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词曲鉴赏与写作的心理学理论

诗词曲鉴赏与写作的心理学理论

时间:2023-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词曲的学习、鉴赏和写作,必然涉及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内部感觉的感受器官位于人体各内脏壁内、腹膜、胸膜、关节囊和前庭器官等处。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知觉的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观察力是诗词曲鉴赏与写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是指人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它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诗词曲的学习、鉴赏和写作,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必然遵循心理学的规律。

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与人类历史相生相伴。在诗词曲的鉴赏和创作过程中,古今中外都很重视人的心理作用,但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是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现代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诞生100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60年来,更是发展迅猛,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我们研究诗词曲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一、认知心理过程

诗词曲的学习、鉴赏和写作,必然涉及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在诗词曲的学习、鉴赏和写作中起重要的作用。所谓的认知过程,是指人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内在关系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注意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如果没有人脑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那么就不会有诗词曲的鉴赏或写作。

1.感觉和知觉

所谓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它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取,就会使人的思维活动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感觉有直接性的特征,即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它还有个别属性的特征,即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人们通过不同感觉器官来获得客观事物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由外部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其中通过视觉获得外部事物属性的信息占80%~90%,其次是听觉。内部感觉是指由有机体内部刺激引起,反映各内脏器官、身体平衡及自身状况的感觉。内部感觉的感受器官位于人体各内脏壁内、腹膜、胸膜、关节囊和前庭器官等处。它把内脏、关节、肌肉、前庭器官等部位的活动及其变化等化学和物理刺激,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从而引起饥、渴、胀、痛、运动、平衡等内部感觉。

所谓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是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各种形式的感觉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前提,知觉的形成过程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依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不同,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感觉现象有三个特点:一是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当一个强烈的刺激反复作用后会导致感受性降低就是一个例子。二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增强了人的感觉差别,从而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辨别事物。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把感觉对比分为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同时对比现象和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对比的继时对比现象。三是联觉。它是指一种感觉引导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它有客观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刺激须在空间上接近、连续或形状相似的影响、刺激物须符合“良好图形”原则的影响的特点。知觉选择与人的需要和动机、愿望和要求、目的和任务、兴趣和爱好、已有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其意义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第二,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与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知觉者的主观状态两个方面有关。第三,知觉的理解性。它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同一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会存在差异。知觉的理解性有受知觉者的知识经验和言语指导的影响的特点。第四,知觉的恒常性。它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过程,有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方向恒常性等。知觉的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人没有知觉的恒常性,那么,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就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发生变化,由于外界环境处于变化之中,人要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会存在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所谓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离不开思维,因此,也把观察称为“思维着的直觉”。观察为人的各项社会实践所必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诗词曲创作与欣赏、艺术表现等方面取得成功。观察有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和敏捷性四个主要特征。观察力是诗词曲鉴赏与写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是指人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心理学家把形成与发展观察力视为一个人发现与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智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人的观察力,对于学习和工作极为重要。

2.记忆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即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人脑中积累与保存经验的完整的心理过程。这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与其他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协调人的心理活动功能,对保证人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输入、编码方式的特点以及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将记忆过程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记忆阶段或三种记忆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记忆系统。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或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是记忆系统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钟,它按刺激的物理特性、感觉形式进行编码,而且信息容量很大。当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后,感觉即为下一步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性。感觉记忆信息加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用于视觉器官的视觉刺激信息,在视觉通道内短暂停留的映像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超过1秒以后,人脑信息会自行变弱而消失。另一类是回声记忆,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刺激信息消失后,人脑对声音刺激的短暂保持,回声至刺激作用消失后,听觉系统中的刺激信息持续活动。在回声记忆中,听觉信息的记忆痕迹保持大约2秒钟,但仍是未加工的声音信息的原始形式。以声音信息为基础的回声存储,其容量远小于视像记忆容量。在回声记忆中,对声音刺激信息经过分类、模式识别和复述,就有可能把它们转移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感觉记忆有三个特点,即物理特征编码、保持时间短暂和记忆容量受生理机制制约。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人对输入的感觉信息编码和短暂保持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它与感觉记忆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刺激信息是无意识的,也是未加工的感觉痕迹,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感觉记忆并将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操作的记忆。只有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被遗忘。短时记忆是将认知资源集中于小部分心理表征的内在机制,但是,短时记忆的资源是多变的。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部分。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编码,仅在脑中短暂存储,但其信息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只有那些被加工、处理预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做进一步的存储,否则就会被遗忘。短时记忆是信息在感觉记忆之后的高一级加工阶段,具有复述作用、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三个基本特征。

