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文化研究进展
1.民族文化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对民族文化开始研究相对较早,取得了丰富的成果。Pierre L.分析了墨西哥玛雅文化地区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主体承担的角色,政府进行旅游总代理,而市场主体则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进而实现二者共赢。SusanR.Pitchford研究了威尔士民族旅游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作用,通过民族旅游可以透视殖民地时期所受的伤害,凸显了历史的不公正性,同时也是进行民族运动的一种方式。Xiaobo Su基于对世界遗产地丽江的调查,分析了丽江民族音乐的复兴及商品化的过程,通过借鉴旅游商品化的理论框架分析认为商品化音乐被嵌入在社会世俗的过程中。Kosica A.Phalet K.分析了移民过程中民族分类,以及在旅游地民族角色的偏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Navarrete V.,Rae Jenkins S.分析了基于不同文化民族、家族背景下的文化冲突问题,以及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族歧视现象,并提出解决文化冲突问题的措施。Dimitrova R.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样本凋查,分析了不同群组样本心理健康、社会文化认同、社会文化适应问题,以及在不同群组对待自身民族文化的态度问题,认为土耳其族裔对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持积极态度。Mark Cleveland认为文化是消费行为上最复杂、最广泛的一个方面,文化消费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社会影响、民族文化认同、宗教信仰、民族认同,使得市场营销更具针对性。Li Yang基于对云南民族村的调研,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并从各国政府、园区的管理人员、员工和游客4大利益相关者方面来分析文化认同和权利的关系。Janice L.D.,Robert W.M.,Kathryn H.D.认为理解种族和民族差异的概念可从3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公共政策来确保法律和监管环境,旨在消除差距的访问和健康状况;通过临床实践以确保病人满意度及忠诚度和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实际行为保持领导、人员的价值观得以延续。Donna L.G.分析了陌生环境所造成的文化冲突与震荡,讨论了文化冲文对国际留学生的文化影响,并提出了文化冲突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程序及解决措施。Parmod Chand分析了民族文化与组织文化对不同会计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民族文化与组织文化对不同文化族裔的价值观的影响程度。Masud C.,Majid G.使用国家文化框架和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民族文化、网络、民族、企业之间的文化管理方式异同,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方式的差异。A.N.Bagashev和R.Yu.Fedorov分析了白俄罗斯居民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种族和文化身份性质,并对移民的性格和种族原则进行分析。
2.民族文化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民族文化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研究理论与视角,结合中国独特的民族特色,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民族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民族文化的构建与内涵和民族文化理论与认同等几个方面。
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黄某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舞蹈、音乐、教育、文字典籍等几种模式。杨某认为,“正确认识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探究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举措,对云南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马某认为,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道路与方式,应该理性对待文化多样化,并配置合理的市场机制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晏某认为,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主义者所提倡的静态保护不同,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旅游经济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杨某认为,可通过保护民族文化产生的“文化生境”,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并通过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及个人培训等方式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周某、邓某认为,民族文化田野考察是民族文化自我传习、保护和发展工作极为重要的方面,可通过民族传统艺术和工艺的实地考察、本土化的传习与培训及跨学科、跨文化的合作等方式实现文化传承与保护。赵某认为,文化传承本质上是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与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对民族文化传承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索某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进行动念分析认为,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能有效运转,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根源,离不开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的积极参与。何某深入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传统文化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杨某认为,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亟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关于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在人类学视野中,文化变迁一般是指由于文化自身发展或异文化间接触而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任何一个社会都在发生变化,体现其特征的文化事项也随之变化。很多学者都热衷于以民族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陈某、朱某认为,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是非均衡的、缺乏包容性的传统发展方式,包容性转向是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必然路径。张某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等特征,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区域化、文化的流失和文化的退化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宗某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基于法国学者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在旅游业作为纳西族人民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的背景下,丽江纳西族文化近年来的变迁情况,得出“过于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可能是文化市区原有的内涵,从而发生变化”等结论。丰某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化与经济日趋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蜕变为文化输出,文化的功能日益膨胀,对社会生活形成全面冲击。黄某基于文化经济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经济指标体系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指标体系,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徐某基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注释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单元和民族文化体3个概念及其关系,并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卢某认为在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族文化既存在着机遇和困境,又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黄某认为近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心态在发生变化,从自大转向自卑,凸显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多重变奏。