔子可爱的一面。孔子在本段中的语言“前言戏之耳”体现出孔子的大度,而“割鸡焉用牛刀”用语形象贴切,更成为后世一个典故。
再来具体看看本段的思想所在:第一,本段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音乐思想。他们的音乐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意思是要想转变社会的风气,改变民间的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要想使为官的身心得以安定以便达到更好地治理一国的人民,没有比礼法再好的了。可见在孔子看来,音乐具有重大的教化作用,具有巨大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是“善”和“美”的化身。这里的“善”合乎仁德,这里的“美”表现的是平和中庸。
孔子音乐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子游是如何去推行的呢?子游作为孔门四科中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在这里展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华。这种展示是把音乐作为礼治思想贯穿到社会实践中去,具体就是在治理武城时让百姓普遍习奏音乐。但是孔子来到武城时对他的这一做法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是“割鸡焉用牛刀”。《成语熟语词典》中是这样来解释的: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力气。在这里“割鸡焉用牛刀”,即孔子认为“乐”是用于治国的大道,治理个小城没有必要用它。针对孔子善意的嘲笑,子游进行了反驳,并且反驳的理由是孔子平时谆谆教导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里我们把子游所说的“道”理解成“礼乐”。汉人孔安国注曰:“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而《论语》中的“道”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先来看《论语》中有关阐述“道”的名句:第一句是“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第二句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由此可知,“道”是一种支配宇宙运行的唯一至高的规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常说的天道、父之道、君子之道及善人之道等是上述规律的具体表现。文中子游用“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最终使孔子赞成子游在治理武城时采取的举措。文中最后孔子的回答语言“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既是孔子对子游做法的肯定,又是孔子为自己先前所说话语的一种体面解释。
第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从孔子的前后两次话语中可看出,面对弟子对自己的看法不赞同,孔子并没有恼怒,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体现了知错即改的美好品德。对于为师者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师道尊严,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同时也反映出孔子具有高超的智慧,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形象。
五、孔子见南子
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出现人物讲解:南子,春秋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史学家对她的评价是“美而淫”。
3.《史记·孔子世家》中对此故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纟希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4.内容理解。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卫国的南子很有权势,早就听说孔子的大名,想见一见。于是向孔子发出了邀请,开始孔子还是有些犹豫,跟一个名声不好的人交往自己还是很担心的。但是最终孔子还是审时度势决定去见一见南子,孔子是不得已才去的。
弟子子路听说后的态度怎么样?
第一,子路是谁?姓仲,名由,字子路,小孔子九岁,孔门四科中政事方面的杰出人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这样记载子路:“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貑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这里对子路的性格进行了一定的描述,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他时常在帽子上装饰着公鸡形状的图案,在胸膛前佩饰着公猪形状的图案,让人感觉他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非常有个性。个性是与性格密切相连的,他的性格很直率,也很可爱,在孔子面前没有太多的拘束,敢于冒犯孔子。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就是专门敲打他的。
第二,子路的态度如何?子路感到不高兴。
第三,子路为什么不高兴呢?从性格上讲子路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弟子,和老师的年龄仅仅相差九岁,是一个敢于顶撞老师的学生。从孔子见的对象来看,南子其人是一个名声很坏的女人。在子路看来,与名声不好的人接触就是一种错误。古语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从礼教的要求来看,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是儒家之大防。男女之间一般是不能够单独相见的,我们每个人应该有避嫌之心,但是孔子此次却冒险前往,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和指责。
面对责难时孔子的态度如何?孔子首先对弟子发誓,让我们看到了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为儒家所推崇的人物,孔子是一个万人敬仰的圣人,儒家千方百计要把他尊崇为神。而发誓的语言是如果我做事情不符合礼的话,上天就要厌弃我。是的,孔子发誓够绝的,因为子路不高兴孔子去见这个名声很坏的女人南子,况且他们谈话的时间还很长。在我们看来这不仅不是孔子的伪善,反而证明他不是一个精于欺骗伪装的人。
子路的批评正确与否值得我们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讲,子路的批评还是正确的。因为孔子去见南子,就有做不正当事情的可能性,子路能够直言不讳地批评孔子的错误还是值得肯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师生关系很融洽,这也说明孔子提倡的学说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弟子具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为什么孔子会被怀疑呢?是因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习惯,古语说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一、对颜渊的评价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真贤德呀!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们忍受不了他贫穷的忧愁,他也不改变自己的快乐。颜回真贤德啊!”(箪:盛饭的竹篮;瓢:舀水的瓜瓢)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意思是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要了我的命呀!是老天爷要了我的命呀!”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颜渊死了,孔子对他的不幸离去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实在是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的离去悲伤过度,又为谁这样呢?”