所谓长时记忆,又称长久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加工,在人脑中可长久保持并具有巨大容量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数年乃至终生。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大都是从短时记忆中得到精致性复述的信息,如事件、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划和判断等组成的知识经验。长时记忆使人能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记忆和保持新获得的信息。同时它也能迅速有效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一个有组织的知识经验系统,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保持新获得的内容,它也能迅速有效地提取有用信息,以解决当前问题。长时记忆具有记忆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和语义代码的主要编码形式三个特点。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是以意义编码方式为主。意义编码包括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表象编码是指以表象代码形式存储关于具体事物或事件的信息,它主要用于加工和处理非言语对象或事件的知觉信息。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存留的印象。因此,表象代码是记忆中有关事物的形象,它具有与实际知觉相似的特点,与外部客观事物相类似,包括事物的大小和空间关系。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平行加工,对复杂对象的各个特征同时进行处理并存储到复杂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它既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也反映对象的动态特征。它不是刻板的外界事物的拷贝,而是经过加工处理了的抽象类似物,不受感觉通道的制约,包含着人对类似信息的概括加工能力。语义编码是指以语义代码形式对短时记忆输入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过程。它按照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的方式表征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个方面的信息,不仅包括词及其符号、意义、所指对象,也包括应用这些词及符号等的规划,以及语言的文法规划、符号的操作规划、数学的运用规划等。语义编码是一种抽象意义的表征,具有命题形式。它的特征是串行加工,按照语义编码的原理,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是按照节点和许多关系进行编码的,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用语义网络的形式来表征的。

尽管所有的人都不喜欢遗忘,但遗忘却客观地普遍存在着。在诗词曲的鉴赏和写作过程中,我们了解一些遗忘的知识,运用记忆策略和记忆品质理论,对提高记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遗忘是指人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这表明识记过的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发生错误。根据程度,遗忘可分为不完全遗忘和完全遗忘。它还可以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一是痕迹衰退理论,又称消退理论、痕迹理论。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是刺激信息在人脑留下痕迹的过程,若这些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二是干扰抑制理论。该理论认为,遗忘的原因不是由于记忆痕迹遭到破坏或消退,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彼此干扰的结果,特别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信息的干扰,就会导致遗忘。三是动机抑制理论。该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情绪或动机的驱使或压抑所致,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就能恢复。四是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信息提取时,由于缺乏恰当的提取线索而产生了遗忘,遗忘是由于检索困难所引起的,而不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除所致。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并运用记忆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与增进记忆。一是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的识认材料,会影响记忆效果。一般来说,视觉的图片或图像要比单词好记。研究表明,动作记忆保持效果最好,形象记忆次之。人对有意义的材料,如诗词曲等,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些。二是学习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数量越多,遗忘得越快。研究还表明,即使是有意义的材料,当识记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遗忘的进程也全接近无意义的材料。三是学习材料的意义。学习材料对识记者的意义和作用会影响遗忘的进程,对与自身关系大的信息遗忘得慢。四是学习材料的序列位置。人对于处于不同序列位置的学习材料的遗忘进程不同。材料的首尾部分容易保持,中间部分容易遗忘。研究表明,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少,最容易回忆,这称为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遗忘也较少,并比较容易回忆,这称为首因效应。五是学习程度。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映所能达到的程度。一般而言,学习程度越高,保持越牢固,遗忘越少,但过度学习为150%,保持的效果最好。