戴某和保某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变化为例,探讨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朱某通过选取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作用场域中“城市政治导向”与“民族文化认同”两个关键作用机制,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构建问题。马某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与民族地区经济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不相适应,制约了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民族文化构建与内涵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文化重构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适应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文化变迁,要想在文化重构中保持文化的本真性,必须要构建“原生性”文化。赵某基于汶川大地震重建工作,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塑与研究,提出了从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展开重塑民族文化的思路。卢某等通过分析花腰彝女子舞龙艺术,认为此是在文化产业语境下立足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建构出来的,并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何某等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深入,现代性与全球化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并阐述了民族文学的创作过程及构建少数民族认同的地位和作用。荀某认为可以跨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借鉴文化地理学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探寻多民族杂居状态下和谐共处的文化适应模式,为民族文化建构提供实践路径。
而民族文化理论与认同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瞿某认为民族文化适应机制包括群体规范、自我觉醒等内在接受机制和异质文化外部传播机制,其中包含有各种不同的构成因素,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并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现象,即分析了民族文化适应机制的结构与功能。蔺某认为汉族作家的民族叙事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社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彰显出自觉的文化意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复杂的文化认同,为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拓展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易某认为在文化视野上要关注到人类整体利益与普世文化,民族利益与民族文化,并结合实践合理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查某认为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是指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民族的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思维方式。
(二)民族旅游研究进展
1.民族旅游国外研究进展
Tamami Imanishi以日本海外旅游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模型分析了该公司的行政行为,对了解目标市场有重要作用,此研究方法也可用于除旅游业外的其他产业;Christine N.B.,Carla A.S.,Stephen L.J.采用心理性媒体方法,对加拿大地区民族聚集地目的地意向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目的地意向对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最后讨论了目的地意向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作用;Peter Jordan等学者认为展示给旅游者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比较小的、正在衰退的文化,甚至是目前只作为遗迹展示的历史性少数民族文化;Rodrigo De Azeredo认为文化变革与民族旅游是人类学研究中经常关注的内容,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过度商业化严重,可通过文化复兴来振兴民族旅游;Josephine M.,Mary A.L.通过收集定性数据,分析了中介机构、零售商的作用,并对零售商所起的中介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进行分析;Li Yang,Geoffrey Wall Stephen L.J.分析了中国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观点,通过对西双版纳实证考察分析,认为各级政府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的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出台的政策加剧了利益分配的紧张,在未来当地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保护、公共参与的力度;Maoying Wu通过数据收集,对比分析了藏族在校大学生与毕业生就业意向,认为在校大学生倾向于旅游工作,而社会毕业生以在政府工作作为倾向重点,且在校大学生工作面临家庭社会压力、教育程度、个人追求等因素的影响;Alison C.,Jane L.以多民族群体集聚地英国伯明翰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开发城市内部存在的城市遗产旅游项目来增加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并在开发过程中照顾到各个族裔群体的需求;Jingjing Yang,Chris Ryan,Lingyun Zhang分析了汉族游客对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地区风景的感知和意向,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尽管少数民族为当地旅游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但只有少数汉族游客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Johan F.,María S.G.通过“一手”问卷调查数据,与分析民族凝聚力与民族亲和力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差异,认为国家间的贸易交流对民族文化有很深影响;Hui Wang等以中国新疆喀纳斯民族村庄为例,基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了少数民族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人员态度、利益分配等问题;Li Yang,Geoffrey Wall以中国西双版纳为案例地,以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发展民族旅游与民族吸引物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政府、游客、旅游企业、民族社区之间的利益模型;Yiping Li以加拿大萨卡通市遗产公园为例,通过半结构访谈,分析了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和民族旅游从业人员对遗址公园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及解决方式;David Jamison分析了肯尼亚地区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种族冲突和过度商业化问题,认为旅游发展使得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被利益所取代,并对以后的旅游发展造成影响;Janet Chang通过对少数民族旅游者的研究发现,对异文化的探索是游客到民族地区的旅游动机中最重要的要素;Gianna Moscardo,Philip L.Pearce从民族游客视角审视来分析民族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特点,并通过调查澳大利亚文化公园的游客,分析了4类游客对民族旅游的兴趣点与族裔特征,通过分析对当地民族旅游产业开发有一定影响;Kayoko Ishii以泰国山地部落为研究案例地,分析了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民族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收入,但对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则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民族旅游国内研究进展
