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东周之交,黄河流域各地都有诗流传下来,自春秋之后,第一流的作品和作家大都出生在长江流域,尤其是楚。为什么《诗经》之后,中国的诗歌独盛于楚,很多学者作过非常全面的研究和论述。
一、《楚辞》的起源
在介绍《楚辞》起源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楚辞》。《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说:“始楚贤臣屈原被馋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而吴有严功,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说:“《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弟子宋玉痛惜其师,伤而和之。……盖屈原楚人也,谓之《楚辞》。”
《诗经》后300年,历时散文和诸子散文兴起,中国文坛几乎笼罩在散文之下,诗歌处于沉寂时期。屈原及其后学宋玉,创造了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打破了沉寂的局面。这种新诗体《楚辞》与《诗经》最大的不同,就是非集体的歌唱,而是个人的创作;不注重自然写实的现实主义,而是应用浪漫的手法,注重主观的抒情;不是单一的比兴,句式上也不是呆滞的四言,而是应用整体的象征,使用灵活的杂言;使用篇幅结构宏大的巨制,而不用《诗经》那样回环复沓的短章;风格上弘博丽雅。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对《楚辞》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如下的概括:“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宋文鉴》卷九十二)楚诗的较早者,当推《诗经》的“二南”最为要妥。“二南”以外,古彝器上还保存了不少有韵的铭文。与芈姓的楚同祖,如已姓苏、莒、曹的邾等,他们的诗也可算是《楚辞》的起源。
《楚辞》作为一种诗歌体式,源于“楚声”“楚歌”。春秋时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风”或“南音”。陆侃如列举了二十多篇楚国及属国如都、陈、许、越的铭文之有韵者,以及《新序·节士篇》载《徐人歌》、《说苑·养说篇》载《越人歌》、《左传·哀公十三年》载吴《庚癸歌》等(见《中国诗史》第二章《楚辞》)[17],并指出了这二十几首诗的时代即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之间。到了楚庄王(公元前613—公元前591)有三首流传了下来:一是《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楚箴》;二是《优孟歌》(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三是《楚人歌》(见《说苑·正谏篇》)。到公元前5世纪初期,孔子游楚时又听到两首歌,一为《接舆歌》(见《论语·微子》《庄子·人世间》),另有《孺子歌》(见《孟子·离娄》)。这两首歌可证明楚诗渐渐由《诗经》分化而出,并逐渐具有了独立的特性。以上是学者们在古籍或古器物上寻找到的最古的楚诗,然而它们的文学价值并不高。《九歌》的出现,为楚族的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九歌》名曰“九”,实际上有11篇,因为古人把9作为虚数(三王中《释三九》上《述学》内篇一)。《九歌》的篇数既不是9,也不是11,而是10篇,因为最后一篇《离魂》是前10篇公用的“尾声”。《九歌》之名始见于《左传》之《文公七年》《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五年》《离骚》《天问》中也有提到。鲁迅在《汉文学纲要》中称离骚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楚辞”一名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张汤》载:“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楚国人屈原、宋玉创作的骚体诗和汉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所作的拟骚诗成集,共16卷,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辞”便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可惜的是这本《楚辞》久已亡佚。令人欣慰的是东汉王逸给刘向所编的《楚辞》进行了注解,并加入了自己创作的一篇《九思》,共17卷,定名为《楚辞章句》,流传至今。
二、屈原与楚辞
屈平(公元前353—公元前278),字原,与楚王同族。传说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子孙遂以屈为氏(林宝《元和姓纂》卷十),屈平就是其中之一。西汉东方朔在他的骚体诗《七谏·初放》中说:“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这里的“国”即国都,指的是楚国的首都郢都。屈原《九章·哀郢》中也有“去故乡而就远”“发郢都而去闾”“去终古之所居”等诗句,明确表明自己的故乡是郢都。《离骚》中说:“摄提贞于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据上述资料可以判定屈原为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人,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18]