复述不仅是防止短时记忆中信息衰退而发生遗忘的主要的心理机制,也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从而实现长期存储的心理机制。为了不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很快消退,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复述。复述分两种,一种是机械性复述,又称保持性复述,是指不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只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简单重复,力图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心理过程。另一种是精致性复述,是指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尽量使之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某种联系,并把它们整合到长时记忆中的认知结构里存储起来。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经过精致复述加工的短时记忆的信息。精致性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保持的重要条件,也是使加工处理了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机制。克瑞科和沃金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采用机械性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加工,记忆效果不理想,即简单的机械性复述并不能增进记忆。[23]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记忆的效果,应该遵循精致性复述的规律,努力使学习材料之间构成有意义的联系,并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良好的记忆品质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这种良好的记忆品质具有四个特点:①记忆敏捷性品质,是记忆速度和记忆效率上的特征。②记忆持久性品质,是记忆保持上的特征。人的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减,但只要好学不倦,人的记忆可保持七八十年以上,甚至八九十年。③记忆准确性品质,是记忆正确性与精确性上的特征。一个人若能准确地记住大量信息,并能不断地向思维活动提供正确信息,说明其具备良好的记忆品质。④记忆储备性品质,是在记忆中信息提取与应用上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当现实需要时,灵活地提取相关信息,回忆起所需内容,说明其具备良好的记忆品质。

记忆策略主要有记忆术、复习的策略两方面。记忆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想获得良好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就应该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这种科学的记忆方法称为记忆术。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中的编码以及提取知识与经验的一些通用方法。它包括定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和PQ4R法。PQ4R法是指学习时应遵循的六个步骤,即预习(prepare)、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hearsal)、回忆(recall)和复习(re-view)。复习的策略,包括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掌握复习的“量”等方面的内容。

3.表象和想象

(1)表象

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与加工的过程,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它是以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为基础的,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表象就无法形成。但表象不是感知觉的翻版和重复,它是感知觉痕迹信息加工后的产物。从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看,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也是知识表征的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存储而且还可以被加工预编码。由于表象的形成不需要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脑中出现,因此,人的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借助概念进行,也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它对人的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概括性两个特征。根据表象形成时占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等。根据表象形成的概括程度,表象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创造性成分,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另外,还有遗觉表象或称遗觉象,是指看到事物从视域中移开后仍能保持鲜明、生动逼真和清晰具体的形象。

表象是信息编码与表征的主要形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独特作用。目前主要有两种表象信息加工理论:一是基本表象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是真实物的抽象化再现,人将视觉和言语信息转化为表象存储在记忆中,表象是信息编码的基本形式,人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二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人脑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信息编码和存储系统:对具体的事物或事件进行编码、存储、转换和提取且其表征类似知觉的表象系统,以及主要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言语符号系统。

