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②万里苍茫一览空。③
海上波澜回荡极,④眼前洲渚有无中。⑤
云磨雨洗天如碧,⑥日炙风翻水泛红。⑦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⑧
【作者简介】 陈去病(1874~1933),原名庆林,字佩忍,号巢南、垂虹亭长。苏州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市)人。早年读《史记》,至霍去病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遂改名去病。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家乡创立雪耻学会。留学日本,加入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加入同盟会后,先后组织黄社、神交社、秋社、匡社。宣统元年与高旭、柳亚子发起创立南社。民国建立后,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护国及护法战争,曾任参议院秘书长、北伐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后任南京、上海的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长于七律,不屑雕饰。有《浩歌堂诗钞》。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公历8月11日),作者从上海坐船出发,渡海到广东继续从事民主革命运动。黄浦江:长江支流,在今上海市境内,发源于太湖,向东流经上海市区至吴淞口注入长江。 ②舵楼:古代船尾安舵处,其上有楼,可以望远。南宋·杨冠卿《水调歌头》:“醉倚舵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近代轮船则指船上驾驶台。高唱大江东:一语双关,所高唱者既是眼前实景,也是指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其词首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万里”句:极目向东远眺,感叹海天之浩瀚空阔,茫无涯际。苍茫,空旷辽远。 ④回荡:来回上下荡漾。极:顶端,最高点。 ⑤洲渚:水中的小岛屿。 ⑥“云磨”句:此句下作者有自注:“烈日中忽遇阵雨。”这句写雨过天晴时的情景。 ⑦日炙:日光灼烤。时值孟秋,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时,故云。 ⑧“唯有”二句:胥涛、素车白马,用有关春秋伍子胥与浙江钱塘江潮的典故,详见本书第261页注⑧。借典以描绘海浪的气势,并暗寓面对现实的危局,要发扬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