屈原的一生大起大落,可谓大喜大悲。他所处的战国中晚期,是一个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由春秋时代的100多个诸侯国,减少为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为主,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的时期,即当时所谓的“七雄争峙”。当时楚国和秦国最为强大,两国都有统一中国的可能。张仪说:“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战国策·楚策一》)然而由于楚怀王、楚顷襄王父子处于不思革新图强的旧贵族势力的包围之中,不能坚持正确的军事、外交路线,在与秦国的斗争中,始终被动,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统一中国的主动权,使得楚国由盛转衰。
屈原在少年时代曾接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壮年入仕,任楚怀王左徒,其职务相当于副宰相兼外务大臣。“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一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楚国经过楚悼王时的吴起变法和肃王、宣王两朝的经营和积累,至楚威王时已出现中兴局面,国势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六国联合抗秦失败后,六国联军解体,楚国也由强盛转向衰败。面对当时的环境,楚国的改革派提出了一些改革朝政的政策,整饬吏治,抑制豪强,肃除腐败要求,这肯定会影响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因而引起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双方的斗争异常激烈。以上官大夫为首的保守势力,非常嫉妒屈原的才能,在楚怀王面前以诋毁屈原来争得怀王的宠信。怀王让屈原草拟改革方案,上官大夫发动旧势力人对屈原发动进攻,要求修改有关条文。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槁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19]刚愎自用、缺乏理智的怀王从此疏远了屈原。屈原在他的《惜往日》中这样写道:“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公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言人而嫉之。”简要地叙述了草宪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后来屈原担任了三闾大夫,掌管公族屈、景、昭三姓子弟的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张仪离间齐、楚之计得逞之后,怀王得知受骗,仓促发兵攻打秦国。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春天,两军在丹阳交战,楚军以士卒8万被斩杀、70余名将领被俘而大败。在这种兵挫地削的情况下,楚怀王稍有觉悟,召回屈原,派他出使齐国,以重修旧好。后来,秦国的阴谋又一次得逞。楚怀王轻信佞臣靳尚和宠姬郑袖之言,释放了张仪。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楚国背叛齐国,和秦国联合,一向坚持联齐抗秦的屈原,因进谏反对怀王背齐联秦而被流放汉北。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300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8座城镇,不得已,怀王只好启用坚持联齐抗秦主张的屈原。当时,秦昭王以与楚有联姻关系,要求与怀王见面,怀王又被骗了,一入武关,即被软禁,再也没有回到楚国。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国不可一日无主,经大臣们的紧急商议,遂立太子横为王,即为楚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屈原和许多楚国人抱怨子兰劝楚怀王入秦,致其死在他乡,令尹子兰唆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万般无奈之下,屈原以死来表达对楚国腐败集团的强烈抗争,于顷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罗江。
清醒理智,感性迷狂,富有激情,多愁善感,这些似乎是一些矛盾的东西,却是诗人必备的气质。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到了诗人眼中如获至宝,草木如人,山水似神。正是具有这样的气质,屈原的生活、为人都是诗化的,菱荷以为衣,芙蓉以为裳,都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正是这样,他在《离骚》诗中上天下地,沟通天人,时而飞行天上,时而驰骋人间,能够向远古的神女表白感情,能请上古的神巫占卜降神。这些象征、隐喻,虽不写实,却能用服饰和服食的芳洁,表达自己品性的高洁,用天上地下表现自己的求索,用追求神女来象征追求明君,用占卜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一位曾担任过左徒的高官,每天要处理繁重的政务,排除奸佞小人的影响,却能有孩子般的奇想、花季少女般的一系列追求,写出惊人的诗篇,不能不说屈原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