(2)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高级认知活动。人不仅能够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而且能够利用已有的表象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新颖性。形象性是指想象处理的主要是直观生动的图像信息,而不是词和符号,但它不是原有表象的简单再现。新颖性是指想象产生的新形象不同于个体亲身感知过的、简单再现于头脑中的记忆形象,它可以是个体从未亲身经历过、现实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先功能,是指一个人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以形象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知。二是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一个人的知识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或者在有很难直接感知的对象时,想象能够弥补对对象认知的不足。三是替代功能,是指当人的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和满足。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它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想象。它是一种最简单、初级形式的想象。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是梦。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一种形式。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是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的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设、诗词曲作者的作品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有意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方向性,它在人的想象过程中调节与控制着想象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三种:一是再造性想象。它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的形象的过程。再造性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虽然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颖的,但实际上是社会环境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只是根据某些提示或语言描述再造出来而已。再造性想象对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再造性想象的过程,其实是榜样的言论和行为对学习者人格特质的内化过程。形成正确的再造性想象需具备正确理解言语或语词的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实物的意义,以及丰富的表象储备两个条件。二是创造性想象。它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以有关记忆表象为基础,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新形象。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相结合,它们是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必要的重要环节,没有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活动就无法进行。创造性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性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实践需要、个体强烈的创造欲望、丰富的想象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思维的积极性等主观条件。三是幻想。它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同于再造性想象,因为它比再造性想象有更多的创造性成分。它也不同于创造性想象,其区别在于,一方面,创造性想象不一定是个体所赞美或向往的形象,而幻想的形象往往是个人追求、向往和憧憬的事物。另一方面,幻想不与当前的创造性活动发生直接联系,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只是未来创造活动的前奏和准备。而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活动紧密相关,两者不可分开。幻想的品质与人的世界观或思想状态紧密联系,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性的幻想,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理想。理想指向未来,与人展望将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前景、激发人的信心和斗志、鼓舞人们顽强地去克服内外困难相联系。反之,就是消极的幻想,毫无实现的可能,因此,人们又称其为空想。

4.思维

思维是人的重要认知活动,是指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思维与感觉、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在联系。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感觉和知觉是认知活动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基础和依据。思维是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感觉和知觉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思维,人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或对不在面前的各项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

(1)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内容,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动作思维又称为直觉行动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是通过对表象的联想与推理进行的。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根据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遵循逻辑规则获得问题最佳的单一答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指从自己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探索思考,通过重新组织自己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根据思维过程的清晰程度,可把思维分为直接思维和分析思维。直接思维是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径直根据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逻辑变化的觉察而做出判断的思维。分析思维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证明等逻辑推论而做出结论的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把思维分成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新程序,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创造出符合社会价值的新的成果的思维。

思维过程是指人的心智活动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一是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思维活动都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种特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或个别联系和关系总和起来形成整体的思维过程。二是比较与归类。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客观事物之间同异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归类是在思想上根据客观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或类型的思维过程。三是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取出同类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思维过程。四是体系化与具体化。体系化是在思想上将知识的各个要素分门别类地构成一个有机的、层次分明的系统整体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在思想上把抽象与概括化了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这四个思维过程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遵循思维活动过程规律,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基础。

(2)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基础。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元素。概念是对拥有共同特质的物体、事件的分类。概念促使人们将复杂的现象组成更为简单、更有使用价值的认知类别。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即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的特征,是概念的质或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总和即概念适用的范围,是概念的量。概念与词紧密联系。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与记载的,概念使词具有意义,成为有意义的符号。另外,概念又不等于词,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个词在不同场合下能够表达不同的概念。概念的种类较多,一般来说,可分为具体概念、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等。概念具有分类功能、推理功能、联结功能和系统功能四个功能。概念形成是指人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特征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概念形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概念形成一般经历抽象化、类化、辨别三个阶段。

(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思维的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通过创造性思维,人们可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其规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使人超出现有水平,探索未知。诗词曲的鉴赏过程和写作过程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和灵感状态四个方面的特征。英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华莱士研究了各种类型的人的创造经验,提出了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说”的观点,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创造,其创造性思维大体都包含着准备期、孕育期、明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24]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格特征有密切联系。人格因素是促进人们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格是构成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特有整合的独特行为模式。气质类型是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性格由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组成。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人与人差异的心理学领域,其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身心组织,表现为在适应环境时,其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多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人格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人的本质特征。气质与人的行为模式相联系,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内因,是具有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是构成人格结构的重要部分之一。气质对社会环境的依赖性小,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和社会评价意义。研究认为,创造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富于想象,具有捕捉机遇的能力,较强烈的进取心和较高的抱负水平,自信心强,且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众行为少,有开拓创新精神,热情、勤奋,具有幽默感、审美感、浪漫、直率,感情开放,坚韧、顽强,目标明确,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5.言语