通过在学术期刊网(www.cnki.net)对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研究关键词的检索发现,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研究成果呈上升态势。
民族旅游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理论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认同等几个方面。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民族旅游理论进行了探讨。邓某认为民族旅游除了具备一般性旅游的共同特征外,还具备多重民族性、特定地域性、较大神秘性、高度敏感性和多重需求性5种特征;王某等在探讨民族旅游发展中实施社区导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凸显的问题,并探讨了社区导向的民族旅游发展机制;窦某通过梳理遴选出美国模式、印度尼西亚模式和澳大利亚模式3类旅游危机管理模式,在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危机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区域性危机管理发展体系;李某等通过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认为,民族旅游就是旅游者以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赵某在剖析现有研究忽视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互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框架,并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4个关键概念,即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诠释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潘某将旅游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民族旅游和族内旅游。民族旅游指游客与旅游对象处于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氛围之下,换句话说,游客和旅游对象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游客是一个民族的成员,而各旅游对象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游客是一个民族的成员,而各旅游对象则是另一个甚至另外几个民族文化的产物;族内旅游则是指旅游者和旅游对象同处于一种文化氛围,或者说他们属于一个民族,他提出民族旅游的概念相当于跨民族旅游。
关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黄某认为民族旅游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其可持续发展可以解读成一系列可度量的具体目标,通过一套可衡量持续性发展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科学、合理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黄某等研究发现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退、散失,并以四川民族旅游为例,提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张某认为营销经历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和社会营销导向4个时代,民族地区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造成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可在社会营销在迅速发展民族旅游的同时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谢某等认为民间组织对社区自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凝聚民族的力量,以集体的力量宣传并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为民族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邓某认为通过自觉传承、抢救、扩布和创新民族文化,建设民族聚居地,合理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通过编制科学的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促进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肖某以云南丽江束河古镇的旅游经济发展为例,它的重点是研究民族旅游城镇利益相关者,即政府、旅游公司、旅游协会、当地居民和其他多重主体的行为,并对各利益相关主体者及其关系协调机制进行探讨。
关于民族旅游认同感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多,张某等认为象征和结构是表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方式,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结构体系,且少数民族的符号及其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并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延续;胡某等认为民族旅游中文化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过程,各传播要素之间相互整合从而实现了一种良性传播。民族旅游跨文化带来的良性传播可以很好地促进具有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和谐社会的建构;张某等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分析了主客双方对互动过程中各种符号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的控制,最后从主客互动的类型、内容、方式与互动控制等方面构建起一个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研究模型;马某从Gudeman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民族旅游问题,将社区和市场看作经济的两方面,认为社区根基是民族旅游文化能够存在的基石,也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根本资源;白某认为社区认同反映了国家、区域、种族和文化的认同,民族社区外部认同对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族群认同和重构民族精神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以西安回坊伊斯兰传统社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入境游客对该社区的情境认知及评价。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陈某等在新增长理论下对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研究,认为广西民族旅游发展应注重科技创新、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新业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市场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制度保障;张某等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传承及延伸,技术进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形成,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创意这一核心要素的变更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王某等揭示了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与产权保护的内在相关性,并从文化旅游创意的创造、开发、营销与消费等产业价值链各环节探讨产权保护的重点以及机理,提出在产权制度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王某等以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为例,提出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发展入境旅游战略3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即自然生态旅游模式与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崔某从法律、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等角度,论述了民族文化资源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收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张某等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