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

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

时间:2023-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里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深深地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士人。孟子的态度是他认为这两人根本算不上大丈夫。总之,大丈夫人格具有的特点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认为女性人物中只要具有孟子所讲到的大丈夫人格的那些优良品格就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第六节 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

孟子的道德观里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深深地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士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两个方面做重点讲解,因为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时期。现在就此节教学思考如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弟子的问话与孟子的初次回答

“敢问夫子恶乎长”,弟子询问老师在什么方面有特长。孟子说自己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接着弟子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二、孟子是如何阐述浩然之气

他运用层进式的方法来说明。第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它作为一种气,至大至刚。至者,极也;刚者,刚强也。就是说这一种气达到了最大最刚强,没有任何力可以侵袭它。第二,这种气需要加以培养,也就是文中所说“以直养而无害”,直者,正义也。就是说要用正义加以培养并且我们不能够损害它。这样作用就是巨大的。它能够充塞我们天地之间。第三,配义与道。作者为了强调义与道的重要性,写到:“无是,则馁也”。馁就是萎靡不振。第四,要集义。在这里就是要积累,积少成多,不能够突击式地积累。第五,运用寓言“揠苗助长”来说明对于这种气的培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禾苗作为客观事物有其客观的生长规律,揠苗助长者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客观结果却事与愿违。

三、浩然之气的含义

浩然是盛大的样子;气,结合前面的解释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总之,浩然之气就是那种大义凛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崇高道德境界。孟子是从道德层面来分析的。

四、重在如何去培养浩然之气的问题

按照孟子的阐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用正义加以培养并且不能损害它。第二,要配以义与道,二者缺一不可。第三,要逐步做到点滴积累这个义,不能够突击积累。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这个义的积累短时间是做不到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五、通过孟子的浩然之气的阐释我们从中获得怎样的教益

第一,我们培养浩然之气需要去积累义,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积累。请大家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劝学》中的原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来思考。第二,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要按照规律办事,就是说做事情时要循序渐进不能够一蹴而就。第三,我们需要培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面对任何邪恶事情和现象时要敢于同这些现象做斗争。

六、学生通过思考列举历史上哪些人表现出了浩然之气

注意学生在思考时要结合浩然之气的具体特征来列举事例。第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劝降,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在监狱里写下了《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第二,革命烈士:夏明翰。此革命者写过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第三,文学家朱自清。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作了高度的评价:“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大丈夫人格

一、景春与孟子的对话话题是历史人物公孙衍和张仪是否称得上大丈夫呢

二、两人的态度是什么

景春的态度我们从文中景春的语言:“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我们看出他认为两人称得上大丈夫。他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这两人在历史上所起的表面作用来说的,也就是从外部的精神价值来说的。孟子的态度是他认为这两人根本算不上大丈夫。文中的原话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三、孟子是如何论证的

他运用实例来说理。《礼记》中记载:女子出嫁时,母亲要对她进行训导和教育:到了夫家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自己丈夫。

四、孟子所主张的大丈夫人格是怎样的

文中是这样叙述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现在我们看来具体解读这段话。第一,居天下之广居,说的是对人应该具有仁的品格的要求。第二,立天下之正位,说的是对人应该具有礼的品格的要求。第三,行天下之大道,说的是对人应该具有义的品格的要求。第四,得志与民由之。这句话中“得志”指的是自己事业成功时;“与民由之”指的是同人民一起遵循道义。不得志就是自己遇到事业没有成功时的情景。但是必须自己有自己的主张并且能够独自践行。后半句的意思是富贵时不能够因为富贵而使自己的心智惑乱,处于贫贱时不能够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品格,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权势时自己毫不惧怕大义凛然。总之,大丈夫人格具有的特点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民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大丈夫人格是那些执著于仁义道德的人。他们在事业成功时,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且“推其所得于天下”。在事业不成功时,“守其所得于己”,绝不为贫贱、富贵或权势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五、女性能不能够称得上大丈夫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孟子并没有用性别来区分大丈夫就只能够是男性人物而不能是女性人物。我认为女性人物中只要具有孟子所讲到的大丈夫人格的那些优良品格就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女性人物具有大丈夫品格列举:第一,秋瑾,即鉴湖女侠。写过“休言好女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的诗句。第二,文成公主下嫁藏王松赞干布。第三,花木兰替父从军。第四,娘子军出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