言语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通过言语活动过程来理解对方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过程。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既包括说话、书写等表达自己思想或感情的过程,也包括听说、阅读等感知和理解对方思想与感情的过程。因此,言语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

言语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它具有音、形、义三个特征。音和形是词的外在形式,而词的意义则是词的内容,即词所抽象、概括的客观事物。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运载工具。

言语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是社会现象,而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语言是交际活动的工具,而言语是交际活动的过程。言语和语言的联系为: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言语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特征,其功能为交际功能、符号功能和概念功能,言语的特征为言语的目的性、言语的开放性、言语的规划性、言语的离散型和言语的个体性五大特征。

言语的种类可以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外部言语是指用来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言语,表现为外显的、他人看得见的语言或文字符号的言语。外部言语服从于交际的目的,因而结构比较严谨、完整,关键是能够正确地传递信息,有效地实现自己与交际对方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外部言语分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内部言语是指伴随着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针对别人,只对自己的思维和促进思维的活动有效进行,不发出声音而具有内隐性,尤其是言语的结构不完整,因此,言语具有高度的简缩特点,结构较松散,往往是不连贯、不完整的,不受语法规则的约束,词句的随意性较大。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需要的反映。凡符合并满足自己需要的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1.情绪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只是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与认知过程不同。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情绪的主要特点:独特的主观体验,明显的具体变化和独特的生理机制。情绪是由人的认知活动和对认知结果的评价所引起的,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由于其认知结果和对认知结果的评价的不同而有可能产生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情绪状态。因此,情绪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客观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或符合其愿望的事物,就会使人感到愉快,反之,不符合需要或违背其愿望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郁闷、痛苦、焦虑和愤怒等感受。那些与人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活动,一般不会引起人的情绪体验。情绪有四大功能:一是适应功能。情绪是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从人类远古祖先进化角度分析,情绪是与适应环境和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连的。情绪的根本含义在于适应社会环境,如愤怒情绪是人的活动受到不断阻碍时引起的,如果这时能够调整心态并动员机体能量,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克服障碍。二是组织功能。人在知觉和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情绪和情感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具有干扰和破坏作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当情绪唤醒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时,工作与学习效率最高。情绪唤醒水平很低时,几乎没有效率。情绪唤醒水平过高则会干扰认知操作。三是信息功能。情绪是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四是动机功能。人的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情绪和情感作为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能激励人们去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提高活动的效率。

情绪和情感合称为感情,综合反映人的情绪和情感以及愿望、需要等主观感受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和情感一般不作严格区分,但作为科学概念,情绪和情感的内涵及外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例如与饮食、休息、空气和繁殖等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通常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感、求知欲和责任感等。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的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情感是个体内心体验和感受,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体验等,虽不轻易表露,却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稳定程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如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会引起个体的愉快体验,噪音会导致不愉快的感受,一旦这些情境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体验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已经产生就相对稳定,不受情境所左右。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如悔恨时的捶胸顿足、愤怒时的暴跳如雷、快乐时的喜笑颜开等。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人无法控制。情感则以内蕴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加以流露,情感始终处于个体的意识调节支配之下。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两者紧密联系。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发生的过程往往深含着情感的因素。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分类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划分为好、恶、怒、悲、哀、乐六类,倡导“六情说”。《礼记》将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类——“七情说”,其中的喜、怒、哀、乐是各种分类中最基本的情绪形式。

西方对于情绪的分类有较多的论述,其中有名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恨、欲望、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他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和分支。

②施洛伯格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与不愉快、注意与拒绝、睡眠与紧张三个维度组成,并提出了倒锥体情绪的三维模式图。

③普拉切克以情绪的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把情绪分为八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狂怒、憎恨、悲痛、恐惧、惊奇和接受,它们都具有其相应的适应及行为模式。

④克雷奇等人将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四种原始情绪,与个人追求目的的活动相联系,并具有高度紧张性。

(2)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它们与人的基本需要相联系,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①快乐: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所产生的舒适感受与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或然率,其激动水平与自己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有关。当目的突然达到时,紧张一旦解除,人就会感到极大的快乐感。