3个方面提出建设措施;韦某认为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耦台与创新及利用民族文化不可复制的文化特征,是西部民族地区追赶的潜在优势;阳某以九寨沟旅游表演为例,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过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马某认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清晰,是引发的利益纠纷问题的原因,可通过法律、政策明晰产权,协调旅游开发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培育内源性增长动力和共同富裕机制、减少社会摩擦,构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互信机制;桂某等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化保护,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说明旅游-生活空间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旅游化保护的空间格局,是民族旅游社区地方再造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刘某认为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同化严重的问题,探讨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策略在保护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旅游感知研究进展
1.国外旅游感知研究进展
Pizam与Milman以在西班牙旅游的美国旅游者为例,探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前与实地旅游的感知;Tumer和Reisinger以澳大利亚国内旅游者为例,分别从商品的属性、类别和满意度等方面探讨游客对旅游购物的感知;Pizam等从多个角度探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旅游者对当地的旅游感知;Thompson从停车情况、便利性、效率和安全等多方面探讨海外游客对英国大曼彻斯特公共交通的旅游感知;Choy以泰国北部山区部落旅游者为例分析发现,群体出游的旅游者的满意度低于以散客形式出游的旅游者;Yu和Goulden以蒙古为例,分析不同国际游客对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Bramwell探讨了英国谢菲尔德的旅游者对都市旅游产品的感知;Driscoll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游客的旅游感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Hannigan从旅游者的抱怨出发,探讨负面旅游感知;George从风险旅游感知的角度,分析在南非开普敦国家公园旅游的旅游者对旅游风险的感知;Kin等则分析了澳大利亚的韩国旅游者的旅游认知意象与情感意象,并对比探讨了游客的游前、游中与游后的旅游感知;Wong和Law以香港游客为例、Yukse以库萨达斯的土耳其游客为例分析游客的旅游购物感知评价;Vogt和Fesenmaier从旅游地旅游服务的可进入性、安全、可信和响应4个方面探讨游客对服务的感知;Petrosill等以意大利的河海洋保护区为例,探讨旅游者对娱乐环境的感知,并分析其差异;Chaudhar以在印度旅游的外国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游前感知和实地旅游感知,并探讨二者的差异;Bosque,Martin以西班牙为例,分析了游客游前、游后的认知意象及情感意象;Huang和Sarigollu从多方面分析了在拉美度假的旅游者的旅游感知;Barker和Page探讨了旅游者在奥克兰重大体育活动中的旅游安全感知;Vousdoukas分析了各国游客对莱斯特斯海岸度假区海滩沉积物的旅游感知;Ching-Fu Carhen等以中国台湾省南部4个遗产旅游地为例,分析旅游者的旅游感知质量与价值;Fyhri等以斯坎迪维亚为例分析游客对沿海景观的旅游感知;Kozak分析了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和土耳其两地旅游的英国游客和德国游客对旅游服务的住宿、交道等多个方面的旅游感知差异;Chen分析了旅游者在联系厦门-金门之间的作用;Barutcu等以土耳其度假城市阿兰亚为例,多角度分析国际旅游者的旅游购物感知;Mullera等则以德国巴伐利亚森林公园为例,分析游客对树皮甲虫的感知态度;Denstadli等分析了斯堪的纳维亚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气候的感知;Wu和Liang以台湾漂流游客为研究对象,多方面探讨其旅游感知;Buzinde以侵蚀河岸旅游地为例分析游客的旅游感知;Loureiro和Kastenholz以葡萄牙为例、宋某以香港为例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感知;Torres-Sovero等以在秘鲁亚马逊生态旅游寄宿地旅游的旅游者为例,分析影响旅游者旅游感知的因素;Kim等以美食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美国西南部美食节中的旅游感知;Coghlan探讨了澳大利亚昆土兰州旅游者对珊瑚旅游地的旅游感知。
2.国内旅游感知研究进展
陆某等分别从5个方面,即旅游吸引力、旅游环境、旅游管理、旅游供给和旅游地居民,测度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标志着国内开始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的研究;吴某等探讨了江苏南通游客对旅游地感知形象的形成;白某等多角度探讨了入境游客对旅游地的感知;梅某等以桂林为例分析了游客对景区的感知;汪某等以桂林象山景区为例,探究了游客对旅游地的价格、质量、满意度等方面的旅游感知;董某等则以广东省丹霞山游客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游客的旅游感知;宋某等以山东泰山为例探讨了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马某等研究了欧美游客在西安的旅游感知;江某等从价值和质量感知所涵盖的10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感知评价体系;张某等以日本入境游客为例,多视角分析了日本游客对北京、上海、广州、昆明、西安、桂林共6大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感知评价;张某等以武汉为例,从旅游地的形象、服务、价格、景点等方面分析游客的旅游感知;宋某等以曲阜为例研究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的旅游感知;张某等从地方感视角,回顾梳理了国外关于游客的旅游地感知意象的研究;刘某等以我国6大旅游热点城市为例,探讨入境游客的旅游感知;姚某等研究了乡村游客对新疆昌吉州杜氏农庄的旅游感知;龙某等以大理古城民居客栈为例,多方面分析了游客对客栈文化的旅游感知;马某等基于旅游6要素的视角,分析游客对古都西安旅游服务的旅游感知;王某等探讨了游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感知,从而分析游客对重大事件的旅游感知;罗某以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为例、高某以成都市为例、吴某等以西安市为例、周某等以凤凰古城为例,分析游客的旅游感知……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多方面的旅游感知,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居民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内学者探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感知研究也较多。王某以大连市为例,采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城市居民对旅游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感知;廉某等从社区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关联、利益感知、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感知评价体系,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为例,采用灰色关联探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感知状况;尹某等以黄山市汤口镇风景区毗邻社区居民为例,研究发现社区组织介入资源开发、协调利益分配的能力、相对区位和治理模式的变迁导致了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差异;王某等以盐城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探讨了湿地生态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的差异,并从年龄、居住地、旅游相关性等方面探讨影响因素;卢某等构建了中国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测量量表;章某以黟县西递古村落为例、熊某等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城郊农村居民为例、李某以四川地震遗址旅游目的地居民为例、翟某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居民为例、王某以城乡旅游地居民为例、卢某以生态旅游社区居民为例、薛某等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目的地居民为例、黄某以世界遗产地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为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