2.内容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写的都是孔子对弟子颜渊的评价语言。首先,看颜渊为谁?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同乡,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门四科中德行的代表人物,以德行著称于世,不幸英年早逝。
其次,看孔子的具体评价:一是认为颜渊具有高深的德行,是一个贤人。他甘于贫穷,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够忍受的苦日子,并且能够做到在贫穷中寻找乐趣。就是说颜渊被孔子称为贤德之人的原因,是物质生活贫困但并不能够干扰他那颗乐道的心。颜渊能够赢得孔子的高度评价不是偶然的。我们来看《论语·雍也》中的句子:“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就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能保持仁。这里的“仁”就是孔子向弟子传授的道术,令人赞叹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他都能保持一颗学道的自得其乐的心。二是对于颜渊的去世,孔子有着怎么样的态度。文中是通过孔子得知颜渊死后认为这是上天要了他的命来表现的。看上去有些夸张,其实不然,因为颜渊自拜孔子为师后一直追随老师周游列国,孔子一直把颜渊当做他的道的传承人。颜回的死,在孔子看来真是上天要断绝他一生所追寻的大道。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政治理想和追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唯一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有合适的继承人。可是现在颜回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里是孔子情感的自然流露:深深地惋惜道之不传。从这里也看得出孔子暮年心境的悲怆与无奈。
最后,理解孔子的弟子对孔子对颜渊的死悲痛的态度的不解。“恸”字的意思是异常悲伤,大哭。颜回去世了,孔子哭得异常悲伤。跟随孔子的弟子都有所不解,就对老师说“你哭得太过了,和平时讲的不一样啊”。实际上弟子们就此问老师反映出弟子们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学以致用。弟子们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应该符合中庸之道,做到有节制。孔子首先以反问的语气说自己哭得很伤心吗?孔子为什么不觉得自己哭得伤心呢?因为在他看来对颜回之死应该这样哭,只有这样悲痛的哭才是中庸之道。之后又说自己除了为这个人哭得这么伤心,还会为谁这样呢?这里具有深意,因为颜回是继承孔子道的人,传道之人都死了,如果自己还表现得很平静,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那就不是中庸之道,那就是不及了。如果对一般人死也这样恸哭,那就是过。过犹不及,皆失其中,所以孔子才说:不为颜回这样的人哭还为谁哭呢?现在我们从理与情的角度去体会孔子对颜回之死感到深沉的悲痛。道之不传就是高度的理性,这种理性就是百姓还要在黑暗、痛苦中挣扎;在情上,对最喜爱的弟子英年早逝而感到悲痛万分,这种情感是自然流露出来的。由此我们既能够看出作为圣人的孔子的至情至性,又能够领悟圣人的中庸之道。
二、冉耕身患恶疾,孔子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自牖执其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
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含义是冉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死亡,这是命呀!这样好的人却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好的人却会得这样的病啊!”
3.内容分析。
第一,冉耕其人的名与字及其关系。冉耕,字伯牛。他的名是耕,字中有牛,不是一般的牛,而是伯牛。“伯”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个义项:第一个是兄弟中排行第一的。古代用伯、仲、叔、季排行,伯是老大。第二个是擅长一技或某一方面出众者称伯。在此我们认为伯牛中的“伯”的含义是第二个义项,由此可知,冉耕字伯牛的含义是他擅长驱使牛。驱使牛做什么呢?就是去耕地。而他的名字是耕,因此,我们认为他的名与字有着紧密关系,字是对名的一种解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名字与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名字有可能反映时代的生活情况。由他的名与字,我们可以推断在春秋时期牛已经被用来耕田并且牛耕得以推广。而牛耕的推广是时代进步的显著标志。
第二,冉伯牛的品性如何?在孔门四科中的德行科中,他排名第三。在德行科中排在他前面的有颜回和闵子骞。这两个人的事情我们比较熟悉。在后世流传的相关事迹和言论中,闵子骞以少时的孝行著称,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可以这样说冉伯牛是那种默默无闻的弟子。冉伯牛在历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事情就是他行善而遭恶疾。恶疾就是癞,“癞”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恶疮、麻风病。就是说他得了重大的传染病,人们不敢也不宜接近他。所以孔子去看他时才会从窗户中握他的手,而没有直接到他的床前去进行交流。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执手是在给冉伯牛切脉。无论是切脉还是其他的什么目的,至少在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的这一举动是能够让弟子的内心感到温暖的。
第三,孔子冒着被传染的极大危险自牖执其手,表现出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三、对宰予的提醒
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治长》)
2.含义是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粪土垒成的墙是无法粉刷的。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他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们,是听了他们说的话便相信了他们的行为与话语是一致的;现在我对于人们,听了他们讲的话还要观察他们的行为是否同所说的话是一致的。是宰予让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3.内容分析。
第一,关于宰予其人。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他是孔子的同乡,孔子著名的弟子,孔门四科中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本段故事的具体内容。宰予在孔子的弟子中非常特别,他有特长:善于言辞,说话娓娓动听。孔子刚开始时对他印象很好,但是有一天,宰予在孔子给弟子讲课时没有来上课。孔子派人去找宰予,得知他正在房中睡觉。于是孔子就以“朽木”和“粪土之墙”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宰予这种行为的看法。
第三,我们从中能获取哪些道理呢?首先,是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按孔子的观点就是认识一个人不能够仅仅从他的语言入手,而是要听到他的话后还要去考察他的实际行动,只有把语言和行为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较为合理的。其次,认识一个人和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要被表面的言语所迷惑,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