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形成旅游发展模式的时候,注意对乡村旅游发展特征的了解也是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从总体上看,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可以说,这是乡村旅游最为显著的特点;因为无论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还是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村社组织、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乡村旅游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乡村旅游的平民性。尽管乡村旅游的参与者也不乏富人,但总体而言,乡村旅游的主体主要还是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的一个认识是:平民性并不必然地等同于庸俗化,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粗制滥造和随便打发。平民性特点强调的只是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来自城市(或城镇)之中的居民,虽然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指向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2]。因此,乡村旅游应在大众化、参与性、愉悦感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和均衡点。
三是乡村旅游的原生美。乡村旅游的对象物非常清楚——现实地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乡村景物。旅游者之所以愿意去这些地方,就是因为乡村的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新鲜的和有体验价值的,是值得他们一看的。相反,若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游兴就会大大削弱,甚至还有可能彻底泯灭。原生美的特点要求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应该是鲜明生动和原汁原味的,是真正乡村的而非伪乡村式的或展览馆式的(如民俗旅游之中所呈现的那样)。
四是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实践中,人们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旅游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具有的体验性。如前所述,乡村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以城市平民为主的城市人群,这部分人要么对乡村生活完全陌生,要么曾经在乡村生活过甚至本人就出生于乡村之中,但如今已经远离大自然和乡村,于是试图借此重新获得对乡村生活的体验,以找回已经失落的记忆。这样的背景和动机,自然会使他们格外重视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如谢彦君教授就将成千上万曾经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看成是乡村旅游的旅游主体之一,认为这部分人对乡村旅游可谓情有独钟。因为他们通过这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可以获得一种渐渐失去的记忆和一种曾经熟悉如今却已经陌生的体验。
五是乡村旅游较强的参与性。乡村旅游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一点,在于它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往往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和参与性。采摘蔬果、参与农村节庆、从事体力支出不大的一般性农事活动等,都是大多数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感兴趣或乐意体验一番的事情。
六是乡村旅游的花费较低。旅游的背景在农村,旅游的接待者主要是农民,旅游的内容亦以乡村生活的体验或观摩为主[3],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成本相对其他旅游活动形式来说要低得多;相应地,乡村旅游的开支成本也就比较低廉。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想大手大脚地花钱未必能花得出去。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项目和支出让旅游者必须花钱,而农民的现实主义态度也使他们对旅游者钱袋的憧憬限定在了一个比较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上。这就使乡村旅游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旅游。
七是乡村旅游对象的广泛性。其既包括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涉及乡村的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生活特色;既包括农业遗址,又涉及现代农业成就等内容。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旅游内容广泛性的存在,实践中才出现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形态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交叉。不仅如此,乡村旅游在发展方面还均以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而在国内外促进乡村发展手段的选择上,大家其实均把发展乡村旅游业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实践证明,文化的多样性与完整性既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业不可多得的资源条件,又是我国乡村旅游能形成差异化与特色化的关键所在。就独特性而言,我国各地区的乡村文化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各有千秋。从地域上看,不但国内的东西南北间差异很大,而且就是同一地域内部不同的地区间,也各有特点。此外,从文化类型上看,有戏曲、杂耍、民间体育、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从文化形态上看,有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别。可以说,文化上的特色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