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猪
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②,千骑③卷④平冈。为报倾城⑤随太守⑥,亲射虎,看孙郎⑦。
酒酣⑧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①“老夫”一句:我老头子也要学学年轻人的狂态。
②锦帽貂裘:锦蒙帽,貂鼠裘,古代贵族服饰。这里指打猎武士们的装束。
③千骑:言从骑之盛,亦暗示太守身份。太守是“封疆大吏”,略等于古之诸侯,古制“诸侯千乘”。
④卷: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
⑤倾城:倾动一城之意,整个城里的人,写“随太守”的观众之多。
⑥太守:作者自己,时任密州太守。
⑦“亲射虎”两句:效仿当年孙权的榜样,亲自射虎。这里苏轼是以孙权自比。这句指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亲自杀虎的故事: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十月,孙权将到吴地去,亲自骑马射虎于亭(今江苏丹阳东),马被老虎抓伤,孙权向虎投去双戟,虎被击倒,孙权的随从张世又用戈击,老虎被打死。
⑧酒酣:酒喝得很畅快。
⑨胸胆尚开张:胸怀开扩,胆气豪壮。
⑩持节云中:指西汉文帝时,魏尚任云中太守,很得士卒爱戴,匈奴怕他,不敢靠近边塞地区的云中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一次,魏尚率军阻击入侵的匈奴骑兵,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在向皇帝报功时,申报的杀敌数多了六人,汉朝廷便将魏尚处以重罪,关在监狱中。冯唐认为魏尚不仅无罪而且有功,应该重赏,于是向汉文帝直率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文帝接受了,派冯唐为特使,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赦免了魏尚,让他仍任云中太守,并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会:将要。挽:拉开。“会挽”一句:要把弓拉足,像满月一样圆。
【经典原意】
我老头子偶然发了少年的豪兴(苏轼这年才四十岁,称老夫有自谦之意),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头戴锦帽,身穿貂皮袍,率领着成千的骑兵在山冈上奔驰。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都来看我打猎(也可释为:请告知全城百姓都来看我打猎),我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猛虎。
在庆祝的宴会上,酒酣兴浓,胸怀开扩,胆气粗豪。鬓发虽已有些花白,可那又有何关系。什么时候,朝廷才会派我像冯唐一样,到边疆上宣慰将士?到那时我将把弓拉满如圆月,眼望西北,射向天狼星。
【当代阐释】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东坡写此词时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这首词写词人打猎的情景,并借以表达了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征讨西夏的豪情壮志。
看,今日词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的打猎装束。“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更是显出词人的“狂”劲儿。他说,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孙权射虎,在风华正茂之年,词人如今也要“亲射虎”,可见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孙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词人形象。不仅如此,打猎更激起了词人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廉颇能饭,就大有可用。自己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去边疆抗敌,报效国家!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苏轼虽是一个文人,在外敌侵边的形势下,能有如此英雄之志,豪迈之气,让我们看到了词人的胆识和拳拳爱国之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