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富含深意的寓言
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在常人看来没有太多的深意,但是通过韩非子的综合运用就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们选修教材中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第二节的十几个小寓言就是鲜明的例子。
第一大则材料
一、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1.确定本故事的话题是孔子在积极入世过程中一次小小的失利。
2.孔子的初次出场:子圉把孔子引荐给宋国的太宰,希望他能够让孔子受到宋国国君的接见。
3.子圉向太宰打听与孔子初次相见后对孔子的印象是什么?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意思是:我已经见到孔子了,再看到你时,你就像跳蚤虱子一样渺小了。太宰的这句话真的可谓一石二鸟。在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对子圉进行了一定的贬损。其实在一个人面前对另一个人进行赞扬并且与之比较,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太宰的话,其实会让子圉觉得这次孔子有希望受到国君的接见,因为太宰对孔子印象相当好。
4.听到太宰的话后子圉是怎么对太宰说的呢?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就是说,国君已经与孔子见面了,孔子看到你认为你也像跳蚤虱子一样渺小。我们要注意这句话是子圉听了太宰对孔子的高度评价以后,觉得孔子有可能受到君王的重用,再加上太宰贬损自己抬高孔子引起他对孔子的不满。于是为之,内心的险恶和丑陋可见一斑。
5.孔子希望受到国君的接见就此落空。因为他所遇到的两个人都各怀心思,不怀好意。文中对子圉的目的描写明确一些,而对太宰此人最终没有把孔子引荐给宋君的理由归结于子圉的答话。子圉的答话太厉害,第一,直接告诉太宰国君已经接见孔子了,其实事实是这个时候宋君并没有见孔子。这就等同于说孔子没有必要再由您引荐了。第二,直接告诉太宰,孔子对太宰本人的极度轻视,即不尊重太宰的人格尊严。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不被宋君接见的原因归结是子圉一人的责任。难道太宰就没有责任吗?非也,太宰的责任同样很大。我们说言为心声,太宰对子圉谈孔子印象的一段话难道不令人深思吗?在赞扬一人的时候又同时贬损另一人,同样有失人道。
6.道理启发为:第一,为了私人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人,从古至今有很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要使自己的臣子为国家利益多出力的话,就要防止臣子因私废公的行为。第二,从反面来思考太宰的说话方式,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在赞扬某人的同时又以此来贬损另外一人。
二、子胥出走
1.子胥出走的结果怎么样?结果被“边候得之”。子胥是谁?子胥,即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候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伍奢被楚王杀死后,他出逃到吴国,做了大夫,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按照功劳封于申,所以又称为申胥。后来多次劝谏吴王,被杀。边候是谁呢?楚国守护边界的官吏。
2.楚王的通缉犯子胥被抓,生命危在旦夕,怎么活命才是当务之急。现在来看子胥的表现如何。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说的是君上之所以通缉我,是因为我有不少美玉和珠宝,现在我已经把它丢失了。如果把我送到国君那里去,我就说美玉和珠宝被你取走并且吞下了。
3.结果就是子胥被边候安全释放。那么,边候为什么要释放子胥呢?当然是中了子胥的计策。现在来分析其计策,首先用欺诈法来欺骗边候,说出自己被通缉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珠玉,然后用吓唬法来恐吓边候。子胥说如果把我送到国君那里去,自己就告诉国君我的珠玉被你取走并吞到肚子里面去了。按照这样理由,言之凿凿,让边候心惊胆战,那时自己将面临着开胸破肚的下场。
4.本节反映出伍子胥为摆脱危险境地而表现出的机智和勇气,也启发我们要注意,在面临各种危险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要有勇气去想办法,哪怕是运用欺诈的方法。
三、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1.庆封其人的简单讲解:庆封,字子家,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他和崔杼联合杀死了齐庄公而拥立景公,自己做了左相。后来趁崔氏内乱,灭掉崔氏,把持了国家政权,旋即遭到齐国大家族高、鲍氏联合进攻,奔鲁,后又奔吴。楚灵王伐吴,被擒,灭族。(语文选修教材第117页第10个注释)
2.庆封欲走越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在齐国作乱。族人主张到什么地方去呢?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族人主张:“晋国离我们近,为什么不到晋国呢?”庆封不赞成族人的去向。那么他主张到越国的理由是什么呢?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在庆封看来,越国离齐国较远,有利于躲避灾难。那么族人说的理由他赞同吗?当然不赞同。不赞同的理由是“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族人说:“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居住在晋国就可以;不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即使到了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可以安宁了吗?”