信馋弃贤是楚国统治集团政治腐败的重要标志,使屈原这位理想主义者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的政治现实。屈原用他的诗歌,揭露了这一黑暗。“世溷浊而嫉贤之,好蔽美而称恶”(《离骚》),“馋人高涨,贤士无名”(《卜居》),揭露了官员不依法办事、为所欲为的政治腐败现象。而“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是指斥官员不注重道德修养,生活糜烂,道德败坏,是当时贵族生活作风败坏的反映。“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离骚》)揭露官员们欲壑难填、贪得无厌的经济上的腐败。屈原在《离骚》《渔夫》《怀沙》《惜往日》《悲回风》中表现了他举贤授能、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今天我们读来,仍然很有教育意义,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诗经》是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晶,但从屈原起,开创了作家个人创作诗歌的新时代。屈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作为楚辞的创始人,为楚辞的创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作品一经推出,立即赢得四处喝彩,以其内容的深刻、情感的浓厚、构思的奇妙、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把诗歌带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其意境优美,文辞瑰丽,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屈原善于以经纬天地之才,表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如《离骚》《九歌》《天问》中分别表现生死去离、神与人、圣与俗、古与今、明与惑的矛盾冲突,惊心动魄。他的作品风格不重复前人,也不重复自己。例如,《离骚》波澜壮阔,幽深隽永;《九歌》迷离缥缈,悱恻绮靡;《天问》恢诡谲怪,瑰丽奇矫;《九章》质朴清新,直率平实;《远游》高蹈飞升,道骨仙风;《大招》夸张渲染,立意高卓;《卜居》《渔夫》则韵散结合,几近赋体。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大胆的想象,神奇的夸张,交织着神话、传说、宗教、民俗,将历史与现实、神界与人间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屈原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论者的高度评价。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称:“屈原之词(同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远,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文学大师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也说:“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20]有心当政治家、无心当文学家的屈原,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愤懑,却创作出了震撼千古的诗篇,给人们留下一大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三、宋玉与词赋
宋玉,楚国鄢(今湖北宣城)人,约生于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一生经历楚顷襄王、考列王、楚幽王、楚王负刍四朝。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指出:“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灭。”[21]宋玉是否是屈原的弟子,自古以来存在一些争议。但宋玉为景仰屈原的道德文章之后学,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唐勒、景差的词赋均已佚,宋玉的作品有许多至今仍在流传。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另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更为激烈,社会动荡不安,所谓的“七国争雄”的局面已为秦、齐、楚三强鼎立所代替。三国中秦国的实力最强,楚国从楚怀王被骗失地、客死秦邦后,国力衰微,逐渐走了下坡路。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郢都为秦兵所破,到秦灭楚(公元前223年),不过59年。宋玉生活在这个时代,作为小臣,曾多次向顷襄王讽谏和献计献策,均未采纳。宋玉的为人也受到了世俗的讽评。晚年的宋玉过着“无衣裘以御冬”的凄凉生活。史书记载,宋玉大约卒于楚亡之时(公元前222年),年76岁。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载:“宋玉赋十六篇。”今所存署名宋玉的作品19篇,《九辨》《招魂》两篇,最早见于东汉王逸注《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最早见于唐章樵所编《古文苑》;《徵咏赋》一篇,最早见于南宋末陈仁子编《文选补遗》;《高唐对》《郢中对》两篇,最早见于赵氏培荫堂藏本明人所辑《宋玉集》;《对友人问》《对或人问》两篇,最早见于南宫邢氏藏本明人所辑《宋玉集》;《报友人公》一篇,最早见于明代梅鼎祚编《皇霸文纪》。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其《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收录宋玉作品13篇,均列于宋玉名下,并另附《宋玉集序》,另有6篇未收录。这些作品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几乎全部被断定为伪作。其主要理由是认为战国时期不可能产生散体赋。至1972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属武帝时期)发掘出土宋玉散文体赋佚篇《御赋》,这些疑虑才被消除。学者们经过研究断定,传世的宋玉19篇作品,《报友人公》《对友人问》《对或人问》三篇为伪作,《高唐对》《郢中对》两篇为《高唐赋》和《对楚王问》的异文,《舞赋》疑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其他14篇应该是宋玉所作。