②愤怒:人在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下,感到自己的愿望受到伤害时所产生的极端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与人的个性有关,也与情境对人的压制状况和干扰的程度、次数、性质有关。因此,愤怒产生是与人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③悲哀:悲哀是人失去某种所盼望的或追求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悲哀的强度依赖于自己所失去事物的价值,失去的事物越宝贵、价值越大,就越感到悲哀。从强度上,悲哀可以分为遗憾、失望、悲伤、哀痛。

④恐惧: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刺激或预期有害刺激时所产生的强烈情绪感受与体验。当恐惧产生时,会伴随极度不安的主观体验,如想逃避或进攻的欲望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肌肉紧张、神经末梢收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反应。

(3)情绪状态

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它们是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划分的。

①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是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背景。它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心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心境是微弱的而持续的情绪体验状态,它的发生有时自己察觉不到或很难感受到。二是心境是稳定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状态,少则几天,多则几周、数年。三是心境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②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是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所引起。它有爆发性、冲动性、持续时间短暂、确定的指向和明显的外部表现五个特点。

③应激: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出出乎意料的紧张状态下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应激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对人的活动影响很大,会表现出超压性、超负荷性两个特点。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积极的反应表现为急中生智,及时摆脱危险境地,做出平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消极的反应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导致感知和注意产生局限,思维迟滞,行动呆板,正常处事能力大幅下降。实践证明,过去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在应激状态下阻止行为混乱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是能够调节的。应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警觉阶段。在应激初期,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糖和胃酸增加,机体处于适应性防御状态。二是阻抗阶段。有机体提高了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状态。三是衰竭阶段。由于持续紧张,有机体适应性储存能量耗尽,这时有机体被自身防御作用损害,从而导致了适应性疾病。

(4)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与人类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态,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①道德感: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及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自豪、幸福、敬佩、欣慰、热爱、厌恶等。但若自己或他人的言论与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与标准,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否定性情感体验,如不安、羞愧、内疚、憎恨等。道德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和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个体的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控制和调节作用。

②理智感:理智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认知活动所得成就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的感受。如探求事物的好奇心、渴望理解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质疑感、获得成就的自豪感、对科学结论的确信感等都属于理智感。理智感是在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摒弃偏见、解放思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理智感在人类中表现出共性,但仍受到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的影响。

③美感:美感是个体根据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获得理解愉悦的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种。关于美感的详细内容在本章第四节专门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5)表情

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所表现的变化或活动。表情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个体情绪和情感感受与体验的客观指标。人类的表情复杂而细腻,既可以表达各种心理内容,也可以表达语言不能表达或不便表达的心理状态。表情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①面部表情:不同情绪体验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是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表情动作之一。人的面部分为额眉至鼻根区、眼至鼻颊区和口唇至下巴区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了相应的情绪。

②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指除面部之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动作,又称为肢体语言。头、手和脚都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利用头、手和脚的动作表达情绪时,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经常并不自知。相对于面部表情,身段表情不易被控制,腿和脚部的动作经常是下意识的,因而可最真实地表现当事人当前的情绪状态。

③言语表情:它是指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同样一句话,用不同方式讲出来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相互结合,共同组成了人类非言语交往的沟通形式,并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在三种表情中,面部表情占主导作用,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起着辅助作用。

3.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在内的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动机有着复杂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情绪能够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并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它标志着个性的成熟程度。一个个性成熟的人,知道如何保持情绪健康,能够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1)情绪智力

沙洛维认为,情绪智力主要是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自己思维的能力的综合。在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多年研究后,沙洛维为情绪智力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并对情绪智力的内涵作了全面概括。

第一,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第二,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思维的引导能力;情绪生动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过程中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心境的起伏使个人从积极到消极摆动变化,促使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具有促进能力。

第三,理解和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达意义的能力;认识和分别情绪信息产生原因的能力。