3.本段让我们看到了庆封族人所说的话真是一针见血。既说明了庆封以距离的远近来确定避难的地方是不正确的,又表明了作为乱臣贼子要改变自己作乱的那种心思才是获取安宁的重要条件。最后庆封又奔吴。楚灵王伐吴,被擒,灭族。这不是正好说明了他以远近来确定避祸避难好坏的想法是很荒谬的吗?
四、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
1.绍绩昧与宋君的对话原因是什么?大臣绍绩昧因为醉酒后睡觉把自己的皮衣丢失了,宋君疑惑不解,于是就询问绍绩昧。其实询问中带一点对臣子的责备的意味,认为他有些丢三落四。
2.绍绩昧是如何回答国君的问话的呢?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看来绍绩昧真的有些高明,他举出暴君夏桀因为醉酒而失掉属于自己的天下,《康诰》中说过不要彝酒,彝酒就是常常喝酒。常常喝酒,会让天子失去天下,个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生命。
3.本故事是君臣二人就生活中的吃穿小事进行的讨论。臣子却能够举出《康诰》中对于君王和个人经常喝酒的严重危害:大到失去天下,小到失去个人性命。事实上臣子通过上述的讲解,既达到让自己丢失皮衣有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又借此对统治者治理国政提出了警醒,指出国君不能够骄奢淫逸,经常喝酒,不理国政会导致亡国亡身的悲惨下场。
五、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
1.鲁穆公的实际行为是什么?“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就是说让鲁国宗室的众多公子要么到晋国做官,要么到楚国做官。
2.臣子犁锄对鲁穆公这一行为的看法是什么?文中原话为:“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3.犁锄的看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举例论证和事理论证这两种方法来说理。先来看文中的举例论证是什么?作者假设一个事实:有人溺水,就是说此人马上有生命危险。如果让你从遥远的越国借人来救溺水者,那么即使越国的人最善于游泳,溺水者也一定不能够活命。接着举出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典故。此典故说的是一个场景:物体和房屋着火,救火成为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如果到远方的大海中去借大海的海水,救得了火吗?当然救不了。火势很大,海水虽多,但是很遥远,是灭不了火的。
再来看事理论证是怎样的?晋国和楚国的确很强大,但是离鲁国很远。如果鲁国遇到内忧外患需要别的国家帮助时,即使交好晋国和楚国,对鲁国又何如呢?还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齐国是鲁国的近邻,要结交的应该是齐国,应该派子弟到齐国去为官,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充分说明“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
总之,犁锄的看法真的是真知灼见,它给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远水救不了近火”不仅对于国君治国处理与别的国家的关系有用,而且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处世也很有用。国君要处理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个人也要处理好与邻里的关系。
六、曾从子,善相剑者也
1.卫君怨吴王的原因:公元前483年,卫出公跟武王夫差相会,吴王对卫侯无礼,派人包围了他的馆舍,后来还是子贡出面劝说吴太宰嚭,才使他得以释放。(参见选修教材第118页第4个注释)
2.曾从子主动请缨的话语为:“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吴王喜好名剑,我恰好是个相剑的人,我请求你允许我前往吴国为吴王相剑。当我拔出剑时,趁此机会替你刺杀吴王。
3.卫君听后的反应如何呢?非常生气地把曾从子逐出卫国。卫君所持理由是什么?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卫君的意思是:你承担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并非因为你有仗义之心。吴国富裕并且很强大,卫国贫穷并且很弱小,你如果真去了,恐怕反会为吴王用来对付我。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到了吴国,也会为了利益,替吴王来杀我。
4.本故事说明什么呢?卫君富有远见,他认识到主动请缨之人目的是为了他自己利益。利益在他看来是人从事任何活动的目的。
七、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1.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不盛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2.意思是:商纣王做了象牙筷子,让箕子感到惊惧不安。他认为:“用上象牙筷子肯定不会把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盛放在簋这样的土制的器皿上,必然要用犀牛角和美玉做的杯子;用象牙筷子玉杯子就不可能会用盛豆叶煮成的普通蔬菜作为食物,那么食物一定是牦牛、大象、豹子的胚胎这样的珍馐佳肴。吃牦牛、大象、豹子的胚胎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并且会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穿着绫罗绸缎做成的漂亮衣裳,住在宽大的房子里台筑得很高。如果继续追求跟这些东西相称的,那么天底下的东西就不会够用了。”(注:本含义参考了选修教材第118页课下第8个注释的部分含义理解。)
