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时间:2023-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时京师震恐,内外戒严。因扬州是其治所,故又称“扬州路”。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王玄谟的北伐军,乘胜追至瓜步山,在这里建立行宫,因其小名佛狸,故后人称此为佛狸祠。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原文】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①“千古”三句:是说千古江山如旧,却无处寻觅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孙仲谋:即孙权,他继承父兄事业,称霸江东,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合,大破曹军,并建立吴国,与魏、蜀鼎足三分,是一代风流人物。

②榭:在台上盖的高屋。

③风流:英雄功业的风度气韵。

④巷陌: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其先世本彭城人,后随晋王室南渡,居于京口。刘裕在这里起兵讨伐桓玄,代晋称帝,建立了宋。

⑤“想当年”三句:写刘裕北伐事。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两次统率东晋军队北伐,灭南燕、后秦两国,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气吞万里:形容气概雄壮,横扫万里。

⑥“元嘉”三句:写刘义隆北伐惨败之事。元嘉: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仓猝,草率。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封:筑坛祭天。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曾经追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宋书·王玄谟传》载,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宋文帝)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赢得:这里指落得。北顾:回头北望,担心追兵将至。《南史·宋文帝纪》载,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率领大军乘胜直抵瓜步,声称欲渡江。一时京师震恐,内外戒严。宋文帝登烽火楼极望,想起始议北伐之时,朝中大臣多不赞同,后悔道:“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宋书·索虏传》载,宋文帝曾有“北顾涕交流”诗句。当时南宋韩侂胄当国,想借北伐金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仓促行事,准备不足,辛弃疾遂借此诫其不可轻率出师。

⑦“四十三年”三句: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奉耿京命南渡归依朝廷,到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出镇京口,正好四十三年。烽火:战争,战乱。扬州路:即淮南东路,管辖今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一带地区。因扬州是其治所,故又称“扬州路”。路:宋代的行政区划。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南渡之时,扬州一带正战火遍地。

⑧“可堪”三句:是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佛狸祠下,已经一片祭祀的鼓声,一点抗战的迹象都没有了。可堪:怎堪,那堪。佛狸祠: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二十里处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王玄谟的北伐军,乘胜追至瓜步山,在这里建立行宫,因其小名佛狸,故后人称此为佛狸祠。神鸦:祠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乐。

⑨“凭谁”三句: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雄心仍在,只是无人重视。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晚年遭受谗害出奔魏国。后秦军攻赵,赵王欲起用廉颇,先遣使者去探看其健壮与否。廉颇当使者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仍能为国征战。但使者接受了廉颇仇人的贿赂,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是还很能吃。只是和我坐了一会,就大便了三次。”赵王听后,以为廉颇已经衰老,就不再起用他了。

【经典原意】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当代阐释】

千古江山英雄难觅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

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侂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侂胄却猜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象,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词。

作者感叹偌大一个国家却寻觅不到真正为国而战的英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是一个国家莫大的悲哀。正因为如此,才特别感念孙仲谋,感念他的丰功伟绩,智胆谋略,然而其盖世业绩,却也随“雨打风吹去”,至今已荡然无存。刘裕当年的居处,也成了寻常百姓的宅庭。写尽了历史的冷漠与悲凉,世事的沧桑与无情。词中写元嘉之败,写四十年前扬州路的烽火,是要警醒祭祀佛狸祠的民众,记住民族的血海深仇。这种警钟式的提醒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朝廷吸取前朝的教训,民众不可泯灭国仇的记忆,否则国家和民族将陷于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词人的深明大义,为国为民之计,使人感佩。词人从北归南,历时四十三载,可自己的雄心壮志、抗金大业却一直难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年的廉颇尚有使者去访问、探询,如今又有谁来看自己呢?哪怕是仅仅问问饭量如何!英雄埋怨整个时代对他的遗忘,却要时代记住耻辱的现实和深刻的教训,其意不在个人,而在国家。真切期望整个民族都应积极备战抗敌,以完成王师北定中原抗金复土的大业。其空怀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幽怨、悲愤、郁闷之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