第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自情绪的能力;根据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检查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

(2)不良情绪的调控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不可避免地产生如焦虑、愤怒和悲哀等负面情绪,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些负面的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在负面情绪状态下有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人的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腺体和神经递质的活动,使有机体紧急动员起来,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以维系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但长期的应激状态会击垮人体的生物化学机制,损伤人体的内脏器官,抵抗力就会下降,最终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所以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来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对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因而以下四点对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很有必要。

①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在处于情绪状态时,自己主动地认识到“我正在大动肝火”“我很焦虑”“我很伤心”等负面情绪。此时对自我状态暂时不作反应,也不作评价,只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起伏状态,这样就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空间,或是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任由情绪宣泄。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时,大脑才有可能发出控制的指令,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

②转移注意力。当认识到自己处于激动的情绪时,就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以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如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改变注意焦点,从而分散注意力。做一些平时最感兴趣的事,这是使人从消极、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

③合理地宣泄情绪。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和负面情绪,是排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在适当场合哭泣、向他人倾诉、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和放声歌唱或喊叫等。

④主动用语言控制调节情绪。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具有有效的作用。当不良或负面情绪要爆发或感到心中非常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或放松心理上的紧张,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三、意志过程和动机

1.意志

意志是指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它表现为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心理特性。意志和意志行动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人的意志是人的主观活动,它体现在人的意志对行为的行动中,没有意志就不会有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意志的外显的行动。意志行动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二是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三是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1)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相互关系

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志过程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就不可能产生。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目的虽然是主观的,但是,它们来源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结果。人在选择目的、采取方法和步骤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分析主客观条件,回忆过去经验,设想未来结果,拟订方案和制订计划,对这一切所进行的反复权衡和斟酌等,都必须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才能实现。意志过程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影响。没有人的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知过程,更不可能使认知活动过程深入和持久。

(2)意志过程与情绪和情感过程的相互关系

意志过程与情绪和情感过程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时,这种情绪和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作用时,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人的理智。个体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来加以调节与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2.意志行动过程

意志行动过程是人的积极性的体现,是意志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的过程。它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以及意志行动的动因,是意志行动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这个过程包括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选择方法和制订计划等环节。

①动机斗争。人的意志行动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是指动机之间相互矛盾时,对各种动机权衡轻重,评定其社会价值的过程以及排除意志内部障碍的过程。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因此,个体行动背后的动机往往是纷繁复杂的。不同的动机经常同时存在,但却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这样就会导致动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矛盾冲突。动机斗争体现为确定目的时对自己各种动机进行价值权衡以做出选择的过程。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双趋冲突。它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的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两者不可兼得的内心冲突。二是双避冲突。它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面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这实际上是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式的,由于选择困难而使人困扰不安的心理冲突。三是趋避冲突。它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趋避冲突在心理上引起的困惑比较严重,因为它会使人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对立意向的矛盾中,并可能导致行动不断失联。四是多重趋避冲突。它是指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引导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所引起的心理冲突。一般来说,如果几种目标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相距较大时,解决这种内心冲突就比较容易。如果几种目标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比较接近,解决这种冲突就比较困难,需要用较长时间来考虑得失、权衡利弊。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确定行动的目的在意志行动中非常重要。是否能够通过动机斗争而正确地树立行动目的,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水平。动机之间的矛盾越大、斗争越激烈,确定目标时所需要的意志努力也越大。意志的力量表现在正确地处理动机斗争,选择正确的动机,确立正确的目标。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越明确、越高尚、越具有社会价值,则这个目的所引起的毅力也就越大,越能表现出人的意志水平。反之,便无成就可言。但目的确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一个人在行动之前往往会有几个彼此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目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权衡比较,根据目的的意义、价值、客观条件和自身特点取舍。一旦这个目的得以实现,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能够弥补由于在目的确定时发生的内心冲突所带来的损害,更好地为实现下一个目的做好准备。如果几种目的都很适宜和诱人,就可能会发生内心冲突或动机斗争,难以下决心做出抉择,这就需要合理安排。