3.内容分析。箕子作为商纣王的叔父,眼光是敏锐的,具有前瞻性。象牙筷子是何其地昂贵,筷子是要用来吃饭的,是需要有碗的,吃饭是需要有一个地方的。用象牙筷子就要有好的华屋,好的碗等一系列与之相配合。作为君王应该为国内民众做好榜样。如果一味地骄奢淫逸,必将造成天下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这样必然造成君王荒于治理国政。商纣王的确是这样的: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听不进正确意见,杀死敢于直谏的叔父比干,囚禁叔父箕子,大失人心。最后怎么样呢?最后周武王伐纣成功,商朝灭亡。
4.哲理就是文中的“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讲的是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见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事情是从哪里萌发的,见到开头就能够知道结果是将怎样。这也启发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情,我们不仅要有一种远见卓识,还要能够以小见大,预示事物的发展结果。对于坏的苗头,我们不能够任其自由发展,最好是在还没有形成危险的时候就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鲁人身善织屦
1.鲁人夫妇的本领是什么?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说的是,鲁人自身善于编织草鞋麻鞋,妻子善于编织细白的生绢。有如此本领他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谋生呢?想要迁徙到越国那里去。
2.人们是怎样认识鲁人夫妇的这次越国谋生过程的?或谓之曰:“子必穷矣。”就是说,这次你们夫妇二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的。这使鲁人夫妇相当不解。
3.一人的原因解释。文中原话为:“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现在来看一人的理由:第一,编织的草鞋麻鞋是供人们穿的,但是越国人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细白的生绢是用来做帽子用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这里直接指明鲁人夫妇没有调查自己要去地方的相关情况。第二,认为鲁人夫妇以自己所擅长的本领,到不需要这种本领的国家去,想要使自己不穷,也是难以达到的。
综上所述,在劝说的人看来,有本领的人应该有用武之地。我们古代的很多英雄人物,每每哀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说的就是这样一层意思。有本领没有施展的舞台,再大的本领又有什么用呢?这个鲁国人就是没有分析自己要到越国去,自己的本领有没有施展的舞台。首先这个鲁人犯了不明越国实情的错误,没有认识到鲁国和越国这两个国家的人情风俗和地理风貌有着重大的差异。鲁国地处北方,天气寒冷,人们需要穿鞋子和戴帽子。而越国地处南方,天气较热,头上戴的不需要,脚下穿着的也不需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产品在越国没有市场。
4.获得的哲理是:人有特长,但也需要有发挥才能的舞台。这个舞台的存在,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发挥特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也就是内因是通过外因在起作用。
5.与上述哲理相似的实例有:第一,古代有一人耗费家资,用三年时间去学习屠龙之术。学成归来时却没有屠龙的地方,这就像鲁人夫妇一样,具有本领,却对情况不做思考。第二,以大家所熟悉的数学家陈景润的经历为例。陈景润曾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学当高中数学老师,由于他不善于言辞,也就是没有很好的口才,学生不是很喜欢上他的课。后来调到北京去做数学研究工作,有了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平台,在攀登数学的高峰和王冠“哥德巴赫猜想”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难道不能说明英雄要有用武之地的重要性吗?
九、陈轸贵于魏王
1.陈轸受到魏王的重视,惠子认为陈轸应该做些什么呢?惠子认为必善事左右,即主张他必须善于团结周围的臣僚们。
2.惠子所持的理由是什么呢?原文为:“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3.对理由的具体分析:第一,以杨树作比,指出栽种杨树的三种方法都能够让杨树顽强地生长。第二,进行假设,如果让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拔十个人种的树,那么就不能够栽种杨树了。第三,提出以十人之多,种容易成活的杨树,可是经不住一人毁坏它,原因在哪里呢?第四,原因就是“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即种树难而毁树容易。
4.结论:“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说的是:你虽然善于在魏王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且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想要排斥你的人很多,你的处境真危险啊。
5.寓意是什么?