司马迁说宋玉“好辞而以赋见称”,也有人称他是楚辞的殿军和汉赋的始祖,在楚辞和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作品除《楚辞章句》所收的《九辨》《招魂》两篇为楚辞体诗歌外,其他的均为赋体文学,且均是散体赋(《徵咏赋》则初具赋风貌)。宋玉的《招魂》,虽属楚辞,但结构上有序辞、有招辞、有乱辞,且序辞已有散文化的趋势,形式上具有向楚赋转变的迹象。宋玉创作的以赋为名的作品,完全确立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22]清人何焯评宋玉赋时云:“铺张扬厉,已为赋家大畅宗风;词尚风华,义归讽谏。须知赋体之本意;义本于诗,而体近于骚。故有屈之《离骚》,则有宋之赋。其时荀卿亦以赋著,而荀赋近质,宋赋多文,宜赋家之独宗宋也。”(张惠言《七十家赋钞》)宋玉赋大多开头为散体,“述客主以旨引”;中间部分为韵文,“极声歌以穷文”结尾部分为散体,“发理词旨,总撮其要”。宋玉的这种写作格式,成为汉赋的基本结构形式,说宋玉是赋体的开山祖师,一点也不为过。
宋玉的赋体文学,不仅是首创赋体,而且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其空前绝后的,享有“赋圣”之美誉。程廷祚《骚赋论》中说:“荀卿《礼》《智》二篇,纯用隐语,虽始构赋名,君子略之。宋玉以瑰伟之才,崛起骚人之后,奋其雄夸,乃与雅颂抗衡,而分裂其土壤,由是词人之赋兴焉。”《汉书·艺文志》称:“其所著十六篇,今虽不尽传,观其《高唐》《神女》《风赋》,可谓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志,瑰丽窃冥,无可端倪,其赋家圣乎?后之视此,犹后夔不能舍六律而正五音,公输之不能扬规矩而成方圆矣。”刘熙载《艺概·赋概》也说:“《文心雕龙》示:‘楚人理赋’。隐然谓《楚辞》之后无赋也。李太白亦云:‘屈宋长逝,无堪与言。’”许多学者认为:“汉代虽以辞赋为代表文学式样,但产生的所有辞赋作家,无一人从整体上超过宋玉,更无人像宋玉那样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职业作家和纯文学作家,他的辞赋是文学独立和自觉的产物,是中国文学独立和自觉的标志性作家。李炳海教授指出:“楚辞出现以前,几乎见不到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文学还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一方面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诗歌舞三位一体,文学只是混沌的一部分。楚辞的出现开创了文学史的新时代,文史哲不分的泛文学逐渐为纯文学所取代,诗和歌、舞也开始疏离,各自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于是,文学开始有独立的地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陆续产生出来”;“从屈原到宋玉等人,从辞到赋,是由泛文学到纯文学的演变过程,只是到了宋玉那里,文学才真正以独立的形态出现,才出现纯粹的文本”;“辞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纯文学阶段的开始和文人群体的生成,辞赋作家的创作又经历了从屈原到宋玉的转变。如果说屈原的作品还没有完全和现实政治脱钩,还处于未自觉状态,那么宋玉等赋家已经把文学创作当成人生娱乐的重要方式,在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把上述现象联系起来考察,这不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自觉吗?”[23]
从《九辨》的材料里,我们可以知道宋玉是楚国乡下的一位贫士,远走京畿,谋一个位置,以抒抱负,但不久便失职,于是潦倒终身。宋玉的身份和他表现的不平与伤感,是普遍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受。这使他能够敏感地发现自然与人生之异质同构关系,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伤,开创了中国文学“伤春”与“悲秋”的主题,表现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伤和哀怨以及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悲愤。此后“伤春”与“悲秋”成为中国文人易患的“季节性情绪低落症”和中国文学绵延不绝的永恒主题。从沉重的政治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宋玉还从多方面进行艺术创造,真实自然地表现人类的生理欲望,开启了中国艳情文学的篇章。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称:“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24]“屈宋逸步,莫之能追”[25](《文心雕龙·辨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和宋玉均被尊称为“中国文学之祖”。20世纪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宋玉的作品几乎全部被怀疑为伪作,宋玉被丑化为一个“无耻小人”“可耻叛徒”,曲解了宋玉的思想,冷落、歧视了这位中国文学的先驱。今天,许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为我们全面了解宋玉及其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