动机斗争和确定目的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在选择和确定目的之前,往往要经过激烈的动机斗争,克服心理矛盾与冲突。相反,在目的确定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引起动机斗争,随后逐步趋于统一。要正确地确定目的,就必须排除各种内外干扰。为此,需要以正确的动机为基础,面对现实而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通过仔细分析、评价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增强自信并果断做出决定,从而选择并决策行动目的,同时注意信息的反馈,以便能够有效地修正行动,达到目的。

③选择行动方法。个体通过动机斗争,确定目的之后,如何实现目的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来选择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制订行动计划。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的过程,不仅反映出个体的知识经验多少、智力及认知水平,而且也反映出个体的意志力水平。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合理的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设计和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和社会准则要求的方式、方法。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实现预定目的。在实现所作决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内心冲突、干扰以及外部所遇到的障碍而实现行动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

④制订行动计划。在这一环节,个体根据已确定的行动目的和已选择的方法,制订行动的具体计划,包括行动程序。在制订计划时,要注意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全面了解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抓住重点,突出矛盾,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将准备阶段已做出的决定付诸实施,它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和完成阶段。由于执行决定过程从“头脑中的行动”过渡到实际行动,它需要克服更多的内、外部困难,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意志水平。执行决定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行动,以实现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的确定之后,由实现目的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到目的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规律,适当地设计自己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反映一个人的经验、认知水平和智力,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水平。这就需要个体根据既定方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组织行动,以实现目的。二是克服困难或障碍,实现所做出的决定。克服困难、实现所做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在行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障碍,就需要意志的努力,去克服内心的冲突、干扰以及外部的各种障碍,需承担巨大的体力和智力上的负担,还要克服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以及内心冲突产生的干扰。当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与预定目的、计划和方法等发生矛盾的情况,就必须努力做出果断决断,同时根据意志行动中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原有的行动方案,放弃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原有决定,最终达到预定目标。

3.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贯彻始终,反映了个体的意志水平,是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结果。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四个特征。

(1)意志的自觉性

它是指个体行动具有明显的目的,能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并能够主动调节与支配自己的行动以服从于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意志自觉性品质不但表现在对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的自觉认识上,也表现在坚决执行决定,实现预定目的的态度与自觉行动上。意志自觉性品质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始终,是坚强意志力的支柱。

(2)意志的果断性

它是指个体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状况,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能够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的预定目的的计划和方法,虽然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出现复杂的、剧烈的内心冲突,但在动机斗争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及时做出决定。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或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立即停止或改变执行的决定。意志果断性品质是以意志自觉性品质为前提,并与个体的智慧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相联系。意志果断性品质必须以正确的认知为前提,以深思熟虑为条件。

(3)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个体善于根据预定目的的既定要求,自觉的地调节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的意志品质。自制性是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之一,反映了意志对人的心理行为的抑制功能。具有意志自制性品质的人,既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与活动目的相违背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和思维敏捷。

(4)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行动中,坚持不懈并能在行动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具有坚韧性意志品质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坚定不移地把已开始的行动进行到底。善于抵御不合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做到目标专一,始终不渝。坚韧性是人的重要意志品质,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具有不屈不挠、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

4.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人类动机具有激发、指向与调节的功能。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些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体现了个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事物与条件的依赖性,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人进行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人的各种活动从衣食住行、学习劳动,到创造发明,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和前进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和环境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于是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人对某事物的认识和产生情绪情感,都是以个体内在需要为中介的。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以渐进层次形式表现的,它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5]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是基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发展(成长)性需要。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交往动机又称为亲和动机,是个体需要与亲近的内在动力。权力动机是个体力图获得、巩固和利用某种社会资源的内在需要,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或控制他人的愿望。权力动机分为两种,即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利他动机是个体出于自觉的、有利于他人而不期望给予任何报酬或奖赏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