第一,这里所用的“树”的比喻,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现在的教育领域强调“教书育人”,很多学校校园里面有关于“立德”和“树人”的宣传标语。树其实就是人呀!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毁人容易,树人难。
第二,惠子以树为比喻,说明陈轸虽然受到魏王的信任,但是如果不处理好与周围官吏的关系,必然遭到这些人的妒忌。如果这些人联合起来,自己就很危险了。比如在国君面前时常说你的坏话,说多了国君也会相信的。大家应该听说过“三人成虎”的故事吧!一个人在国君面前说你坏话,国君也许不大相信;两个人在国君面前说你坏话,国君半信半疑;三个人在国君面前说你坏话,国君就相信了。还有一句俗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第三,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地位上都要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
十、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1.杨子谓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118页第21个注释是这样介绍:杨子,即杨朱也。战国初哲学家,又常被称为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人,思想为主张“贵生”和“重己”,反对侵夺别人,也反对别人侵夺自己。
2.杨子在住逆旅时的所见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这里我们需要明确“恶者贵”的意思是长得丑的地位高;“美者贱”的意思是长得美的地位低贱。
3.杨子疑惑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4.逆旅之父对杨子的疑惑的解答为:“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就是说在逆旅之父眼中,他有着自己的美丑观,那就是漂亮的人自认为自己漂亮,但我并不认为她真的很漂亮;长得丑的人自认为自己很丑,但我并不认为她真的丑。
5.杨子听了逆旅之父的话后的一番感慨: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杨子在这里跟我们提到的自贤之心是一种不好的思想。他主张人们在实行贤德的时候,要去掉自认为贤德的思想,这样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赞美。
综上所述,本部分首先要告诉我们的是,人应该具有独特的“美丑观”,不能够把外表的美丑当成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美丑观,要像那个逆旅之父对待他的两个妾的态度一样。其次,要认识到去自贤之心的必要性。我们为人处世,重在实际行动,重在尊重别人,而自己认为自己贤能,就容易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傲慢,给人高人一等的感觉,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第二大则材料
一、鳣似蛇,蚕似蠋
1.材料原文为:“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蟺,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2.鳣和蚕这两种生物的形体长相怎么样?“鳣”是通假字,通“鳝”,黄鳝。黄鳝看起来跟蛇很相似,蚕看起来跟毛毛虫很相似。人们见到蛇一般都感到很恐怖,因为蛇是会咬人的,看见毛毛虫一般都会寒毛竖起。因此,人们对鳣和蚕这两种生物没有什么好感。
3.按照常规,没有多少人愿意接触鳣和蚕。但是在利益面前,我们的渔者和妇人却不怕这些也不管这些。因此正是因为人们不敢接触鳣和蚕,才有较大的利润和利益,驱使他们敢于大胆冒险。所以在韩非子看来只要有利可图,人们都可以成为像贲和专诸一样的勇敢的人。那么,贲是什么人呢?战国时期的勇士,当时卫国人,即孟贲,据说可以生拔牛角。专诸是什么人呢?专诸,是春秋时期的勇士,吴国人,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吴公子光阖闾派专诸去刺杀吴王僚,专诸把剑放在鱼肚子里,刺杀成功,英勇捐躯。
4.本段寓意是物皆有价值,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鳣和蚕就是这样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有自己的谋生手段。在利益面前,人人都可以成为勇士。在此,韩非子告诉君王和人们,利益有着巨大的作用,利益是驱使人们做各种该做或不该做事情的缘由。
二、狗吠杨布
1.此故事的原文为:“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女”通“汝”)
2.内容分析。狗吠杨布的全过程怎样呢?杨朱的弟弟杨布有一天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去。由于天下雨,他换下了白色的衣服,穿上黑色的衣服回来。自家的狗,不知道是杨布本人,就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杨布发怒就拿着棍子准备要打狗。
3.杨朱对“狗吠杨布”原因的解释是什么?杨朱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你能觉得不奇怪吗?”
4.本段故事的寓意为:第一,狗为什么要朝杨布叫?很简单,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而已。换了件衣服就让狗对他的态度不同,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人其实也是这样的呀!只是我们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而已。第二,杨朱对杨布的打狗举动的解释。让我们看到了狗与主人杨布原先是好朋友,但是还是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当朋友之间发生误解的时候,不要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的替朋友想想,换位思考很有必要。
三、富有涯乎
1.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2.含义为齐桓公问管仲:“富裕有边际吗?”管仲回答说:“水有自己的边际,那就是不再需要水的地方了;富裕有自己的边际,就是富裕到已经满足的时候了。人们不能够在自己足够富裕的时候就收敛自己的满足感,那他们就一定会失去富裕的边际了吧!”
3.本段的哲理为:对于富贵的追求人们要懂得满足,富贵是有崖的,如果坚信无涯的话就很危险了。追求富贵应该懂得收敛,万物都有物极必反的道理。其他方面也应该是这样的。
四、三虱相与讼
1.原文为:“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2.内容分析。三虱相与讼,它们在讼什么?文中通过一虱过之而道出所讼的内容是争占猪身上肥腆的地方。这一回答引起了另一虱的疑问:你们也不担心腊祭到了,人们要用茅草烤猪,火烧火燎的,你们又何必在这些小地方计较呢?于是这些虱子便相互聚在一起吸食猪身上的血肉。母猪消瘦了,人们就没有杀它祭祀。
3.本故事的寓意为:不要为了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否则将会面临巨大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