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1.走马川:地名。
2.轮台:地名。
3.金山:指阿勒泰山。
4.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5.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
6.连钱:马斑驳的毛色。
7.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8.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9.车师: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译文】
你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缘,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在夜晚中嘶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如斗一般大。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夜未曾脱下,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教师赏析】
本诗使用了反衬的手法,用边塞环境的恶劣来衬托将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在写边塞环境恶劣方面,诗人用“雪海边”、“平沙莽莽”、“风夜吼”、“碎石大如斗”……写出了边塞地冻天寒,风烈雪威。而在胡人进犯之时,唐军临危不乱,将军日夜思作战之策,不辞劳苦;将士日夜急赴前线,阵容整肃。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不畏风刀,不畏霜剑。这凛然之师,让匈奴骑兵闻风丧胆。最后诗人极富豪情地写到在军门等待献俘的必胜信念。整首诗用边塞奇景衬壮士奇志,笔锋刚健有力,诗风雄浑壮美。另外,这首诗句句用韵,三句一换,这在古诗中是比较少见的。读来音韵铿锵,节奏明快。
(邱晓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